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对比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传统皮外缝合术应用于自然分娩孕产妇的效果,分析前种缝合术的应用优势。方法 将在本院产科行阴道分娩的149例均行会阴侧切术产妇作为本次观察主体,其中75例行皮内缝合设为观察组,其余74例行传统皮外缝合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疼痛评分与住院时间均明显不及对照组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感染百分比分别为1.33%与10.81%,观察组明显不及对照组高(P〈0.05);两组切口愈合甲等百分比分别为97.33%与86.49%,观察组效果明显更具优势(P〈0.05)。结论 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从患者疼痛程度、住院时间、术后美观性等方面均较传统皮外缝合术更具优势,且该缝合术并发感染机率低,更利于术后母体的康复和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传统会阴缝合术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会阴侧切手术产妇6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进行传统会阴缝合术,观察组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比较两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切口缝合耗时、切口平均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产妇切口甲级愈合率比对照组高,P <0.05;观察组切口缝合耗时、切口平均愈合时间(15.51±1.12)min、(5.51±1.62)d比对照组(23.78±2.12)min、(7.57±2.89)d短,P <0.05。观察组1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3.03%;对照组7例切口感染,发生率为21.21%,P <0.05。干预前生活质量相似,P> 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的临床效果优于传统会阴缝合术,可提高切口甲级愈合率,降低感染率,缩短缝合和愈合时间,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现常用的可吸收合成缝线包括聚乳酸羟基乙酸线,聚二氧杂环包酮线,这类缝线具有满意的抗张力强度,良好的操作性能,材料具有均一性、稳定性、无毒性、无胶原性和无致癌性,对抗体组织反应小,具有较强的抗酸性及抗感染的作用[1]。我院于2000年4月~10月采用聚乳酸羟基已酸线行手术切口皮内连续缝合24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243例,男98例,女145例。年龄8~85岁,平均年龄47岁。1.2 切口愈合类型:Ⅰ类切口计89例,包括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可吸收线用于会阴切口缝合的效果。方法采纳可吸收线缝合会阴切口。结果切口愈合率达99%。结论可吸收线缝合会阴切口并皮内缝合皮肤不拆线是一种理想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0例会阴侧切产妇,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100例。观察组用胶原蛋白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侧切口;对照组采用2-0肠线及1号丝线皮外缝合法。结果观察组在减轻会阴疼痛,促进伤口愈合、伤口美观无痕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可吸收胶原蛋白缝合线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术中具有伤口疼痛轻、愈合快、外观美、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钰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2):686-687
目的产科较为普遍的手术方式之一的会阴侧切,是以缩短第二产程,使母体软组织得到有效的安全保护为目的。结果所有病例中,产妇的平均住院时间为4d,院内无人感染。结论会阴侧切皮内连续缝合方法,一方面使产妇的经济负担得到了减轻,另一方面又使得病床使用率得到了增加,因此值得准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会阴侧切术后皮内缝合与传统皮外缝合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9月~2011年9月的经阴道分娩并行会阴侧切术的136例产妇随机分组,65例经传统皮外缝合的产妇设为对照组,71例经皮内缝合的产妇为观察组,观察切口疼痛程度、愈合情况、感染率及美观效果。结果皮内缝合疼痛率较低,术后感染少,切口甲级愈合率高,且切口及手术瘢痕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经皮内缝合疼痛较轻、感染率低、愈合好,且较为美观,具有传统皮外缝合方式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将2004年4月~2006年4月的985例会阴侧切产妇皮内缝合法报道如下: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孕产妇年龄22~30岁,平均25岁。均为孕1产0,宫内孕37~42周足月单胎妊娠,侧切适应证为:头位难产、臀位、高危妊娠需缩短第二产程者、第二产程延长者、早产儿,麻醉采用会阴部阻滞麻醉或局部皮下浸润麻醉两种。  相似文献   

10.
喻芬 《北方药学》2014,(3):145-145,106
目的:探讨会阴侧切缝合术采用连续缝合法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会阴侧切产妇120例中,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会阴左侧切,阴部神经阻滞,2-0铬制肠线。观察组60例用2个0铬制肠线行阴道黏膜连续锁边缝合、会阴肌层间断缝合、用2-0可吸收肠线连续皮内缝合会阴切口,对照组60例采用1号丝线间断外缝皮肤层。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伤口愈合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侧切口较平整,住院天数少,不用拆线,效果好,减轻了产妇伤口的疼痛。结论:采用皮内连续缝合法能减少产妇疼痛,增加伤口愈合率,利于产妇休息和母乳喂养,提高产妇生活质量。且外形美观,住院时间短,从而减轻了产妇痛苦,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  相似文献   

11.
李倩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7):2644-2645
目的:观察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0例自然分娩产妇会阴侧切口分别采用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和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比较两组的会阴疼痛、切口愈合等情况.结果:无损伤可吸收线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在减轻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方面明显优于常规丝线间断皮外缝合法(P<0.05).结论:连续缝合不打结皮内缝合法具有术后切口反应轻,产妇痛苦小,不需拆线,住院疗程短.且伤口外形美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研究会阴侧切皮内缝合与外缝治疗的临床效果,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行会阴侧切皮内缝合孕产妇80例作为内缝合组,同期行会阴侧切皮外缝合孕产妇80例作为外缝合组,均采取细心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内缝合组切口疼痛程度轻于外缝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缝合组伤口愈合甲级率100.00%,外缝合组甲级率100.00%,两组孕产妇伤口愈合甲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明显优于外缝合,配合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保证较低的切口感染率和较快的切口恢复时间,减轻产妇痛苦。  相似文献   

13.
会阴侧切缝合术是产科最常用的手术之一,适时地行会阴侧切术可缩短第二产程,有益于母婴预后。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胎儿体重呈上升趋势,为了避免发生并发症,减少不必要的母婴损伤,以及人们对术后切口的美观要求,我院自2006年1月采用会阴侧切皮内缝合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杨金妹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6):1660-1660
我院应用可吸收性缝合线对110例经阴道分娩的会阴侧切口行皮内缝合术,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分娩中使用会阴中侧切皮内缝合术的临床效果:方法①术前常规消毒,行双侧会阴局部浸润,掌握好手术时机,用强力碘常规消毒会阴部,当子宫阵缩,会阴体充分扩张,左手中、食指伸入阴道内,撑起左侧阴道壁,用会阴切开剪自后联合开始作一稍向外偏斜的切口,使与中线成15—30°角,向下剪开阴道和会阴皮肤至距肛门括约肌2cm处,转变剪刀方向,使其尖端指向外侧,切口再稍向左偏斜长约1em余,阴道黏膜切开长度不短于皮肤切口长度,切开后用纱布压迫止血;②皮内缝合:分娩结束后,按压子宫,帮助官腔内积血排出探查有无软产道撕裂后,在阴道内填人阴道塞子1块,阻止出血影响手术操作。选择2/0薇乔可吸收手术缝合线,缝合阴道黏膜至处女膜缘,不打结,继续缝合肌肉及皮下组织,在切口顶端紧贴皮下连续皮内缝合,使皮肤对齐,直到阴道口处,在阴道内打结。结果观察367例会阴侧切开皮内缝合的产妇,Ⅲ/甲愈合364例,愈合率99.21%,住院2—3d出院。会阴延期愈合3例,延期愈合率0.79%,其余产妇42d回访,会阴部切口平软,呈线条状,外观美,产妇无疼痛及不适。结论会阴中侧切开皮内缝合术缩短了患者的住院天数,切口出血少、疼痛小、愈合良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1997年7月到2000年2月,我院采用新型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行会阴侧切切口皮内缝合22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1999年7月到2000年2月,我院分娩的初产妇采用此法缝合共225例,年龄20~36岁,平均28岁。225例中胎儿窘迫34例(15.11%),第二产程过长8例(3.56%),臀位5例(2.22%),胎头吸引术5例(2.22%),会阴过紧、会阴体过长、水肿者166例(73.78%),重度妊高征3例(1.33%),早产4例(1.78%)。  相似文献   

18.
李小芝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055-3057
目的:探讨皮内缝合法在会阴伤口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我院行会阴侧切自然分娩的320例产妇资料,按照自愿的原则,会阴皮肤行皮内缝合125例(研究组),丝线间断缝合195例(对照组),观察缝合时间、住院时间及伤口情况.结果:研究组平均缝合时间5 min,对照组平均缝合时间7.5 min,研究组48 h出院,对照组需住院3~5 d;对比两组伤口疼痛、伤口甲级愈合差异均有显著性,线结反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研究组缝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减少了产妇的痛苦及经济负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自1997年6月~2001年6月 ,我院外科共完成直切口腹部手术292例 ,其中146例采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皮内缝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292例 ,男122例 ,女170例 ,年龄9~76岁 ,其中9~15岁32例 ,15~25岁60例 ,25~45岁102例 ,45~65岁80例 ,65岁以上18例。Ⅱ类切口190例 ,Ⅲ类切口102例。1 2手术方法 :将本组随机分二组各146例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丝线分层缝合关腹 ,观察组行医用可吸收合成缝合线连续皮内缝合线一根 (已灭菌、自带园针 ) ,从切口上端开…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