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最早在《内经》就有记载,在祖国医学诊断学中属于望诊的范畴。中医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均与胃气相通,并通过胃气上蒸于舌,附着于舌之表面者表现为苔,故苔为胃气所生,舌即为外候器官。舌诊在中医理论体系及临床诊疗实践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而中医舌诊客观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近年来舌诊客观化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临证察舌三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雍履平 《中医杂志》2003,44(2):155-155
察舌是“四诊”的重要部分,虽然诊断手段不断拓展,但察舌依然是辨证施治的依据之一。笔者临证察舌注重“三辨”,即一辨舌苔,二辨舌色,三辨舌体。偶有感获,书之以就正于同道。 1 辨舌苔正常舌苔是胃气上布于舌面的表现,病苔是邪气挟胃气而形成。因此,临证首先要察有苔无苔,无苔固有胃气受戕的深浅,有苔必辨其生理与病理,而病理性舌苔正是临证察舌的重点。笔者辨舌苔,多从苔形和苔色两方面入手,前者主要看苔的  相似文献   

3.
对吴又可《温疫论》和戴天章《瘟疫明辨》中的舌诊内容进行了分析。《温疫论》中有舌诊记录67处,其中舌苔63处,舌质1处,舌态3处。诊舌苔是确定邪气所在的部位、判断邪气的传变及运用清热下法的重要依据。《瘟疫明辨》中有舌诊记录172处,提出舌诊在温病诊断中的价值高于脉诊的观点。与《温疫论》的舌诊比较,《瘟疫明辨》增加了红舌、厚苔、无苔、粗苔、酱苔、舌痿等内容,重视对舌象信息的综合观察。通过对两书中舌诊数量与内容的分析,显现出温病舌诊在发展初期时的状况。  相似文献   

4.
镜面舌从虚寒论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镜面舌是指舌苔骤然退去 ,以致舌面光洁如镜 ,多认为胃阴枯竭、胃气大伤、胃气将绝的危候。临床上遂大剂滋阴之品 ,少佐益气之药 ,或效或不效 ,何也 ?余认为镜面舌并非专主胃阴枯竭 ,而存在脾胃虚寒的病机。以温中健脾之药 ,每能获效。兹略述此诊治体会。  舌苔乃胃气蒸化脾湿而生。正如《辨舌指南》所说 :“舌之有苔 ,犹地之有苔 ,湿气上泛而生 ;舌之苔 ,胃气蒸脾湿上潮而生 ,故曰苔。”苔的有无与胃气的强弱有关 ,此言“胃气”乃指脾胃运化功能 ,“脾湿”应为体内阴津。若脾胃之气强盛 ,脾能“为胃行其津液” ,则舌可得胃气蒸化精微濡养…  相似文献   

5.
邹世洁  邹外一  王琳 《北京中医药》2008,27(12):944-945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的舌诊在中医舌诊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探讨了《圣惠方》舌象的特点,并与其它舌诊源流研究进行了比较。方法特点,一是只研究舌象本身,而不涉及其诊断意义;二是采用频数统计方法。研究发现:(1)《圣惠方》各类舌象、各种舌象与现代舌象比较,现代舌象较为重视的舌色、苔质、苔色在《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小,反之,现代舌象较不重视的舌面津液(舌干)、舌态(舌强)、舌体病变(舌生疮)、舌形(舌肿)在《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大。(2)《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大的上述各类舌象和各种舌象均属可直接影响舌的功能,因而是能“强制性”引起注意的舌象。《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小的舌色、苔质、苔色类舌象均属需要有意识观察才能获得的舌象。(3)《圣惠方》舌象的上述特点是因其舌诊发展仍较初步,这从其舌象总的出现频数较小也可反映。  相似文献   

6.
《太平圣惠方》(简称《圣惠方》)的舌诊在中医舌诊学说的历史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地位。本文探讨了《圣惠方》舌象的特点,并与其它舌诊源流研究进行了比较。方法特点,一是只研究舌象本身,而不涉及其诊断意义;二是采用频数统计方法。研究发现:(1)《圣惠方》各类舌象、各种舌象与现代舌象比较,现代舌象较为重视的舌色、苔质、苔色在《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小,反之,现代舌象较不重视的舌面津液(舌干)、舌态(舌强)、舌体病变(舌生疮)、舌形(舌肿)在《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大。(2)《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大的上述各类舌象和各种舌象均属可直接影响舌的功能,因而是能"强制性"引起注意的舌象。《圣惠方》中出现频数较小的舌色、苔质、苔色类舌象均属需要有意识观察才能获得的舌象。(3)《圣惠方》舌象的上述特点是因其舌诊发展仍较初步,这从其舌象总的出现频数较小也可反映。  相似文献   

7.
舌诊作为中医望诊的组成部分,对临证辨治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剥苔是临床常见舌象,表现为舌面本有舌苔,疾病过程中舌苔全部或部分脱落,脱落处光滑无苔[1] ,主要包括花剥苔、类剥苔、地图舌、镜面舌等.纵观古今医家对剥苔的认识,《伤寒论》提及"舌上胎",元代《敖氏伤寒金镜录》对"无苔"有了记载.明清时期,《察舌辨症新法》对各种...  相似文献   

8.
舌诊琐谈     
舌诊为祖国医学的望诊之一,而望诊列于四诊之首,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舌诊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变化,借以辨别病邪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脏腑的虚实,以及推断邪正消长的病理变化。舌诊对于辨证论治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故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迄今成为中医诊断疾病的独特手段之一。“舌为心之苗”,“为脾之外候”,苔为胃气的反映。舌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直接或间接相联系。脏腑之精气,通过经脉上营于舌;脏腑之病气,因经络关系反映于舌。并发现舌的一定部位与一定脏腑相联系,反映相关脏腑病理变化的规  相似文献   

9.
五脏六腑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舌相联,脏腑的精气上荣于舌,脏腑的病变也反映于舌象。舌苔乃胃气所生,验苔可察胃气之存亡,苔之厚薄,能反映邪气之深浅轻重。病情有寒热虚实之分,饮食有寒、温、平性及酸苦甘辛成之异,病人之饮食或宜、或忌、或多、或少,可根据舌象辨证施食。  相似文献   

10.
文苕 《养生月刊》2014,(7):I0001-I0001
“舌上脏”,指舌上有物;“舌上光”,指舌上无物。舌上之物,苔也。望舌苔,是舌诊中与望舌体相辅相承的两个方面中的一方,与望舌体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为舌苔是由胃气蒸腾而成,它的变化对诊断疾病有积极意义。当病人表现为白苔时,病情是比较轻浅的,多表现在外感风寒或一般性感染的患者身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