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
目的:了解不同结核病人标本中抗酸杆菌栓出情况,并对阳性检出率进行分析.方法:涂片法,染色均采用台湾贝索公司抗酸染液进行染色,在显微镜下至少搜索300个视野.结果:肺结核患者的抗酸杆菌检出率最高(36.65%),高于肺外结核;抗酸杆菌总阳性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P<0.05).结论:标本采集和涂片质量是提高涂阳率的关键;肺结核患者痰菌涂阳率高于三分之一以上.  相似文献   

3.
根据染色特点将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称为抗酸杆菌。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中含有一种特殊的脂质性包膜,用一般的染料和方法不易着色,经过特殊的处理后,一旦着染后可抵挡强酸的脱色作用,故称为抗酸杆菌。抗酸染色若按传统的实验方法结果阳性率很低,笔者从事病理技术多年,有自己的经验与体会,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不同性质痰液标本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差异。方法用抗酸染色液对患者痰液染色后涂片,用显微镜观察。结果不同性质痰液抗酸杆菌检出率各有不同,血性痰和脓性痰抗酸杆菌检出率均明显高于黏液性痰的检出率(均P〈0.01)。结论痰液标本检测抗酸杆菌时,建议患者留取脓性或血性痰,以确保抗酸杆菌检出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痰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痰直接厚涂片法,萋-尼氏染色法,比较各种不同性状痰标本与抗酸杆菌的检出率.结果 干酪痰检出率最高,依次为粘液痰、血痰,唾液检出率最低.结论 痰标本质量与抗酸杆菌检出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7.
目的对痰标本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染色方法进行研究,获得最佳染色方法并推广应用。方法对不同浓度孔雀绿复染液在不同时间内对痰涂片抗酸染色效果进行实验观察,并对冷染法和热染法的染色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热染法的检出率高于冷染法;孔雀绿复染法痰涂片背景对比明显,易于抗酸杆菌的识别,痰涂片易于保存。结论痰标本抗酸杆菌涂片检查染色采用加热的初染色、0.4%孔雀绿复染30 s是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抗酸染色中温度因素对痰涂片阳性检出率的影响。方法:比较不加热染色方法与经典萋-尼染色法之间的差异性。结果:不加热染色20分钟以上痰涂片阳性检出率与萋-尼染色法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温度变化观察可为基层痰检的染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用电磁炉加热替代抗酸染色中的加热棒加热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电磁炉加热法对1100例阳性痰标本涂片抗酸染色镜检,所得结果与传统的抗酸染色镜检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种加热方法检测结果基本相符。结论:电磁炉完全可替代传统抗酸染色中加热棒的加热。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痰结核分枝杆菌L型的涂片染色检测方法。方法对常规的抗酸染色法进行方法学改良,以特异性基因扩增诊断法为标准,分析评价改良方法的灵敏度、特异性和总有效检出率等统计学指标;分别采用本改良抗酸染色法(以下简称本改良法)、常规抗酸染色法和改良IK抗酸染色法检测468例临床标本,对三种方法的阳性检出率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本改良法阳性检出率与特异性基因扩增诊断法、改良IK抗酸染色法比较均无明显差异(χ2=0.25,P=0.6171;U=0.155,P=0.4404),但明显高于常规抗酸染色法(U=3.713,P<0.0010);本改良法灵敏度、特异性和总有效检出率与改良IK抗酸染色法相似,但高于常规抗酸染色法。同时,本改良法所需时间少于改良IK抗酸染色法(5minvs24h)。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快速简便、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的痰结核分支杆菌L型的涂片染色检测方法,适合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5):110-113
目的比较萋-尼抗酸染色(简称Z-N染色)冷染法与热染法查找抗酸杆菌的差异,探讨萋-尼抗酸染色冷染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衢州市人民医院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355份,每份痰标本涂6张涂片。室温下干燥后于5 s内穿过酒精灯火焰上方4次固定。其中冷染法3张涂片滴加含有1%Triton X-100石碳酸复红染液,置室温5 min、15 min、30 min后分别用流水缓慢冲去染色液;再滴加5%盐酸酒精脱色1~3 min,用水缓慢冲洗;最后用碱性美兰复染1 min,用水缓慢冲洗;干燥后,用油镜观察。热染法3张涂片滴加不含1%Triton X-100石碳酸复红染液,然后加热到微微冒热气,分别放置5 min、15 min、30 min后用流水缓慢冲去染色液;其余步骤操作同冷染法。比较两种方法抗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褪色速度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355份痰标本冷染法5 min、15 min、30 min阳性率分别为29.57%、32.68%、32.68%,平均阳性率为31.64%;355份痰标本热染法5 min、15 min、30 min阳性率分别为32.96%、32.68%和32.96%,平均阳性率为32.87%;经统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的阳性片褪色速度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萋-尼抗酸染色初染液石碳酸复红中加入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能改变分枝杆菌细胞壁的通透性,促进染料进入分枝杆菌的菌体。抗酸杆菌阳性检出率和阳性片的褪色速度与传统的热染法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传统热染法比较,操作简单并避免了有害气体污染环境,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3种隐孢子虫卵囊改良抗酸染色的形态特点。方法细胞图象分析系统观察改良抗酸染色后的牛隐孢子虫(C.bovis)、安氏隐孢子虫(C.andersoni)、隐孢子虫猪基因型Ⅱ(Cryptosporidium sp.pig genotypeⅡ)三种隐孢子虫卵囊的形态特点,测定卵囊长径和短径,计算卵囊指数。结果卵囊呈玫瑰红色,圆形或卵圆形,囊壁不着色,囊内子孢子的排列不规则且多形态,可见暗黑色颗粒状残留物。三种隐孢子虫卵囊中安氏隐孢子虫卵囊明显较其他两种卵囊大,但油镜下无法区分三种隐孢子虫卵囊形态。标本中常存在有大小不等、染色均匀、无内部结构的非特异性抗酸颗粒。结论改良抗酸染色法是较好的临床隐孢子虫卵囊检测方法,但需要与非特异性抗酸颗粒鉴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目前三种检测手段在结核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确诊的280例结核病人进行痰涂片抗酸染色和两种结核抗体检测,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80例结核病人三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82.85%(23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为40.00%(112/280),胶体金法(TB-DOT)阳性检出率为74.64%(209/280),免疫层析法(TB-CHECK-1)阳性检出率为50.71%(142/280)。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与TB-DOT、TB-CHECK-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结核抗体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更高。而TB-DOT和TB-CHECK-1两种方法的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TB-DOT的阳性检出率更高。结论三种方法联合用于临床结核病检测,可以将痰涂片抗酸染色的阳性率提高1倍。TB-DOT的检测灵敏度最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建立一种能同步检测鉴定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的二重PCR 方法,为手部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服务。方法 通过GeneBank 数据库和文献查找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的特有基因序列,设计2 对能扩增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特有序列的引物,建立能同步检测鉴定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的二重PCR,特异性及敏感性。并初步应用该二重PCR 检测鉴定19 份临床考虑上肢感染NTM 的标本。结果 本研究成功地建立能同步检测鉴定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的二重PCR,扩增产物的长度海分枝杆菌为429 bp,溃疡分枝杆菌为240 bp,检测其他非结核分枝杆菌时未出现阳性条带,敏感性试验最低可检测出0.508 pg/μl 海分枝杆菌,44.8 fg/μl 溃疡分枝杆菌。检测鉴定19 份临床标本,42.1%(8 份)为海分枝杆菌感染,15.8%(3 份)为溃疡分枝杆菌感染,42.1%(8 份)未检出病原菌。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二重PCR 可早期、快速地诊断手部及皮肤软组织感染海分枝杆菌和溃疡分枝杆菌,为临床制定最佳治疗方案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SEPTIC(sensing of phage-triggered ion cascade)技术在结核分枝杆菌快速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制备纳米阱微芯片,用于检测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导致细胞内离子释放发生的微范围内的电位变化。调整大肠杆菌、结核分枝杆菌、耻垢分枝杆菌及其相应噬菌体的浓度。将细菌和噬菌体等体积混合,37℃孵育1 min,取5μl混合液滴于探针上,30 s后开始采集数据,每2 min采集一个数据文件,共采集10 min,计算机分析采集结果。结果当结核分枝杆菌与分枝杆菌噬菌体D29混合反应时,在0~8 min内显示了非常明确的1/f功率谱特征,而且功率谱强度明显高于阴性反应的功率谱,并出现了明确的电压超出±4σ范围的波形,持续约0.2 s的时间,可认为发生了一次细菌被噬菌体感染的事件,表明探针明确地捕获了细菌被噬菌体感染的事件。结论SEPTIC技术能在较短时间内检测、鉴定出活菌的存在,有可能为结核分枝杆菌的检测提供一种简便、快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针对其进行早防早筛早诊早治是遏制该趋势的有效措施,而结肠镜检查则是其筛查和检测的重要手段。腺瘤检出率是结肠镜检查的关键质控指标,提高腺瘤检出率不仅可以提高结肠镜的检查质量,更重要地是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具有重大临床意义。本团队从肠道准备质量、进镜操作技巧、退镜时间和质量、人工智能系统等不同层次寻找提高结肠镜学员腺瘤检出率的方法,力争在内镜医师的肠镜学习阶段为其打下坚实基础,从而切实改善我国结肠镜操作低腺瘤检出率的现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建立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方法简便和经济实用的快速诊断囊尾蚴病的免疫学检测方法。方法 将猪囊尾蚴液抗原点加于微孔滤膜,经预作用和封闭后,依次加入待检测血清和金标记二抗,建立快速斑点免疫金染色法(F-Dot-IGS)以检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同时用快速微量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RMDot-IGSS)和斑点免疫金银染色法(Dot-IGSS)检测作为对照。结果 检测40例囊尾蚴病患者血清抗体,阳性率100%;检测40例健康人血清均为阴性;除包虫病患者外,10例肝吸虫病患者,10例血吸虫病患者和10例肺吸虫病患者血清未见交叉反应。结论 F-Dot-IGS敏感特异,快速简便,有较高的实用价值。适于囊尾蚴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