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SPG6型中枢神经系统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pure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PHSP)SPG6型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MRI表现,提高对该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分析一个家系6例PHSPSPG6型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MRI表现,6例均行颅脑和脊髓MRI,分别测量C3、C7、T2、T4、T7脊椎水平脊髓前后径、横径和横断面积。另外选取60例在本院行颈椎和胸椎(各30例)MRI的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方法同患者组,计算脊髓前后径、横径和横断面积的均值,并与患者组的均值进行比较。结果 6例中,5例颅脑MRI表现未见明显异常,1例表现为老年性脑改变;其颈髓及胸髓呈不同程度变细,灰白质均受累,蛛网膜下腔扩大;在变细明显的脊髓节段灰白质分界显示清楚,横轴位T2WI上灰质呈边界清楚、左右对称的点状或点片状高信号,矢状位上表现为连续纵行的条状高信号。6例患者的C3、C7、T2、T4脊椎水平的脊髓横断面积、前后径及横径明显小于对照组,二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脊椎水平的脊髓横断面积、前后径及横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HSPSPG6型患者的颅脑MRI表现可为正常。颈髓及上、中胸髓在MRI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直背综合征的临床X线诊断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提高对直背综合征临床及X线征象的认识。方法  2 1例中男 1 2例 ,女 9例 ,年龄 1 5~ 36岁 ,平均 2 1岁。常规摄取标准正位及左侧位胸片 ,测量胸腔前后径及横径 ,计算胸腔前后径与横径之比率。结果 本组胸腔前后径 :男 5 .3~ 8.5cm ,平均6 .6cm ;女 4 .2~ 8.1cm ,平均 6 .2cm。胸腔前后径与横径的比值为 :男 0 .2 2~ 0 .37,平均 0 .34 ;女 0 .1 9~ 0 .36 ,平均 0 .31。结论 胸腔前后径与横径的比≤ 0 .37是本征的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脊髓型颈椎病脊髓磁共振成像测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1例正常人和163例脊髓型颈椎病之脊髓作了磁共振成像(MRI)测量研究。结果为:颈段脊髓前后径在6.5mm以下为脊髓明显受压的标准;脊髓前后径与横径比小于0.45为脊髓受压变扁平的指标;脊髓横断面近似面积在80mm ̄2以下为颈段脊髓萎缩或缩小的标准;脊髓损害程度与脊髓前后径大小有显著关联(P<0.01),和T_2加权像上病变部位出现高信号与否有显著关联(P<0.01);以病部位出现高信号与否分组,两组脊髓前后径、横断面近似面积有显著差异(P<0.05,P<0.01)。  相似文献   

4.
正常成人颈段脊髓MRI测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常成人颈段脊髓MRI测量研究张伟国,许新复,施增儒MRI对椎管内病变的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笔者对51例经严格筛选的正常成人做了颈椎MRI检查,测量了脊髓和硬膜囊的前后径和横径,希望对颈髓MRI的径线大小有一个定量认识。材料和方法正常成人51例、男...  相似文献   

5.
目的 旨在探讨儿童动脉导管未闭(PDA)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形态、功能及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应用经胸超声心动图对21例单纯性儿童PDA患者在介入治疗前后测量并记录左房、左室的前后径、横径、上下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短轴缩短率,同时测量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峰值血流速度并记录。结果 21例儿童PDA患者介入治疗后早期左房收缩末期前后径、横径及左室前后径、横径均有明显变化,二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PDA介入治疗后减轻了左室容量负荷,早期左心形态及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视交叉的MRI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成人正常视交叉的MRI解剖及其毗邻结构。方法  6 5例受检者 ,男 31例 ,女 34例 ;年龄 18~ 72岁 ,平均 4 2 3岁。均行横断、冠状和矢状面T1W扫描和矢状T2 W扫描 ,2 0例行横断面T2 W扫描 ,2 0例行冠状面T2 W扫描。分别测量视交叉的横径、高度、前后径、视交叉 -鞍结节间距、视交叉与枕骨大孔前后径夹角及颅内段视神经的夹角 ,并观察视交叉的层面形态及其毗邻结构。结果  (1)横断面上视交叉的横径为 (13 0± 1 7)mm ,冠状面上横径为 (13 5± 1 7)mm。视交叉高度为 (3 1± 0 5 5 )mm。视交叉前后径为 (8 6± 0 93)mm。视交叉 -鞍结节间距为 (3 1± 1 7)mm。视交叉与枕大孔前后径的夹角为 (38 3± 8 4 )°。两侧颅内段视神经夹角为 (6 5 6± 8 5 )°。所有测量结果按男女分组进行统计学分析 ,男女之间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 (2 )视交叉的毗邻 :视交叉上方为第 3脑室 ;两侧为颈内动脉 ;前上方为大脑前动脉 ;前方为额叶直回 ;后方为漏斗、灰结节和乳头体 ;下方为垂体和蝶窦。结论 MR能很好地显示视交叉的形态及其毗邻 ,并能准确地测量视交叉的大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左肾静脉(LRV)发生重度狭窄时,评价横径比、纵径比、夹角等参数与血管面积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80例上腹部强化CT图像。测量腹主动脉(AA)和肠系膜上动脉(SMA)间的夹角(AMA)、左肾门部LRV最大横径(A1)、纵径(B1)、截面积(S1),AA与SMA间LRV的横径(A2)、纵径(B2)、截面积(S2)。计算横径比=A1/A2,纵径比=B1/B2,面积比=S1/S2,狭窄程度=[(S1-S2)/S1]×100%。狭窄程度大于等于70%的120例样本归为重度狭窄组,<70%的160例样本归为对照组。评价面积比与其他参数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各参数的诊断效能。使用Logistic回归评价关联参数的比值比。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各参数间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 面积比与其他参数的关系从近到远分别为:横径比、纵径比、AMA、BMI、年龄,上述各参数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2、0.831、0.769、0.547、0.568。横径比、纵径比、AMA、年龄是LRV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BMI不是影响因素。重度狭窄组横径比、纵径比的平均值分别...  相似文献   

8.
例1,男,39岁,2003年3月因胸闷、心前区隐痛6年余,曾到多家医院以冠心病治疗无效,来院就诊。查体,胸廓扁平,背部生理弯曲消失。听诊P2亢进,伴P2分裂。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均无异常。X射线检查:正位像改变不典型;侧位像胸部脊柱正常生理性后突曲度消失,胸椎中段(以第8胸椎为中心)轻度前突。胸廓前后径变小,测量胸廓前后径为10cm,胸廓横径为27.8cm,胸廓前后径,横径之比0.36。诊断:直背综合征。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螺旋CT图像测量建立本地成人眼球结构CT测量正常参考值。资料与方法 对 2 6 0例CT扫描原始或重建图像进行眼球测量分析 ,测量指标包括眼球前后径、横径、前房轴深、晶体厚度、玻璃体腔径。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各测量指标在不同性别、年龄间的比较及眼球前后径与前房轴深、晶体厚度、玻璃体腔径相关性分析。结果  (1)CT扫描图像能清晰显示眼球结构 ,边缘清晰。 (2 )除晶体厚度外 ,眼球各结构的CT测量值在不同年龄组中无显著性差异 ,男性眼球前后径、横径、前房轴深、玻璃体腔径值分别为 (2 5 .12± 0 .83)mm ,(2 5 .2 5± 0 .15 )mm ,(2 .71± 0 .5 1)mm ,(15 .77± 0 .81)mm ;女性为 (2 4 .4 8± 0 .79)mm ,(2 4 .5 4± 0 .84 )mm ,(2 .5 4±0 .4 5 )mm ,(15 .0 9± 0 .93)mm。晶体厚度男女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但各年龄组间有差异。 70岁前晶体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厚。玻璃体腔径与眼轴长显著正相关。结论 首次制定了本地成人不同性别眼球各结构的CT测量正常参考值 ,并发现除晶体厚度外 ,眼球各径线测量值男性均大于女性。 70岁前晶体厚度随年龄增长而增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遗传性痉挛性截瘫(hereditary spastic paraplegia,HSP)伴薄型胼胝体的颅脑和脊髓MRI特征,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5个家系8例临床和遗传学确诊为HSP伴薄型胼胝体患者的颅脑和脊髓MRI资料。分析每例患者的MRI特点,并分别测量胼胝体膝部、体部和压部的厚度,分别在C3和T2水平测量相应平面脊髓的前后径及横径,另选取20例在本院行颅脑平扫MRI及颈椎MRI的正常病例为对照组进行相应测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8例颅脑MRI均表现为胼胝体变薄,以膝部和体部明显,分别为(2.2±1.6)mm、(2.0±0.9)m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胼胝体压部未见明显变薄(P>0.05);C3、T2脊髓的前后径、横径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8例均出现双侧脑室周围白质内及额顶叶深部脑白质对称性异常信号灶,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呈高信号。7例有脑萎缩,7例有颈胸段脊髓萎缩且其中1例胸髓末段显示异常信号灶。结论 HSP伴薄型胼胝体的颅脑和脊髓具有典型的MRI特点,主要表现为胼胝体膝部及体部变薄、脑萎缩、侧脑室周围脑白质内及额顶叶深部脑白质对称性异常信号灶及脊髓萎缩。MRI对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但确诊还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基因检查。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腰椎管狭窄的性质,临床表现、X线平片、造影片及CT平扫的特征性表现。方法对200例腰椎管狭窄进行了X线平片、造影片及CT平扫的测量。结果X线平片显示椎管横径小于20mm,前后径小于15mm而定为腰椎管狭窄占94%,造影片测量造影剂柱横径小于12mm,矢状径小于10mm应考虑有严重腰椎管狭窄,CT测量其前后径范围是15~25mm,小于11.5mm定为狭窄。结论联合应用X线平片、造影片及CT平扫测量法中的其中两项或三项对腰椎管狭窄症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求正常成人前纵隔的位置和形态。方法 在CT上测量 10 0例健康志愿者隆突层面前纵隔的前后径、前横径、后横径及位置 (偏离人体中线的距离 )。结果  10 0例健康志愿者CT测量得出的正常范围 ( 95 %正常界限 ) :位置右偏 5mm~左偏15mm ;前横径 <3 0mm ;后横径女性 <40mm ,男性 <5 0mm ;前后径女性 <3 0mm ,男性 <3 5mm。结论 本文建立了前纵隔位置和形态的正常值范围 ,将有助于我们判断轻微的纵隔移位及其他可能引起前纵隔形态和位置异常的疾病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Chiari畸形I型(Chiari malformation type I, CMI)小脑扁桃体下缘位置和形态与脊髓空洞症的关系.方法 20例Chiari畸形I型患者行MRI检查,对小脑扁桃体下缘至枕骨大孔平面的距离进行测量,并观察小脑扁桃体下缘形态.测量病例组脊髓空洞前后径和上下径,分析其与小脑扁桃体位置的相关关系.结果 病例组中18例小脑扁桃体(90%)呈尖形,2例(10%)呈圆钝形.小脑扁桃体疝出范围为-27.5~-3.7 mm,平均值为(-11.7±1.5) mm.20例CMI患者中12例合并有脊髓空洞症.建立空洞前后径、上下径与h值的多元回归,对其偏回归系数进行统计学检验,P>0.05,认为空洞前后径、上下径与h值没有相关性.结论 CMI中小脑扁桃体形态变尖明显较多,小脑扁桃体的位置改变与脊髓空洞症的大小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由于颈椎不同部分相互间重叠,邻近结构的复盖,及不适当的体位,可使颈椎某些异常遗漏或误诊。1.椎管矢状径较短:常颈椎椎管横切面呈三角形,横径大于前后径,脊髓呈圆形。颈椎椎管矢状径的长短变异较大,成人从颈_3至颈_7,测量范围为13~22毫米。当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椎间盘退行性变时,可产生同一平面椎管矢状径变短。椎体向后半脱位和过度伸展时,矢状径也可缩短。前后径缩短,即棘突基部和同一椎体或另一椎体的椎体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比MRI黑血成像技术与下肢CT静脉造影(CTV)在评估髂静脉压迫综合征中的应用。方法:收集可疑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患者83例,在下肢CTV检查前后2 d内行MRI黑血成像T1SPACE检查;运用5分法对比T1SPACE序列及下肢CTV检查在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及股静脉的图像质量;对比2种检查方法所得患侧髂总静脉最大受压处前后径、对侧同层面髂总静脉前后径、患侧髂总静脉远端前后径、对侧髂总静脉远端前后径及狭窄率。结果:2种检查方法在下腔静脉、髂总静脉、髂外静脉及股静脉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SPACE图像质量评分均低于CTV(均P<0.001);2种方法的图像质量评分均≥3分,可满足临床诊断需求。T1SPACE及下肢CTV测量的患侧髂总静脉最大受压处前后径、对侧同层面髂总静脉前后径、患侧髂总静脉远端前后径、对侧髂总静脉远端前后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SPACE所测值均较CTV低(均P<0.001)。T1SPACE及CTV...  相似文献   

16.
直背综合征的临床及X线诊断(附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直背综合征为原因不明的胸部发育障碍所引起的一种综合征[1,2],临床较为少见,国内文献渐有报道[3,4]。例1 男,22岁。胸闷、气促3年,加重1周就诊。3年前即常有此症状,尤以活动后为甚。体检:胸廓扁平,背部平直,左2~3肋间Ⅱ~Ⅲ级sm,P2>A2。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右束支传导阻滞。X线检查:正位胸片心脏大小、形态正常,胸廓横径26.5cm;侧位胸片见脊柱胸段平直,后凸消失,心脏前移致胸骨后心缘接触面增大,胸廓前后径9.0cm,胸廓前后径/胸廓横径为0.34。X线诊断为直背综合征(图1,2)。 图1 正位胸片示心影不大,肺血正常,胸廓横径26.5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经皮穿刺L5~S1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外侧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用 16例成人脊柱 (包括骨盆 )标本 ,对L5~S1间盘厚度、横径以及骨孔的上下径进行了观测。结果  (1)测得间盘靶区横径为 (8.0± 1.3)mm。 (2 )骨孔的上下径为 (8.8± 1.4)mm ,上部横径为 (8.3± 1.1)mm ,下部横径为 (4 .4± 0 .5 )mm。结论 这一解剖学测量结果对经皮穿刺L5~S1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外侧入路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受检者个体化因素与成人腹部CT客观图像质量间的相关性。方法对2012年3月~10月间有临床诊断或治疗需求的144例患者,以固定管电流模式行腹部CT平扫检查。同时记录患者的身高、体重,测量定位像上经L1椎弓根水平的腹左右径,测量腹部CT横断面图像经第一肝门水平的腹部径向数据,利用3Dreformat软件的XSECTION功能在脐水平测量腹腔内脂肪含量百分比及皮下脂肪厚度数据,考察这些个体化因素与腹部CT客观图像质量的相关性。结果各种个体化因素与客观图像质量噪声值间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267(身高)、0.702(体重)、0.7(体重身高比)、BMI(0.661)、0.744(定位像L1椎弓根水平腹左右径测量值)、0.739(最大腹横径)、0.712(最大腹前后径)、0.765(上腹部平均最大径)、0.613(内脏脂肪测量值)、0.431(皮下脂肪测量值)。且定位像上腹左右径测量值与第一肝门水平最大腹横径测量值间比较,有强相关(R=0.931)。结论本研究涉及的个体化因素与客观图像质量间有相关性(0.267~0.765),其中腹部径向因素的相关性最高。定位像L1椎弓根水平腹左右径测量值可作为简便易行的调节成人腹部CT扫描参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周鹏  陈荔川  高雪梅  钟辉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6):675-676,679
目的:探讨X线表现在扁胸综合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例扁胸综合症的X线的影像学资料,并加以总结。结果:全部病例摄取标准胸部正侧位片,测量胸廓前后径(APDb)和横径(TTDb),计算胸前后径和横径之比率。APDb/TTDb比值≤38%可诊断直背综合征。按照分级标准,本组25例,轻度(38~36%)14例;中度(35~33%)10例和重度(32%以下)1例。结论:X线影像学表现在扁胸综合症的诊断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T2WI、扩散加权成像(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对比增强T1WI对ⅠB1期宫颈癌病灶大小测量的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经术后病理确诊为ⅠB1期宫颈癌患者的病例资料,所有患者术前行常规平扫、对比增强MRI和DWI(b值取0、800和1000s/mm2)检查。分别在T2WI、ADC、DWI和对比增强T1WI图像上测量病灶的左右径、前后径及上下径,采用t检验将MRI测量值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四种图像上测得的病灶左右径与手术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增强T1WI和T2WI上测得的病灶前后径与手术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DC图和DWI上测得的病灶前后径小于病理测量值(P<0.05)。对比增强T1WI和T2WI上测得的病灶上下径与手术病理结果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各成像序列能够对宫颈癌ⅠB1期病灶大小进行相对精确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