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癌局部加热疗法(HT)+肝动脉药物灌注(TAI)+肝动脉栓塞(TAE)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3例行HT+TAI+TAE治疗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舒适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在实施护理后,观察组焦虑程度,术中恶心、呕吐发生率,疼痛程度及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减轻局部高温加栓塞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术中焦虑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和疼痛程度、疼痛发生率,利于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音乐疗法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100例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术中血压、心率、疼痛程度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和术中血压及心率、疼痛程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音乐疗法能有效降低肝动脉化疗栓塞患者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舒适度及满意度。结果:干预组舒适度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患者给予舒适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程度和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肝癌的介入治疗,即经股动脉插管行肝动脉灌注化疗(TAI)及栓塞(TAE)现已成为不能切除的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是介入治疗后多数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腹痛、腹胀、发热、尿潴留、下肢麻木等症状,健康教育是以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促进健康、提高生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疼痛强化管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肝区疼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7月原发性肝癌患者106例,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所有患者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给予疼痛强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肝区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和肝区疼痛分级、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肝区疼痛分级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疼痛管理干预后肝区疼痛评分、焦虑情绪评分、抑郁情绪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活质量评分、睡眠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给予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肝区疼痛,减轻疼痛程度,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患者不良情绪的改善和睡眠质量的改善,有效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46例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数字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腹部疼痛评定,观察患者介入治疗后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以及便秘情况.结果 护理干预组患者腹部疼痛的程度轻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恶心呕吐以及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疼痛和胃肠道反应的影响。方法对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46例护理干预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采用数字分级法对患者进行腹部疼痛评定,观察患者介入治疗后恶心呕吐、消化道出血以及便秘情况。结果护理干预组患者腹部疼痛的程度轻于对照组;护理干预组恶心呕吐以及便秘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消化道出血发生率2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介入治疗肝癌患者的疼痛感,减轻患者胃肠道反应,提高患者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护理干预对提高肝动脉化疗患者舒适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能有效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舒适程度的护理模式。方法将2004~2005年住院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14例,按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传统内科整体护理模式在疾病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及介入术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整体护理理论指导下,运用循证方法及参照外科围手术期护理制订的全程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主要影响舒适度的疼痛、排尿困难、肢体麻木、消化道反应、心理紧张的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腹部胀痛、腰背酸痛、肢体麻木、心理紧张的发生率分别为55.88%、27.94%、7.35%、26.47%,与对照组比较P<0.005差异极显著;排尿困难、恶心、呕吐发生率为2.94%、54.41%、17.65%,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结论全程护理干预模式的实施能提高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患者的舒适程度,改善肝癌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晕海宁对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2例;A组术前口服晕海宁,B组、C组在术中未灌注化疗药物前肝动脉内分别注射格拉司琼,甲氧氯普胺;观察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A,B组分别与C组比较,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A,B纽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4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晕海宁对防治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且价格低廉,有可能成为治疗肝癌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后恶心、呕吐的一线方案.  相似文献   

10.
对40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TAE)治疗,并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结果治疗后18例甲胎蛋白(AFP)明显下降,3例转阴,15例无变化;对3例患者行二期手术切除肿瘤;患者均有恶心、呕吐、腹痛表现,1例局部切口少量渗血,29例发热,1例发生胃十二指肠动脉栓塞,经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认为对中晚期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治疗疗效满意,围术期精心护理可保证治疗成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