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血光动力学疗法对动物移植瘤生长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本实验选用经腹股沟皮下接种W256瘤细胞株形成实验性荷瘤大鼠40只,采用光动力学疗法对患有移植瘤大鼠进行治疗,并同时检测血浆、肝脏及瘤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及氧自由基代谢产物丙二醛含量。结果: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之血后,其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P<0.05),大鼠输入注有血卟啉的血后,其肿瘤生长亦显著减慢(P<0.01);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并含有血卟啉的血后,其肿瘤生长速度比其它组均显著减慢(P<0.01);光照射组大鼠在肿瘤生长减慢同时,其血浆和瘤组织中SOD活力明显升高;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而血卟啉组大鼠其血浆和瘤组织中SOD活力明显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光照射加血卟啉组大鼠,在肿瘤生长减慢同时,其血浆、肝脏及瘤组织中SOD活力较其它组均显著降低,MDA含量显著升高(P<0.01) 。结论:经紫外光照射的血或含有血卟啉的血均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而且紫外光照射与注入血卟啉相结合对抑制肿瘤生长效果最佳,该光动力学疗法对肿瘤治疗作用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产生单态氧而杀伤瘤细胞的。  相似文献   

2.
红外线、He-Ne激光照射对CAG大鼠胃酸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红外线、He-Ne激光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大鼠胃酸的影响.方法:将63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红外线组及各激光照射组.应用2%水杨酸钠和30%酒精的混合溶液灌胃8周,刺激大鼠胃粘膜,并结合劳累、饥饱失常等多因素方法建立大鼠CAG模型,照射组在建模完成后,分别给予红外线、不同剂量的He-Ne激光照射,每日一次.照射20天后,观察各组大鼠胃酸的变化.结果:红外线组及3.36 J/cm2的He-Ne激光组与模型组比较,胃酸分泌明显增多.结论:红外线及3.36J/cm2的He-Ne激光照射能够促进CAG大鼠的胃酸分泌,对大鼠CAG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13周龄原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外周血外泌体数量和大小分布与微循环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市购13周龄雄性SHR(实验组)和相同周龄的WKY大鼠(对照组)各7只。采用多功能激光多普勒血流探测仪(LDF)检测两组大鼠耳廓、趾及脑皮质血流量、血细胞聚集度和血流速度,采用血流成像技术(LDPI)观察脑皮质血流分布。取外周血,提取血浆外泌体,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以Apogee流式细胞术检测总外泌体水平和直径100nm的外泌体水平,分析实验组大鼠外泌体水平与其微循环指标的相关性。结果:LDF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脑皮质血流量和血流速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而实验组大鼠趾血流量和血流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大鼠的耳廓血流量、血流速度及耳廓、趾和脑皮质的血细胞聚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DPI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脑皮质血流灌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体外实验显示,实验大鼠血浆外泌体大小分布不均,但以直径100nm者居多;实验组总外泌体水平和直径100nm外泌体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实验组大鼠血浆总外泌体和直径100nm外泌体水平与脑皮质血流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脑微循环功能改变与血浆总外泌体含量,尤其直径100nm的外泌体水平显著相关,提示外泌体水平的升高可能预警原发性高血压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的微循环变化,或可作为高血压早期的监测标记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和方法:选用经腹股沟皮下接种W256瘤细胞株形成实验性荷瘤大鼠,观察光动力学疗法对移植瘤大鼠肿瘤生长的影响及组织中生长抑素含量的改变。结果:(1)大鼠输入经紫外光照射、充氧并加注血卟啉的血液,其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缓,肿瘤重量明显减轻(P<001)。(2)移植瘤大鼠其下丘脑、垂体、瘤组织及血浆中生长抑素含量显著增加(P<005,P<001)。但经光动力学疗法治疗肿瘤后,其下丘脑、垂体、瘤组织及血浆中生长抑素的含量明显减少(P<001)。结论:光动力学疗法对肿瘤生长有抑制作用;肿瘤生长可以通过某种途径刺激机体产生生长抑素以提高机体抵抗肿瘤生长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高功率密度CO2激光照射大鼠背部皮肤,建立临床上用CO2激光治疗皮肤病的动物皮肤损伤模型,并以低强度的连续及脉冲的532 nm半导体激光照射损伤模型,观察并测定其创口愈合时间、愈合速度等指标,对创口标本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受照射创面的平均愈合时间均较未照射组缩短;愈合过程各阶段愈合速度的变化趋势与激光输出方式有关,连续输出形式对创口的促进作用明显优于脉冲输出形式;同样以脉冲形式输出时,脉冲频率相同的半导体激光有相似的愈合速度变化趋势;光镜、电镜组织学观察,激光组和对照组相比在表皮再生、炎性反应及胶原纤维增生程度上均未发现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6.
伽玛刀照射后胶质瘤大鼠穹隆下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伽玛刀照射大鼠脑胶质瘤前后,穹隆下器(subfornical organ,SFO)室管膜面发生的微观变化。方法: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模型,以胶质瘤为靶区对大鼠行伽玛刀照射,用扫描电镜观察伽玛刀照射前后SFO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在胶质瘤生长期,SFO室管膜细胞出现胞体固缩、胞膜凹陷,细胞表面微绒毛、微突起和单根纤毛减少,室管膜面纤维网发生缠结、断裂;伽玛刀照射后上述变化进一步加重,除胞膜凹陷外,SFO室管膜细胞还出现胞膜破裂,胞核裸露,室管膜面纤维网完全脱落。结论:在胶质瘤生长和伽玛刀照射后肿瘤坏死过程中,SFO室管膜细胞的形态出现明显变化,可能与SFO参与神经免疫调节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
本文观察了长期电击刺激,长期低剂量γ射线照射以及两者相加的应激刺激对成年雄性大鼠机体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应激刺激均明显抑制成年大鼠生长,促进大鼠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形成,仅电击条件下条件反射的消退延缓。三种刺激对血浆睾酮及睾酮与雌二醇比值无明显影响,但刺激8周后E_2水平有所升高,长期照射条件下血浆MDA升高。长期电击与电击加照射16周后大鼠胸腺萎缩明显加速。长期低剂量γ射线照射后全血白细胞计数明显下降,其中淋巴细胞比例减少,粒细胞比例升高。以上结果表明上述三种长期应激刺激对成年大鼠生长,操作性条件行为和性激素、脂质过氧化作用均有一定影响,而且不同的应激刺激具有不同的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已构建的含有CEA625-667 基因单倍体疫苗pcDNA-CEA625-667 及三串联体的DNA 疫苗pcDNA-triCEA625-667 对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的抑制情况及小鼠存活时间的改变。方法:建立小鼠肝细胞癌实验动物模型,应用单倍体疫苗pcDNA-CEA625-667 及三串联体DNA 疫苗pcDNA-triCEA625-667 免疫小鼠,以生理盐水为对照组,观察各实验组小鼠皮下肿瘤生长情况,记录皮下肿瘤生长曲线,观察疫苗对荷瘤小鼠肿瘤生长速度的影响以及疫苗对荷瘤小鼠生存时间的影响。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两种疫苗均能明显抑制CEA 阳性荷瘤小鼠的肿瘤体积以及生长速度(P <0.01),其中,pcDNA-triCEA625-667 疫苗组的抑制作用明显优于pcDNA-CEA625-667 疫苗组(P<0.01),而二者均不能抑制CEA 阴性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pcDNA-CEA625-667 疫苗组平均生存时间为(48.50±6.73)d,与生理盐水对照组(39.00±6.64)d 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pcDNA-triCEA625-667 疫苗组生存时间(48.50依6.73)d 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pcDNA-CEA625-667 疫苗组(P<0.01)。两组疫苗均不能延长CEA 阴性荷瘤小鼠的生存时间。结论:无论是单倍体还是三串联体的DNA 疫苗,均能够明显抑制CEA 阳性荷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速度(P<0.01)及明显延长其生存时间(P<0.01),而对CEA 阴性荷瘤小鼠则无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用能量密度在2.17~651mJ/cm~2之间变化的Ga—As激光照射培养的人类淋巴细胞,并用~3H-胸苷的合并量测定细胞增殖。对植物血凝素有响应作用的致有丝分裂细胞增殖和自生细胞增殖都明显地受到能量密度为10.85mJ/cm~2的激光照射抑制。同样,在单向混合淋巴反应中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功能性响应也由于激光照射而减弱。这个结果说明在离体情况下,低能量激光照射可以影响免疫系统,而在体情况下类似的受激光照射的调节作用也很有可能在人体内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神经损伤即刻给予钠离子通道阻滞剂布比卡因对交感芽生症状产生的抑制作用.方法 将慢性压迫性损伤(CCI)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坐骨神经轻度结扎后即刻于神经损伤区周围包埋布比卡因粉剂或胶溶剂,而对照组不给药.观察实验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交感芽生的改变,并观察两组大鼠在行为学上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大鼠DRG内交感芽生明显减少.热痛过敏症状被抑制.结论 神经损伤后即刻在损伤区给予布比卡因可有效预防交感芽生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背景:肿瘤被认为是一种特殊的不愈合创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通过向肿瘤组织归巢和向间质成分分化,参与肿瘤间质重构,从而改变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目的:在A549肺癌荷瘤小鼠模型上证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其损伤修复,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参与肿瘤组织修复的机制。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流式细胞术鉴定,制造A549肺癌荷瘤小鼠模型。实验组采用瘤周注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照组注射等量PBS,对比观察动物生活情况,肿瘤生长大小。4周后取材,苏木精-伊红染色对比观察肿瘤组织,Masson染色对比胶原纤维含量,RT-PCR检测两组α平滑肌收缩蛋白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两组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的表达情况,反映两组肿瘤组织的间质纤维的程度。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比两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肌糖蛋白C的表达高低。 结果与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实验组肿瘤组织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 < 0.05)。RT-PCR检测α平滑肌收缩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α平滑肌收缩蛋白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组肿瘤组织中TAFs标志物: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的表达,IHC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肌糖蛋白C的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说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肿瘤微环境中向成纤维细胞方向分化,参与肿瘤间质的形成和构建,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肝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肌糖蛋白C等促进肿瘤的生长修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已有临床前和临床研究资料表明,间充质干细胞预防和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糖尿病等具有显著疗效。但间充质干细胞植入后是否会促进体内肿瘤生长是其临床应用安全性的一个重要体现,目前这部分内容研究尚少。 目的:观察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人乳腺癌细胞MCF-7荷瘤裸鼠肿瘤生长的影响。 方法:随机抽取BALB/c裸鼠8只作为正常对照组,随机抽取乳腺癌细胞系MCF-7裸鼠分为4组,每组8只,分别为模型对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3个剂量组尾静脉注射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为4×104、2×105和1×106个,共给予2次,间隔2周;正常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实验观察周期为6周。 结果与结论:模型对照组肿瘤体积呈持续增长趋势,观察结束后各剂量组与同期模型对照组动物相比,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有抑制肿瘤体积及质量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中高剂量组各有1只动物肺脏可见转移瘤。结果表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促进MCF-7裸鼠肿瘤的生长,但可促进MCF-7裸鼠转移瘤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The authors analyze the results of endoscopic laser recanalization in 11 patients with stenosing esophageal carcinoma, whose mean age is 61 years. The tumor was located in the upper thoracic portion of the esophagus in 3 patients, in the middle thoracic portion in 6, and in the lower thoracic portion in 2 patients. The diagnosis of carcinoma was morphologically verified. The length of the esophagus involvement was estimated by x-ray data and varied from 5 to 12 cm and longer. Endophytic form predominated--it was diagnosed in 5 patients. The technique of endoscopic laser recanalization by means of Raduga-1 unit with neodymium alumo-yttrium garnet laser as the source of irradiation is described. The method was specified with consideration for the type of tumor growth. The patients were kept on parenteral nutrition during the treatment session. Three-five days after endoscopic laser destruction long-distance open-field gamma-beam therapy was administered to 10 patients and polychemotherapy to 9 of these. After laser destruction dilatation of the stenosed portion of the esophagus from 0.2-0.6 to 1.0-2.0 cm was recorded in 10 patients. Complete regression of the tumor resultant from laser destruction and chemoradiotherapy was achieved in 5 patients, partial regression in the rest 5.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5-12 months. No recurrences were recorded in patients with complete regression of the tumor; the process progressed in 3 cases with partial regression. Studies on improvement of recanalization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of indications for and contraindications against this treatment modality are in progress.  相似文献   

14.
背景:建立合适的人胃肠道间质瘤裸鼠动物模型,可为以后在活体状态下研究胃肠道间质瘤细胞提供一个必不可少的工具。 目的:观察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组织块接种于不同周龄裸小鼠腋下和臀部的成瘤情况。 方法:将胃肠道间质瘤细胞组织块分别接种于4,8周龄BALB/c(nu/nu)裸鼠的腋下和臀部,观察在一定时间内,不同周龄裸鼠不同部位的瘤体成瘤率,生长速度,破溃率和转移率。 结果与结论:4周龄裸鼠的成瘤率及生长速度明显高于8周龄裸鼠(P < 0.05),且接种于腋下的成瘤率较臀部高;4周龄与8周龄裸鼠的肿瘤破溃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但接种于臀部的肿瘤破溃率大于腋下(P < 0.05);在肿瘤软化消失率方面,8周龄裸鼠明显高于4周龄裸鼠(P < 0.05),同龄裸鼠中,臀部高于腋下。说明不论接种部位如何,周龄越小的裸鼠,移植瘤成瘤率越高、生长速度越快;但对于相同周龄的裸鼠,不论接种部位如何,肿瘤生长速度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人外周血γδT 细胞对裸鼠人肝癌细胞(SMMC-7721)移植瘤模型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 用人肝癌细胞株SMMC-7721 接种BALB/ c 裸鼠皮下,建立肝癌裸鼠模型。于从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核细胞,体外特异性扩增γδT 细胞。将已建立的肝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5 组,阳性对照组为5-氟尿嘧啶(5-Fu),阴性对照组为生理盐水,治疗组用不同剂量的γδT 细胞 分别注入裸鼠尾静脉,阳性对照组用5-Fu 裸鼠腹腔注射,阴性对照组用生理盐水裸鼠尾静脉注射。观察不同剂量的γδT 细胞对肿瘤的抑制效果,包括治疗前后的体重、食物摄取量及生长状况等,并与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比较肿瘤体积(TV)、相对肿瘤体积(RTV)和相对肿瘤增殖率[T/ C(%)]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γδT 细胞对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有不同程度的抑制,RTV 与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5-Fu 阳性对照组比较,TV 增长明显低于5-Fu 阳性对照组,RTV 各剂量组抑制程度相似,均略高于5-Fu 阳性对照组,T/ C(%)各剂量组比5-Fu 对照组的相对肿瘤增殖率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人外周血γδT 细胞对肝癌裸鼠移植瘤具有显著的抑瘤作用,为建立肝癌免疫治疗新方法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rhTRAIL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rhTRAIL)对小鼠乳腺癌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5×109cells/L对数生长期的小鼠乳腺癌细胞D2F2接种于BALB/c小鼠右上肢皮下,每只接种0.2 mL(1×106个细胞),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PBS 0.2 mL;rhTRAIL低、中、高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5 mg/kg、5.0 mg/kg、10.0 mg/kg;阳性药物组:环磷酰胺30.0 mg/kg。各组均采用腹腔注射,每天1次,共15 d。每天小鼠称重记录,每3 d观察肿瘤的生长情况并用游标卡尺测定肿瘤的长径和短径,计算肿瘤体积和抑瘤率。停药后处死小鼠,取瘤进行肿瘤组织光镜和电镜观察。同时流式细胞仪检测经不同浓度rhTRAIL作用后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变化。 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rhTRAIL 2.5 mg/kg、5.0 mg/kg、10.0 mg/kg(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重量和体积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且rhTRAIL低、中、高剂量组的肿瘤重量和体积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P<0.01)。rhTRAIL 2.5 mg/kg、5.0 mg/kg、10.0 mg/kg(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细胞既有坏死也有凋亡样改变,肿瘤组织破坏面积大,很多区域看不到正常的肿瘤细胞,可见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rhTRAIL蛋白可诱导D2F2细胞凋亡,0.25 mg/L、0.5 mg/L、1.0 mg/L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7.56%、21.37%、27.16%,凋亡率随剂量增大而升高(P<0.05 )。 结论: rhTRAIL可诱导小鼠乳腺癌细胞D2F2凋亡并有大量的乳腺癌细胞坏死,rhTRAIL对小鼠乳腺癌细胞D2F2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转染同源盒第7基因(HOXB7)siRNA质粒表达载体对人恶性黑色素瘤细胞株A375在裸鼠体内生长的影响.方法 裸鼠皮下接种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细胞,对2周后形成的瘤块进行分组干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对照组、阴性质粒组、HOXB7质粒组,观察转染后各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情况;免疫组化法比较瘤体内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HOXB7质粒组的裸鼠移植瘤块生长慢、体积明显小于生理盐水对照组[(0.134±0.039)cm3比(1.006±0.235)cm3,P<0.05],而阴性质粒组瘤块体积大小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0.929±0.157)cm3比(1.006±0.235)cm3,P>0.05].HOXB7质粒组裸鼠体内肿瘤MVD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2.8±1.9)比(19.9±5.6),P<0.05],阴性质粒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18.1±5.5)比(19.9±5.6),P>0.05].结论 针对HOXB7 siRNA质粒表达载体可有效抑制A375细胞裸鼠体内肿瘤生长和瘤内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胃癌发生与发展的调控作用,探索其应用于胃癌临床治疗的可行性。方法: 制备AGS裸鼠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3组:阳性对照(5-氟尿嘧啶,5-Fu)组、对照(生理盐水)组和实验(卡托普利)组。各组分别腹腔注射或灌胃后,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组织取样,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STAT3、Bax和Bcl-2表达情况,TUNEL+DA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 检测STAT3及p-STAT3表达。结果: 造模成功后,各组小鼠均出现差异不明显的肿瘤结块。14 d后,各组差异明显加大。对照组裸鼠肿瘤块生长最快,卡托普利组次之,阳性对照组最慢。实时荧光定量PCR与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卡托普利组Bax较对照组表达升高,而STAT3、Ki-67以及Bcl-2的表达则降低(P<0.05),卡托普利组上述因子表达趋势与5-Fu组表达趋势相一致,但2组间差异显著(P<0.05);凋亡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其它2组细胞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 Western blotting结果也显示,5-Fu组及卡托普利组的p-STAT3与STAT3蛋白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卡托普利对AGS裸鼠胃癌有较为明显的治疗效果,推测其可能具有较为可行的应用性。其分子机制可能是通过对STAT3转录活化因子以及Bax、Bcl-2、Ki-67等的调控,促使肿瘤细胞凋亡或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19.
D-Limonene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右旋柠烯对小鼠移植瘤生长及淋巴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皮下注射肉瘤(S180)腹水型瘤株构建小鼠移植瘤模型,给予D-Lim onene干预,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瘤细胞V EG F-C表达,LY V E-1标记淋巴管,观察其分布。结果:对照组瘤细胞V EG F-C表达较强,瘤周边部淋巴管较多,有淋巴结、肺转移。用药组瘤细胞V EG F-C表达较弱;瘤周边部淋巴管较少,未见淋巴结、肺转移。结论:D-Lim onene有抑制移植瘤内瘤细胞V EG F-C表达和淋巴管生成的作用,有可能降低肿瘤的淋巴道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