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木通是常用中药,在市场上使用的有关木通、川木通、木通、淮通,其中关木通、川木通收载于《中国药典》:1000年版一部,木通收载于《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2年增补本,淮通收载于《四川省中药材标准》1987年版。由于来源不同,其化学成分各异,功能主治及毒性也有所不同,需要认真鉴别。  相似文献   

2.
为保证患者用药安全,解决历史上木通品种的混用问题,国家药监局日前决定,取消关木通(马兜铃科)的药用标准。国家药监局在《取消关木通药用标准的通知》中要求,凡生产龙胆泻肝丸(含浓缩丸、水丸)、龙胆泻肝胶囊(含软胶囊)、龙胆泻肝颗粒、龙胆泻肝片的企业,务必于2003年4月30日前将处方中的关木通替换为《中国药典》2000年版2002年增补本中收载的木通(木通科)。其他国家标准处方中含有关木通的中成药品种,务必于2003年6月30日前替换完毕。替换后的品种涉及原标准需要修改的,须将修订后的标准报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司。《通知》同时要求,各省、…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药典收载的几种木通饮片进行来源、性状方面的鉴别 ,从皮层、中柱鞘纤维、木部导管、射线、髓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描述 ,总结出几个易于鉴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木通、川木通与关木通的比较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管理现状 木通是常用中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在"关木通"的肾毒性未引起重视之前,药品使用单位往往以"木通"为药斗名,关木通与川木通混用.自"关木通"中所含马兜铃酸的毒性越来越明确之后,至现在SFDA已取消"关木通"的药用标准,成方制剂中所用"关木通"以"木通"替代.  相似文献   

5.
现已公认关木通有毒 ,但关木通中毒的防治尚无良策。 2 0 0 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关木通项下注明 :有毒 ,肾功能不全及孕妇忌服。但关木通临床广泛应用 ,误用或潜在中毒的危险在所难免 ,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选择适当方法对关木通进行减毒增效。我们从有关文献[1 ,2 ] 中受到启发 ,根据中药配伍炮制增效减毒的基本理论和实践经验 ,首次提出并初步证实用炮附子对关木通减毒的研究思路。1 仪器与材料高效液相色谱仪 ,包括 SP8-1 0 0泵 ,Spectra2 0 0紫外检测器。马兜铃酸 、 (aristolochic acid 、 ,简称AA 、AA )、马兜铃内酰…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一向被人们误为无不良反应的药物,许多药物广告也这样误导宣传。但据有关资料表明仅2000—2002年北京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就收到龙胆泻肝丸含关木通在内的药物不良反应80多例,有关医学刊物的文献检索,其中因龙胆泻肝丸导致肾损害者累计数为157例。1病因分析据关木通及其复方制剂的肾毒性病例的临床观察,认为关木通的肾毒性可能与超量、长期、不辨证服用有关。国内现有3种不同科属的木通,即木通科木通、毛茛科的川木通和马兜铃科的关木通,而引起肾损害的主要是含马兜铃酸成分的关木通。由于品种混用,误将关木通当木通使用。木通从临床…  相似文献   

7.
关木通贤毒害及其防治研究为当前国内外中药安全性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通过对国内外报道的34例关木通肾毒害病例及其防治进行综述认为:1)历代木通品种及其药性毒性尚本草学考证和学比较加以澄清;2)亟待确立关木通临床安全服用的原则和方法;3)关木通肾毒性的真正原因和确切有待揭示;4)关木通肾毒 害的防治企盼良策。  相似文献   

8.
概要介绍了关木通及其主要成分马兜酸的毒性及不良反应,建议禁用关木通作为木通类药材。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关木通HPLC-DAD-ESI/MS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可用于关木通质量的评价,为进一步开展关木通的肾毒性代谢研究提供药材质量依据。方法用75%甲醇对不同产地的关木通样品进行提取,经HPLC-DAD-ESI/MS联用技术分析,建立指纹图谱,确定共有指纹峰,并选用两种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比较。结果关木通中含有30个特征指标成分,初步建立了30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HPLC-DAD-ESI/MS指纹图谱。24批被测样品的指纹图谱整体相似度在0.871~0.998,各产地关木通之间相似性良好。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现性好,可应用于关木通的品质评价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关木通致SD大鼠肾脏损害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关木通对肾脏的毒性作用。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成 3组 ,即对照组及关木通S组和关木通B组 ,关木通两组每天灌胃不同浓度的水煎液 ,对照组灌胃自来水。 7d后测尿量、尿糖、尿蛋白及血肌酐并处死关木通B组大鼠 ,取肾脏做病理。于 30d、6 0d测对照组和关木通S组大鼠尿量、尿糖、尿蛋白及血肌酐、尿素氮 ,并处死 10只S组大鼠取肾脏做病理。 90d时重复上面的实验并处死对照组和关木通S组动物。结果 关木通B组大鼠死亡 2只 ,病理显示肾小管弥漫性坏死 ;关木通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大剂量关木通中毒导致的肾损害为急性肾小管坏死 ,小剂量关木通也不宜长期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青蒿为常用中药材,系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解暑清热、抗症之功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亦有收载.本品以草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相似文献   

12.
龙胆泻肝汤出自清代医家汪昂的<医方集解>,方由龙胆草、栀子、黄芩、车前子、泽泻、木通、生地黄、当归、柴胡、甘草等10味药物组成,具有泻肝胆实火,清肝胆湿热之功效.然而因为当前木通来源混杂,品种繁多,且有药典与教材的误导,更因关木通产量较多等等原因,致使目前大量关木通充斥药材市场,从而使临床应用本方时往往用关木通代替木通,进而导致临床应用时出现了诸多肾损害的报道,限制了本方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青蒿为常用中药材,系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 annua 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解暑清热、抗症之功效.<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中亦有收载.本品以草蒿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马兜铃酸的热稳定性和配伍对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影响,探讨马兜铃酸Ⅰ的配伍减毒机制。方法HPLC法测定关木通单煎液、关木通与丹皮共煎液、马兜铃酸Ⅰ对照品单煎液、关木通单煎后药渣和关木通与丹皮共煎后的关木通药渣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结果马兜铃酸Ⅰ在纯水中煎煮后减少,并在其保留时间前又出现一个色谱峰,此峰同样出现在关木通煎煮液中。丹皮与关木通药对共煎液中的马兜铃酸Ⅰ的量低于关木通单煎液,并且共煎后的关木通残渣中的马兜铃酸Ⅰ也低于单煎后残渣。结论马兜铃酸Ⅰ在加热的条件下不稳定,部分生成另外一种物质。丹皮与关木通配伍后没有抑制关木通中马兜铃酸Ⅰ的溶出量,配伍减少关木通煎煮液中马兜铃酸Ⅰ的原因是后者溶出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相似文献   

15.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东北马兜铃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 Kom.的干燥藤茎,符合《神农本草经集注》《本草纲目》《和汉药考》(日)“茎有细孔,两头皆通”的命名依据。近20年我国年累计销售量约为6.4×106kg,即约有1亿人服用,出口销往日本、东南亚各国的关木通每年约2×104kg。中国泌尿系统癌症的发病率只占全部肿瘤的3.5%,低于4%的世界平均水平和西方大多数国家[1],可见广泛使用关木通并未增加中国泌尿系统癌症的发病率。20世纪90年代初比利时减肥药事件,因“苗条丸”用了含马兜铃酸(aristolochic acid,AA)的广防己后,陆续有关木通对大鼠长期…  相似文献   

16.
中药关木通中的抗肿瘤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关木通(AristolochiamanshuriensisKom)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方法对关木通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7个马兜铃菲类化合物:马兜铃次酸Ⅱ(1),马兜铃酸Ⅰ(2)、Ⅱ(3)、Ⅳ(4)、Ⅲa(5)、Ⅳa(6),马兜铃内酰胺Ⅲa(7)。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为首次从关木通中获得。  相似文献   

17.
目的:优选蜜炙关木通的工艺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法,以炮制后关木通中马兜铃总酸的含量为评价指标,优选关木通蜜炙工艺。结果:优选的工艺条件,蜜的种类为老蜜,用量为25 g/100 g生药,炒制时间为5 min。结论:该炮制工艺条件稳定,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8.
关木通及其复方制剂引起肾损害的报道已引起广泛关注,但木通引起范可尼综合征报道甚少。现将我院收治的1例报告如下,以期引起临床医生对木通肾毒性的重视以及加深对范可尼综合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中药关木通中的抗肿瘤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研究关木通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方法:用色谱法和光谱解析方法对关木通乙酸乙酯和甲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结构鉴定。结果:共得7个马兜铃菲类化合物:马兜铃次酸Ⅱ(),马兜铃酸Ⅰ(2)、Ⅱ(3)Ⅳ(4)、Ⅲa(5)、Ⅳa(6),马兜铃内酰胺Ⅲa(7)。结论化合物1为新的天然产物,化合物7为首次从关木通中获得。  相似文献   

20.
关木通配伍减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木通,为马兜铃科北马兜铃AristolochinacontortaBge.或马兜风铃A.debilisSieb.etZucc.的果实,种子中含马兜铃酸。马兜铃酸的毒副作用临床表现为急性肾小管坏死或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易发展成慢性肾功能衰竭。合理配伍是降低含马兜铃酸中药肾毒性的主要途径。本文就此综述如下。1导赤散中关木通的配伍李春香等[1]进行了导赤散与单味药关木通水煎液对动物肾毒性的观察。发现导赤散6g/(kg.d)组大鼠,无论是肾功能检测指标,还是肾组织形态学均未发现任何明显的肾损伤痕迹。用RP-HPLC法测定导赤散药液中马兜铃酸含量为0.1605mg/mL,低于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