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应用生物电阻抗法调查战士和学员在人体成分上是否存在差异,分析存在的问题。方法:用人体成分分析仪对107例战士和202例学员的人体各组成成分进行测量,并对两组人员测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战士组蛋白质、无机盐、水分、瘦体组织相对于体重的含量分别为0.18±0.01、0.06±0.01、0.66±0.03、0.89±0.04;学员组为0.17±0.01、0.06±0.01、0.63±0.04、0.86±0.05,战士组高于学员组,两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而体脂百分比低于学员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生物电阻抗法可以准确的反映机体的营养状况;运动对人体成分组成有很大的影响,体育锻炼对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方志军  周虹 《当代医学》2021,27(9):155-156
目的探讨烧伤患者行血浆脑钠肽(BNP)检测对评估病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烧伤患者72例(烧伤组),根据患者烧伤程度进行分组,其中A组患者28例(Ⅱ度烧伤面积<9%),B组患者25例(Ⅱ度烧伤面积10%~29%/Ⅲ度烧伤面积≤10%),C组患者19例(Ⅲ度烧伤面积10%~20%/烧伤总面积>30%),另选取本院2020年1月到院健康体检者40名设为对照组。比较BNP在健康体检者、不同烧伤程度患者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烧伤组患者烧伤后的第2、3、4天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组、B组、C组患者烧伤后第1天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组、B组、C组患者烧伤后第2、3、4天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烧伤患者在受伤后BNP水平逐渐升高,且烧伤程度越严重,BNP水平越高,对于病情评估及治疗方案制定有积极引导价值。  相似文献   

3.
严重烧伤并发急性肾功衰(AFR)采用传统实验方法不能早期发现。作者通过测定部分钠排泄(FeNA),α—糖戒酶,亮氨酸氨基钛酶(ZAP)和血,尿中的β2—微球蛋白对20例严重烧伤病人进行了研究。 20个病人分成式组。第一组15人,烧伤面积大于35%35—95%>1既往无肾脏病史。其  相似文献   

4.
应用生物电阻抗法对129例患者体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判定生物电阻抗法对患者体脂含量测定的意义。方法用生物电阻抗方法和皮褶厚度法对 12 9例外科择期手术患者进行体脂含量测定。结果对 12 9例患者用皮褶厚度计所测皮褶厚度和利用人体脂肪测定仪所测体脂含量有显著相关性 :等级相关系数男性r =0 .773(P <0 .0 5 )。女性r =0 .5 (P <0 .0 0 1)。两种方法对12 9例患者体脂过量 ,体脂正常 ,消瘦检出例数经一致性检验 ,Kappa值 =0 .5 47(P <0 .0 5 )。结论用生物电阻抗法对人体体脂测定方法可靠 ,实用性强 ,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成批中重度烧伤病人的抢救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幻 《广西医学》2003,25(8):1545-1547
20 0 2年 6月 1 1日 1 1时 ,由于汽车在行驶途中突然燃烧 ,致 1 3例病人中重度烧伤 ,我院急诊科出诊途中遇见 ,迅速将病人接入院抢救 ,在人员少 ,时间紧的情况下 ,由于组织指挥得力 ,抢救及时 ,治疗方案正确 ,护理得当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1 3例病人 ,其中男 1 2例 ,女 1例 ,年龄 1 9~ 46岁 ,平均 32岁。按 1 970年全国烧伤会议分类标准(1) :轻度烧伤 0例 ;中度烧伤 3例 ,烧伤面积为1 7%~ 30 % ;重度烧伤 8例 ,烧伤面积为 33%~5 0 % ;特重烧伤 2例 ,烧伤面积为 60~ 65 %。创面以深 度为主 ,部分为浅 度及…  相似文献   

6.
电烧伤包括电接触烧伤、电弧烧伤和由电所导致的火焰烧伤。电接触烧伤引起的损伤最为严重,尤其是高压电烧伤[1],当电流流经人体时,电能在体内转变为热能,造成机体组织的坏死。损伤多深达神经、血管、肌肉、肌腱和骨骼等组织,常引起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残废。我科自1990年2月~1997年11月共收治16例电接触烧伤病人,经过积极的治疗及精心护理,除1例自动出院外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6例,均为男性,年龄11-48岁,平均年龄(28.00±10.13)岁;高压电烧伤11例,低压电烧伤5例;烧伤面积最小不足1%,最大2…  相似文献   

7.
<正>人体为电流的良好导体,触电机体可致损伤。我科2000年9月至2011年9月收治电烧伤病人185例,现将其治疗方法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电烧伤患者185例,其中男性152例,女性33例,年龄5~70岁,烧伤面积1%~64%体表面积。其  相似文献   

8.
梁自乾  黎信森 《广西医学》1990,12(4):248-250
1971年1月至1988年12月,我院共收治化学烧伤病人108例,现将救治情况总结如下: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收治的108例化学烧伤病人中,男性62例,女性46例,成人84例,儿童24例,年龄3个月~71岁,烧伤面积3.5~92%,平均烧伤面积  相似文献   

9.
生物电阻抗、BMI、腰围等方法检测青年健康人肥胖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方法检测青年健康人肥胖率的差异。方法:对369名青年健康人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臀围、上臂围、三头肌皮褶厚度(TSF)、肩胛下皮褶厚度(SSF)的测量及采用BCA-2A人体成份分析仪测定人体成份,选择五种不同的指标计算男性、女性肥胖率,包括体脂百分比、BM I、腰围、理想体重和(TSF SSF),比较各种方法对男女肥胖率检出率的差异。结果:男性、女性各人体测量指标均数有显著性差异(P<0.05),五种不同指标对男女肥胖检出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体脂百分比检出率最高,理想体重法检出率最低。结论:生物电阻抗法检测肥胖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小儿烧伤创面大小和深度的因素.方法通过对1494例0~14岁急诊小儿烧伤住院患者病史资料的分析,探讨不同性别、年龄、烧伤原因和不同年代或人口组成对小儿烧伤创面的影响.结果患儿平均烧伤面积为(11.842±9.897)%TBSA,Ⅲ度烧伤面积为(1.236±3.87)%TBSA,性别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并随着年代越近平均烧伤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逐渐减小.烧伤创面主要分布在头面颈、躯前侧;热液是主要烧伤原因,非热液的Ⅲ度烧伤面积显著较大;居家是发生烧伤主要场所,而公共场所Ⅲ度烧伤面积显著较大(P<0.01);4~6岁组患儿平均烧伤面积显著较大(P<0.01),7~14岁组Ⅲ度烧伤面积最大(P<0.01);本市和外来患儿烧伤总面积和Ⅲ度烧伤面积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患者年龄、烧伤原因、烧伤场所是影响烧伤面积大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5~11岁男童体成分中脂肪、去骨瘦体重的含量与变化特点,及它们与骨密度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4月—2012年4月就诊于沈阳市儿童医院儿保门诊的健康体检男童,年龄5~11岁,共1150名,利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量全身骨密度(BMD)、瘦体重(LBM)、体脂肪(FM)及体脂肪含量百分比(%BF)。按照年龄分组后,对数据进行组间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男童全身及各部位FM、LBM、BMD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童11岁时出现FM突增。男童%BF9~11岁较稳定。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年龄组全身%BF(11岁组男童仅LBM与全身BMD正相关)和LBM均与全身BMD正相关。结论:5~11岁男童FM、LBM的含量、比例和分布是一个变化的过程,对BMD的贡献不同,存在年龄差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我国男性青年人体质量的几何分布。方法 采用CT 图像分析法对 5 0例 18~ 2 3岁我国男性青年进行了全身CT横断层扫描、影像分析和测算。结果 获得了样本各环节的质量数据 ,与国外有关数据比较 ,整体质量最大绝对误差为 2 .94kg ,平均绝对误差为 0 .88kg ;最大相对误差为 5 .0 0 % ,平均相对误差为 0 .34 %。结论 为建立我国男性青年人体惯性参数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单纯性肥胖儿童和青少年血清Leptin(LEP)浓度,其与体重指数(BMI)、血脂间的关系。方法用放免法检测30例肥胖儿童和30例健康儿童的血清LEP,并对其与BMI、血脂水平作相关分析。结果肥胖组与健康组比较血清LEP、BMI均显著增高(P<0.01),血脂六项指标中有三项(TG、apo-A、apo-B)肥胖组高于对照组(P<0.01)肥胖组血清LEP浓度与BMI间相关性具显著意义(P<0.05),与血脂间(TG、apo-A)也呈现高度显著性相关(P<0.005,P<0.05)。#哈肥胖儿童和青少年的血清LEP浓度增高,与BMI、与血脂部分指标间的正相关,表明脂肪组织分泌LEP与肥胖程度相关,血清LEP可能在血脂代谢活动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4.
体重指数、体脂肪率与高脂血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澍  赵瑛 《海南医学》2006,17(9):20-21
目的研究高脂血症患者的体重指数(BMI)和体脂肪率(FAT%),并对该两种肥胖指数进行比较;方法应用410GS型TATINA专业型体脂测定仪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体脂肪率的测定.血液粘稠度、空腹血糖、血脂、尿酸、肝肾功能按常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高脂血症患者的BMI和FAT%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BMI和FAT%具有良好的相关性;30岁以上女性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FAT%存在显著差别,而BMI未见差异;结论BMI和FAT%不仅是肥胖的指标,对潜在的高脂血症发生的危险性亦有预报作用;对于30岁以上女性,FAT%更能准确判断体脂含量和肥胖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Objective: Obesity is a potentially modifiable and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and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ESRD). We hypothesized that Canadian children are at greater risk for ESRD because of the higher prevalence of overweight. We compared body composition of comparable cohorts of paediatric patients with CKD between Canada and Germany to assess the obesity-related risk for CKD in both countries. Patients: 127 German and 412 Canadian children with CKD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same study in 1999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Measurements and Results: Body composition was determined as a body mass index (BMI) z-score using American reference intervals (NHANES Ill database) and Box-Cox transform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were found in age, gender and underlying diagnosis. Canadian children had a median BMI z-score of +0.4030 that was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e median BMI z-score of the German children (+0.1096, p=0.0380, Mann Whitney). The median BMI z-scores of the Canadian children were also found to be statistical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the American reference intervals (p〈0.0001, Wilcoxon signed rank test). Conclusion: Canadian children with CKD exhibit higher BMI z-scores when compared to a similar cohort of German children with CKD. As obesity is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progression to end stage renal disease, more attention needs to be paid to the body composition of Canadian children with CKD.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初次妊娠妇女待孕前体重指数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群组研究方法,对2000—2006年间,在牡丹江中医院产前门诊就诊并在其院部分娩单胎的839名初次妊娠的育龄妇女进行了研究。这些妇女按体重指数分成五组:偏轻组(BMI〈18.5kg/m^2)、正常组(BMI=18.5—23.9kg/m^2)、超重组(BMI=24~27.9kg/m^2)、肥胖组(BMI=28~31.9kg/m^2)、和病态肥胖组(BMI≥32kg/m^2)。使用单变量和多变量分析对比各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和正常组妇女相比,病态肥胖组妇女患妊娠高血压疾病{0114.37(95%CI1.32,14.41)}和妊娠期糖尿病{OR6.01(95%CI1.95,18.52)}的风险极高,而体重偏轻组妇女的患病风险最低。病态肥胖组妇女引产几率最高{OR2.94(95%CI1.02,8.48)},体重偏轻组妇女引产几率最低。病态肥胖组妇女剖腹产几率最高{OR3.22(95%CI1.13,9.22)},体重偏轻组妇女剖腹产几率最低。病态肥胖组妇女更容易患产后出血症{OR4.05(95%CI1.08,15.20)}和早产{OR5.55(95%CI1.14,27.15)}。病态肥胖组妇女分娩巨大儿的风险最高{OR5.55(95%CI1.14,27.15)},而体重偏轻组妇女风险最低。体重偏轻组妇女分娩低体重儿的风险最高{OR5.14(95%CI1.26,20.92)}。结论:孕妇体重指数的增加相应带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巨起儿、引产、剖腹产发生率的增加。与拥有正常体重指数的妇女相比,体重偏轻的妇女有比较好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医科大学退休教师体型与疾病的关系。方法:对退休教师382人进行体质检查。测量身高、体重,依据体质指数对体型进行分型;生化检测血糖、血脂水平;B超检查肝、胆、脾、肾等。结果:男性身高(169.02±5.66)cm,体重(70.74±9.19)kg;女性身高(157.91±5.66)cm,体重(61.05±10.47)kg,男女性身高、体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收缩压高于女性(P<0.05);其它指标男女间未见差异(P>0.05)。体型正常者225人(58.90%),超重与肥胖者140人(36.65%);女性超重与肥胖者明显多于男性(P<0.05)。超重和肥胖体型者脂肪肝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体型正常者,且女性明显高于男性(P<0.01);男性肥胖者胆囊炎、胆结石、肝内囊肿检出率高于其他体型(P<0.05);女性超重和肥胖体型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检出率明显高于体型正常者(P<0.01)。结论:超重和肥胖体型者高血压、高甘油三酯、脂肪肝检出率明显高于体型正常者,预防肥胖是提高退休教师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8.
腰围、BMI与人体测量参数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体质指数(BM I)、腰围与脂肪分布的关系。方法:对449名男性和569名女性健康成年人进行人体测量和生物电阻抗测量。年龄18~74岁,男性平均为(38.74±16.5)岁,女性平均为(40.23±15.6)岁。按BM I分为三组:BM I=18.5~23.9为正常体型组,BM I=24~27.9为超重组,BM I>28为肥胖组。按腰围分组: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正常组;男性腰围>85 cm,女性腰围>80 cm为腹部肥胖组。结果:其测量参数均随着腰围和BM I的增加而增加。男性超重组的平均年龄在44岁,肥胖组的平均年龄在45岁,明显早于女性超重组和肥胖组的。腰围身高比值与年龄、腰围、三头肌皮褶厚度、肩胛下皮褶厚度、髂部皮褶厚度、体脂含量的相关性大于BM I、腰臀围比值和C指数。结论:45岁为男性发生肥胖的危险年龄。正常体型的男性和女性成年人,腰围应不超过身高的一半。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汉族青少年肥胖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延边地区安图县高中3年级汉族学生共1 658人,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分别以体重指数(BMI)和腰围作为评价肥胖的指标.[结果]男生各体格指标水平均明显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及女生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11.2%,7.1%,肥胖检出率分别为2.3%,1.4%,超重及肥胖合计检出率分别为13.5%,8.5%,男生和女生的超重及合计检出率差异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BMI与体重、腰围、臀围、腰围臀围比值(WHR)及腰围身高比值(WHtR)之间具有正相关关系,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893,0.548,0.584,0.056,0.555(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本地区青少年超重肥胖与性别、身高、体重、腰围、臀围、WHR及WHtR有相关关系.[结论]延边地区汉族青少年BMI与体重、腰围、臀围、WHR及WHtR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