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吴敏 《药学教育》2010,26(3):52-54
高校担负着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的重任,要切实提高药学人才的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就必须创新药学专业大学生教育培养模式。经过2年实践,构建了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模式。该模式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为主导思想,包括研究项目的确定、项目实施方案、项目评价方法、项目开展结果等等环节,并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初步解决方案。该模式的成功构建有利于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2.
王卫 《河北医药》2003,25(8):617-617
探讨大学生运动创伤的原因 ,正确指导大学生的体育锻炼 ,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率 ,是高校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对 1998年 8月至 2 0 0 2年 12月在河北师范大学校医院因创伤就诊的 484名大学生伤者病例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下。1 大学生运动创伤的主要体育项目发生率最高的是足球 ,其次为蓝球、排球、跑步、滑冰、体操、游泳、乒乓球等。其中三大球受伤人数共 2 96例 ,占 61% (足球 2 9.8% ,篮球 2 2 .1% ,排球 9.1% ) ,伤者多为男生。其他项目无明显的性别差异。2 运动创伤的部位与性质484例中 ,软组织损伤 43 6例占 90 %。其中皮…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重点论述高校健康教育与大学生行为的关系,并对承德市4所高校大学生进行为期4年的健康教育效果分析。方法随机抽取4所高校45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大学生的吸烟、酗酒、性行为、用眼习惯、焦虑和人际关系和谐等行为进行健康教育。结果通过健康教育,大学生的吸烟率、酗酒率、性行为的发生率、焦虑等行为都有所下降,视力下降率继续增加,人际关系和谐、发生性行为的保护性措施和AIDS传播途径的掌握有所增强。结论健康教育对大学生的行为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刘学琴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72-2272,2274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1-2].近年来,高校大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患者有增多趋势,现将2009年2月至2012年4月本院门诊收治的在校大学生流行性腮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大学生流行性腮腺炎的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中医体质辨识在大学生体质健康后期干预的应用效果,探讨个性化的中医体质类型在学生体质健康干预中的优势及意义。方法:选取上海中医药大学2015级学生722名,在2015年9月~10月和2016年3月~4月进行了2次中医体质类型测试和身体健康状态测试。运用9类中医体质类型大学生健康处方,调整饮食和起居、运动、情志等干预方案。通过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运用填写健康日志,手机APP在线签到、关注微健康和健康知识的推送,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方式及体育锻炼进行监督,干预指导时间为6个月,并将干预前后进行比较。结果:大学生中医体质类型干预前后相比,体质健康状态向好效果较明显;8种偏颇体质中均值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痰湿质、湿热质下降更为明显,均值分别下降了10.05、10.6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大学生身体健康状态在疲劳、消化、失眠和便秘等方面第二次比第一次测试均值有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身体健康状态总分也有较明显改善。结论:采用中医体质辨识对大学生进行个体化的体质健康进行干预的效果较好,在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干预指导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同一年龄段的大学生在1985年和1994年两个不同时期视力低下情况和原因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大学生视力低下发生率比1985年上升了15.09%,年增长率1.51%,一般以轻度近视增加为主,两个时间阶段比较P<0.01,其中以男性和农村大学生增加较高,分别为17.7%和18.53%,其原因与学习负担、照明条件、用眼习惯、身体素质等因素有关,并就防治措施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我校区大学生的睡眠状况,探讨影响大学生睡眠的主要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取东南大学校区2、3、4年级大学生450名,应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调查分析其睡眠质量。结果38.6%的大学生存在睡眠障碍,其睡眠状况与性别、年级、专业等因素关系不明显;进一步分析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入睡时间为1.96,睡眠时间1.30,睡眠效率1.07,睡眠障碍1.34,催眠药物0.1,日间功能障碍2.227。结论相当数量的在校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主要表现在日间功能障碍和入睡时间延长。教师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的失眠现象,帮助其摆脱失眠的困扰。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女大学生的生殖健康现况、认知和相关影响因素等情况,为高校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2年5月9日至31日在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随机抽取18~24岁高校女大学生进行生殖健康疾病情况、生殖健康保健知识知晓情况、患病就医情况等的问卷调查,调查结果采用统计学方法中的分类描述和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的危险因素。结果 调查显示,48.28%(602/1 247)的女大学生曾患过生殖健康相关疾病,37.69%(470/1 247)的女大学生患过2种妇科疾病;饮酒、有性生活和不同居住地是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数目的影响因素,饮酒的、有性生活的、来自县城和乡镇的女大学生生殖健康疾病数目≥3的危险性分别是不饮酒的、无性生活的、来自城市的1.804倍、1.814倍、1.789倍和1.814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53.81%(671/1 247)的女大学生不知晓乳房保健知识,36.57%(456/1 247)的女大学生对性生活时要预防生殖器官损伤不知晓,29.51%(368/1 247)和28.95%(361/1 247)的女生对性生活要采取措施预防性传播疾病、性生活时要避孕以防止非意愿妊娠不知晓;44.83%(559/1 247)的女大学生未接受过生殖健康保健知识教育,来自城市的女大学生接受过生殖健康教育高于来自县城和乡镇的学生,显示来自不同居住地女学生接受过生殖健康知识的差异有计学意义(P<0.05);45.71% (570/1 247)的女大学生对待疾病选择观察看看,不同年级女大学生患病就医认知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校女大学生存在生殖健康问题,不良嗜好与过早性行为对生殖健康存在影响,高校应以多种形式开展全面、系统有效的生殖健康教育、保健指导以及正确就医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患者膝关节损伤后幸福感指数的因素,为进一步研究并制定提升大学生患者幸福感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将2013年3月至2014年3月膝关节损伤的80例大学生住院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城乡分组,向所有患者发放幸福感指数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膝关节损伤大学生患者的幸福感指数的平均数为(8.91±1.14);城市幸福感指数高于乡村(P<0.05)。男性高于女性(P<0.05);大学生的总体情感指数、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指数与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512、0.322、0.322、0.210、0.437、0.261,P<0.01),与自责、幻想、退避等消极应对方式和合理化的混合型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96、-0.179、-0.311、-0.258、-0.301、0.158、-0.208、-0.251、-0.356、-0.087、-0.92、-0.268,P<0.05或0.01)。结论不同社会经济文化背景和性别对膝关节损伤的大学生的幸福感存在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校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患病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建  沈怡  宋佳 《淮海医药》2003,21(5):384-384
目的 调查分析高校在校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深入到学生中进行询问调查 ,以及利用自编的《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相关因素分析表》对 6 2 2名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6 2 2人中有 89人患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患病率约为 14 .31%。分析其影响因素有免疫因素、环境因素 (心理环境、生活学习环境、社会环境等 )、遗传因素、日常饮食中缺乏富含锌、铜、维生素 B元素的食物等。结论 在校大学生复发性阿弗他溃疡发生率与免疫、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大学生膳食营养状况和膳食结构,为进一步进行营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称量法结合24h膳食回顾法对190例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在校大学生进行连续3d的膳食调查。采用Excel表及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结果调查对象膳食中Ca、VitA、VitB1、VitB2、叶酸均分别低于RNI的70%,Ca、VitA、VitB2、叶酸摄入严重不足;鱼虾、新鲜蔬菜、水果、豆类、奶类摄入不足;三大供能营养物质供能比例及三餐分配能量基本合理;膳食中优质蛋白的摄入不足。结论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结构不合理,某些营养素摄入量不足,应增加蔬菜水果类、鱼虾、奶类、豆类等食物的摄入量;今后应加强营养教育及其他干预措施,改善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大学生的膳食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随着大学生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以及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变化,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增高。现通过对我院2016年9月—2018年7月在门诊首诊发现的大学生高血压患者18例作一回顾性研究,以分析大学生高血压的发病特点、危险因素、治疗原则。1临床资料1.1临床资料18例大学生高血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修  相似文献   

13.
方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368-369
据中国教育部不完全统计2011年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650万人,加上经过金融危机没有就业的往届毕业生,2011年整体的大学生找工作人数将有近千万人。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普遍出现了包括自傲、自卑、焦虑、抵触、依赖、悲观、怯懦、挫折以及功利心理等轻度心理障碍。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就业所产生的心理障碍问题,并从学生自身、大学高校以及社会三方面提出调试的建议。面对心理障碍,如能及时对心理障碍进行得当的调试,恢复良好心态,对大学生就业是具有重大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亚健康对大学生的危害以及护理干预对大学生亚健康的作用。方法选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120名,随机分为3组,家庭教育组,心理调适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不进行任何的护理干预,1年后同时对家庭教育组、心理调适组和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测试。结果 1年后问卷调查显示家庭教育组和心理调适组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家庭教育和心理调适两种护理干预措施对亚健康的改善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得分稍高于两个月前,甚至有部分学生发生疾病。结论亚健康对大学生有一定的危害,家庭教育和心理调适等护理干预有利于大学生亚健康状态的改善,对亚健康有治疗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大学生日常膳食营养问题,保障大学生膳食营养的摄入和身体健康,在分析大量关于大学生饮食、营养和健康状况调查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大学生存在营养知识缺乏、饮食习惯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就此提出了相关应对策略,从而确保大学生营养均衡,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大学生人格特征、沉醉感与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青少獉獉獉獉年人格五因素问卷》、《沉醉感量表》和《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服务使用偏好问卷》对148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1)大学生在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在性别、年级和生源地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学科上差獉獉异不显著;(2)外向性、谨慎性、开放性、神经质、沉醉感与大学生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存在显著正相关,外向性和开放性人格与沉醉感存在显著正相关;(3)外向性、开放性和沉醉感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有直接影响,沉醉感在外向性、开放性与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间起中介作用。结论:通过培养健獉獉全的人格品质,为大学生提供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能缓解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沉醉感,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大学生对手机移动互联网社交服务的过度使用。  相似文献   

17.
<正>随着2009年新医改方案的实施,国家开始逐步推广基本药物制度,而普通公众对基本药物的认识存在不足和偏差[1],笔者在日常医疗工作中也遇到大学生不愿意使用基本药物的情况,为了更好地配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实施,笔者进行了大学生基本药物的知识、态度及行为能力[2]  相似文献   

18.
<正>我国现有吸烟人数超过3亿,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为28.1%,其中男性吸烟率高达52.9%,非吸烟者中暴露于二手烟的比例为72.4%[1]。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初始吸烟发生率最高的阶段,青年学生吸烟已经成为全球共识问题[2]。本研究于2016年9月至12月对某中医院校大学生吸烟的知信行状况进行调查,了解其烟草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尝试吸烟率、吸烟现状、吸烟动机等,为开展大学生吸烟干预和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通过调查问卷发现,新时期大学生榜样教育出现了宣传效果弱化、大学生不愿意做榜样、怀疑榜样的真实性、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其实效性弱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分析问卷及实践的基础上,尝试从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提高大学生榜样教育可信度、优化榜样教育的育人环境、创新大学生榜样教育机制和模式等方面探索提高大学生榜样教育实效性的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20.
赵斌 《青岛医药卫生》2004,36(5):332-333
20 0 0年第四次全国学生体质调查表明 ,我国学生近视率为小学生 2 0 2 3% ,初中生 4 8 18% ,高中生 71 2 9% ,大学生 73 0 1% ,大城市重点学校学生近视眼发生率还要高。近视眼除了给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之外 ,高度近视眼还可引起一系列严重的眼部并发症 ,至今无理想的治疗措施 ,也是主要的致盲原因之一( 1~ 8) 。渐进镜近年来开始用于青少年近视控制研究( 1、7) 。 1999年 ,LeungJT等报道渐进镜有抑制近视发展的作用。但是 ,样本量小 ,未采用双盲法及睫状肌麻痹下验光等 ,影响了结果的可靠性( 7) 。我科自 2 0 0 2年 8月~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