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前房角异物的诊断与治疗体会,以提高对本病的诊疗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对各类前房角异物34例应用前房角镜、影像学及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取出。结果34例均行手术予以取出,经抗炎治疗后前部葡萄膜炎消退。3例因虹膜根部与伤口粘连而引起瞳孔变形,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视力增加者28例(82.35%),不变5例,下降者1例。结论对前房角异物的诊断应采用多种方法检查,以减少漏诊,及时手术取出是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前房角异物患者的诊治体会,提高诊治水平,减少漏诊。方法对各类前房角异物26例患者应用前房角镜、影像学和B超检查,明确诊断后,采用显微镜下手术取出。结果26例均行手术取出,经抗炎治疗后前部葡萄膜炎消退。4例因虹膜根部与伤口粘连而引起瞳孔变形,未见其他并发症,术后视力增加21例(80.77%),不变4例,下降1例。结论对前房角异物的诊断应采用多种方法检查,减少漏诊,并及时手术取出是提高视力,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小梁条带房角嵌置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初步观察忻州地区人民医院(034000)田静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是由于伴有新生血管的纤维性膜覆盖前房角小梁网,使房水流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的继发性青光眼。缩瞳类药物有时使睫状体充血而剧烈眼痛、头痛。其它抗青光眼类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4年2月眼科收治的36例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治疗后视力、眼压,均较治疗前得到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应用可以明显的改善控制眼压,提高术后视力恢复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讨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58例(61眼)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并对术前和术后眼压、视力及房角的变化进行6~10个月的随访观察。结果术前平均眼压(18.25±3.12)mm Hg (1 mm Hg=0.133 kPa),术后(12.1±2.09)mm Hg,术前周边房角深度<1/2 CT者42例,术后周边前房深度≥1 CT者39例;术后房角有不同程度的开放。术中及术后无明显严重并发症产生。结论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并发白内障能够有效地改善病情,降低眼压提高视力,加深前房。  相似文献   

7.
前房角与年龄关系探讨(附300例分析)泉州市人民医院黄安明,洪栋才,曾蔚冰为了探讨前房角与年龄关系,我们将观察300例(600眼)正常视力国人前房角情况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本文30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80例(360眼),女120例(240眼...  相似文献   

8.
李娜 《北方药学》2016,(12):186-187
目的:探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对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的作用.方法:收集2015年2月~2016年3月我院接诊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年龄54~69岁,男性58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58.6±12.6)岁.对比滴入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前后房角扫描数据.结果:①患者滴入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前后上方AOD500、AOD750房角扫描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滴入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前后上方TISA500及TISA750房角扫描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②患者滴入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前后下方AOD500、AOD750房角扫描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滴入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前后下方TISA500及TISA750房角扫描数据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可使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前房角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青光眼角膜病理分析山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030001)常莉,李计娥山西省第二建筑工程公司职工医院申淑琴本文对临床诊断为原发性青光眼的21例患者的21只眼球进行病理观察,就高眼压对角膜的影响及损害因素做了重点分析。发现高眼压对角膜的损害程度依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巩膜瓣下巩膜咬切术后前房角滤口形态与眼压的关系。方法:观察我院局麻下行巩膜咬切术后0.5-10年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病人103例,149只眼,应用前房角镜记录前房角滤口形态、周围组织表现及睫状突暴露数目、将房角分为四种类型与眼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四种房角形态中Ⅰ、Ⅱ型房角滤口眼压控制相对良好,经统计学分析,滤口形态与眼压差有显著性,P<0.05。结论:滤过性手术后前房角滤口形态与眼压控制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姚长秀 《江苏医药》1995,21(9):618-619
自1984年至1994年,笔者试用小梁切除联合房角入口分离术治疗先天性青光眼22例42只眼。随访8个月至8年,成功率达90.4%,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32只眼,女5例10只眼。年龄1岁以内13例,1~3岁7例,10岁以上2例。发病至就诊最短2个月,最长17个月,平均9.  相似文献   

12.
彭晓琍  赵成 《江西医药》2009,44(8):798-799
目的比较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PACG合并白内障患者70例(70眼),随机分成两组(各35例),分别行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成形术与小梁切除术。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术后两组眼压均较术前降低,视力提高,前房深度增加,但超乳组更加显著。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成形术较小梁切除术,可有效治疗PACG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合并老年性白内障的闭角型青光眼疗效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16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58)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观察组(n=58)给予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散光度数、裸眼视力、临床疗效、再粘连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央前房深度、眼压、视力散光度数、裸眼视力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央前房深度、裸眼视力明显高于对照组,眼压、视力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93.10%vs75.86%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再粘连率和并发症发生率1.72%、12.07%vs8.62%、24.14%差异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可有效加大中央前房深度,降低眼压和视力散光度数,提高视力,且安全可靠,分析是该方法可有效摘除病变晶状体,并通过置入人工晶状体,避免瞳孔阻滞,达到治疗效果。而小梁切除术虽然有效,但其有眼压水平限制,且操作复杂,因此容易出现创伤,因此不仅效果较差吗,还容易引发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163例(173眼),随机分为观察组8l例(86眼)和对照组82例(87眼)两组。观察组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人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对照组行复合式小梁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前后视力、前房深度、房角及眼压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后视力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P〈0.05);术后眼压2周时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在前房深度与房角方面,观察组手术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手术后比较:观察组前房深度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房角粘连范围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超声乳化吸除联合房角粘连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47例(165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实施了白内障超声乳化+工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比较手术前后的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房角及视野等变化,术后随访远期并发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有156只眼(94.55%)视力显著提高(P0.05);术后眼压下降(38.19±7.94mmHg vs 15.17±2.67mmHg,P0.05),中央前房深度加深(1.62±0.34 mm vs2.73±0.37mm,P0.05)。所有患者术后视野无明显改变,无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能加深前房、开放房角和降低眼压,提高患者视力,可达到复明和眼压控制的双重效果,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伴有白内障患者112例(117眼),均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前、术后对患者的眼压、视力、前房深度、前房角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进行观察。结果患者经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后,眼压由(36.4±13.4)mmHg下降至(13.2±3.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87,P<0.05);前房平均深度由(1.9±0.4)mm增至(3.8±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91,P<0.05);术后患者的矫正视力提高,前房角增宽开放,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用于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可明显降低增加前房深度、患者的眼压、提高患者的视力,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7月至2017年2月在抚顺市眼病医院进行治疗的伴有白内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行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患者术后1周、1个月及6个月的眼压、视力情况,同时观察随访末期中央前房深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在实施矫正手术之后最佳矫正视力明显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术前患者眼压为(25.6±2.8)mm Hg,术后6个月为(13.41±3.42)mm Hg,与术前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术前前房深度平均为中央前房深度(1.60±0.20)mm,术后6个月前房深度平均为(2.72±0.38)mm,手术前后前房深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699,P=0.000)。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可有效控制眼压、增宽房角、提高视力,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最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体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方法 将43例(76眼)闭角型青光眼的患者,分为适合周边虹膜切除术的A组41例(45眼),适合滤过性手术的B组29例(31眼).两组均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并植入人工晶体联合房角分离术.对两组眼压、视力及前房深度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术后视力均提高,眼压得到控制,前房加深.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并植入人工晶体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蒋模  秦应举  刘太祥 《贵州医药》2001,25(3):251-252
我们 1997年 3月至 1999年 9月对难治性青光眼施行双巩膜咬切联合房角分离术 36例 36眼 ,收到满意的效果 ,报道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36例 36眼难治性青光眼中 ,男 2 0例 ,女 16例 ,年龄 33~ 6 5岁 ,平均 52 6 4岁 ,其中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急闭青 ) 8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慢闭青 ) 6例 ,均为药物治疗眼压不能控制正常 ,就诊晚 ,处于持续高眼压状态 (眼压 >5 36kPa)。慢性单纯型青光眼 5例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6例 ,无晶体性青光眼4例 ,复杂眼外伤后青光眼 4例 ,虹膜睫状体炎晚期继发青光眼 3例。术前最高眼压 9 2 4kPa ,最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房角损伤后继发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 对26例房角损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均行改良小梁切除术,分析其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术后早期浅前房5例,占19.23%,术后脉络膜脱离2例占7.69%,术后无结膜口渗漏,术中无暴发性脉络膜出血。26例术后随访18个月眼压均在10-21mmHg之间,视力均在0.3以上。结论 改良小梁切除术治疗房角损伤后继发性青光眼可减少并发症,换救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