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新视角——自体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80年代随着脂肪抽吸术的兴起,游离脂肪移植再掀高潮,尤其是颗粒脂肪注射移植的研究与应用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本文对游离脂肪移植的应用范围、颗粒脂肪的获取与纯化、移植后的转归、影响颗粒脂肪注射移植存活率的相关因素、术中注意事项及手术并发症等问题作了探讨并总结。  相似文献   

2.
自体脂肪移植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3.
<正> 自体脂肪移植是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方法之一,其应用历史已有一个世纪之久。早期人们是将大块脂肪组织直接移植,但这样移植后的脂肪吸收较多,且容易发生液化和感染,加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组织代用品如硅橡胶等的大量涌现,故使整块脂肪移  相似文献   

4.
自体颗粒脂肪移植乳房隆起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越波  戴峥 《宁波医学》1999,11(5):211-213
目的 评估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进行乳房隆起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浸润麻醉下,应用低负压和精细小吸管从臀、大儿得颗粒脂肪,于患侧乳房下臂正中部或腋前线乳房外上发下进针,移植至乳房后隙。结果 23例患者术后随访5~25个月,效果显著18例,有效5例。结论 自体脂肪是符合人体生理的软组织充植物,自体颗粒脂肪移植隆乳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不存在排异反应、包膜挛缩等许多硅胶假体置入隆乳术的缺  相似文献   

5.
我们自1993年以来,将自体指肪颗粒注射移植用于颜面整形,共19例,报告如下: 1 一般资料 共19例,女性15例,男性4例,年龄18~55岁。其中上眼窝凹陷9例;双颈部欠丰满4例;面部外伤后凹陷畸形6例。 2 脂肪注射移植方法 2.1 脂肪颗粒抽吸:选择下腹部或大腿内侧抽吸脂肪颗粒。抽吸区先以肿胀液(生理盐水500ml,2%利多卡因15ml)麻醉,以 10ml注射器配16号针头、通过小切口进入脂肪层,负压下抽动针管。抽吸区加压包扎;在行腹部或其它部位抽脂术时,用无菌负压瓶,吸管抽取脂肪保留备用。 2.…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采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进行乳房隆起手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浸润麻醉下,应用低负压和精细小吸管从臀、大腿等部位获得颗粒脂肪,于患侧乳房下襞正中部或腋前线乳房外上象限外进针,移植至乳房后隙。 结果 23 例患者术后随访5 ~24 个月,效果显著18 例,有效5 例。 结论 自体脂肪组织是符合人体生理的软组织充填物,自体颗粒脂肪移植隆乳手术简便、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不存在排异反应、包膜挛缩等许多硅胶假体置入隆乳术的缺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自体脂肪移植在面部轮廓塑形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受术者下腹部或大腿内侧抽吸脂肪,将获得脂肪混悬液静置洗涤,去除杂质,然后将纯化的脂肪颗粒按需要分层均匀地注射到其面部各个部位。结果本组119例受术者均顺利完成手术,1次注射脂肪量0.8~20 ml,平均8.0 ml;1次填充113例,第2次填充6例。平均随访7个月,随访期内受术者面部填充区丰满柔和,面部恢复其软组织量,形态、质感与周围组织一致,面部轮廓弧度自然流畅,塑形效果好,表情自然,满意度高,未发现注射针眼遗留明显瘢痕、皮肤表面凹凸不平、硬结、感染、脂肪液化、纤维囊性化、钙化及脂肪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自体脂肪移植进行面部填充,塑形效果好,安全,无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自体颗粒之脂肪移植隆乳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脂肪移植隆乳术的方法和效果。方法采用特制注射器于自体肥胖部位抽吸取自体颗粒脂肪,经冲洗、纯化后移植于乳房后间隙,每侧每次移植60—200ml。共1~6次。结果接受手术的50例,术后乳房均有不同程度增大或乳房弹性增加,效果满意。结论移植的脂肪颗粒能在乳房内存活,抽吸取脂肪颗粒、注射量和注射层次是提高脂肪颗粒成活率的关键。脂肪移植隆乳后的乳房手感、形态均逼真,成本低且隆乳与体型塑造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9.
蒋亚楠  姚春丽   《中国医学工程》2011,(12):93-93,95
目的探讨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2月到2011年3月我院进行30例面部凹陷患者的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凹陷面异体皮逐渐排斥脱落,上皮化明显,超过50%的凹陷面已经上皮化,术后30d、45d、60d凹陷面愈合率分别为50.0%、75.0%和95.0%,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P〈0.05)。结论自体颗粒脂肪移植治疗面部凹陷效果好,值得小规模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1992~ 1999年 ,我们应用注射器抽吸自体脂肪注射移植治疗小面积体表凹陷及皱纹 2 5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2 5例 ,男 7例 ,女 18例 ;年龄 18~ 5 7岁 ,平均 3 8岁。其中额部皱纹 9例 ,眉间皱纹 4例 ,鱼尾纹 3例 ,鼻唇沟过深 3例 (其中 1例为单侧面神经麻痹 ) ,鼻根部低平 1例 ,面部凹陷性瘢痕 5例。1.2 手术方法1.2 .1 脂肪吸取 采脂部位以腹部、臀部、大腿为宜。用5 g/L利多卡因 5mL加 5 0 0u肾上腺素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注药量约为 1mL/cm2 .欲抽取超微脂肪颗粒时 ,注射量可加倍或在浸…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肾自体移植治疗肾血管性高血压20例。治愈和好转达89%。介绍了从高血压病例中筛选和诊断的程序。从手术疗效探讨了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脂肪乳剂在治疗慢重肝炎对肝功能和疾病预后的影响。方法 同期收治的44例慢性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均实行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其中一组(治疗组)使用20%脂肪乳剂,对照组则不使用之。观察治疗前后其血清甘油三脂(TG)、胆红素(SB)、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和治疗后病死率,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前两组间TG、SB、ALT及PTA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结  相似文献   

13.
为能在一次手术中早期达到去骨瓣减压作用,1 月后又能实现颅骨成形之目的,避免2期颅骨成形术。我们根据游离角再生原理,从1989年至1993年今采用自体颅骨粉碎移植,初期颅骨成形术。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完全实现了上述之作用和目的,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pd_tse_spair脂肪抑制和t2_me2d水激发序列在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膝关节骨挫伤的临床资料和MRI图像,对骨挫伤序列检出能力进行分析,比较同一病灶在不同序列中标准信号强度。结果 pd-tse-spair脂肪抑制和t2-me2d水激发序列是检出膝关节骨挫伤的敏感序列,pd_tse_spair脂肪抑制在骨挫伤、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的标准信号强度优于t2_me2d水激发序列,特别在骨挫伤的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作为临床膝关节骨挫伤的首选检查序列。t2_me2d水激发序列在软骨损伤的标准信号强度优于pd_tse_spair脂肪抑制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I脂肪抑制与水激发序列检出膝关节骨挫伤及附属结构病灶非常敏感,能清楚显示损伤部位及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5.
16.
邹雅琴  张培华 《医学综述》2012,(22):3754-3756
脂肪移植后脂肪组织颗粒存在高吸收率和低存活率的问题,至今仍无突破性的进展。脂肪干细胞有着来源广泛、含量丰富、分离简单、体外扩增稳定容易,并有分泌细胞因子促进血管形成和多向分化潜能等优势。随着研究的深入,脂肪干细胞辅助一起进行脂肪移植,可以有效预防移植后脂肪组织的萎缩。现对脂肪干细胞辅助的脂肪移植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7.
糖耐量减低与膳食脂肪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婕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6):504-507
对糖耐量减低(IGT)患者进行干预治疗是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环节。控制饮食、增强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改善IGT患者的血糖水平,在饮食干预中,膳食脂肪摄入量及脂肪种类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影响,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可增加糖尿病的患病风险,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则可改善IGT患者的糖代谢和脂代谢,有利于糖尿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8.
1982~1983年我院为12例外伤性脾破裂进行自体脾组织移植。平均年龄31岁(17~54岁);平均随访时间16个月。12例均采用全脾组织移植,其中1例移植前将脾用带孔擦板擦碎,7例用刀片切成2~3mm大小碎片,4例切成厚度不超过2mm的邮票状薄片。移植部位均采用大网膜。术后麻面红细胞和乔氏小体均明显升高,2~3周时达高峰,第8周时接近原来水平,半年后恢复正常、IgM在第5周开始轻度下降,第8周持续上升。同位素扫描11例中(8例为闪烁照像),10例显影。本文就脾组织移植量、脾块大小、移植部位和手术适应证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对58例糖尿病患者的甘油三酯、胆固醇、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32例肥胖型糖尿病患者上述三项指标均高于非肥胖型糖尿病(P<0.01),其中25例合并冠状动脉供血不足,17例合并高血压,23例合并脂肪肝;其甘油三酯、胆固醇水平及合并大血管、微血管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型(P<0.01);血液粘度增高,血流流态、流速改变等程度,亦以肥胖型更严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在伴骨折的高危病人中药物预防脂肪栓塞综合征(FES)的疗效。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根据预防方法的不同,将损伤严重度评分(ISS)>16的1481例骨折病人分为四组: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组、低分子右旋糖酐组、地塞米松组及空白组,观察ISS、FES发病率及死亡例数,然后进行两两对比分析。结果:共发生13例FES,死亡2例,各组ISS差异无显著性(P>0.05);联用组FES发病率仅0.30%,明显低于其它各组,且其差异均具显著性意义(P<0.05);而其它各组问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低分子右旋糖酐加地塞米松能有效地预防高危病人FES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