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1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观察其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糖尿病的基础上,加服替米沙坦40~80mg,1次/d口服,疗程8~10周,观察治疗前后的尿白蛋白、尿素氮、肌酐,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糖尿病肾病给予替米沙坦治疗后,尿白蛋白明显降低(P〈0.05),尿素氮、肌酐无明显变化,平均动脉压明显降低。结论替米沙坦对糖尿病肾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丁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6,12(24):68-69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门诊及住院的38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正规糖尿病治疗8周,治疗组加服替米沙坦80mg每日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结果 治疗组尿微量白蛋白下降比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替米沙坦降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微量白蛋白效果明显,且无明显副作用,能保护肾功能,延缓肾功能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联合替米沙坦对早期糖尿病肾病(Ⅲ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38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随访时间均为3月;观察3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肾功能(BUN、SCr)、肝功(ALT)和血钾(K+)等变化。结果 3组治疗后UAER均有显著下降(P〈0.05),联合用药组治疗后下降更为明显(P〈0.01)。结论吡格列酮和替米沙坦在糖尿病肾病中均能减少尿白蛋白,且联合用药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4例DN早期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和治疗组62例,对照组接受饮食控制和胰岛素注射等降糖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替米沙坦片80 mg/次,1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百令胶囊1.0 g/次,3次/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定量变化。结果两组用药后UAER均明显降低,以治疗组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百令胶囊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联用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6例合并早期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联合治疗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正规胰岛素治疗,卡托普利为10mg/次,3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之上加用替米沙坦80mg/次,辛伐他汀20mg/次,均1次/d。两组疗程均为16周。连续治疗16周后测血压、微量白蛋白尿(MAU)、TC、HDL-c及LDL-C。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16周后,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尿MAU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治疗组血脂改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前后及同期各组间肾功能、空腹血糖水平、HbA1c变化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联用较传统单用ACEI抑制剂治疗更有利于延缓糖尿病早期。肾病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辛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替米沙坦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2008年1月—2010年12月门诊和住院糖尿病肾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两组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替米沙坦分散片40mg/d,口服,同时给辛伐他汀胶囊20mg/d,口服;对照组予替米沙坦分散片40mg/d,口服,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对照组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MAu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治疗后CRP、MAu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同期比较,亦明显下降(P<0.05)。结论辛伐他汀和替米沙坦可以减轻糖尿病肾病炎性反应,降低蛋白尿,延缓肾小球硬化及向终末肾发展,且具有协同保护作用,不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86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地尔硫卓治疗组46例(以下简称治疗组),对照组(仅使用地尔流卓)40例。测得两组患者治疗前、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或P<0.05),而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在治疗后改善明显(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无明显改善(P>0.05)。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和地尔硫卓均有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的作用,前者兼有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功效,两者合用更佳。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ropathy,DN)是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目前临床治疗缺乏特异性方法。本文采用川芎嗪治疗糖尿病肾病,并与对照组比较临床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正>糖尿病肾病(DN)早期以微量白蛋白尿为特征,此期如积极防治,可阻止或延缓进入临床蛋白尿期,如不采取措施,可很快出现临床蛋白尿,使肾功能损害速度加快,从而导致肾功能衰竭,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死因之一。笔者所在科自2007-06~2010-06应用替米沙坦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早期DN患者52例,现将其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美卡素)联合辛伐他汀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91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常规组28例行常规治疗,替米沙坦组31例为替米沙坦加常规治疗,联合组32例为替米沙坦与辛伐他汀加常规治疗。疗程1个月,并监测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结果替米沙坦组及联合治疗组尿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在治疗后明显下降;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与替米沙坦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辛伐他汀可明显降低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尿白蛋白,防止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黄葵胶囊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本院4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葵胶囊5粒/次,3次/d治疗,共2个月,比较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尿β2微球蛋白(β2-MG)、肌酐清除率(Ccr)的变化。结果:治疗后,Ccr改善较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β2-M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蛋白和血糖在治疗后均有显著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葵胶囊具有清热利湿、消炎解毒、活血通络、减轻或清除肾小球免疫炎症反应的作用,对糖尿病肾病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的疗效。方法58例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两组均给予均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川芎嗪注射液,240 mg/d,21 d为一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肾衰竭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采用厄贝沙坦和丹参联合的方法对患有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80例在本院就诊的患有2型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确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各40例。A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和丹参注射联合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前后UARE、β2-MG值的改善幅度均较A组患者大得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改善情况也明显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厄贝沙坦和丹参联合的方法对患有2型糖尿病肾病蛋白尿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十分明显,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不会出现特殊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可以作为今后临床对该病患者进行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患者随机分为替米沙坦组(对照组)和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组(治疗组),每组32例。疗程均为6个月。观察2组治疗效果,检测空腹血糖(FBG)、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血白蛋白(Alb)、血肌酐(SCr)、尿素氮(BUN)、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组TC、TG明显下降(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明显上升(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变化不明显(P〉0.05)。2组均能显著改善早期DN患者UAER(P〈0.05或0.01),而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后SCr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2组治疗后FBG、BUN、Alb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替米沙坦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早期DN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DN)与中心性肥胖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352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年龄、病程、血压、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等与糖尿病肾病间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肾病(DN)组的病程、体重指数、腰臀比、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尿素氮、肌酐均明显高于糖尿病非肾病(DM)组;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DN与病程、腰臀比、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有相关性。结论减轻体质量,控制血脂、血压、血糖可在某种程度上延缓DN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钴胺和单纯甲钴胺进行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和神经传导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5%,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6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传导速度显著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骨桥蛋白(OPN)水平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3月本院收治的DN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为49例,常规治疗组予以糖尿病教育、糖尿病饮食、适当运动、皮下注射胰岛素等常规治疗,厄贝沙坦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150 mg,1次/d。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OPN、UAER等指标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PN水平、UAER均降低(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厄贝沙坦组血清OPN水平及UAER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厄贝沙坦可明显降低DN患者UAER及血清肌酐水平,从而保护肾功能,其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OPN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王晓敏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2(18):25-26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灯盏花素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分组对照方法将4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20例,给予缬沙坦每天80mg;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灯盏花素50mg静脉滴注,每天1次,2周为1个疗程,每3个月给予1个疗程治疗,共治疗18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尿白蛋白排出量(UAE)、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UAE均下降(P〈0.05,P〈0.01),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清CRP降低(P〈0.01),对照组降低不明显(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缬纱坦与灯盏花素联合应用可减少UAE、降低血清GRP水平,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有更好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血清胱抑素C对糖尿病肾病临床分期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胱抑素C(Cys-C)作为2型糖尿病(T2DM)肾病分期指标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137例T2DM患者血肌酐(SCr)、Cys-C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运用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FR).将患者分为三组:GFR>120 ml·min~(-1)·1.73 m~(-2)为A组,GFR 60~120 m1·min~(-1)·1.73 m~(-2)为B组,GFR<60 ml·min~(-1)·1.73m~(-2)为C组.绘制散点图,比较三组Cys-C和UAER的数值及与GFR的相关性.结果 C组SCr和24-hUAER高于A组[(102.41±10.72)μmol/L vs.(42.73±3.99)μmol/L和(303.90±173.66)mg vs.(164.10±114.25)mg];A组Cys-C值明显低于B、C组[(0.47±0.21)mg/L vs.(o.68±0.13)mg/L,(1.59±0.58)mg/L)].UAER和Cys-C与GF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32和-0.552(P<0.01).ROC分析提示,Cys-C和UAE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5和0.605(P<0.05).结论 Cys-C能很好的反映T2DM肾病肾小球滤过功能异常,与临床分期的对应性、诊断特异性和灵敏性都优于UAER. 相似文献
20.
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在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DN)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住院60例早期DN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前列地尔组20例,单纯厄贝沙坦组20例,联合用药组20例,进行4周临床观察治疗,分别比较三组血糖、尿素氮、血肌酐、尿肌酐、24h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4周后,各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等指标都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P<0.01);而联合组的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较另两组改善更明显(P<0.01).结论:前列地尔联合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N,能有效改善减少尿蛋白,有利于延缓甚至防止DN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