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了解掌握石板材加工中产生的生产性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方法对9家个体民营小企业进行调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测定有关项目。结果测定18个湿式作业点粉尘浓度无超标,测定36个干式作业点粉尘浓度高达168.0 mg/m3,超标率达100%,超标倍数为16~20倍,SiO2含量为6.6%~8.8%。粉尘颗粒<5μm的呼吸性粉尘占76.5%。测定54个作业点噪声强度高达138.8 dB(A),超标率为100%。结论生产性粉尘浓度和噪声强度已严重污染作业场所,企业主要在开展综合性治理作业场所的同时,要强调落实规范佩带有效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并定期组织体检,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陶瓷行业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为加强职业卫生防范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有关规定,开展作业场所的粉尘浓度,噪声强度,高温作业气象条件等有害因素的检测,依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作业场所粉尘浓度检测18个作业点,检测点的浓度为4.2~57.5mg/m^3分别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0.68~22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10.8%~23.5%;噪声强度检测35个作业点,95%作业点的噪声强度超过国家职业卫生标准。高温作业气象条件检测了11个作业点,均为Ⅳ级高温作业。结论陶瓷行业存在多因素的职业危害,提示要狠抓各项防护措施的落实。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某铁矿井下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了解该矿井下作业职业病危害现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方法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确定大孔凿岩、中孔凿岩、小孔凿岩、电铲回采、粗破碎(操作室内)、粗破碎(操作室外)6个作业面和餐厅为监测点,测定各作业点气温、相对湿度、气压及风速;用长时间采样方法采集粉尘样品,滤膜质量法测定粉尘总浓度;焦磷酸质量法测定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测定环境中的噪声强度和个体噪声接触强度,对噪声强度严重超标的作业点进行了噪声频谱分析;测定振动强度及空气中的NO、Cl2、NO2、SO2、HCN、NH3、H2S水平.结果 (1)井下存在湿度高、通风不良的工作环境;(2)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为10.54%~16.05%,电铲回采作业面粉尘浓度超出国家标准0.6倍,小孔凿岩和大孔凿岩作业面粉尘浓度处于临界水平;(3)大孔凿岩、中孔凿岩和小孔凿岩作业面噪声强度均超标,8 h等效声级(LAeq)分别为102.2、91.0和97.0 dB(A);(4)小孔凿岩处振动强度超过国家标准5倍;(5)在大孔凿岩、电铲回采、小孔凿岩、餐厅内检出NO2气体,小孔凿岩、餐厅内检出SO2,其余气体均未检出.结论 该铁矿井下作业环境中噪声和粉尘是主要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小孔凿岩处为手工操作,振动强度严重超标.应淘汰小孔凿岩生产工艺,设置移动隔音操作室,实现作业人员室内操作.  相似文献   

4.
张秀莲  毛晓丽  林源  刘汉波 《职业与健康》2012,28(22):2721-2723
目的调查、检测、评价四川省23家石英砂企业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效果,为企业职业危害防护措施改进提供依据。方法依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现场卫生学调查,按照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范进行采样和分析。结果①现场卫生学调查结果:23家石英砂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微小型企业,80%企业生产工艺采用了湿法生产,存在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粉尘(矽尘)和噪声。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总粉尘共检测53个作业点,范围在0.50~27.4 mg/m3,平均3.84 mg/m3;18个作业点在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内,合格率为34.0%。呼吸性粉尘共检测53个作业点,范围在0.40~10.84 mg/m3;平均2.35 mg/m3,21个作业点在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内,合格率为39.6%。分析48个作业点粉尘中的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只有13个点(27.1%)在10%以下。噪声共测量102个作业点,强度范围在72.2~104.0 dB(A),平均86.3 dB(A);66个作业点在职业卫生标准限值内,合格率为66.7%。结论四川省23家洗选、加工石英砂为主的生产企业中职业危害因素粉尘浓度超标严重,72.9%的作业场所中游离SiO2含量大于10%,属于高度危害作业场所,个别噪声岗位超限严重。因此,必须加强防护措施的设置与防护用品使用监督,才能有效预防职业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评价某热电厂输煤系统粉尘综合治理设施的防护效果,从职业病防护角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护建议,以保护劳动者职业健康。[方法]采用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职业卫生检测方法,检测内容包括粉尘(总尘)浓度、分散度、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及除尘系统罩口控制风速。[结果]粉尘游离SiO2含量为4.6%~7.4%,平均为6.0%,该厂输煤系统粉尘类型确定为煤尘;粉尘分散度为<5μm的粉尘占77.0%。治理前,粉尘作业点总尘浓度均超过卫生标准限值,超标率达100.0%;治理后,粉尘浓度超标率下降,但仍存在超标现象,超标率为40.0%;超标作业点分别为翻车机房、煤场、碎煤机旁、犁煤器旁,超标工种主要有螺旋卸煤机操作、碎煤机操作、煤仓间操作。吸尘罩罩口风速检测表明,碎煤机、煤仓间吸尘罩风速偏小,未达到设计值。[结论]该热电厂对粉尘作业场所采取的治理措施取得了一定防护效果,粉尘污染状况明显好转,但仍然存在超标作业场所,粉尘防护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人造宝石加工行业职业危害因素对作业工人健康影响。方法对某宝石厂车间作业环境进行卫生学调查,测量车间环境粉尘和噪声水平。并对890例作业人员和160例非接触职业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性体检。结果该厂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粉尘和噪声。作业现场共测118个作业点进行粉尘测定,超标点42个。总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1.07±0.77)mg/m3,呼吸性粉尘共测量110个点,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0.46±0.29)mg/m3,超标点16个,超标率14.5%;游离SiO2含量平均12.5%;测定86个噪声点,其中有82个点超标,超标率为95.3%;作业组X射线(高千伏)检查发现肺纹理增多、紊乱等改变454例(51.0%),而对照组只有4例。作业组高频听力损失305例(34.3%)明显高于对照组20例(12.5%)(P<0.01)。结论人造宝石加工行业存在一定危害性,建议加强防尘、降噪措施,保障工人健康,防止职业病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淄博市粉尘作业企业的职业卫生状况,为今后企业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对淄博市粉尘作业企业的基本职业卫生状况、生产性粉尘浓度、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进行调查与测定。结果粉尘共测502点,462点超标,超标率为92.03%;游离(SiO2)样品数100份,69份超标,超标率为69%。结论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超标率均过高,该市粉尘作业企业职业卫生管理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建筑装饰业瓷砖切割场所的粉尘危害与作业工人矽肺患病情况。[方法]2002年,对淄博市淄川Ⅰ区13家建筑装饰公司的瓷砖切割作业场所进行粉尘浓度、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与分散度检测;对从事瓷砖切割工龄4年以上的工人拍X线胸片。[结果]粉尘作业点粉尘浓度(mg/m^2),粗切工序15处为5.4~7.6,细切工序15处为5,6~16.1.全部超标;粉尘中的游离SiO2含量为18.7%~29.4%;粉尘分散度<5um的占53.4%~58.1%。68名瓷砖切割工人中接尘工龄4年以上的27人,诊断Ⅰ期矽肺病人2例,Ⅰ^ 期矽肺病人1例,0^ 期矽肺病人5例。[结论]瓷砖切割作业粉尘危害严重,作业工人矽肺患病率很高,应采取积极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承德县水泥厂粉尘危害情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分别对3家不同企业性质的水泥厂进行粉尘浓度、分散度和游离二氧化硅(SiO2)含量测定,对接尘作业工人进行胸部X射线检查,依据国家GBZ 70—2009《尘肺病诊断标准》诊断尘肺病。结果显示,共检测作业点64个,采集样品162份,粉尘浓度为4.85~194.25mg/m3,合格点9个,合格样品14份,粉尘分散度<5μm为79.5%~88.0%,绝大多数在80%以上。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为5.6%~57.4%。胸部X射线检查731名作业工人查出I期尘肺病患者7人,检出率为0.96%。检测点合格率及样品合格率分别占14.10%和8.64%。提示,该水泥厂粉尘浓度超标现象相当严重,粉尘中游离SiO2含量均较高,长期吸入严重危害工人身体健康,导致尘肺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通州市乡镇企业粉尘作业职业卫生状况。为今后乡镇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提供依据。于2000年3-11月对通州市140家乡镇企业粉尘作业职业卫生基本情况。生产性粉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职业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粉尘共测652个点,超标点514个,点超标率78.83%。粉尘浓度0.7-41.3mg/m^3。平均值21.7mg/m^3。游离SiO2含量1.7%-37.6%。均值19.3%。职业性健康检查1366人,受检率44.06%。检出职业多发病161人,检出率11.79%,提示,加强乡镇企业职业卫生管理,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