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行人工血管重建手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对19例复杂的胸部降主动脉瘤患者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其中18例采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方法。术前备齐物品和药物,术中做好降温和复温的护理、输液输血的护理、预防感染、保护肺部,密切注意手术进展,准确传递手术器械。结果 18例患者手术获得成功,患者均无神经系统损害及出血等并发症。体外循环时间146~2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36~80min,DHCA时间7~48min。1例因术后发生重度低心排死亡。结论在深低温体外循环股股转流下行人造血管置换术,可提高手术安全性。而科学的护理配合可保障手术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对33例腹主动脉瘤病人行人工血管置换术,手术时间130~605 min,手术顺利.提出做好术前准备,术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证输液、输血通畅,准确迅速传递各种器械,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降主动脉重建术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中的作用。方法:1999年12月至2001年6月间,在股静脉-股动脉转流下行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12例为转流组;1994年6月至1999年8月15例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为非转流组,比较两组在术后发生截瘫、内脏缺血、输血量和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的差别。资料统计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结果:阻断时间超过60min者中,转流组的截瘫发生低于非转流组(P<0.05)。转流组术后发生黄疸低于非转流组(P<0.05),两组在术后肾功能异常上无明显差异(P>0.05)。转流组输血量较非转流组明显减少(P<0.01)。转流组术后凝血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非转流组(P<0.05)。结论:股静脉-股动脉转流在预防降主动脉人工血管重建术后的截瘫发生、保护内脏功能、减少输血量和避免凝血功能异常等方面优于单纯阻断降主动脉,是一简便、安全的转流方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左心转流、股静一动脉转流、暂时性分流及深低温停循环四种辅助方法在降主动脉瘤切除术中的研究与应用的进展状况.前两者仍较常用.氧合器做为贮血器,离心泵替代转子泵,肝素涂层管道的应用,使左心转流更为安全有效.Gott管分流简便易行,肝素用量少,但受压差影响.深低温停循宜用于复杂的降主动脉瘤切除术中,但与其他方法一样,仍不能完全避免脊髓损伤.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总结使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治疗成人型主动脉缩窄10例临床病例资料,探讨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在临床中治疗主动脉缩窄的意义。方法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心脏外科2006年1月-2015年12月共收治成人主动脉缩窄患者10例,其中男性患者7例,女性患者3例,年龄14~35岁,中位年龄27岁,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主动脉根部瘤样扩张,余均为单纯主动脉缩窄。10例患者静息情况下测量上下肢压差均大于20 mmHg (1 mmHg=0.133 kPa),术前评估无明确手术禁忌。10例均在体外循环下行升主动脉至胸降主动脉人工血管转流术,合并主动脉瓣二瓣畸形及主动脉根部扩张的患者,同时行Bentall术。结果无围术期死亡及大出血、脊髓缺血性损害等严重并发症,嘱托患者出院后3~6个月门诊复查,复测上下肢压差均小于20 mmHg,CTA结果提示未见动脉瘤、人工血管血栓形成等表现。结论利用人工血管从升主动脉转流至降主动脉是治疗胸主动脉缩窄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深低温停循环逆行脑灌注行胸主动脉瘤手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1年 7月至 2 0 0 2年 4月 ,我们采用用深低温停循环(DHCA)辅以上腔静脉持续逆行脑灌注 (CRCP)方法 ,手术治疗 2例急性DeBakeyI型夹层动脉瘤 (DAA)和 1例急性钝性创伤性主动脉峡部破裂伴假性动脉瘤 (FA)病人 ,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例DAA均为男性 ;年龄 32、4 4岁。急性胸痛入院 ;经CT、MRI确诊 ;单个内膜裂口 ,分别位于导管韧带旁、左锁骨下动脉旁 ;升主动脉直径 5 4cm、4 6cm ;超声心动图示主动脉瓣微量反流。 1例行升主动脉加半弓置换术 ,1例行升主动脉、全弓置换加“象鼻”术。1例FA为女性 ,38岁。车祸…  相似文献   

7.
对11例肾移植术后患腹主动脉瘤患者实施人工血管腹主动脉置换术。瘤体安全切除,移植肾功能维持良好。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与术者默契配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移植肾热缺血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8.
胸部降主动脉瘤体外循环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胸部降主动脉瘤手术中采用不同体外循环方法的临床效果及对大脑的保护作用。方法分析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术前经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为胸部降主动脉瘤6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6例,女9例;年龄15~71岁,平均年龄48.1岁;病程6d~4个月(19.0±6.5d)。术前临床诊断为DeBakeyⅢ型夹层41例,马凡综合征手术后并存或并发Ⅲ型夹层9例,假性动脉瘤7例,真性动脉瘤8例。施行人工血管补片修补降主动脉破口2例,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63例,其中降主动脉置换术+肋间动脉移植术18例。结果 65例患者采用的体外循环方法包括左心转流13例,全心转流12例,深低温停循环(DHCA)全身逆行灌注(TBRP)30例,改良上下半身分离体外循环10例。体外循环时间51~212min,DHCA时间18~75min,逆行灌注时间18~73min,上半身停循环时间21~31min,下半身停循环时间39~67min。所有患者无1例手术死亡;未发生大脑并发症,无1例瘫痪并发症发生。术后早期死亡2例,均死于无尿性肾功能衰竭。结论根据胸部降主动脉瘤发生的解剖部位和范围选择不同的体外循环方法 ,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选择的标准是要有利于手术操作,器官保护效果确实,操作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9.
对20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全麻及体表降温下行矫正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住院10~16d,平均12.7d,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截瘫、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防1个月至3年,身体发育状况明显改善。提出手术治疗是矫正降主动脉缩窄的有效途径,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完善各种应急措施、熟悉手术操作过程,是保障手术配舍默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对20例降主动脉缩窄患者在全麻及体表降温下行矫正术.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术后住院10~16 d,平均12.7d,均痊愈出院.未发生截瘫、急性肾衰竭等严重并发症,随防1个月至3年,身体发育状况明显改善.提出手术治疗是矫正降主动脉缩窄的有效途径,护士做好术前访视、完善各种应急措施、熟悉手术操作过程,是保障手术配合默契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结果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随访1~3个月,患者疼痛显著缓解,日常生活功能改善。提出术前精心准备和对患者进行访视,术中巡回护士做好体位摆放、C臂X线机调节、病情观察,器械护士与医生默契配合是手术顺利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2.
对12例支气管断裂伤患者行气管重建术。结果 10例经成功救治痊愈出院,2例因合并严重的复合伤造成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提出术前做好物品、器械及患者准备,术中巡回护士根据患者并存损伤注意体位摆放及密切观察各项生命体征,器械护士提供完善的术中配合,术后与病房护士进行详细交接,有助于患者的痊愈。  相似文献   

13.
盆底组织重建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25例盆腔脏器脱垂患者行盆底组织重建术,随访3~6个月,未见复发和吊带排异。提出术前重视脱垂器官的保护及防治局部感染和溃疡;术后加强尿道、会阴部护理,密切观察排尿、排便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可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总结20例电视纵隔镜下纵隔肿瘤活检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要点。提出全面了解该技术的优点及手术方法 ,做好心理护理,术中采取最佳体位便于纵隔镜下充分暴露手术野,在全程手术中,保证吸引器的通畅和电凝的有效使用,是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对45例前颅底额鼻眶区沟通肿瘤患者应用显微神经外科、导航技术及内镜切除肿瘤及颅底重建,手术顺利,术后临床症状改善,无手术死亡、脑脊液漏、颅内感染及其他严重并发症。提出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充分了解病情,针对不同病例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工作,保证颅底修补特殊器械准备到位及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熟悉手术流程,监督术者无菌技术操作,密切观察手术患者病情进展情况;器械护士熟悉颅底解剖知识及手术步骤,掌握手术所用特殊器械正确使用方法,台上物品准备充分、到位,是该手术配合的要点。  相似文献   

16.
对15例重症头臂型大动脉炎患者经胸途径动脉搭桥术治疗.结果 15例均无围术期脑卒中和死亡;10例反复晕厥的患者术后2周内症状完全消失;11例畏光和视力下降患者的畏光症状术后即改善,视力有不同程度的好转;7例肢体无力的患者肌力均恢复正常.提出巡回护士术中密切观察血压变化,根据手术进程随时调节变温毯的温度,保证术中用药及时、有序;器械护士在升主动脉部分阻断时提前准备合适的无创阻断侧壁钳,保管好人造血管,准备充足的Prolene线以备吻合,集中精力配合术者是手术配合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对7例拇指脱套伤患者采用拇甲瓣、足背皮瓣、前踝上皮瓣三联移植加髂骨移植手术治疗,结果7例手术髂骨条和三联皮瓣移植均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优化率为85.7%。提出做好术前访视和准备,合理安置体位;做好环境和电动止血带的管理;术中严密观察病情,预知预备所用器械,主动配合,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对15例子宫膀胱脱垂患者行腹腔镜保留子宫自膨式单丝聚丙烯网片子宫悬吊术,结果手术效果均满意,15例患者脱垂症状得到改善,无并发症发生。提出术前准确评估患者子宫及膀胱脱垂程度,加强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协助摆放过截石位"Z"型体位,术中巡回护士及器械护士密切配合和全面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改良微创胸骨沉降术矫正鸡胸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2例鸡胸患者接受改良微创胸骨沉降术.结果 手术均顺利完成,随访1~12个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胸廓塑形良好,效果满意.提出充分的术前准备,密切的术中配合,尤其是游离隧道及拖钢板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备好抢救用药,严格的无菌技术操作,是确保手术患者安全、畸形矫正满意至关重要的环节.  相似文献   

20.
Surgical repair of the descending thoracic aorta remains a complex intervention with a definite risk although major advances in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anaesthesia practices have substantially reduced mortality and morbidity.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leading to the profound haemodynamic changes during clamping and unclamping of the proximal aorta has allowed the introduction of methods, for example distal perfusion techniques, to attenuate the haemodynamic sequelae of aortic cross-clamping. Anaesthesiologists caring for these patients should therefore be familiar with these techniques. Permanent ischaemic injury to end-organs distal to the aortic cross-clamp, most notably to the spinal cord resulting in paraplegia, remains a major concern. Some of the newer method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this devastating complication are discussed in this chapte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