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选择广东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血脂异常患者859例,根据是否服用他汀类药物分为他汀组423例,对照组436例,比较2组疗效(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全因死亡、脑卒中)和安全性(肝损害、肌肉损害、新发糖尿病和痴呆)。结果服用2年药物后,他汀组TC和LDL-C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83±0.62)mmol/L vs(5.79±0.64)mmol/L,P=0.016;(2.68±0.53)mmol/L vs(3.46±0.62)mmol/L,P=0.009]。他汀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2%vs 17.9%,P=0.032)。2组全因病死率、脑卒中、肝酶[丙氨酸转氨酶和(或)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肌肉疼痛或肌酸激酶升高、新发糖尿病及痴呆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降低LDL-C可能有助于减少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但由于老年人自身特点,心血管病患病率高,合并症多,病情复杂,使用他汀类药物前建议个体化衡量患者的风险获益。  相似文献   

2.
<正>类固醇糖尿病作为使用皮质激素治疗的并发症之一,是指既往无糖尿病病史,由于外源性给予糖皮质激素所导致的一种糖代谢障碍,达到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即称为类固醇糖尿病(GIDM)。美国糖尿病协会诊断糖尿病的标准为空腹血糖≥7.0 mmol/L(126 mg/dl)、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11.1 mmol/L(200 mg/d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或伴有高血糖症状的患者、随机的血浆葡萄糖浓度为11.1 mmol/L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大规模降脂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糖尿病患者中,他汀类药物能够减少心血管疾病(CVD)发生率[1].2011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中强力推荐[2]:糖尿病患者合并CVD时,无论其基线血脂水平如何,都应接受他汀类药物治疗.目前达成的共识是,对于4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如果具有1种或多种CVD危险因素,无论血脂水平如何以及是否有CVD,均能从他汀类药物中获益;40岁以下糖尿病患者如果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2.6 mmol/L(>100mg/dl)或者具有多种CVD危险因素,也需应用他汀类药物.然而,随着他汀类药物使用人群扩大,认知功能减退、癌症和新发糖尿病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增高,近年来关注的焦点是他汀类药物致新发糖尿病发病率增加,但其机制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国际糖尿病合并妊娠研究组(IADPSG)建议,为了更好的有利于母体及胎儿的健康,提议下调妊娠期诊断糖尿病的阈值,只要空腹血糖≥92mg/dl(约5.1mmol/L),或OG-TT1h≥180mg/dl(10mmol/L)2h≥153mg/dl(8.5mmol/L),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疾病(CAD)患者的死亡率.但空腹血糖水平(FG)<126mg/dl(3.3mmol/L)的CAD患者危险程度如何尚不明确.此项研究由1 612名自1994.12~1998.12连续在LDS医院(Salt Lake Coty,Utah)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并参加正在进行IHC(intermountain heart collaborative)研究的CAD患者组成.参加者没有年龄和性别限制,只根据其空腹血糖值及在临床上已经确诊糖尿病患者被分为四组:临床确诊的糖尿病组(CDM);未确诊糖尿病但FG≥126mg/dl(7.0mmol/L)组(ADA-DM);空腹血糖受损组(impaired FG,IFG),FG110~125mg/dl(6.1~6.9mmol/L);正常FG组(NFG),FG<110mg /dl(<6.1mmol/L).对生存率的评估持续2.8±1.2年.  相似文献   

6.
糖尿病在中国人口中的发生率约为1%,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其发生率会有所增加。在85%糖尿病患者中见于年过45岁,而年过65岁患者约占1/6。年过50岁后,葡萄糖耐量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减退;每增加10岁,2小时血糖水平应提高5~6mg/dl,即0.275~0.33mmol\L。目前诊断糖尿病主要还是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若空腹血浆葡萄糖≥7.7mmol/L(≥140mg/dl),1小时血糖>11.1mmol/L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306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他汀常规剂量组(n=98,阿托伐他汀20 mg/d),他汀加倍剂量组(n=103,阿托伐他汀40 mg/d),联合治疗组(n=105,阿托伐他汀20 mg/d+依折麦布组10 mg/d)。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检测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并观察各治疗组不良反应和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经24周治疗后,各组TC、TG、LDLC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TC(2.51±0.51 mmol/L比3.22±0.53 mmol/L和3.10±0.63 mmol/L,P0.05)、LDLC(1.58±0.27 mmol/L比2.11±0.33 mmol/L和2.01±0.31mmol/L,P0.05)、TG(1.12±0.30 mmol/L比1.67±0.39 mmol/L和1.53±0.27 mmol/L,P0.05)下降较他汀常规剂量组、他汀加倍剂量组更明显。联合治疗组LDLC降低达标率(69.5%)明显优于他汀常规剂量组(43.9%)和他汀加倍剂量组(48.5%,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他汀加倍剂量组低(P0.05),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也低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较单用阿托伐他汀能更显著改善血脂水平,减少心血管事件,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如何理解ALLHAT降脂治疗的结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ALLHAT (Theantihypertensiveandlipid lowingtreatmenttopreventheartattacktrial)入选的高血压患者中 ,10 35 5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 12 0~ 189mg/dl(如果已患有冠心病者 ,10 0~ 12 9mg/dl) (1mg/dl =0 0 2 6mmol/L) ,甘油三酯 (TG)低于 35 0mg/dl(1mg/dl=0 0 113mmol/L) ,被开放随机分别接受普伐他汀 (4 0mg/d)或常规治疗 ,平均随访 4 8年。主要终点为总死亡率 ,次要终点包括联合计算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致死性冠心病 (冠心病事件 )、不同原因的死亡和癌症。试验中 ,常规治疗组中已患有冠心病的患者中的 32 %和无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不同糖尿病状态下入院高血糖对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多中心、观察性队列研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PRN-15007233)。以2009年1月~2012年10月确诊为NSTEMI并行PCI的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糖尿病将患者分为有糖尿病者及无糖尿病者,再根据入院血糖浓度将无糖尿病患者分为入院血糖144 mg/dl或≥144 mg/dl两组,有糖尿病患者分为入院血糖180 mg/dl或≥180 mg/dl两组。分别比较各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用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在非糖尿病患者中,与入院血糖144 mg/dl组比,入院血糖≥144 mg/dl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糖尿病患者中,与入院血糖180 mg/dL组比,入院血糖≥180 mg/dL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患者相比较,非糖尿病且入院血糖144 mg/dl组患者有最低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而糖尿病且入院血糖≥180 mg/dl组患者有最高的3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患者有无糖尿病,入院血糖水平可作为NSTEMI行PCI患者长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以空腹血糖≥7.0 mmol/L或<7.0 mmol/L但已确诊为糖尿病、正在使用降糖药物的8 306例糖尿人群作为观察队列,随访(48.01 ±3.14)个月,随访期间每半年收集一次新发脑梗死事件情况.分析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水平与新发脑梗死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1)随访结束时,随着基线空腹血糖水平的增高,研究对象的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的水平逐渐增高[总胆固醇:(4.93±1.15,510±1.20,5.15± 1.28,5.33±1.35) mmol/L,甘油三酯:(1.70±1.26,1.83± 1.29,2.18±1.76,2.41±2.08) mmol/L,P<0.0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的水平也增高(P<0.05).(2) 7.0 mmol/L≤空腹血糖<9.0mmol/L组累积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2.1%,P<0.01).校正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体重指数、吸烟、糖尿病病程及降糖治疗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表明,相对于7.0 mmol/L≤空腹血糖<9.0 mmoL/L组,6.1 mmol/L≤空腹血糖<7.0mmol/L组和空腹血糖≥9 mmol/L两组发生脑梗死事件的相对危险(RR)各分别增加1.85倍(95%CI 1.09~3.15,P<0.05)、1.54倍(95%CI 1.16~2.05,P<0.01).结论 糖尿病人群空腹血糖控制在7.0 ~9.0 mmol/L水平者似新发生脑梗死事件率最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血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6年1月在潮州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强化组各100例。2组均予冠心病二级预防治疗,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睡前口服;强化组阿托伐他汀40mg睡前口服。随访6个月,检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TC、TG、LDL-C和HDL-C。结果对照组治疗后HDL-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强化组治疗后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C、TG、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强化组治疗后HDL-C、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48±0.39)mmol/L vs(1.36±0.20)mmol/L,P0.05;(5.71±0.67)mmol/L vs(5.21±0.53)mmol/L,P0.01;(5.44±0.75)%vs(5.19±0.31)%,P0.01],TC、LDL-C较对照组明显降低[(3.57±0.74)mmol/L vs(4.06±0.62)mmol/L,P0.01;(1.95±0.63)mmol/L vs(2.23±0.53)mmol/L,P0.01]。结论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强化他汀治疗对降低血脂效果更为理想,同时也可能使血糖水平升高,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空腹血糖对老年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我院2004年1月至2012年1月接受尿激酶溶栓或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并再通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82例,均于入院第二天检测静脉空腹血糖(FPG).按照FPG< 5.6 mmol/L(n=72)、5.6 mmol/L≤FPG <7.0 mmol/L(n=52)、FPG ≥7.0 mmol/L(n=58)分为三组,多因素分析三组患者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随着FPG水平增高,心律失常、左心功能不全发生率均增加,多因素回归分析表明FPG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FPG增高是非糖尿病老年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随着FPG增高,住院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增高,应将FPG控制在正常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前通用的糖尿病诊断方法以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空腹或餐后2 h血糖作为标准.美国糖尿病学会(ADA,1997)和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的诊断标准基本相同,即空腹血糖≥126 mg/dl(7 mmol/L)或餐后2 h血糖≥200 mg/dl(11.1mmol/L).  相似文献   

14.
他汀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可以显著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事件。分析6项他汀治疗冠心病患者血管内超声(IVUS)评价冠状动脉(冠脉)斑块体积变化的临床试验:他汀治疗后LDL-C显著降低到1.4~2.1mmol/L(53~79 mg/dl)冠脉斑块体积保持稳定,若同时升高载脂蛋白A1(ApoA1)9%(达到1.35~1.5g/L)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8%(达到1.2~1.4mmol/L)(45~55mg/dl),可以观察到冠脉斑块的逆转。这可以作为他汀类药物治疗减少胆固醇流入斑块和增加胆固醇流出斑块的目标值,对ASCVD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以色列医学家研究发现: 维蛋白原升高的冠心病患者容易发生缺血性中风。对3122名45~75岁、总胆固醇正常或偏高[平均212mg/dl(5.49mmol/L))、而HDL胆同醇<45mg/dl(1.16mmol/L,1mmol/L=38.66mg/dl)(平均34.5mg/dl)的缺血性心脏病(未患过中风)患者,作双盲、安慰剂对比、多中心试验。随访3年发  相似文献   

16.
1997年,ADA专家委员会修订了1979年/1980年由美国国家DM数据组和WHO制订的糖尿病(DM)诊断标准,其要点如下:①将空腹血糖(FPG)作为诊断DM的依据,FPG诊断切点由FPG≥140mg/d1(7.8mmol/L)下调至FPG≥126mg/dl(7.0mmol/L)(本文所有血糖值均指静脉血浆葡萄糖).②正常空腹血糖是指FPG<110mg/dl(6.1mmol/L).③HbA1c不作为DM的诊断依据.④糖耐量减低(IGT)是指FPG<126mg/dl(7.0mmol/L),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后2-hPG在140~199mg/d1(7.8~11.1mmol/L).⑤空腹血糖调节受损(IFG)是指空腹血糖浓度高于正常,但低于DM诊断值,即FBG在110~125mg/d1(6.1~6.9mmol/L).⑥IFG与IGT均代表正常葡萄糖稳态和DM高血糖之间的中间代谢状态.  相似文献   

17.
人的一生空腹血糖是逐渐增加的。新生儿血糖水平为1.1mmol/L(20mg/dl),而老年人可升至6.1mmol/L(110mg/dl)。当早产儿出现低血糖症状,同时空腹血糖低于1.1mmol/L,新生儿低于1.6mmol/L(30mg/dl),婴儿低于2.7mmo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短期干预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TM)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32例,随机均分为10mg瑞舒伐他汀组和20mg瑞舒伐他汀组,并选择非冠心病患者16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两治疗组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入院时的TM及hsCRP水平,并观察两治疗组1个月内药物不良反应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ACS患者治疗前血浆TM及hsCR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7d后两组TM[10mg组:(54.09±52.45)μg/dl比(15.65±2.30)μg/dl,20mg组:(70.27±62.43)μg/dl比(19.86±5.49)μg/dl]及hsCRP[10mg组:(126.35±76.08)ng/ml比(54.85±45.30)ng/ml,20mg组:(125.35±60.29)ng/ml比(58.14±53.54)ng/ml]水平明显降低(P均<0.01);但两种治疗剂量对ACS患者血浆TM、hsCRP影响的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且其随访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瑞舒伐他汀20mg治疗组患者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MACE):再发心绞痛明显低于10mg组(18.75%比62.50%,P<0.01)。结论:早期强化他汀药物(20mg/d)治疗能降低ACS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但不明显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率。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元月美国胆固醇培训方案(NC-EP)将血清总胆固醇(TC)>5.2mmol/L(>200mg/dl)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37mmol/L(>130mg/dl)为确诊的冠状动脉疾病(CAD).男性;家族史;吸烟(>10支/日);高血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0.91mmol/L(<35mg/dl);糖尿病;脑或外周血管疾病;严重肥胖(>30%标准体重)则称为予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以确定CAD的危险因  相似文献   

20.
<正>他汀类药物以其良好的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在心血管疾病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近年的研究显示,他汀类药物存在增加新发糖尿病(NOD)的风险,可能与药物导致胆固醇合成减少有关。他汀类药物在预防心血管事件上是获益为主已得到公认,虽存在有关用药风险的争论,但对中、重度心血管风险或已存在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原则不会改变。我们将就这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以下综述。LDL-C升高是心血管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他汀类药物是改善血脂异常降低LDL的一线用药。他汀类药物在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