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梗阻性脑积水进行计算机模拟,研究分析侧脑室及室周脑组织的生物力学响应及其所产生的病理生理影响。方法依据正常国人颅脑MRI轴位T2加权图像获取解剖信息,在有限元软件ANSYS中生成包含侧脑室前、后角和体部的半侧脑层面的二维有限元模型。模拟脑组织为固、液两相物质组成的线性多孔弹性材料,设定生物力学特性参数及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施加载荷,运用有限元软件ABAQUS进行计算求解,以云图形式输出结果。结果有限元模型动态模拟了梗阻性脑积水侧脑室各部的扩张过程,直观显示出各个时间步室周脑组织内的应力类型及分布、各部的应变和位移。结论膨胀性应力集中引起角部脑水肿;梗阻性脑积水早期侧脑室角部形态变化最明显;体部附近脑组织结构容易受压移位。这些生物力学响应是室内压增高的结果,也与侧脑室的解剖形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岛叶与侧脑室的解剖对应关系,为该部位病变的手术治疗提供显微形态学基础及术中标志性解剖学参数。方法收集国人成人完整头颅湿标本10例(20侧),显微镜下解剖岛叶和侧脑室区,观察岛叶与侧脑室的解剖对应关系,测量相关数据并拍照。结果岛叶前界沟深部与侧脑室额角相对应;上界沟由前至后分别与侧脑室额角、体部、三角部相对应,并由岛叶深部的基底核、内囊所分隔;下界沟分别与后方的侧脑室三角部和下方的颞角相对应。前岛点至侧脑室额角外侧壁的垂直距离为(11.56±2.52) mm,后岛点至侧脑室三角部外侧壁的垂直距离为(10.94±2.65) mm。下界沟下缘终点至侧脑室颞角外侧壁的垂直距离为(9.36±1.67) mm。结论岛叶与侧脑室各部间存在相对固定的对应关系,熟练掌握解剖对应关系,有利于岛叶病变准确切除,同时尽量减少手术的副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 高岭土诱导Wistar大鼠脑积水后系统监测大鼠体质量、颅内压、脑室面积和胼胝体厚度的改变.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顺序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20).实验组40只大鼠再随机分为A、B、C、D、E五个亚组,向枕大池内注入25%无菌高岭土混悬液0.1 ml;对照组注入等量无菌生理盐水,注入后3d、1周、2周、4周和8周后行体质量、MRI检查及颅内压监测,经视交叉切片测量胼胝体厚度.结果 实验组共有23只大鼠脑室不同程度的扩大,侧脑室随时间延长逐渐扩大;脑积水大鼠体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颅内压在高岭土注入后3d明显增高,7d左右达峰值,8周时颅内压有所下降,但仍明显高于正常值;胼胝体厚度随脑室扩张逐渐变薄.结论 高岭土注入枕大池可成功诱导建立大鼠交通性脑积水模型,脑积水后大鼠体质量、颅内压、脑室扩张和胼胝体厚度呈一系列连续的变化,不同时间窗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经脉络膜裂体部到第三脑室的解剖学特点,为手术治疗第三脑室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选择经10%甲醛固定的完整成人湿性尸头标本10具(20侧),显微镜下模拟经脉络膜裂体部入路到第三脑室的手术,对相关解剖结构进行测量。结果脉络膜裂体部是侧脑室体部内的一条自然裂隙,经其可以显露全部第三脑室内的结构;经双侧大脑内静脉之间对第三脑室前中部显露更好,并可避免大脑内静脉属支的损伤;而经大脑内静脉外侧则无需进入中间帆即可获得对第三脑室中后部良好的显露。结论经脉络膜裂体部入路到第三脑室手术是治疗第三脑室病变一条良好的路径,尤其适合位于第l=脑室中后部向一侧侵犯明显的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在尸体标本和临床患者中,对胼胝体开窗这一新的手术策略进行进行评估。方法取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15个,对胼胝体及其周围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着重测量并记录两个重要的参数:(1)纵裂的宽度:定义为两侧胼胝体沟间最短的距离。人为规定将外侧纵纹作为胼胝体沟的内侧边界;(2)半放射冠间距:为正中矢状面到侧脑室外侧边界的最短距离。是胼胝体开窗向单侧外延而不伤及位于其外侧的放射冠的安全距离。另取5个尸头,进行纵裂经胼胝体入路胼胝体开窗的手术模拟练习。然后,将胼胝体开窗技术用于7例患者。结果解剖学研究表明,一个长度不超过1.5cm的胼胝体开窗可及的结构为:前方达两侧侧脑室额角;后至侧脑室体部和三角区的交界处;两侧至尾状核头及侧脑室的外侧边界。根据笔者的临床实践,一个1.0~1.5cm×1.0~1.7cm大小的胼胝体开窗所提供的效果比一个2.5~3.5cm长的传统直线胼胝体切口更为理想。术后未观察到近期并发症。在术后6个月的随访中,也未发现因手术损害导致的明显神经系统损害。结论胼胝体开窗策略是一种对传统的胼胝体切开术的替代技术,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套管式”(自行研制的多孔式套管)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46例脑积水病人在腹腔镜下行“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分流管末端的固定方式分别采用腹腔镜缝合打结固定法、腹腔镜钛夹固定法和腹腔镜穿刺皮下固定法。结果统计学分析发现手术前后的颅内压、脑室体部宽度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随访发现1例并发肝膈间隙脓肿,6例分流管脑室端梗阻,2例腹腔端梗阻。结论电视腹腔镜下“套管式”侧脑室-肝膈间隙分流术方法先进,省时、省力,创伤微小,效果满意,术后并发症发病率低,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分流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脑室出血后铁离子和铁蛋白的动态变化,及去铁敏治疗前后慢性脑积水的发生率.方法 SD雄性大鼠17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假性脑室出血组、脑室出血组、侧脑室注铁离子组及脑室出血加去铁敏组.以前肉后0.4 mm冠状面的侧脑室宽度评价脑积水的发生率,以亚铁嗪法测量大鼠脑脊液铁离子含量,以ELISA试剂盒测量脑组织铁蛋白含量.结果 正常对照组、假性脑室出血组无脑积水发生,脑室出血组、侧脑室注铁离子组、脑室出血加去铁敏组28 d时脑积水发生率分别为80%、73%、20%,脑室出血加去铁敏组脑积水发生率显著低于脑室出血组和侧脑室注铁离子组(P<0.01).脑脊液中铁离子含量和脑组织中铁蛋白在脑室出血组和侧脑室注铁离子组中各个时相点均显著高于假性脑室出血组(P<0.01);脑室出血加去铁敏组铁离子含量在各个时相点,及铁蛋白在7、28d时均显著低于脑室出血组(P<0.01).结论 大鼠脑室出血后脑脊液和脑组织铁含量明显升高,去铁敏可降低脑脊液中铁离子和脑组织中铁蛋白含量,降低脑积水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大鼠脑积水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一种成年大鼠脑积水动物模型。方法雄性Wistar大鼠6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48只,再随机平均分为A、B、C.D四个亚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向枕大池内注入25%白陶土混悬液0.1mL,分别在白陶土注射后第1、2、4、6周行MRI检测,鉴定脑积水是否形成,并测定第三脑室层面侧脑室大小。对照组12只用同样方法向枕大池内注人生理盐水0.1mL,2周后行MRI检测。并行病理切片检查。结果实验组有34只大鼠成功诱发脑积水,且脑室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扩张。结论白陶土注射法可以制作确切的大鼠脑积水模型,特别适用于急慢性脑积水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尿激酶辅助治疗对脑室内出血后交通性脑积水的预防作用。方法我院2003—2007年采用单纯侧脑室引流治疗46例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2007—2011年采用双侧侧脑室引流+脑室内尿激酶纤溶治疗62例患者自发性脑室出血患者,比较2组脑积水发生率。结果单纯侧脑室引流组,置管时间(7.31±2.92)d,术后3周脑积水发生率26.09%;尿激酶辅助治疗引流组置管时间(5.52±2.13)d,术后3周脑积水发生率11.29%,尿激酶辅助治疗引流组效果优于单纯侧脑室引流组(P<0.05)。结论尿激酶脑室内应用治疗自发性脑室内出血,可有效降低交通性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同时可缩短脑室引流管放置时间。  相似文献   

10.
正孤立颞角综合征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侧脑室颞角流出道梗阻,同时颞角脉络丛仍持续分泌脑脊液而造成的局部梗阻性脑积水,属于一种特殊形式的局灶性脑积水[1]。我科2016年6月收治右侧侧脑室脑膜瘤切除术出现孤立颞角综合征患者1例,现报道如下。1资料患者,女,25岁,因"头痛、头晕伴行走不稳半月余"入院。入院时专科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精神较差,表情  相似文献   

11.
作者应用 CT 扫描法研究346例痴呆患者脑萎缩情况。并用严格对比方法。对照组是经过一系列检查的躯体和精神状态均正常的老年人,性别和年龄与患者组也基本相同,逐例进行对比。痴呆患者均具有进行性智力和情感衰退,但意识正常,每一例均经过详细的各种临床与实验性检查,其中25例为变性性疾患,8例为脑血管病,5例为代谢或药物引起的痴呆,另有8例兼由代谢及药物引起,其中不包括正常颅压脑积水患者。其具体方法为两组病人均按标准方法先作 CT切面,由两位不了解病情的神经科医师描绘以下脑的各部组织的大小:(1)在脑室间孔水平描第三脑室,(2)额角(在其最大的水平面),(3)侧脑室体部(在充分看到的第一个水平面),(4)半球间裂(在脑室体部同一水平),此外在每一水平也描绘脑  相似文献   

12.
目的涉及脑室系统的颅内肿瘤术后有部分病例发展成为局限性颞角脑积水,我们探索一种不同于分流手术更安全可靠的内镜手术治疗方法。方法侧脑室肿瘤术后局限性脑积水4例,行内镜下探查脑室,于三角区粘连处造瘘,重建侧脑室脑脊液通路,将脉络丛电凝烧灼。结果随访1年以上3例恢复良好,颞角未见脑积水,1例复发,行分流手术缓解。结论内镜治疗颞角脑积水效果明显,远期疗效尚待观察  相似文献   

13.
自发性脑出血术后脑积水倾向的早期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脑出血术后出现的脑积水倾向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以减少脑积水的发生。方法对16例术后有脑积水倾向的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16例术后患者早期经过持续腰大池引流,12例脑积水倾向得到纠正,4例患者发展为脑积水,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缓解。结论脑出血术后15d内动态观察头颅CT若发现脑室脑池、蛛网膜下腔呈进行性扩大,认为有脑积水倾向存在,行持续的腰大池引流,当出现脑脊液引流量突然减少时,即可拔除引流管,此时脑积水倾向已缓解,有效阻止了脑积水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体会(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与方法我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15岁,平均10岁。病程5个月~5年。临床表现:颅高压7例,癫疒间1例,颞部膨隆3例;外伤后偶然发现1例(同时伴额颞部硬膜下积液)。影像学检查示蛛网膜囊肿位于外侧裂8例,鞍上2例,侧脑室2例。不同程度脑积水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腹腔分流术前后临床与影像学特征。方法与结果 选择2016年1月至2023年1月福建三博福能脑科医院收治的共6例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包括Dandy-Walker畸形1例、Dandy-Walker变型5例),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损,小脑幕、窦汇区上移,第四脑室显著扩张,后颅窝囊性病变,幕上脑室扩张、积水(1例);或小脑蚓部发育不良,小脑半球受压,第四脑室扩张,后颅窝囊性病变,幕上脑室扩张、积水(5例)。分别行右侧侧脑室-腹腔分流术(2例)或后颅窝囊肿-腹腔分流术(4例),手术顺利,无手术相关并发症。随访2.31~7.00年,术后脑积水和后颅窝囊性畸形均逐渐减轻,3例预后良好,大脑半球和小脑发育良好,言语功能、运动功能、智力正常;3例预后一般,遗留轻度小脑平衡障碍(1例)或孤独症、幽闭恐惧症(1例),合并神经皮肤黑变病患儿遗留言语功能、运动功能、智力障碍(1例)。结论 表现为脑积水的Dandy-Walker综合征患儿经单分流术纠正脑积水后,大脑结构可获得良好发育,其中Dandy-Walker变型小脑蚓部良好发育,而Dandy-Wal...  相似文献   

16.
探讨结节性硬化症的脑部病理改变和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本级8例均有癫痫,智力障碍6例,皮肤改变5例,均行CT检查,2例同时行增强CT检查,行MRI检查2例。结果:均表现为双侧侧脑室旁多发结节和(或)斑点状钙化,均突入脑室内,排列呈“串珠”状,以侧脑室前角及体部分布最多,门氏孔旁的病灶可造成该侧侧脑室梗阻性脑积水。结论:结节性硬化症在脑部有典型的病理学特征,CT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5例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与对照组(32例)。两组均采用双侧脑室穿刺置管引流,治疗组患者每天侧脑室注入尿激酶10万IU,对照组患者侧脑室注入尿激酶2万IU,连续3~7 d。两组患者在侧脑室引流管拔除后均行腰大池置管引流。治疗后每天行头颅CT检查,观察脑室血肿的变化;并观察颅内感染、脑积水发生的状况。结果治疗组脑室血肿消失及侧脑室、腰大池置管引流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组无1例出现脑积水及颅内感染,对照组出现脑积水7例(21.8%)、颅内感染8例(2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大剂量尿激酶注入脑室治疗重度原发性脑室出血有显著效果,可迅速清除脑室积血,缩短脑室、腰大池置管引流时间,减少颅内感染和脑积水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侧脑室颞角Ommaya囊植入术治疗孤立颞角综合征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侧脑室颞角Ommaya囊植入术治疗的2例孤立颞角综合征的的临床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总结。结果 2例均为女性,其中1例50岁,1例56岁。2例均因头痛、头昏等入院。因侧脑室三角区肿瘤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为脑膜瘤。术后继发侧脑室颞角脑积水,行Ommaya囊植入术治疗。术后1年复查MRI,侧脑室颞角未见明显积水,肿瘤未见复发。结论 孤立颞角综合征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一种特殊的局限性脑积水,临床较为少见,多继发于侧脑室三角区肿瘤及其周围结构病变术后。侧脑室颞角穿刺Ommaya囊植入术可取得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3D Slicer软件评估脑积水术后早期疗效的价值。方法 2017年1月至2020年10月前瞻性收集符合标准的脑积水共80例。术前和术后1、7 d,采用3D Slicer法测量侧脑室体积,CT测量侧脑室额角宽度(FHW)。结果 术前侧脑室体积为(76.86±25.25)ml,术后1 d为(52.86±17.28)ml,术后7 d为(37.86±16.31)ml;术后1、7 d侧脑室体积均明显缩小(P<0.05)。术前FHW为(5.59±1.02)cm,术后1 d为(5.35±0.81)cm,术后7 d为(4.76±0.66)cm;术后1 d的FHW无明显变化(P>0.05),术后7 d的FHW明显减小(P<0.05)。结论 对于手术治疗的脑积水病人,3D Slicer软件能在早期发现侧脑室体积变化,在判断疗效、准确告知病情方面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在重症结核性脑膜炎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治疗组患者(26例)进行侧脑室引流及脑脊液置换加内科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25例)采取单纯内科药物治疗。结果两组根据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意识恢复正常时间、脑脊液压力、脑脊液常规、生化指标恢复正常时间、脑积水发生情况等进行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脑室引流及腰穿脑脊液置换是治疗重症结核性脑膜炎的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