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黄芪对慢性阻塞性肺病大鼠气道炎症干预作用实验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大鼠气道炎症的干预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COPD组、黄芪干预组。观察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白细胞总数及百分比,IL-8、TNF-α浓度变化及肺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干预组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较COPD组减轻但未恢复正常;干预组BALF和血清中IL-8及TNF-α水平、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较COPD组降低(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降低COPD大鼠血清及BALF中IL-8及TNF-α水平,并使炎症细胞减少,对COPD大鼠气道炎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将6~8周的BALB/c小鼠15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5只。对照组小鼠气管内滴注无菌磷酸缓冲盐溶液60μL,作用24h;LPS模型组小鼠气管内滴注1mg/mLLPS60 μL,作用24h;罗格列酮治疗组小鼠在气管内滴注LPS前24h和0.5h给予罗格列酮(PPARγ激动剂)灌胃(20mg/kg)预处理,再气管内滴注1mg/mLLPS60μL,作用24h。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变化,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BALF中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和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的浓度,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晚期糖化终产物受体(RAGE)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在LPS诱导的小鼠模型中,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结构明显被破坏,BALF内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数、促炎性细胞因子TNF-α显著升高(均P<0.01),而采用罗格列酮预处理小鼠明显抑制LPS诱发的上述改变。与对照组比较,LPS模型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HMGB1水平明显升高(P<0.01),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匀浆RAGE的表达明显增加(P<0.05),而罗格列酮预处理小鼠后,LPS诱发的HMGB1/RAGE的上调被显著抑制。结论:激活PPARγ可能通过抑制HMGB1/RAGE信号通路对LPS诱导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向气管内滴入盐酸(HCl)致两种急性肺损伤(ALI)大鼠用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Dex)后其炎症反应、受体机制及对激素反应的差异。方法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6只):NS组、LPS组、HCl组、生理盐水(NS) Dex组、LPS Dex组、HCl Dex组,每个组又分为两个亚组:支气管肺泡灌洗组和非灌洗组。检测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巨噬细胞百分比、淋巴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和肺湿/干重比(W/D),比较各组血清和BALF中致炎因子TNF-α、IL-1β和抗炎因子IL-4、IL-10的水平,血清糖皮质激素(GCs)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上的糖皮质激素受体(GR)水平。结果①LPS组、HCl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蛋白含量和肺W/D均高于NS组(P<0.05)。LPS Dex组巨噬细胞百分比高于LPS组(P<0.05)。②LPS组和HCl组血清和BALF中TNF-α、IL-4、IL-10水平均高于NS组的相应水平(P<0.01)。各组血清中IL-1β的含量均未测出。LPS Dex组BALF中TNF-α、IL-1β含量低于LPS组的相应水平(P<0.05),而IL-10高于LPS组的相应水平(P<0.01)。③与NS组比较,HCl组PBMC上GR明显下降,而LPS Dex组GR与GCs含量均高于HCl Dex组。结论两个模型组在炎症因子水平、糖皮质激素受体水平存在一定的差异,糖皮质激素对LPS所致的ALI有拮抗作用,但对HCl所致ALI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50只小鼠随机分为口服罗格列酮组,既口服罗格列酮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组,单用布地奈德吸入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卵白蛋白雾化吸入建立小鼠哮喘模型,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观察支气管肺组织病理的改变,ELISA测定血清中IL-4及IFN-γ的水平。结果模型组小鼠BALF中嗜酸粒细胞数明显高于其他各组,但罗格列酮组仍高于布地奈德组。肺内炎症细胞评分显示模型组评分最高,正常对照组评分最低,布地奈德组评分低于罗格列酮组。模型组IL-4含量显著高于其余各组,模型组IFN-γ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罗格列酮+布地奈德组高于布地奈德组(P〈0.05)。结论罗格列酮能减轻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输入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Mscs)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大鼠ALI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ALI模型组和HUMSCs移植组,每组10只。健康大鼠LPS气管滴入方法建立ALI模型,尾静脉输入HUMSCs。输入7h后,处死各组大鼠,取肺组织行病理学观察,测定肺湿/干重比(W/D),ELISA法测定肺组织匀浆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肺组织病理学显示:ALI模型组大鼠肺组织呈现典型的炎症病理变化,包括肺泡充血、水肿、出血,肺泡腔和血管壁中性粒细胞浸润,肺泡壁增厚等肺损伤性病变;HUMSCs移植组大鼠肺组织损伤程度明显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LI模型组W/D、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升高(P〈0.05)。与Au模型组比较,HUMSCs移植组W/D、TNF-α和IL-1β含量明显降低(P〈0.05)。结论输入HUMSCs能减轻ALI,并能降低肺W/D和肺组织TNF-α及IL-1β含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姜黄素干预对COPD大鼠IL-1β和IL-17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PD模型组、姜黄素干预组和溶剂对照组,采用香烟烟熏加气管内注射脂多糖方法建立COPD大鼠模型,并按照分组情况对大鼠进行干预.干预结束后计数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HE染色观察大鼠气道炎症及肺气肿程度,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OPD模型组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均显著升高(P<0.05);姜黄素干预组大鼠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数量较COPD模型组降低(P<0.05).组织病理学显示COPD模型组大鼠小气道周围大量炎症细胞聚集、肺泡腔扩张,姜黄素干预可减轻小气道周围炎症细胞聚集及肺泡腔扩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模型组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升高,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素干预后COPD大鼠血清和BALF中IL-1β、IL-17含量下降,肺组织中IL-1β、IL-17mRNA表达水平降低,与COPD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姜黄素对COPD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IL-1β、IL-17炎症因子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Resolvin D1(RvD1)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治疗作用。方法体重20~25 g的BALB/c小鼠21只随机分3组,1对照组,气管内滴注PBS;2LPS模型组,气管内滴注LPS(100μg/60μl),作用6 h;3RvD1组,在气管内滴注LPS 30 min前给予RvD1(600 ng/100μl/只)尾静脉注射,LPS作用6小时。观察各组小鼠肺组织病理组织学变化,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变化,BALF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及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含量变化及肺组织内丙二醛(MDA)的浓度。结果 在LPS刺激的小鼠中,组织病理学显示大量的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出血,水肿,肺组织结构明显被破坏,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及肺组织内MDA含量明显增高,BALF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6显著升高。而以RvD1预处理小鼠明显抑制LPS诱发的上述改变,同时中抗炎因子IL-10显著升高。结论 RvD1可能通过重建抗炎反应和炎症反应的平衡对急性肺损伤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TGF-β1致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小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机制及吡非尼酮的干预作用.方法 选择45只BALB/c雌性小鼠,按随机数字法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A组,9只)、哮喘组(B组,9只)、哮喘/强的松干预组(C组,9只)、哮喘/吡非尼酮干预组(D组,9只)、哮喘/羧甲基纤维素钠组(E组,9只).除A组用生理盐水致敏和激发外,其余各组均于第0、10天用0.1 mL鸡卵清蛋白(OVA)和氢氧化铝凝胶混合液致敏,第14天开始每天用1% OVA激发30 min,连续激发7d.每次激发前1h用药物干预,给药途径灌胃给药.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炎症细胞总数和细胞分类计数,以及IL-4和TNF-α水平;采用AB-PAS对气道杯状细胞进行染色,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气道Muc5ac和肺组织中的TGF-β1蛋白表达.结果 C组BALF中的炎症细胞总数、嗜酸细胞和淋巴细胞分类组、IL-4、TNF-α水平,气道杯状细胞及气道Muc5 ac蛋白较B组明显减低(P均<0.01),但两组肺组织中的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组BALF中的TNF-α、IL-4水平,气道杯状细胞及Muc5ac和TGF-β1蛋白表达显著低于A组(P均<0.01).结论 TGF-β1在哮喘小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增加,其变化与气道Muc5ac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吡非尼酮能有效抑制肺组织TGF-β1表达而降低气道黏液高分泌;提示TGF-β1在哮喘气道黏液高分泌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丹参酮ⅡA (TⅡA)对 ALI 小鼠气道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用脂多糖(LPS)刺激 C57小鼠,建立 ALI 的动物模型,同时用 TⅡA 进行干预,实验共分为四组:正常对照组、LPS 组、TⅡA 组和 TⅡA+LPS 组,HE 染色观察各组小鼠 BALF 中炎性细胞的分布变化并对细胞进行分类计数,聚合酶链反应(PCR)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等方法观检测 TⅡA 对 ALI小鼠肺组织及 BALF 中 Muc5A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正常对照小鼠BALF 中淋巴细胞占绝大多数,单独给予 T Ⅱ A 对 BALF 细胞分布无影响,LPS 所致的 ALI 小鼠BALF 中炎性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且以中性粒细胞占多数,TⅡA 能够明显抑制 ALI 小鼠 BALF 中炎性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TⅡA 能够明显抑制 ALI 小鼠 BALF 中气道黏蛋白 Muc5AC 及 TNF-α的表达水平。结论 TⅡA 能够明显抑制 ALI 小鼠气道炎症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豚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方法 40只成年雄性豚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A组)、嗜酸粒细胞性哮喘组(B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组(C组)、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治疗组(D组)和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治疗组(E组)。用卵白蛋白(ovalbumin,OVA)和弗氏完全佐剂(Freund’s complete adjuvant,FCA)联合致敏或OVA单独致敏豚鼠后用OVA雾化吸入激发建立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或嗜酸粒细胞性哮喘模型,治疗组在激发前腹腔注射地塞米松。观察各组豚鼠雾化激发后体征变化及支气管肺组织病理改变,并比较各组豚鼠气道阻力、血中白细胞分类计数、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chial alveolar lavage fiuid,BALF)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结果 B、C组豚鼠激发后均出现典型哮喘症状,不同浓度乙酰甲胆碱激发后的气道阻力与A组相比均显著增高(P〈0.05);B组豚鼠BALF总数、BALF及血中嗜酸粒细胞所占比例与A组比较显著增加(P〈0.05);C组豚鼠BALF总数、BALF及血中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与A组比较均显著增加(P〈0.05);C组豚鼠BALF中性粒细胞所占比例与B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除B、D组血中性粒细胞外,D和E两组的上述其他各项指标分别与B组和C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豚鼠支气管肺组织病理均提示支气管管腔狭窄、黏膜上皮脱落、炎症细胞浸润等典型的哮喘病理学改变,其中B组以嗜酸粒细胞浸润为主,C组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D、E组较之明显好转。结论本实验建立的豚鼠中性粒细胞性哮喘模型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1.
刘勤  刘继红  张莹  谢娟 《国际呼吸杂志》2014,34(17):1290-1294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对COPD气道炎症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正常饲养28d;模型组:第1天和第14天气管内滴入脂多糖200μg,每日烟熏(第1天和第14天除外),共28d;治疗组:与模型组相同的方法建立COPD模型,并于每日烟熏前30min雾化吸入沙美特罗(50ug)/rg酸氟替卡松(250μg),共28d。大鼠处死前行肺功能测定;肺组织HE染色行病理学评价;取左肺BALF进行细胞分类计数;ELISA法测定BALF及血清中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浓度。结果模型组大鼠的气道阻力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z=2.72,P〈0.05),肺动态顺应性显著降低(z=-1.97,P〈O.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气道阻力显著降低(z=-2.42,P〈0.05),肺动态顺应性显著升高(z=-2.19,P〈0.05)。病理检查显示模型组气道炎症加重,且出现明显肺气肿;治疗组也出现了炎症和肺气肿,但程度较轻。模型组BALF中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z=3.79,3.79,3.78,P〈0.05);治疗组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数较模型组显著降低(z=-3.78,-3.78,-3.78,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血清及BALF中IL-8、TNF—d均显著升高(t-3.72,3.33,5.01,2.45,P〈0.05),血清与BALF中的MMP-9也显著升高(z=2.04,2.50,P值均〈0.05)。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血清与BALF中的IL8、TNF—α浓度均显著下降(t=-3.54,-2.64,-4.11,-2.64,P值均〈0.05),血清与BALF中的MMP-9也显著下降(z=-2.27,-2.38,P值均〈0.05)。结论沙美特罗(50μg)/丙酸氟替卡松(250μg)通过抑制炎性细胞的活化及某些炎性介质的释放减轻COPD气道炎症,并且能抑制MMP-9进而阻?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研究其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IL-6的表达,阐述它们在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4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脂饮食饲养1年,建立慢性心源性肺水肿模型,14只血压正常大鼠以正常饮食饲养1年,为正常对照组,分别以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SP-A的表达。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SP-A mRNA的表达,ELISA法检测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IL-6的水平。结果试验组肺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P<0.05),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A mRNA表达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IL-6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12、r=0.702、r=0.824,P<0.05)。结论慢性心源性肺水肿大鼠的肺组织中SP-A mRNA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上调,且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TNF-α、IL-1、IL-6的水平呈显著正相关。SP-A及TNF-α、IL-1、IL-6均与慢性心源性肺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密切相关,但因果关系不明。  相似文献   

13.
李莉  王向东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11):1570-1573
目的观察香烟介导的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气道磷酸二酯酶4D(PDE4D)与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相互关系。方法烟雾吸入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两组干预组(低剂量和高剂量)大鼠香烟吸入之前分别给予腹腔内注射甲基强的松龙1mg/kg和10mg/kg,均1次/d。采用免疫组化检测气管及肺气道上皮PDE4D表达的变化;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细胞计数及分类;ELISA检测BALF中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ur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浓度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吸烟显著增加大鼠气管与肺组织气道黏膜上皮PDE4D的表达,且PDE4D阳染增加与BALF中IL-8和TNF-α释放量增加呈正相关。甲强龙干预后,PDE4D蛋白阳染减低,BALF中IL-8和TNF-α释放减少;增大甲强龙剂量,PDE4D和IL-8浓度进一步减少,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甲强龙对中性粒细胞数量和TNF-α浓度的影响,与小剂量甲强龙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香烟烟雾诱导后,大鼠气道PDE4D活性迅速上升,BALF中IL-8和TNF-α浓度增加;运用甲强龙干预后,PDE4D被抑制并下调TNF-α活性进而减少IL-8的释放,减轻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清化肠饮对溃疡性结肠炎(UC)大鼠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60只健康SPF级Wistar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对照组,清化肠饮高、中、低剂量组和美沙拉秦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免疫复合法造模.观察大鼠疾病活动指数(DAI),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TNF-α、IL-6、IL-8及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正常组DAI与各造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肠饮高剂量组、美沙拉秦组大鼠显著降低(P<0.01).从大鼠血清上看,与正常组比较,模型对照组大鼠TNF-α、IL-6及IL-8显著增高(P<0.01),而IL-10则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清化肠饮高剂量组、美沙拉秦组大鼠TNF-α、IL-6及IL-8显著降低(P<0.01),IL-10则显著增高(P<0.01);与美沙拉秦组比较,清化肠饮中、低剂量组大鼠TNF-α、IL-6及IL-8显著增高(P<0.01),而IL-10则显著降低(P<0.01).[结论]高剂量清化肠饮是治疗UC的有效药物,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的平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气管内滴人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的实验模型,观察其对脂多糖(LPS)诱导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泡巨噬细胞(AM)活化的影响,探讨AM膜核仁素在LPS致大鼠ALI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选择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A组(空白对照组),B组(ALI组),C组(转染重组质粒pBS-U6-C23shRNA并ALI组),D组(转染对照质粒pBS-U6-ControlshRNA并ALI组)。大鼠经尾静脉注射LPS以建立Au模型,气管内滴人法转染重组质粒pBS-U6-C23shRNA表达载体,免疫印迹(Westernblot)检测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核酸电泳迁移率实验(EMSA)检测AM中核因子(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表达。结果转染pBS-U6-C23shRNA表达载体后可以显著下调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减轻肺病理损伤;降低NF-κB的活性以及肺泡灌洗液中TNF-α和IL-6的含量。与A组相比,B组及D组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显著增加,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1);C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明显下调,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组与B组中的大鼠AM膜核仁素蛋白表达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LPS处理后,各组大鼠AM中NF-κB活性显著增加,与A组相比,组间差异非常明显(P〈0.01)。c组大鼠AM中NF-κB活性明显降低,与B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D组与B组比较,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经LPS诱导肺损伤后,显著增加了大鼠BALF中促炎因子TNF-α和IL-6的表达,各组和A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C组大鼠BALF中TNF-α和IL-6的含量显著降低,与B组相比差异显著(P〈0.01);而D组与B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气管内滴入法可以安全有效转染核仁素shRNA表达载体,抑制AM活化,减轻肺损伤,AM膜核仁素参与了LPs致大鼠ALI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生脉散对急性肝衰竭大鼠内毒素(LPS)诱导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胁氨基半乳糖腹腔注射法制作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予生脉散灌胃2h及8h后,检测血清LPS与细胞因子水平。[结果]D-氨基半乳糖能明显增加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和IL-1β水平(P〈0.01),随着D-氨基半乳糖作用时间延长的趋势明显减弱,但对血清LPS、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无明显影响(P〉0.05);生脉散能显著降低D氨基半乳糖肝衰竭大鼠血清IL-6、ICAM-1和IL-1β水平(P〈0.01,〈O.05)。LPS攻击2h和8h后,能明显诱导D-氨基半乳糖大鼠血清LPS、TNF-α、IL-6、ICAM-1和IL-1β水平增加(P〈0.01);除在8h对TNF-α无影响外,生脉散能明显减轻LPS攻击D-氨基半乳糖大鼠后对血清LPS、TNF-α、IL-6、ICAM-1和IL-1β水平的影响(P〈0.01,〈O.05)。[结论]SD大鼠在急性肝衰竭状态下,存在严重LPS血症,并引起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的炎症级联反应,生脉散可通过调节细胞及炎症因子水平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的血清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58例老年健康人群(对照组),62例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AECO-PD组)和54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COPD稳定期组)血清CRP、IL-1β、TNF-α水平。结果对照组CRP、IL-1β、TNF-α的血清浓度值明显低于AECOPD组及COPD稳定期组,COPD稳定期组CRP、IL-1β、TNF-α的血清浓度值明显低于AECOPD组,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CRP、TNF-α、IL-1β等细胞因子在COPD的发病及急性加重中起重要作用,而且与机体的系统性炎症反应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沐舒坦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AECOPD )痰液中炎性细胞因子( IL-6、IL-8、TNF-α)的影响,旨在寻找最佳治疗效果的最小沐舒坦剂量。方法选择老年AECOPD患者194例,随机分成4组,每组50例。其中,A、B、C组分别给予沐舒坦30、90、330 mg/次,D组给予若通4 mg/次,3次/d,连续静滴7 d。分别观察各组入院第1、4、7天痰液中IL-6、IL-8、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与A、B、D组比较,C组于入院第4天和第7天痰液中IL-6、IL-8、TNF-α下降最明显(P均<0.05);A、B、D组入院第4天与入院第7天,痰液中IL-6、IL-8、TNF-α变化不明显(P均>0.05)。结论短期大剂量应用沐舒坦能显著降低老年AECOPD患者痰液中IL-6、IL-8、TNF-α水平,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生成素-1(Ang-1)、白介素-8(IL-8)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发病机制中的意义。方法选取呼吸内科40名COPD患者,分为两组,B组:20名(GOLDⅡ级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C组:20名(GOLDⅢ级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各组样本行心脏彩超检查确定肺动脉高压并估算肺动脉高压数值,取血清用酶联免疫法测定TNF-α、Ang-1、IL-8数值,并且各组样本行肺功能检查。结果各组中的Ang-1、TNF-α、IL-8相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ng-1与肺动脉压负相关(P〈0.05)、TNF-α与肺动脉高压存在正相关(P〈0.05),肺功能与肺动脉压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与血管因素及炎症因素均有关系,与血管因素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