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炎是神经外科昏迷病人的常见并发症,也是昏迷病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本文探讨神经外科长期昏迷病人并发肺炎的诊治和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在诊治中的意义。1 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科自1997年1月至2000年8月共收治83例长期昏迷病人,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GCS评分:3-5分33例,6-8分39例,9-12分11例。住院期间诊断为肺炎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22-73岁,平均44.2岁,6例为车祸致颅脑外伤;2例高处坠落伤;另5例为高血压脑出血,入院时GCS评分:3-5分…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救治措施.方法 对2000-03~2008-10收治的46 例重型颅脑损伤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病人均以严重脱水、意识障碍加深为主要临床表现, 血糖及血钠均明显升高, 血浆渗透压>350mosm/L.所有病人经确诊后予补液纠正脱水, 应用胰岛素、补钾及防治并发症等综合治疗.本组死亡9例, 重残植物生存9例, 恢复良好28例.结论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 预后不佳, 早期诊治有助于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3.
神经外科病人常因病情重,昏迷时间长,或脑瘤压迫、术后等造成吞咽困难,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给药。部分病人常伴有应激性溃疡,通过留置胃管可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对食物返流的病人还可行胃肠减压,以避免食物误吸引起窒息的危险。但由于病人的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给插管带来一定难度。根据多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置胃管病人插管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神经外科病人置胃管的护理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神经外科病人常因病情重,昏迷时问长,或脑瘤压迫、术后等造成吞咽困难,常需留置胃管给予鼻饲饮食、给药。部分病人常伴有应激性溃疡,通过留置胃管可观察上消化道出血情况,对食物返流的病人还可行胃肠减压,以避免食物误吸引起窒息的危险。但由于病人的吞咽反射迟钝或消失,给插管带来一定难度。根据多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对置胃管病人插管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昏迷患者脑电图构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探讨昏迷病人脑电图构型昏迷程度及预程度及预后之间接关系。方法对过去 17上间84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进行研究。结果脑电图显示广泛性慢波,弥漫性波一侧偏胜,β-昏迷,纺锤-昏迷、α-昏迷,三相波,平胆波,广泛性周期性复合慢波,周期性一侧痫样主电,爆发-抑制(1)例。结论:分析昏迷病人的脑电色型对确定昏迷程度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6.
1临床资料 病人男性,48岁,外伤后缄默无语,四肢瘫痪1周于1995-08-06来诊,因1周前不慎被龙卷风卷起后摔倒地面.当即有短暂昏迷.醒后感头晕、颈痛.次日不能说话.四肢僵硬、不能活动,在当地医院诊治不明,疗效不显而转来本院,诊断为“闭锁综合征”收住院作进一步诊治。  相似文献   

7.
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及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表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对169例昏迷病人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与临床结局作对照。结果:脑电图慢波型昏迷120例中死亡23例(19.1%);α昏迷型11例中死亡9例(81.8%);β昏迷型3例和纺儿锤昏迷型2例均存活;发作波型昏迷13例中死亡2例(15.3%);平坦波型昏迷20例中死亡17例(85%)。结论:脑电图可作为判断昏迷病人临床预后的参考指标。平坦波昏  相似文献   

8.
α昏迷的病因和预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临床上病人呈昏迷状态.而脑电图显示类似于正常觉醒者的α节律,称之为α-昏迷(α-coma)或α-图型昏迷(alpha pat-tern coma)。此图型较少见,仅有零散病例报告。本文回顾性分析40例脑电图显示α-昏迷病人的临床资料和图型特点,旨在评价此图型与昏迷病因和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肺部感染是脑外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 ,占医院感染首位 ,死亡率较高。本文分析我院 2 0 0 0~ 2 0 0 2年 30例脑外伤气管切开后肺部感染的因素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预防并减少了肺部感染的发生 ,提高了脑外伤病人的抢救成功率。1 临床资料本组气管切开病人 42例 ,均昏迷。男 30例 ,女 12例。年龄7~ 85岁 ,留管时间 7d~ 2a ,术后并发不同程度肺部感染 30例 ,占 71%;经抗感染及护理后好转 2 6例 ,4例死于原发性颅脑损伤 ,占本组 9 5 %。2 相关因素2 1 呼吸道不畅及误吸 此原因是引起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本组病人均为昏迷 ,由于昏迷舌…  相似文献   

10.
精神药物中毒急诊103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91年1月至1996年12月诊断为精神药物中毒入院103例患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发现抑郁情绪是导致服毒自杀的主要原因;服氯氮平昏迷发生率高,吞服药物剂量愈大昏迷发生率愈高;服药4小时以后就发现昏迷发生率高。利他林对促使意识恢复具有一定作用。说明,服毒得自杀的主要方式,对服毒病人应及早发现、及时抢救,利他林80~180mg更能促使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11.
探讨昏迷病人成功置入胃管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昏迷病人成功置入胃管的方法.方法 通过对22例病人采用经导丝置胃管法的实践,为昏迷病人行鼻饲给药及营养,观察有无应激性溃疡所致的上消化道出血等.结果 一次顺利插管成功20例,≥2次插管成功2例.结论 临床经用此方法提高昏迷病人置入胃管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均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恢复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 :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 ,连续治疗 3 7例颅脑损伤昏迷恢复期病人 ,总疗程 2 0~ 180d。结果 :2 5例 (67 6% )苏醒 ,死亡 6例 (治疗 19~ 97d) ,6例自动出院 (治疗 5 0~ 180d后仍处于昏迷状态 )。结论 :颅脑损伤昏迷病人 ,恢复期采用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 ,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留置胃管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护理措施 ,应用于昏迷、中毒洗胃、某些手术及重症婴幼儿等患者。按《基础护理学》教材传统方法操作 ,一般病人比较顺利 ,但对昏迷、机械通气、婴幼儿及外科术前置双管患者 ,采用传统方法置管往往困难或失败。本文对 46例非一次成功置管进行回顾性分析 ,总结失败原因 ,改进方法 ,以提高成功率。1 临床资料 我院儿科及ICU 2 0 0 2 -0 1~ 2 0 0 3-0 2置管非一次成功病人共46例。男 2 9例 ,女 17例。年龄 15d~ 85岁 ,昏迷 37例 (机械通气 31) ,儿童 7例。2 原因分析及对策2 1 昏迷患者置管 昏迷病人在没有吞…  相似文献   

14.
昏迷病人进行CT检查.对明确诊断、头颅手术定位、术后复查、治疗计划的制定等有重要指导意义。但这类病人由于存在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或呼吸异常,给常规CT定位造成困难,甚至因此放弃CT检查,影响临床诊断治疗。作者总结此类病人CT检查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恢复期的有效治疗手段。方法:采用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法,连续治疗37例颅脑损伤昏迷恢复期病人,总疗程20-180d。结果:25例(67.6%)苏醒死亡6例(治疗19-97d),6例自动出院(治疗50-180d后仍处于昏迷状态)。结论:颅脑损伤昏迷病人,恢复期采用中西医综合方法治疗,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昏迷的重型颅脑损伤的病人,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有食道返流者尤易发生液体饮食返流,吸入气管。由于病人胃肠功能低下,胃肠蠕动缓慢,造成胃潴留,或突然增加输注速度而引起腹胀,发生呕吐而造成误吸,危及生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分析误吸原因,及早进行预防,及时采取对策,对病人的预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关于昏迷病人的神经系统检查及其临床意义,昏迷的诊断和治疗,及上升性网状结构的解剖生理学,本刊曾有专文介绍。现拟对引起意识障碍的脑部病损及其定位诊断问题作一补充讨论。包括昏迷在内的各种意识障碍,其病因不胜枚举。但在一个病人身上,无论病因为何,或原发病变部位何在,归根结底总是由于脑部  相似文献   

18.
昏迷病人     
在临床急症中没有比昏迷病人的处理更困难的了。它所以困难是因为昏迷只是一个表明脑代谢衰竭的症状,而不是一个单独的疾病。昏迷可以是低血糖或脑瘤等多种病因引起,因为隐蔽的昏迷原因很多,所以医生需抓紧时机作出适当的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产生不可逆转的脑部损害。  相似文献   

19.
62例脑出血昏迷病人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脑出血昏迷病人,往往病情危重,生命体征不平稳,因急救常需带有多种插管,机体抵抗力差,常伴有并发症,如褥疮、坠积性肺炎、角膜炎、口腔炎、便秘等。因此,对于脑出血昏迷的病人,护理极为重要。我们在临床工作中,收集62例脑出血昏迷病人的资料,现将护理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侧位注气胃管置入法59例临床应用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昏迷病人气管切开后,常规方法胃管置入有一定的阻力和难度。2002-03~2008-12我们对59例脑外科昏迷病人行气管切开,应用侧位注气胃管置入法,1次成功率达91.5%,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