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Rh溶血病较为少见,Rh溶血病E型(以下简称Rh(E)溶血病]则更为少见,我院收治1例,现报告如下。 患儿男,出生后10小时。因全身皮肤黄染进行性加重5小时入院。患儿系第二胎第二产,足月顺产。生后4小时开始出现全身皮肤黄染且逐渐加重。体检:T36.4℃,神志清,足月新生儿貌,全身皮肤重度黄染,无水肿,心肺未见异常。腹平软,肝在右肋下1.0cm,剑突下未触及。脾肋下1.0 cm。余无异常。  相似文献   

2.
黄芃  黄昕 《医药导报》2002,21(4):241-241
患儿 ,女 ,出生 15h ,因进行性全身黄染 ,以“新生儿ABO溶血病”入院。体检 :T 3 6.5℃ ,P 14 0次·min 1 ,新生儿成熟面貌 ,全身皮肤重度黄染 ,颜面部轻度水肿 ,前囟平软 ,口唇无发绀 ,口腔粘膜光滑平软。呼吸平稳 ,双肺呼吸音清 ,未闻及干湿性音。心律齐 ,未闻及杂音。腹平软 ,肝右肋下 1.5cm ,质软 ,脾左肋下刚扪及 ,质软。脐轮无红肿 ,残端无渗血。四肢无水肿 ,肌张力、新生儿生理反射均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WBC 2 8.3× 10 9·L 1 ,N 0 .78,L 0 .2 ,M 0 .0 2 ,RBC 3 .98× 10 1 2 ·L 1 ,Hb 15 8g·…  相似文献   

3.
Rh(-)孕妇由于输血、流产或者生育第一胎后 ,其体内产生IgG类抗 D抗体 ,该抗体可以穿过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 ,致使胎儿红细胞破坏而发生新生儿溶血病 (HDN)。适时适量采用血浆去除法 ,能有效地降低抗 D效价 ,减轻发病程度。我中心收治母婴血型不合患者 1例 ,抗 D效价 1∶5 12 ,采用手工法去除血浆治疗 ,降低效价明显。婴儿出生后 ,经换血治疗 ,痊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病例报告孕妇 ,3 3岁。于 11年前在当地足月顺产一女婴 ,健在。此后 6次妊娠中 ,胎死宫内 2胎 ,产后因严重黄疸死亡 3胎。此次妊娠来石家庄某医院就医 ,…  相似文献   

4.
患儿,女,孕37周,于2010年2月23日行剖宫产出生,体重2330g,Appar评分1—3—4,母亲血型为:"O"型,Rh血型:ccdEe;不规则抗体筛查实验:阳性。患儿出生后重度窒息,肝、脾、淋巴结明显肿大,全身水肿,经复苏后体温:36.8℃,心率:  相似文献   

5.
<正>Rh血型系统是仅次于ABO血型系统的最具有临床意义的血型抗原,Rh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 born,HDN)较为常见,其中抗-E所致的Rh血型不合的HDN占34.4%~([1])。笔者所在医院1例患儿在出生后考虑存在新生儿溶血,抽血送输血科检测新生儿溶血病项目,经检测患儿确为新生儿溶血病,为抗-E抗体所致。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研究导致新生儿溶血病的意外抗体分布情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支持。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对573例病理性黄疸患儿标本进行溶血三项试验和血清胆红素测定,同时进行意外抗体筛选,阳性标本采用经典抗球蛋白法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共检出意外抗体阳性标本38例(6.63%),其中Rh系统35例(92.1%)、MNS系统2例(5.3%)、Duffy系统1例(2.6%)。结论意外抗体的筛查和鉴定有助于新生儿溶血病的及时诊断和治疗,对提高生育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溶血病(HDN)特指母婴血型不合而引起胎儿或者新生儿的免疫性溶血性疾病。在我国,ABO血型系统所致的HDN最为常见,其次为Rh血型系统,MSN、Ken、Kidd、DL母等血型系统偶尔也可引起HDN。笔者于2010年10月检测到1例由抗-Jka不规则抗体引起HDN,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孕妇 ,3 2岁 ,汉族。 2 0 0 0年 12月怀孕 3个月来我院进行产前检查。该孕妇曾妊娠 7次 ,第 1胎女婴足月顺产 ,现 9岁健在。以后 ,5次流产或死胎 ,2次早产 ,均在生后 2~ 3d因皮肤黄染死亡。因当时条件限制 ,未做进一步检查 ,死因未明。本次经血清学检查孕妇为ABCcDUee ,抗D效价为 2 5 6。怀孕期间给予抗免疫胶囊、VitC、VitE等综合药物治疗 ,并密切监测抗体强度 ,保持在 64~ 12 8间。于 2 0 0 1年 6月 2 1日上午 10 :3 0自然生产一女婴。新生儿呈贫血貌 ,3h后出现黄疸 ,伴全身水肿。查HGB 12 3g L ,总胆红素 2 79…  相似文献   

9.
韦桂芬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5):2262-2262
目的:观察大剂量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滴注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符合新生儿ABO溶血病诊断标准且无其他合并症的86例患儿,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大剂量IVIG治疗组。IVIG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IVIG 800~1 000 mg/(kg.d)静脉滴注,每日1次,1~2天。结果:IVIG治疗组血清胆红素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黄疸消退时间为(4.31±1.25)天,常规治疗组为(5.18±1.56)天,P<0.01。结论: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协同治疗新生儿ABO溶血病,可迅速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明显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0.
1临床资料 1.1病例简介患儿母亲31岁,孕5产2,8年前曾产下一健康女婴,近2年来孕3次均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005年3月19日在本市医学院附院产下一男婴,24小时内发生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总胆红素280.1μmol/L,Hb105μmol/L,其母无输血史。在遵义医学院输血科检测血样发现直抗强阳性后,将标本送到本室。经血型血清学检测,测得母亲体内含有高效价的IgG抗-E。经换血治疗后,患儿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1.
邵智利  赵凯等 《河北医药》2002,24(3):236-236
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 (mucocutaneouslymphnodesyndrone ,MCLS)又称川崎病 (Kawasali) ,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临床以不明原因的高热 ,特征性的皮肤、粘膜病变和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 ,主要发生于 4岁以下婴幼儿。近年来本病的发病率有所上升并取代风湿热而成为儿童期主要的获得性心脏病。由于病初缺乏特异性表现 ,如不仔细检查全面考虑易造成误诊。我科自 1994~ 1999年共收治川崎病 2 1例 ,均符合日本MCLS委员会制定的诊断标准[1 ] 。其中误诊 10例 ,误诊率 47.6% ,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12.
妊妇,36岁,无输血史,非近亲结婚。1981年足月娩一女婴园胎盘不正而死亡。第二胎足月顺产一女婴,24小时发生黄染,逐渐加置第四天死亡,临床诊断死园校费直。第三胎足月顺产,婴儿出生后黄疽较第二胎置,第三天死于棱黄疽。1987年3月来我处就诊,当时妊娠三个月,经血清学诊断为“Rh血型系统抗D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一。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周世乔  钟吉康  王崇英  纪芸 《贵州医药》2005,29(11):1017-1017
1临床资料 1.1病例简介患儿母亲31岁,孕5产2,8年前曾产下一 健康女婴,近2年来孕3次均不明原因自然流产。2005年3 月19日在本市医学院附院产下一男婴,24小时内发生皮肤 黄染并进行性加重,总胆红素280.1μmol/L,Hb105μmol/L. 其母无输血史。在遵义医学院输血科检测血样发现直抗强 阳性后,将标本送到本室。经血型血清学检测,测得母亲体 内含有高效价的lgG抗-E。经换血治疗后,患儿痊愈出院。 1.2检查试剂与方法 抗-A,抗-B,抗-D,抗-C,抗-E,抗-e, 抗-lgG,抗lgG+C3d,抗C3、谱细胞、聚凝胺试剂均由上海血 液中心生物制剂有限公司提供,酶处理细胞由本室自制。进 行直抗试验、释放试验、游离试验、抗体筛查、效价测定。  相似文献   

14.
徐秀云  周根水  童小燕  刘昕 《江西医药》2014,(10):1067-1068
新儿溶血病是指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同种免疫性溶血,其中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ABO血型不合中又以母亲O型,胎儿A或B型时最多,母A型,胎儿B或AB型,母B型,胎儿A、AB型较为少见。其原因是O型母亲可受自然界中类似A、B物质的抗原刺激,自发地产生IgG类抗A或抗B抗体[1,2],而A或B型的母亲产生的抗B或抗A凝集素主要为IgM,IgM抗体不能通过胎盘屏障进入胎儿体内。我们遇及1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35岁。独坐发笑,不由自主,不定时发作1年。近1个月加重。每天数次发笑,每次15分钟左右,发作时自言心中明白,但未能抑制,伴有抑郁少言,阵发心慌,寐差梦多,舌质淡红、脉弦细数。遂投甘麦大枣汤,处方:甘草60g 小麦30g 大枣10枚龙骨30g 牡力30g 当归10g 白芍15g  相似文献   

16.
郎立新  王晓波  周振环 《河北医药》2011,33(15):2391-2391
患者,女,14岁。主因面黄、乏力伴上腹痛3d,加重伴恶心、腹泻1d。于2009年10月29日入院,患者入院前3d不明原因出现面色萎黄、周身乏力伴上腹部疼痛,并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量约100ml,在当地诊所给予“庆大霉素40万U入5%碳酸氢钠200ml静脉滴注1次”后症状较前加重,  相似文献   

17.
患儿 ,男 ,3天 ,系第4胎 ,第3产 ,孕36周。因胎膜早破行剖宫产娩出 ,出生体重2900克 ,生后1分钟阿氏评分9分。于生后12小时即出现颜面皮肤黄染并进行性加重而入院治疗。患儿母亲第1胎为死胎 ;第2胎出生后亦有皮肤重度黄染病史 ,现生长发育正常 ;第3胎出生后30分钟不明原因死亡。体检 :T36.2℃ ,P140次/分 ,R45次/分 ,足月儿外貌 ,发育正常 ,反应良好 ,哭声有力 ,全身皮肤重度黄染 ,无皮疹 ,无水肿 ,前囟平软 ,心肺正常 ,腹平软 ,肝右肋下1.0cm ,脾未触及 ,原始反射存在。实验室检查 :入院时血常规WB…  相似文献   

18.
钱明明  郭霞  乔芳  王远花  王振雷  何路军  苏蔓 《安徽医药》2021,25(10):2102-2105
目的 分析ABO血型不合合并低效价免疫球蛋白G(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报告ABO血型不合合并低效价IgG抗-M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HDN)1例,病例样本为2017年11月河北省血液中心接收的临床病人标本,对病儿及其父母进行血型鉴定,利用抗体鉴定谱细胞检测病儿及其母亲血清、病儿红细胞放...  相似文献   

19.
新生儿RhE溶血病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出生30min出现黄疸并伴有贫血症状的新生儿进行血型血清学试验,为临床进一步的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患儿血液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血清游离抗体鉴定,红细胞抗体放散试验;对患儿母亲血液标本进行ABO、Rh血型鉴定,血清抗体特异性鉴定。结果患儿ABO血型为A型,Rh表型为DccEE,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血清和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抗体和IgG抗-A抗体;母亲ABO血型为O型,Rh表型为DCCee,血清中检出IgG抗-E抗体和IgG抗-A抗体。结论该患儿血清及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出IgG抗-E和IgG抗-A抗体,与母亲血清中检出的抗体相同,故可确诊为免疫性抗-E抗体合并抗-A抗体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