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及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治疗寻找最佳方法。方法将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DHS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良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P<0.05)。结论 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抗旋转性强,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好,是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经皮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方法从2007年10月至2009年10月,金堂县第一人民医院通过经皮微创内固定技术(MIPO)以锁定加压接骨板(LCP)内固定治疗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男性21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67岁(55~84岁)。经随访效果满意,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髋关节功能评价(Harris)优良31例,优良率88.5%。术前进行心理护理,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及体位护理、功能锻炼;术后密切观察病情,保证正确的体位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康复锻炼。结果 35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均获随访,所有骨折均获得痊愈,没有因护理不当而发生并发症。结论做好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护理,适时的功能锻炼,对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患者治疗效果起到积极作用,对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和日常生活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8例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患者分为研究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研究组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术后并发症与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结果术后,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对照组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卧床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在严格掌握患者手术适应证情况下,可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均能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84例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予以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根据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评价患肢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84例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4.54±1.0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59例,良22例,可3例,优良率为97.59%(81/83)。结论对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患者施以改良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术后骨折端固定牢固,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并能有效减少螺钉松动退钉、螺钉切割等术后不良现象。  相似文献   

5.
田超 《首都医药》2015,(3):417-418
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5例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观察骨折愈合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51.5±17.4)min,术后半年均骨性愈合,未见不良并发症。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为87.7%。结论锁定钢板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时间短,治疗效果好,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有效性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6月~2017年6月到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情况。结果:数据显示,相对于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后,其手术后7d、手术后30d、手术后180d的Harris髋关节评分改善情况明显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可获得理想的效果,配合早期康复护理实施干预能明显改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对所有入组者进行3个月随访,比较术后3个月,患者10米步行速度、5次坐立运动耗时,手术前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比较两组总住院时间、拄拐行走时间和弃拐行走时间。结果术后3个月,观察组10米步行速度大于对照组(P<0.05),5次坐立运动耗时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Harris髋关节运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拄拐行走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弃拐行走时间快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股骨转子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其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更利于患者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锁定钢板与防旋髓内钉在老年股骨转子不稳定骨折患者中修复治疗效果差异.方法 选取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我院骨科收治的老年股骨转子不稳定骨折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选用锁定钢板行髓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选用防旋髓内钉行髓内固定术治疗,术后通过随访形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总优良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高龄股骨不稳定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进行髓内固定术,其疗效显著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髓外固定术,能够促进患者骨折愈合,达到早期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07年6月~2010年5月,对本院收治的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比较术前及术后Har-ris评分。结果: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患者恢复良好,优良率为91.7%,并能有效提高患者Harris评分(P〈0.01)。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能有效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明显提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应用精细化康复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 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后,观察组患者采用精细化康复护理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护理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综合疗效。方法选取70例于2014年4月至2016年2月我院诊治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老年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5例。A组给予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B组采用锁定钢板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比较2组患者的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B组(P<0.05);2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抗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较锁定钢板治疗综合疗效更加显著,具有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少,切口长度小等优势。  相似文献   

12.
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增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354-355
目的观察康复护理用于老年股骨颈骨折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76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予以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月及6月的Harris全髋关节评分。结果观察显示,两组患者术后Harris全髋关节评分较手术前有明显改善,功能逐渐恢复,但观察组患者Harris全髋关节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实施系统的康复训练,能加快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对整个手术治疗的成功率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积极作用。方法 100例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根据护理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的差异,并行统计学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Harris髋关节评分及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不仅有利于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还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将8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f36.4±8.1),治疗后为(73.8±9.1)对照组治疗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37.9±8.4),治疗后为(61.5±8.9)。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促进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及康复训练,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8例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制定统一的护理康复计划,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护理及康复指导,术后第12个月采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术后疗效进行评估。结果术后第12个月Harris评分,优56例,良33例,可7例,差2例,优良率90.82%。结论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及康复指导,术后加强病情观察,重点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功能锻炼,可有效地促进患肢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康复护理程序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康复中的临床疗效和作用。方法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康复护理治疗和常规护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老年患者康复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在髋关节活动范围、Harris评分上具有显著优势(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结论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行康复护理,改善患者髋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水平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应用及其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2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13例,年龄65~74岁,平均72.3岁。转子间骨折按AO骨折分型:A1型骨折10例,A2型骨折13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均获随访,根据术后骨折愈合时间、有无并发症发生、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发现随访患者术后疗效满意。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具有损伤小、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张洪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5):148-149
目的研究观察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0例患者均进行6个月的随访,6个月随访时患者的骨折全部愈合,髋关节恢复良好。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以及术前及手术后的Harris评分对比P<0.05,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根据患者的骨折类型等时机情况来选择固定方法 ,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与骨近端锁定钢板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在I~Ⅲ型之间疗效相当,而对于IV型骨折患者来说,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则更具有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平均随访10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愈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达100.0%。均达一期愈合,未出现畸形愈合、髋内翻、钢板断裂、松动、断钉等严重并发症。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显著,并发症少,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联合康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60例股骨粗隆骨折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术后进行相应的康复锻炼,分析股骨粗隆骨折手术方式的选择及康复锻炼对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在本组患者中交锁髓内钉23例、动力髋螺钉内固定22例、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1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5例,术后经过康复锻炼,Harris评分均在75分以上,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患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并进行针对性康复锻炼,能明显提高患者髋关节Harris评分,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