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液流变学指标与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对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68例脑梗死患者和7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参数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多项血液流变学指标和血小板参数与健康对照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的改变,与脑梗死发生密切相关,两者联合检测和分析,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利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MEACKMAN COULTER LH750)检测85例脑梗死患者和同年龄段70例正常人的血小板4项参数,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计数(PLT)和血小板压积(PCT)明显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平均血小板体(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对脑梗死患者的诊断和预防治疗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尹玲 《临床医学》2010,30(2):52-5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四项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82例脑梗死住院患者和60例中老年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容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对血小板四项参数进行比较并做相关分析。结果脑梗死组PLT、PCT明显减少(P0.05),MPV、PDW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恢复期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小板参数的改变及血小板功能亢进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对脑梗死的治疗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脑梗死血小板参数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在脑梗死患者发病期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129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均值,与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均值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PCT、MPV、PDW明显高于与健康体检组(P〈0.01);PLT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脑梗死发病期血小板部份参数异常,其检测有助于病情的判断,对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小板参数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9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并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组)。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进行相应治疗及3个月后随访,比较两组血清中Hcy、血小板参数水平,以及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Hcy水平,分析与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梗死组血清中Hcy、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明显高于健康组,PLT低于健康组(P 0. 05);不同程度颈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PLT、PDW、血小板压积(P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重度狭窄患者MPV值、Hcy值高于无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者(P 0. 05)。不同程度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存在明显差异,重度狭窄患者3个月出不良转归、神经恶化、死亡率高于无或轻度狭窄、中度狭窄者(P 0. 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Hcy、血小板参数及预后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程度越高,患者Hcy水平及MPV表达水平越高,预后情况差(P 0. 05)。结论颈动脉狭窄与急性脑梗死患者Hcy、血小板参数及预后存在相关性,颈动脉狭窄越严重患者预后越差,在临床上早期干预患者颈动脉狭窄情况可能会对患者预后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检测纤溶系统及血小板参数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及血小板参数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方法对60例脑梗死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血小板及其参数、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测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脑梗死患者中血小板、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平均血小板容积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小板参数及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1、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在脑梗死患者中有显著性改变,提示脑梗死患者存在着血小板活化及纤溶活性减低的现象,凝血系统活性改变在脑梗死患者的病情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血小板参数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凝血功能,但是关于血小板参数在血栓性疾病患者中变化的研究,没有一致的说法,还存在争论.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规律,探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观察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是否可行.设计以患者和健康人对研究对象,病例-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检验科和内科.对象2002-01/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初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45~87岁.对照组为3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40~60岁.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7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同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对象的血小板各参数变化.结果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大血小板比率、大血小板比率与血小板平均容积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99,0.92,P<0.001),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之间为负相关(r=-0.58,-0.59,P<0.05).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14.51±2.88)%,(10.95±1.48)fl,(34.24±11.23)%]均高于健康体检者[(12.86±2.02)%,(10.19±1.29)fl,(28.47±9.4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19 31,0.021 77,0.026 35),两组血小板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中,反映血小板凝血功能增强的参数均高于健康体检者,表明血小板凝血功能增强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可快速准确地观察血小板功能性参数的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相关参数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72例TIA患者作为实验组,6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6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人对照组。比较各组血小板相关参数、血浆D-二聚体及其纤维蛋白原表达水平的差异,并对患者的临床病理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TIA患者、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血浆中的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621.855和92.277,P0.01);组间两两比较发现,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1);TIA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明显低于脑梗死患者(P0.05)。TIA患者、脑梗死患者和健康人血小板相关参数中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267.634、128.213,P0.01),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压积(PCT)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发现,TIA和脑梗死患者PLT、MPV及PDW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P0.05);TIA患者PLT水平高于脑梗死患者(P0.05),但PDW、MPV水平低于脑梗死患者(P0.05)。结论 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相关参数在TIA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可为其早期诊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MP-140、PAC-1以及血小板参数PLT、MPV、PDW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45 例脑梗死患者GMP-140和PAC-1的表达,同时应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对血小板参数进行测量.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GMP-140、PAC-1 、MPV和PDW水平明显高于恢复期组和正常对照组,恢复期组GMP-140、PAC-1仍高于正常对照组;脑梗死并高血压组患者与单纯性脑梗死组患者相比,GMP-140、PAC-1、MPV和PDW水平增高;GMP-140、PAC-1与MPV、PDW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GMP-140、PAC-1表达之间显著正相关.结论: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高血压病能促进体内血小板活化和表达;GMP-140、PAC-1表达与血小板参数密切相关,都可作为血小板活化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测定高血压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指标,为临床治疗高血压脑梗死提供有用的参考数据。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80例高血压脑梗死患者、30例正常血压脑梗死患者及3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高血压脑梗死组、正常血压脑梗死组与原发性高血压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高血压脑梗死组、正常血压脑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均明显高于高血压组。高血压脑梗死组与正常血压脑梗死组血小板膜糖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膜糖蛋白不同梗死灶各组之间均有明显差异。结论脑梗死和高血压患者均存在血小板活化,脑梗死患者血小板活化与病情及梗死灶大小有关。血小板膜糖蛋白检测对高血压患者的病情分析和脑梗死的预防及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1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112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其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Hcy及血液流变学参数。结果脑梗死组患者Hcy、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低于对照组,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和平均血小板体积(MPV)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小板压积(PC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患者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比容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cy、凝血功能、血小板参数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检测对脑梗死的病情预测和早期诊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P选择素水平和血小板聚集功能在脑梗死发病中的意义,及其在不同病情下的动态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作为脑梗死组,体检健康者40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神经功能的缺陷程度将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轻型(35例)、中型(28例)、重型(26例)。测定不同组别的P选择素水平和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脑梗死组P选择素、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型和重型患者P选择素和血小板聚集率与脑梗死组轻型患者组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小板聚集功能增强是脑梗死发病的重要机制,脑梗死患者急性期P选择素水平升高,且与患者病情轻重有重要关系。测定P选择素和血小板聚集率有利于脑梗死的早期诊治及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13.
脑梗死和TIA间血流变学参数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脑梗死和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特点及临床意义。方法 6 6例TIA患者与138例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变学参数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脑梗死组全血粘度和Hct、Fbg、ESR、血浆粘度、血小板计数及WBC计数等值均高于对照组(P<0 .0 1) ;而TIA发作组仅见血小板计数和血浆粘度增高。结论 血液流变学各参数通过不同的机制,导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在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血液流变学改变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而血沉、WBC的增加更显示了脑梗死患者急性期机体的系统性应急反应。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舱对缺血性中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乐嘉宜 《临床荟萃》2008,23(2):102-103
外周血血小板各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与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百分数.某些疾病与血小板参数有一定的相关性.经高压氧舱治疗的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国内文献报道较少.为此,笔者对经高压氧舱治疗78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各参数的变化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变化规律。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Advance血凝仪,CoulterSTKS血球仪对60例脑梗死患者治疗前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膜糖蛋白(CD62P、CD63),血小板压积(PCT),纤维蛋白原(Fg)检测,并与同年龄段60例正常体检血标本血小板相关参数作为对照组,与脑梗死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患者的PLT、MPV、PDW、CD62P、CD63、PCT、Fg分别是155.73±62.49,9.78±1.56,17.09±0.76,6.24±6.08,6.78±6.17,0.15±0.05,408.20±133.50。MPV、PDW、CD62P、CD63、PCT、Fg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小板相关参数的检测结果与对照组在统计学上具有显著差异,提示对脑梗死的发病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LT)及其参数、脂蛋白(a)[Lp(a)]和C反应蛋白(CRP)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急性脑梗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BC5500)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立7600-010)测定49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的PLT及其参数和脂蛋白(a)和CRP指标。结果脑梗死患者组血小板及其参数、脂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测定: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LT、血小板比容(PCT)明显减少,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LP(a)和CRP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小板数量及体积改变、Lp(a)和CRP的变化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监测它们的变化对脑梗死的预测和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规律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辉  熊宇 《中国临床康复》2005,9(13):222-223
背景:血小板参数变化可以反映人体凝血功能,但是关于血小板参数在血栓性疾病患者中变化的研究,没有一致的说法,还存在争论。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规律,探讨使用血细胞分析仪观察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是否可行:设计:以患者和健康人对研究对象,病例一对照的验证性研究。单位:一所大学的检验科和内科。对象:2002-01/03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初次发病的脑梗死患者37例,其中男28例,女9例;年龄45—87岁。对照组为37例健康体检者,其中男20例,女17例;年龄40~60岁。方法: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37例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血小板数量的变化,同时以健康体检者作对照。主要观察指标:两组对象的血小板各参数变化。结果:血小板分布宽度与大血小板比率.大血小板比率与血小板平均容积之间为正相关关系(r=0.99,0.92,P&;lt;0.001),血小板数量与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之间为负相关(r=-0.58,-0.59,P&;lt;0.05)。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容积、大血小板比率[(14.51&;#177;2.88)%,(10.95&;#177;1.48)fl,(34.24&;#177;11.23)%]均高于健康体检者[(12.86&;#177;2.02)%,(10.19&;#177;1.29)fl,(28.47&;#177;9.4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分别为0.01931,0.02177,0.02635),两组血小板数量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血小板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参数中,反映血小板凝血功能增强的参数均高于健康体检者,表明血小板凝血功能增强是脑梗死发生的危险因素之一,利用血细胞分析仪可快速准确地观察血小板功能性参数的变化,对脑梗死的预防及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联合检测血浆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参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0月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32例,设为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同期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设为糖尿病组,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设为对照组。检测3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vWF水平及血小板各参数,观察其差异及HbA1c与血vWF水平、血小板参数的关系。结果 糖尿病并发脑梗死组、糖尿病组和对照组的HbA1c、血vWF水平呈逐步下降趋势,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3组血小板计数(PLT)无显著差异(P>0.05);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在3组中呈逐步下降趋势,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1);HbA1c与vWF、MPV、PDW呈正相关(P<0.01)。结论 2型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血vWF水平显著升高,联合检测血vWF与血小板各参数可为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latelet,PLT)及其相关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脑梗死急性期患者43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63例和正常对照者85例,采用库尔特HMX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受检者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脑梗死急性期与恢复期及对照组比较,MPV、PDW水平均升高,PLT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梗死面积越大,PLT、MPV、PDW水平越高,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PLT参数的检测对脑梗死患者病情的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脑梗死患者血小板参数的水平观察和初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脑梗死与血小板各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ABXPentrol-120型全自动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同时对66例脑梗死患者和50例健康对照者以及60例脑出血患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测定。结果脑梗死患者MPV、PDW、PCT、P-LCR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MPV、PDW、P-LCR比脑出血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MPV空腹血糖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55,P〈0.01)。结论观察脑梗死患者的MPV、PDW、P—LCR值,可以为脑梗死的初步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