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腹股沟疝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2013年1~12个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收治120例无张力疝修补术患者,研究护理干预对围手术期的影响。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25~45 min,住院时间2~7 d。护理后患者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焦虑自评表评分和抑郁自评表评分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7 d至6个月,无复发,恢复良好。结论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腹腔镜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治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腹壁切口疝是经原腹壁手术切口突出于腹壁潜在间隙或薄弱区而形成的,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是诸多引起切口疝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1]。从传统疝修补到补片置入的无张力疝修补再到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治疗效果显著提高。腹腔镜手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具有创伤小、康复快等优点,已成为治疗腹壁切口疝的首选治疗方式。2007年1月至2014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造口旁疝是指病人接受造口手术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腹腔内组织和器官突出于结肠、空肠或尿道等造口周围的人造通道中所形成的肿物。是各种造口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发生率约为造口手术的10%-25%.在Miles和Hartmann手术中发病率更是高达30%~50%。术后一旦发生造口旁疝往往会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以及病人自身的疏忽,使得疝囊及其内容物不断增大。从而直接影响到造口装置的密封性;同时绝大部分病人都会出现皮肤刺激、局部胀痛及消化不良等不适症状,降低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5.
造口旁疝是指肠造口有关的腹壁切口疝,临床上不少见。常见的主要症状是造口旁出现肿块,伴有局部疼痛不适或坠胀感,影响造口袋的使用及体形美观,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不便,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发生嵌顿、绞窄致肠梗阻甚至弥漫性腹膜炎、中毒性休克危及患者生命。2004年1月至2009年1月,我院共收治造口旁疝患者12例,行无张力修补术,经精心治疗和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赵迪  赵洪岩 《腹腔镜外科杂志》2012,17(6):407+411-407,411
<正>腹腔镜疝修补术始于上世纪90年代,目前应用最多的是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 prosthe-sis,TAPP)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 pros-thesis,TEP)。TEP是在TAPP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相对TAPP  相似文献   

7.
一、造口(旁)疝的定义从造口组织(旁)腹壁缺损处突出的疝。二、造口(造瘘)的定义造口:人为的将肠管或尿道在腹壁上造一瘘口,用于废物排出体外。  相似文献   

8.
对10例造口旁疝患者实施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结果9例补片修补成功,1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而转剖腹缝合修补。提出术前根据患者心理特点予以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时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并加强术中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高龄巨大造口旁疝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高龄巨大型造口旁疝患者15例,均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对其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手术。术后出现腹壁修补区疼痛3例,心力衰竭1例,肠梗阻1例,均经保守治疗病情稳定后顺利出院,随访2~43个月,无复发。结论高龄巨大型造口旁疝患者行腹腔镜下修补术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正>腹壁切口疝是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经原腹壁切口的薄弱区域突出而形成的,疝环直径大于10 cm为腹壁巨大切口疝,多由切口感染或切口裂开等因素诱发~[1]。腹腔镜治疗腹壁巨大切口疝以显著的疗效成为治疗的首选。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我科为74例腹壁巨大切口疝患者行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laparoscopic inguinal hernia repair,LIHR)上世纪90年代开展至今,技术日益成熟,其术式主要包括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及腹腔内补片植入术(intraperitoneal onlay mesh,IPOM)[1]。TEP具有操作方便、对腹壁组织损伤轻、术后复发率低、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临床应用广泛[2]。现结合2006年1月  相似文献   

12.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股沟疝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传统的开放式疝修补手术已有100余年的历史,由于修补手术有张力,术后存在10%~15%的高复发率。1995年Phillip等报道腹腔镜疝修补术的复发率仅为1.7%,明显低于传统疝修补术,且具有手术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较好的美容效果等优点,目前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对10例造口旁疝患者实施腹腔镜下造口旁疝补片修补术.结果9例补片修补成功,1例因腹腔内广泛致密粘连而转剖腹缝合修补.提出术前根据患者心理特点予以心理护理,术前充分准备,术中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时准确地传递手术器械,并加强术中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6-12-2018-01间在睢县人民医院接受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36例患者,围手术期在做好术前心理、肠道准备等护理措施,术后在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完善呼吸道管理的基础上,加强切口感染及腹压增高等并发症的预防措施。36例患者的手术时间为(61.06±8.20)min,住院时间为(7.10±0.50)d。切口甲级愈合34例。2例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经对症治疗后愈合。出院后患者均获随访12~18个月,其间未出现复发病例。  相似文献   

15.
腹腔镜下造口旁疝修补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口旁疝是各种腹部造口手术后常见的后期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在术后2年内高达1.8%~48.0%[1],绝大部分造口旁疝病人会出现皮肤刺激、局部钝痛等症状,同时由于疝囊及其内容物不断增大,不仅会影响到造口装置的密封性,甚至可引起肠梗阻、肠坏死等严重并发症,从而大大降低了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并威胁到病人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补片行造口旁疝修补术的方法、安全性及临床效果.方法:2004年11月~2006年8月,对10例造口旁疝进行腹腔镜下补片修补术.结果:10例均在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和补片固定,顺利完成造口旁疝修补手术.手术时间65~135 min,平均92 min.术后住院6~9 d,平均7 d.术后持续疼痛达3个月以上者3例,术后浆液肿2例,经穿刺抽液和加压包扎后治愈.无手术死亡、无造口感染和肠瘘发生.随访7~26个月(平均13个月),未见造口旁疝复发.结论:腹腔镜下行腹腔内粘连松解、采用腔内缝合器固定补片来修补造口旁疝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正>腹股沟疝是常见病,以老年患者最为常见[1]。腹腔镜疝修补术自1990年开展以来,已得到飞速发展,目前应用最多的是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otally extraperitoneal,TEP),具有患者创伤小、疼痛轻、康复快等优点[2]。但老年患者常伴有慢性支气管炎、前列腺增生等慢性疾病,加之胃肠功能减弱、术后限制活动,极易导致术后腹胀、尿潴留、便  相似文献   

18.
造口旁疝是乙状结肠造口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常见的开放手术治疗有原位单纯疝修补术、造口重建及网片修补术。我院自2011年11月-2013年2月对7例造口旁疝进行了腹腔镜修补手术[1-2],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腹腔镜钥匙孔手术行造口旁疝修补术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1月~2011年10月采用钥匙孔技术及Proceed补片完成的13例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2例回肠代膀胱造瘘,11例左下腹永久性乙状结肠造瘘,其中1例为造口旁疝修补术后复发。术中游离疝周粘连后,将补片适当修剪,中间留圆孔,置于疝囊下方,用5mm螺旋钉枪固定于腹壁。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并发症2例:横结肠系膜血管损伤1例,造瘘肠管损伤1例;术后并发症3例:切口感染1例,血清肿2例。术后随访5-52个月,平均26个月,1例复发,1例死于肺部感染。结论采用腹腔镜钥匙孔手术及Proceed补片行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临床疗效较为满意,在降低造口旁疝修补术后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方面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造口旁疝治疗进展-腹腔镜造口旁疝修补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造口(旁)疝定义 从造口组织(旁)腹壁缺损处突出的疝. 2 造口(造瘘)目的 造口:人为的将肠管或尿道在腹壁上造一瘘口,用于废物排出体外.(1)永久性造口:单腔造口多是永久性的,如结肠造瘘(人工肛门);(2)暂时性造口:双腔造口常是暂时性的,如回肠造瘘、结肠造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