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2年第二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剖宫产手术出院病历150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均为单一用药。药品选择:使用的抗菌药物为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共涉及7个品种,其中使用频次占比前3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硫脒(42.0%)、五水头孢唑啉(38.7%)、头孢西丁(8.0%)。预防用药时机: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所有患者均为结扎脐带后静脉给药。预防用药疗程: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除手术部位感染转为治疗的2例外,其余病例预防用药疗程均没有超过48 h。结论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在药品选择、预防用药时机和疗程等方面总体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2.
余兴群  宦娣  王哲  黄斌  杨阳 《淮海医药》2013,31(5):444-446
目的了解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应用现状,分析主要不合理表现,以促进我院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1年7月~2012年6月Ⅰ类切口手术204例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例,统计分析预防使用率、用药时间、应用疗程以及联合用药等情况。结果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率为51.7%,术前用药时间合理率仅占所查病例的36.27%,总预防时间在48 h内的占所查病例的34.31%,联合用药50例,联合用药率为24.52%。我院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使用率、药物选择、给药时机、应用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不合理现象。结论应加强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和监督,促进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药师参与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临床药师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临床药师干预前Ⅰ类切口病例2012年1月~ 12月与持续干预一年后2014年1月~12月病例,调查比较干预前后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分析用药合理性.结果 临床药师干预Ⅰ类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后,其选药、给药时机、疗程、剂量等均较干预前规范.结论 临床药师通过参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使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现象明显改善,对规范应用抗菌药物有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干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对剖宫产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进行干预,使临床使用逐趋合理。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9年6—12月、2010年6—12月及2011年6—12月,干预前、中、后剖宫产手术各120例,对抗菌药物的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后药物选择、用法用量、首次给药时机、疗程等都得到显著改善。结论 实施干预可明显提高剖宫产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比例,对促进医院安全、有效、经济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医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加强围术期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对照组),2014年6~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历150例(干预组),对2组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组150例患者中有72例患者预防应用抗菌药,总预防应用率由92%下降至48%;药物选择合理率由46.38%上升至90.28%;用药疗程合理率由37.68%上升至87.50%。结论整治后该院的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药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用药时机不准确、药物品种选择欠妥等情况,需进一步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状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干预前1个月、干预后3个月、12个月各150份病例进行比较分析,对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给药时机、疗程、使用强度、费用进行统计。结果:干预后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以一代、二代头孢为主,仅高危产妇联合应用甲硝唑,结扎脐带后给药,疗程已基本控制在24h内,抗菌药物用药强度和费用下降,而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未增加。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已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7.
原源  孟慧  张英 《抗感染药学》2012,9(4):318-320
目的:分析Ⅰ类切口围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了解围术期抗菌药物管理和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5—7月间出院的Ⅰ类切口手术患者病历82份以及2011年10—12月间I类切口手术病历148份,结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细则》等规定,对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并对干预前后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Ⅰ类切口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2011年5—7月的96%下降至2011年10—12月的29%,在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等方面的合理性日趋有了显著提高;与干预前后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按《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实施细则》规定实施干预,成效明显,促进了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我院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杜丽华  王姝 《中国药事》2009,23(12):1244-1246
目的调查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情况。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9-12月择期手术患者病历共150例,对用药种类、时机、疗程、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0例手术全部预防性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涉及8类;预防性联合用药占54%;平均用药时间为7.6d。结论我院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适应证把握不严、用药时机把握不当、疗程过长和选药针对性差等问题比较突出。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我院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情况,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1月至2011年6月外科手术病例120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全部手术患者均使用抗菌药物,单用药占92.5%,二联用药占7.5%,不合理用药71例次,主要表现为预防用药时机不当、预防疗程过长、药物选择不当、Ⅰ类切口围手术期无指征用药。结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存在不合理现象,临床医师应遵循《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指导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比较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在药师干预前后的使用情况,观察干预效果。方法分别对药师干预前、后的各6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药师干预后,在选择药物、给药时机等方面趋于合理,联合用药率下降,预防用药疗程有所下降但仍偏长。结论药师干预促进了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1.
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调查评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某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提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方法,减少院内感染及细菌耐药性.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2月-2011年7月197例手术出院患者病例资料,对围手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茵药物的合理性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197例围手术期患者只有3例未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使用率为98.48%,不合理比例为85.23%.结论: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不合理的选药,预防用药开始时机不合理,用药时间过长,药物使用超量等问题,需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规范化使用的教育和管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应用监测-培训-计划(MTP)合理用药干预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研究,以探讨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方法:分别选取我院产科2011年4-9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病例作为非干预组和2012年4-9月接受剖宫产手术病例作为干预组。干预组采用MTP模式实施干预,非干预组未采用MTP模式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选择、给药时机、住院药费、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等的合理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采用MTP模式实施干预后,我院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使用频次居前3位者由头孢曲松、头孢替唑、阿奇霉素调整为头孢替唑、阿奇霉素、头孢曲松;平均住院天数由8.6 d下降到7.5 d;平均药费由1 604.58元下降到1 077.45元;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762.48元下降到322.16元。结论:采用MTP模式的干预方法能显著提高剖宫产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率,降低药物费用,对促进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我院2010年10—12月和2011年10—12月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情况,为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规范管理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0年10—12月和2011年10—12月神经外科Ⅰ类切口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对抗菌药物选药正确、用法用量、用药时间、疗程、药物联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个时间段抗菌药物预防使用情况。结果我院2011年Ⅰ类切口手术围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选药正确率、用法用量正确率、给药时机正确率、使用疗程及联用情况比2010年明显提高。结论通过调查干预可有效提高抗菌药物围术期使用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干预后用药情况。方法抽取围手术住院病历360份,其中临床药师干预前(2010年10-12月)180份,干预后(2012年10-12月)180份,根据抗菌药品合理使用标准进行评价。结果临床药师干预后,我院围手术期预防性抗菌药物使用率显著下降,抗菌药品用药时机、疗程的合理性明显提高。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对围手术抗菌药品使用的干预,我院围手术期用药合理性有所提高,临床药师对规范抗菌药品的使用有所成效。  相似文献   

15.
李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3,(33):461-462
目的:了解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以来,对普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的影响。方法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取2010年10-12月100例(干预前)和2012年10-12月(干预后)使用抗菌药物的出院病例100份,对比分析干预前后围手术期预防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结果干预后术前用药时机0.5-2h由0%提高到92%,平均用药疗程合理率由4%提高到81%,平均抗菌药物费用由288.12元下降至82.23元,干预后的抗菌药物使用品种从五大类11个品种降至二大类5个品种。结论抗菌药物专项整治使我院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合理性显著提高,促进了抗菌药物的正确选择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王东  詹三华  金涌  赵云燕 《安徽医药》2017,21(8):1519-1521
目的 调查分析药学干预对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促进效果.方法 对干预前、后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给药时机、用药疗程、费用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 经药学干预,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选择合格率上升36.0%,疗程合格率上升43.0%,抗菌药物费用下降41.3%,总药费下降23.1%.结论 经药学干预,该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院剖宫产患者围术期的抗菌药物使用的情况。方法抽取本院2011年共200例剖宫产手术患者出院病历,对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100%,给药途径均采用静脉滴注,疗程35 d,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头孢呋辛,其次是头孢硫脒,再次为头孢他啶,单用抗菌药物152例(76%),二联48例(24%),均为术后给药。结论本院剖宫产患者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表现在药物的选择不当、用药剂量过大、给药时机不当及用药疗程过长,临床医护人员应当增强意识,按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原则加以干预,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我院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干预措施实施的效果.方法 抽取2009年1月至6月(干预前)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113例作为对照组,抽取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干预后)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住院患者120例作为干预组,对干预前后我院3种Ⅰ类切口手术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干预后3种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由98.2%下降至67.5%;给药时机正确率由0上升至59.2%;预防用药时间从5.1d缩短至2.6 d;患者平均住院天数由6.4 d下降至4.9d.结论 对围手术期预防使用抗菌药物进行有效干预,可以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药学干预对老年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影响,为促进老年患者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2020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年龄> 65岁患者187例作为干预组,采取药学干预,选2019年1~12月Ⅰ类切口手术病例中年龄> 65岁患者152例作为对照组,不采取药学干预,对干预前后预防用抗菌药物费用、疗程、预防用药率以及预防用药遴选、用药时长、用药时机、给药频次及无指征预防用药等现象进行分析。结果 干预组预防用抗菌药物费用、疗程、预防使用率明显降低,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组预防用药遴选、用药时长、用药时机、给药频次及无指征预防用药等现象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临床药师干预后老年患者Ⅰ类切口围手术期预防用抗菌药物的合理性得到显著改善,药学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老年患者预防用抗菌药物的费用及使用率,缩短用药疗程,减少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干预前后白内障围术期抗菌药物应用状况,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2年10~12月(干预前)60例、2013年10~12月(干预后)60例进行比较分析,对抗菌药物品种、联合用药、给药时机、疗程进行统计。结果干预后全身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比例为1.67%。抗菌药物的品种选择为二代头孢菌素,疗程已控制在24 h内。结论通过临床药师干预,本院白内障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已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