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目前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性感染已成为医疗领域中一个重大的职业性问题,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血源性疾病患者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致病因子血源污染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或引发某种疾病潜在危险的情况。妇产科护士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中,被感染的机会很大。通过对妇产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分析,以减少和避免职业暴露的发生。方法2011年5月,我们对40名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情况进行调查,对调查中发现的造成护士职业暴露的细节问题进行风险评估。结果妇产科护士在产房、病房工作,经常暴露于血液、羊水、阴道分泌物及锐器损伤等多种危险因素之中,常见于皮肤刺伤,黏膜接触或皮肤接触引起感染,护士进行日常护理操作后手的带菌率较高是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结论医院是具有潜在职业危险的工作场所,护理人员的职业暴露问题越来越受到医务界的广泛重视。为了增强妇产科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以便采取更有效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医院药师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方法:采用描述性分析方法,通过对医院药师的工作地点、执业内容、服务对象和暴露危险因素等的详细分析,论述药师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预防措施.结果:医院药师职业暴露危害因素有玻璃锐器、化疗药物、注射器针头、人体血液及分泌物;职业暴露地点为药房、药库、静配中心、血药浓度监测室、临床科室;预防措施是把药师的职业暴露防护纳入日常工作和专业基础教育,强化危险因素的规范管理.结论:药师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建立完善的职业暴露教育体制及规范预防制度,改善药师工作环境,是减少职业暴露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探讨科学、可行的手术室管理方法及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预防措施。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环境、工作压力、知识结构、心理压力等方面进行调查,对手术室护士行为规范、工作环境、工作流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研究其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护士在手术室的工作过程中需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有效避免医院感染,确保护士以及患者的人身安全。结论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预防措施,在保证手术室护士工作高质量完成的前提下确保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还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造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具体分析。方法选取126例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表的形式对职业暴露的因素进行统计。结果造成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锐器伤、化学因素、生物因素三大方面,其中由锐器伤引发的职业暴露高达60%以上。职业暴露多发生在手术和注射治疗过程等操作环节,医生和护士是职业暴露的高发人群。结论职业暴露带来的危害十分严重,必须加强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暴露,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与预防措施。方法对40名采血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对其职业暴露情况进行研究,以便采取预防与处理措施。结果 40名采血护士中,出现职业暴露的有9名,占22.5%;其中3名护士出现职业暴露均为2次,发生职业暴露12次,占30.0%。其中发生针刺损伤5次,41.7%;发生硬物撞伤4次,占33.3%;血液接触2次,16.7%;黏膜接触1次,占8.3%。结论通过对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与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与处理措施,可以为采血护士职业暴露率的降低提供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门诊采血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4):2177-2178
目的:提高门诊采血护士对职业暴露的自我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方法:分析门诊采血护士易发生职业暴露的原因,并针对原因提出防范措施。结果:采血护士发生职业暴露与防护意识薄弱、不规范操作、缺乏培训教育等有密切联系。结论:重视采血护士的职业防护,加强相关知识的培训教育,建立健全有关规章制度,提高采血护士的防护意识和防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感染科护士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12年3月对我院感染科护士进行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调查及防护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调查的职业暴露中被刀、剪、针等锐器损伤及皮肤接触血液为主要危险因素,经防护知识培训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职业暴露的发生率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感染科护士在护理操作过程中的危险性相应增加,给护士的身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应加强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知识的培训,有效避免和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付金玲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4):347-348
<正>随着艾滋病在全球的蔓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发和其他血源性传播疾病的增加,在护理过程中遇到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和其他有害健康的潜在因素也在逐渐增多,威胁着护士的身心健康。医务  相似文献   

9.
10.
暴露是指一种及一种以上的生物、化学或物理因子与人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接触[1].手术室、供应室、ICU、急诊科、血透室、产房等是医院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高危科室.对高危科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因素进行分析,加强防范措施,有效保护护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探讨临床应对对策。方法从我院中随机选取23名妇产科护士,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是否存在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如心理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等,加之护理人员的自我防护行为,根据危险因素分析防护对策。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得到,护士面临的众多的危害因素中,认为面临心理性危害的人数为16人,占69.57%,面临物理性危害7人,占30.43%,面临化学性危害12人,占52.17%,面临生物性危害17人,占73.9%,护理人员的自身防护意识不高,个人防护行为存在误区。结论生物性危害对护理人员的健康危害最显著,需要强护理人员相关防护知识的培训,使其了解职业危害带来的不良后果,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对于降低职业危害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医院感染控制的对象主要是患者,而对医务人员因职业暴露感染血源性疾病的情况关注较少。国际上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了关于职业暴露的相关研究,并定义医务人员是高危人群。护士是最危险的人群[1]。我国目前人口中感染乙肝病毒者高达60%左右,艾滋病流  相似文献   

13.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活动中,意外被感染性病原体携带者或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皮肤或者黏膜,或者被含有感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可能被感染的情况。医院是各种病原微生物集聚的场所,医务人员面临着严重的职业暴露危险。  相似文献   

14.
护士职业暴露是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意外地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了破损的皮肤、黏膜或被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刺破皮肤从而感染某种可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进而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有效保证护士的身体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临床调查分析。结果护士因长期在工作中受社会心理因素、理化因素及生物因素的危害。结论既能提高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同时帮助护士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保证自身健康,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6.
职业危险自从18世纪职业医学之父Bemadio Ramazini提出这个概念之后[1]。职业危险就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特别是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险。手术室护士工作繁忙,每天接触的是患者的血液、体液,触摸的是尖刀利针,各种环境的污染等一系列职业暴露危害着手术室护士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感染病房工作环境对工作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其防护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及分析,认识到感染病房的工作人员长期工作在受空气污染、生物污染、心理危害的环境中,采取有效措施以防护职业危害。结果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几乎被患者的血流或体液污染过,提高护理人员对艾滋病的自我防护意识很有必要。结论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暴露危害的各种因素是防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为提高护理人员的人身安全提供保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就职于手术室的60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相关影响因素。结果:60名护理人员中存在职业暴露感染24名(40.00%),无职业暴露感染36名(60.00%)。单因素分析显示,两组性别、从业时间、职称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暴露感染组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比例高于无职业暴露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各种气溶胶造成环境污染、传递锐器时刺伤、整理锐器时刺伤、电离辐射损伤、手术刀坠下扎伤、有毒性微粒吸入、术区血液喷溅是手术室护理人员发生职业暴露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且OR≥1)。结论: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需针对各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预防,以降低手术室护理人员职业暴露风险,保障其人身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分析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制定有效的防护措施.方法 选取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60例为观察组,另取同期未发生职业暴露的医务人员160例记为对照组.采用《职业暴露调查表》分别对每个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统计,分析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拟定相关防护措施.结果 按照占比从高到低的顺序,导致职业暴露的物理性因素包括器械损伤、负重伤、噪音、紫外线、辐射;化学性因素包括化学消毒剂污染、吸入麻醉药物污染、细胞毒性药物污染;生物性因素包括血液污染、分泌物污染、排泄物污染;心理性因素包括抑郁、焦躁、心理疲劳、高度紧张.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可得,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均为影响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结论 导致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包括物理性因素、化学性因素、生物性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应针对上述因素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专业的进步,助产士职业暴露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加强职业防护教育,熟练掌握业务知识,培养健康的人格素质,提高自身应激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才能使职业危害性降到最低限度,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笔者对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