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恶性肿瘤患者常需要进行放射治疗、化学治疗,这些治疗措施在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也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中医辨证认为,放疗射线是一种热毒之邪,癌症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之后,机体被辐射之热邪灼伤,造成体内热毒之邪过盛,邪气伤阴耗气、损伤  相似文献   

2.
陈加敏  孔祥英 《环球中医药》2022,(10):1888-1891
热毒在心衰发病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丁书文教授认为由于久患疾病、外感邪气、饮食不节、情志妄动、体质改变等使得热毒内蕴是导致心衰发病发展的重要因素。元气虚衰,脏腑机能失调,导致热毒内生;热毒损伤心体与心用,耗气伤阴,迫血妄行,炼血成瘀;气虚、热毒、血瘀相互搏结,形成气虚热毒血瘀的病理状态是心衰病机的核心。气虚是心衰的病理基础,热毒、血瘀是病机的关键。针对心衰病机的特点,丁书文教授提出了益气活血解毒的治疗方法。在治疗上首重补气,恢复脏腑机能,清除热毒之源。其次灵活运用清热解毒法,祛邪外出,根据热毒性质、部位等不同,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对于在上、在表之热毒,应用金银花、连翘等轻清宣透之品宣散热毒;对于在下、在内之热毒,运用黄连、大黄等苦寒泄下之药直折热毒,使热毒从二便而解。清热解毒一方面可以减轻热毒对机体损伤,另一方面可以保存阴液,减少瘀血内生。最后应用活血化瘀药物,清除病理产物,使邪去不留瘀。补气、活血、解毒相互配合在临床上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文颖娟 《中医药学刊》2010,(9):1954-1955
从病机环境、功效发挥方向以及临床应用三方面探讨了葛根与石膏配伍规律,分析认为葛根与石膏配伍主要针对热毒壅盛于机体的病证,通过作用于肌肉,促进肌肉的运动以散邪除热,临床可广泛运用于以浊邪堆积于机体、热毒壅盛为主要病机的相关病症,包括外感之热、内伤之热、肢体运动障碍、热盛灼津之口渴、热盛肉腐化痈成脓之证以及小儿与孕妇或产妇因热而引起的一系列见证等。  相似文献   

4.
炎症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发生、发展及易损斑块形成和破裂的全过程。中医毒邪致病理论,即外来之毒与内生之毒相互作用产生的痰毒、瘀毒、热毒在粥样斑块的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说明炎症反应贯穿"痰瘀热毒"产生的全过程,痰毒、瘀毒和热毒作为病邪又可诱发机体炎症反应,这样反复循环,可致粥样斑块形成和不断增大。因此,AS发生、发展全过程的炎症反应与中医毒邪致病理论是相吻合的。  相似文献   

5.
肠癌属于中医学癥瘕、积聚、肠覃、锁肛痔范畴,因人体正气虚损,外邪侵袭,热毒壅盛,聚结于肠所致。治疗以解毒消癥饮加减,用药兼顾扶助正气,攻补兼施,以达清热解毒,软癥散结之效。该方临床常用于辅助治疗消化道肿瘤热毒炽盛证患者,能降低癌胚抗原、减少复发和转移。  相似文献   

6.
胃癌属中医“胃脘痛”、“积聚”等范畴,多由于饮食失节,情志失调,阻滞气机,日久热毒蕴结,病久入络,热毒血瘀交织而成积聚,胃切除术后耗气伤津,此时易使热毒蕴结、气虚络阻,因此胃癌术后复发亦不少见。在临床上针对热毒蕴结、气虚络阻病机,采用解毒活血散结、益气通络方联合纳科思治疗胃癌术后复发,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EH)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炎症与高血压互为因果、相互影响,二者是一个恶性循环的关系,炎症在高血压病中的作用和地位已愈加受到重视[1]。高血压病存在热毒的特征,阳盛体质,饮食失节,五志过极等因素相互作用,导致机体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功能失常,热毒盛[2]。原发性高血压热毒证是脏腑气血功能紊乱、气血功能异常所引起的。致脏腑功能失常的原因繁多,而以体质与饮食失节、五志过极相互综合作用而导致心肝脾火热炽盛为最重要。临床多以面红目赤,烦躁易怒为主症,以苦寒降泄、清肝泻火为热毒高血压的治疗大法。黄连解毒汤以黄连泻心火,兼泻中焦之火为君;黄芩清肺热、泻上焦之火为臣;黄柏泻下焦之火,栀子通泻三焦之火,导热下行,合为佐使,共收泻火解毒之功[3]。  相似文献   

8.
血管炎是一类以血管壁炎症和坏死为基本特征的疾病,为临床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属中医学“热毒流注”范畴,病因多为机体内有蕴热,外受风寒湿及热毒之邪侵袭,导致营卫失和,寒湿人里化热,湿热蕴蒸,痹阻脉络,气滞血瘀而发病。陈柏楠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的临床与科研工作20余年,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治疗血管炎,疗效显著,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肿瘤从虚论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传统中医认为,恶性肿瘤为人体正气虚损,外邪六淫不正之气乘虚而入,导致机体脏腑气血阴阳失调,出现气滞血瘀、痰湿结聚、热毒内蕴等病理变化,日久积块而成.扶正固本是中医治疗肿瘤的根本大法,能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或诱导其凋亡,增强机体抵抗力,防止其转移,达到控制或治愈肿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早期的基本病机为肝肾阴虚、热毒侵淫、肾阳不足、气虚血滞,以滋肾扶阳、益气和血、解毒泄浊为主要治则的益肾解毒方在临床实践中显示出较理想的疗效。现代药理研究也表明,益肾解毒方中诸药皆有提高机体免疫机能作用,故长期服用,可有预防MS的复发。  相似文献   

11.
我們根据“大椎穴解全身热毒”之說,采用大椎穴放血法治疗毛囊炎30例,效果良好。30例发病均在頸部,出現輕微紅肿及米粒样大小不等之硬結,有淡黄色粘性分泌物。均无全身症状。一般針5~8次即可治愈,未見复发。  相似文献   

12.
健脾化湿清热法抗消化性溃疡复发病机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为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病机为虚实夹杂 ,脾胃虚弱 ,湿热蕴结。运用健脾化湿清热法 ,既从整体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 ,又能彻底祛除中焦湿热之邪 ,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环境中 ,从而提高消化性溃疡的愈合质量 ,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3.
高萍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疾病,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别具特色。高萍熟读经典,擅于总结前人经验,认为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以热毒为首,宜清热解毒治之;中期养阴清热辅以补脾;久病活血兼补虚对于复发难治的患者使用温阳治疗并酌情配伍专药以及有毒之品,疗效甚好。  相似文献   

14.
唐汉钧治疗糖尿病并发疮疡的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唐汉钧治疗糖尿病并发疮疡的经验。认为气阴两虚为发病之本,络脉瘀阻、热毒蕴结为发病之标,立法益气养阴、清热活血论治,重视调整整体机能,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为转机,取得显效。强调重视脾胃、标本兼治、内外合治、中西融合的学术特点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探讨裴正学教授对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裴正学教授辨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临床经验。裴正学教授认为放射线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主要病因,属于中医火热毒邪,具备火热邪气“其性炎上、火易耗气伤津、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的一般特性和致病特点,但又不完全符合中医“外感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首先,其致病形式不同于其他外感六淫之邪的“六经传变”“卫气营血”等传变过程,而是直中脏腑,损伤肺胃。其次,其致病力极强,放疗初期便导致机体津伤气耗,并且鸱张不解,机体并未出现邪正相争之高热、恶寒等表现,而是很快出现气阴亏虚之证,成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本虚(气阴亏虚)的根本病机。第三,其对机体的损伤,在未合并感染时,属于无菌性炎症,主要是放射线所致的微血管闭塞及纤维化,导致口腔黏膜炎的发生发展,患者出现疼痛、溃疡不易愈合等临床表现,以上病理机制符合中医“火热毒邪灼伤络脉”之病机,放射治疗初期便会出现,并贯穿放射治疗之始终。由此,裴正学教授总结出放射性口腔黏膜炎的病因病机具有三大特点:火热毒邪直中脏腑肺胃、伤津耗气为首发主要表现、络脉损伤贯穿全程。因此,裴正学教授在防治放射性口腔黏膜炎临床实践中...  相似文献   

16.
【歌诀】透疹升陷王升麻,举阳发表热毒下。久泻脱肛下血症,齿口疮痈咽喉肿。【释义】升麻辛散发表,能透发麻疹;其又入脾、胃经,善引脾胃清阳之气上升;其性寒,入走阳明之经,善于清解阳明经之热毒,可用治热毒所致的多种病证。  相似文献   

17.
徐春英  刘静 《北京中医药》2017,36(8):681-683
中药治疗鼻咽癌,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减少西医治疗的不良反应,减少复发和并发症。鼻咽癌不同阶段,辨治方法不同,初期以攻邪为主,祛邪时首先重视痰、瘀、热毒的治疗,多用化痰散结、祛瘀、清热药物。后期则以扶正为主,治疗关键在于"调和气血,平衡阴阳",扶正以气阴双补,多用补而不燥药物如黄精、太子参等,同时应用补肺阴、滋肾津药物,以达到扶正祛邪目的。  相似文献   

18.
疾病之康复,即在施药治疗待症减十之七八后,不再用攻邪之品,改用调养之剂,配以良好的护理调摄,促使正气健旺,以增强机体的抗邪本能。临床实践证明施药与护理二者相辅相成,是预防疾病复发的基础,而忌口尤显重要。祖国医学把疾病的复发分为食复、劳复、自复、气复四种。临床所见,疾病的复发以食复多  相似文献   

19.
以验案举隅形式总结并分析丁书文教授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糖的"三高"患者中常见的气滞血瘀热毒证、痰瘀互结热毒证和肝肾阴虚热毒证之临床经验。  相似文献   

20.
介绍唐定书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内外舍治多发性跖疣的经验。唐定书主任医师认为跖疣属有邪之邪,其病机为热毒蕴结、经络阻隔、气血凝滞成痰,应以消法散之为治疗的根本大法,自拟消疣汤加减,内服外洗,并配以咪喹莫特乳膏外涂。同时应嘱患者起居有常,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