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不同营养方式在胃癌根治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全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ition,TPN)、肠外营养(parenteralnutrition,PN)联合肠内营养(enteralnutrition,EN)对患者营养状况的改善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58例,随机分成TPN组和PN+EN组,各29例。2组患者手术后第1天开始分别给予肠外营养或者肠内营养支持。于手术前ld和手术后第8天检测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2组患者术后体质量、白蛋白、血红蛋白、白细胞住院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N+EN组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少于TPN组(P〈0.05),感染发生率少于TPN组(P〈0.05)。结论2组营养支持均可改善胃癌根治术患者的营养状态,但是,EN与PN相比,对患者肠道的康复和减少感染发生率有好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术后肠内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分析。方法将邯郸市第一医院2009年6月—2012年6月之间收录的58例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19例患者采取肠内营养方法给予补充,B组19例患者采取肠外营养方法给予补充,C组20例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的营养方法给予补充,观察三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c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和胃肠的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术后并发症情况均明显低于A组和B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三组给予营养支持8d后的患者体内的转铁蛋白和血清白蛋白以及前白蛋白均明显的高于治疗后1d的情况,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营养支持8d后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采取肠内肠外联合营养方法支持能够有效的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和缩短胃肠功能的恢复时间。并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佰得临床中府用和椎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EN)与全肠外营养(TPN)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76例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按不同营养支持方法分为EEN组和TPN组,EEN组采用早期肠内营养法,TPN组采用全肠外营养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肝功能以及营养指标、血糖变化、胃肠道恢复情况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术后第4dEEN组肝功能以及各项营养指标的恢复水平均远高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d内TPN组患者血糖波动水平较EEN组大,且波动值高于EE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俨〈0.05)。EEN组肛门排气时间远低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无一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TP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术后患者进行营养支持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不仅能维持血糖平稳,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具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陈亮  张凯  秦伟 《中国医药指南》2013,(30):339-340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内和肠外营养的可行性、安全性与临床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肠内营养组(EN组)45例和肠外营养组(PN组)40例,此较两组营养指标、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EN组术前、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PN组术后血清白蛋白水平较术前明显下降(P〈o.05);EN组肛门排气及排便时间、住院天数均明显小于PN组(P〈0.05)。结论肠内营养可改善上消化道手术后患者营养状态、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术后恢复,可作为术后首选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5.
李辉 《中国医药科学》2013,(22):191-192
目的观察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7月~2013年3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进行早期肠内营养干预,然后将两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干预前后的机体状态恢复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24h及24~36h的肛门排气率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第7及14天的营养与免疫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快速促进患者的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合并糖尿病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胃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胃癌根治术后分成早期肠内营养(EEN)组和肠外营养(PN)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EEN组其肛门排气时间[(3.64±1.23)d、住院时间[(10.23±4.67)d】明显少于PN组[(5.89±1.53)d,(13.56±4.51)心P〈0.05);EEN组血糖控制水平明显优于PN组(P〈0.05)。EEN组并发症发生率(3.3%)明显低于PN组(26.7%)(P〈0.05)。结论胃癌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对糖尿患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血糖,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7.
王婷  尹超 《中国医药》2013,8(3):351-352
目的比较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全肠内营养与全肠外营养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计算机随机产生的数字将22例SAP患者分为全肠外营养组和全肠内营养组,各11例。比较2组入院10d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白蛋白水平和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外科手术治疗率、病死率以及住院时间。结果全肠外营养组和全肠内营养组的中位住院时间分别为30.7和30.2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前白蛋白及白蛋白水平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组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100.0%(11/11)]高于全肠内营养组[34.4%(4/1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组1例因胰腺坏死、多脏器功能衰竭行清创手术,1例行渗出液引流术,1例行胰腺脓肿引流术,外科手术率为27.3%(3/11);全肠内营养组无一例行外科手术;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肠外营养组的病死率为18.2%(2/11),其中1例死于胰腺坏死和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由于术后误吸致感染死亡;全肠内营养组无死亡病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全肠外营养治疗比较,早期接受肠内营养的SAP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老年胃癌行全胃或次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可行性及护理,并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对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机体恢复情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因胃癌行胃癌根治术的患者术中经鼻置空肠营养管术后早期予以肠内营养治疗与护理,并与肠外营养患者的治疗护理进行比较分析,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并于术前1d和术后第1、7天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患者外周血CD3+、CD4+、CD8+及NK细胞活性。结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组患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少于肠外营养组(P〈0.05);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外周血CD3+、CD4+、CD4+/CD8+及NK细胞活性较术前均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期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7d上述指标迅速恢复至接近术前水平,而肠外营养组术后7d内持续处于低水平,并显著低于早期肠内营养组(P〈0.05)。结论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使患者机体恢复快,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小。  相似文献   

9.
李疆 《中国药业》2013,22(3):31-31
目的探讨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肠内外营养联合应用并给予患者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5例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分为肠外营养(PN)组、肠内和肠外联合营养(EN—PN)组,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肠功能恢复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结果PN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EN—PN组(P〈0,05)。EN—PN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问及肛门恢复排气时间较PN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胃癌大部分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联合应用并给予细节护理,能改善患者术后一般状况和提高免疫功能,加快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且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进行对照组与观察组的均分。对照组采取肠外营养支持法,观察组采取肠内营养支持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临床观察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变化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法,疗效显著,对老年患者的肠道恢复更有利,能够提高免疫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减少住院时间与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与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癌合并慢性肝病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胃癌合并慢性肝病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康全甘.肠内营养组(EN组)和肠外营养组(PN组),每组33例。检测术前1d、术后第1、8天患者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肝功能。结果术后1d2组患者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8d2组的各项营养指标及免疫指标均有所恢复(P〈0.05)。术后8dEN组的营养指标、免疫指标较PN组增高,肝功能明显好于PN组(P〈0.05)。结论胃癌合并慢性肝病患者术后早期应用康全甘一肠内营养能有效促进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恢复,不增加肝脏负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并分析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份至2012年6月份收治的100例术后胃癌患者进行护理。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留置胃管、禁食、输液、肠外营养等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术后24h肠内营养支持。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早期应用,可以使患者的排气时间提前,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的术后恢复具有很好的疗效,有效提高患者的日后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临床价值,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以40例行胃癌根治术或姑息性切除患者为对象,随机分成肠内营养( early enteral nutrition,EN)组与肠外营养( parenteral nutrition,PN)组,各组30例。 EN组采用术中放置鼻空肠营养管,PN组采用中心静脉置管,分别于术后24 h行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指标,胃肠功能恢复,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等。结果30例肠内营养患者均能耐受,无并发症发生,术后肠功能恢复、排气时间早于PN组( P<0.01),两组之间比较术后体重和血红蛋白指标无显著差异,但白蛋白两组间有差异,EN组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PN组。结论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可行的,对于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况,促进肠道功能恢复,降低住院费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对胃癌根治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2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与肠外营养组,于术后20 h开始分别给予肠内与肠外营养,比较2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结果:与肠外营养组比较,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住院时间短,2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可加快胃癌根治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是一种安全可行的营养支持方式。  相似文献   

15.
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应用于全胃切除术后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38例胃腺癌行全胃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19例,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血清蛋白水平变化、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指标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体质量、血清总蛋白及血清白蛋白均较术前下降;两组患者均为负氮平衡,但两组以上各项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平均排气时间、平均进食时间以及术后住院天数,肠内营养组均低于肠外营养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全胃切除术后患者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可以促进肠道功能早期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安全、简便、经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EN组和PN组,每组各32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PN组采用肠外营养治疗,EN组采用肠内营养治疗。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14d后采血测定C一反应蛋白(CRP)及相关生化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感染并发症、手术治疗率、住院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14d后,两组患者的CRP及生化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与PN组比较,EN组治疗后血清白蛋白明显升高(P〉0.01),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明显降低(P〈0.01),其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但两组手术治疗率及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N治疗SAP相比,EN在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和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7.
赵冬琴  张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4,(19):2949-2950
目的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行胃癌根治术,比较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对患者恢复情况的疗效差异。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7例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对45例患者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EEN)治疗,对52例患者行全肠外营养(TPN)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作进一步回顾性分析,比较2种营养方式的患者术后恢复及血糖控制等情况的差异。结果 TPN组患者消化道症状发生率较EE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EEN组患者术后平均肛门排气时间显著短于TPN组,住院时间长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体质量均较术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EN组患者术后1周空腹血糖较TPN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合并2型糖尿病的胃癌患者的术后早期不同营养方式,在营养支持的过程中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能有效控制血糖及有利于患者恢复。  相似文献   

18.
老年胃癌全胃切除术后早期营养支持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比较老年胃癌患者全胃切除手术后早期应用肠外、肠内营养支持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行全胃切除术的老年胃癌患者3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和肠外营养组各15例,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的营养指标、肠道功能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两组各项营养指标中,除体重和血红蛋白数在术前与术后第8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指标比较,术后与术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肠外营养组与肠内营养组的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于患者的营养状态恢复效果相当,但接受肠内营养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快、住院时间短。肠内营养可作为老年胃癌患者接受全胃切除手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首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胃癌术后对患者进行肠内/肠外营养治疗的过程中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以及平均住院天数。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筛选有关对照临床试验.采用RevMan4.1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篇研究.胃癌术后肠内营养(EN)与肠外营养(PN)相比.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值比(OR)为053.95%CI[0.35.079],P=0.002: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的加权均数差值(WMD)为-2654,95%CI[-366,-16.48】.P〈0.00001:住院时间的加权均数差值(WMD)为-406,95%CI[-715,-097],P=0.01〈O05。结论:进行胃癌手术后的患者.采用肠内营养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术后胃肠功能恢复较快,住院天数较短。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治疗在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5年2月至今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6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肠内营养)和对照组(肠外营养)。结果两组患者比较:治疗前BG、WT/IBW、TSF、Hb、ALB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上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之间并发症比较,上消化道出血,感染及水电解质紊乱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肠内营养较肠外营养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有较明确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