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分流(CABG)术后冠状动脉竞争血流对左乳房内动脉(LIMA)桥血流中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含量的影响,探讨动脉桥血管早期衰坏的分子机制。方法:建立猪CABG术后桥血管竞争血流动物模型,利用血流闭塞器造成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测量桥血管血流量及方向变化,并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硝酸还原酶法分别检测LIMA桥血流中ET、NO含量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AD)近端狭窄程度越轻,LIMA桥血流量越少;LAD近端未完全闭塞时,LIMA桥均出现双向血流。CABG术后LIMA桥血流ET含量明显高于移植前(P<0.05),NO含量明显低于移植前(P<0.05)。LAD近端冠脉竞争血流越大,LIMA桥血流NO含量越低。LIMA桥血流NO含量与LIMA桥血流量呈正相关(r=0.957,P<0.05)。LAD近端30%狭窄时,NO含量明显低于LAD近端90%狭窄及全部闭塞时(P<0.05),LAD近端50%狭窄时,NO含量明显低于LAD近端全部闭塞时(P<0.05)。LIMA桥血流ET含量有随LAD近端冠脉竞争血流增加而升高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来自未完全闭塞冠状动脉的竞争血流可引起LIMA桥血流量下降,产生双向血流,并导致桥血流中NO含量显著下降。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动物模型,探讨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对乳内动脉血管桥血流的影响。方法:15只小型猪在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行左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 artery, LAD)旁路移植,利用血流闭塞器造成LAD不同程度狭窄,用超声血流检测仪测量不同狭窄程度时乳内动脉桥即时血流。结果:LAD无狭窄时,乳内动脉桥血流量最小,随LAD狭窄程度增加,桥血流增加,当狭窄>50%时,桥血流均有明显增加。结论: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存在竞争血流,当LAD狭窄<50%时,竞争血流较大。此动物模型可重复性高,操作简单,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冠状动脉竞争血流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左前降支(LAD)自身狭窄程度、有效侧支循环及左室前壁及前间壁有无活动异常对左乳内动脉(LIMA)旁路内逆向血流(RF)形成的影响。方法对CABG手术治疗中建立LIMA-LAD旁路的133例患者的LIMA旁路进行分析。按3种不同影响因素对比分成6组,测量各组患者LIMA-LAD旁路平均RF速度,分析诸因素对RF形成的各自影响程度。结果狭窄程度不同的两组间RF速度平均值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具备及不具备有效侧支循环的两组间RF速度平均值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两组间RF速度平均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来自LAD近端的自身血流可显著影响CABG术后LIMA-LAD旁路的瞬时血流灌注,是旁路内产生RF的重要因素,LAD有效侧支循环的建立也是RF的主要成因之一。RF与左室前壁及前间壁有无活动异常无明确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Wang W  Hu SS  Song YH  Sun HS  Xu JP  Yang KM  Zheng Z  Wang X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7):1881-1884
目的评价使用桡动脉和乳内动脉作为惟一桥材料进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近期和中期结果。方法从1999年1月到2005年1月共123例患者[男114例,女9例,平均年龄(51.9±9.4)岁]采用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目标血管桥在两根以上。术前左心室EF值30%~78%,24例患者(21.1%)心室收缩功能较差(EF〈50%)。64例患者有陈旧性心肌梗死病史,4例患者因不稳定性心绞痛进行了急诊手术。36例左主干病变患者。74%的患者使用非体外技术进行吻合,每个患者平均吻合口数为2.6±0.4。结果早期死亡率0.8%。术后并发症包括,7例患者出现一过性房颤(5.7%),1例患者因为低心排安装主动脉球囊反搏(IABP),3例患者因为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和心律失常在术后1个月内再次入院。20例患者(1999--2001年)进行了5年随诊[平均随诊(62±13)个月]。3例患者在随诊中死亡,均为心脏原因。1例患者因再次心肌梗死而行二次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另1例患者因原先动脉桥狭窄而行经皮冠状动脉内球囊扩张术(PCI)。结论使用桡动脉和乳内动脉作为桥材料进行全动脉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近期效果较好,中期手术并发症较低。  相似文献   

5.
乳内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九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也内动脉用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可行性,采用乳内动脉联合大隐静脉作为旁路材料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冠心病9例。其中,冠状动脉3支病变5例,9例共搭桥28支,人均旁路3.1支,9支为左乳内动脉,余为大隐静脉。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心肌缺血均得到明显改善。结果显示,良好的乳内动脉取材、防止内膜损伤、可靠的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吻合是手术成功的保证。国人乳内动脉是冠状动脉搭桥的良好旁路材料,可提高冠状动脉搭桥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不同乳内动脉游离方法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的安全性及术后远期预后。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3月在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117例,根据患者乳内动脉游离方式分组,A组患者接受带蒂法游离胸廓内动脉,B组患者接受骨骼化法游离胸廓内动脉。对两组患者术中临床指标、围手术期指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对患者进行3 a随访,记录两组患者随访期内心绞痛分级情况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远端吻合口数、左侧乳内动脉流量、左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右侧乳内动脉流量、右侧乳内动脉搏动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呼吸机辅助时间、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术后切口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的术后胸腔积液量少于A组,ICU停留时间短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A组(P<0.05)。随访期止时,B组患者高等级心绞痛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冠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筛选、分析导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的患者左乳内动脉桥血管闭塞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02年1月—2006年8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高长青主刀完成的CABG术后患者共228例。通过64-MSCTA的方法判断CABG术后左乳内动脉桥血管通畅情况,收集患者术前、术中信息和术后资料,对可能导致左乳内动脉桥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后,将筛选后的结果通过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找出危险因素。结果术前冠脉造影前降支狭窄百分比、术前冠脉造影弥漫性病变;术前血糖;术前甘油三酯;术中检查靶血管直径;LIMA桥血流;同期室壁瘤手术为单因素危险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LIMA桥病变的危险因素是靶血管的狭窄程度和LIMA桥血流量。结论 LIMA桥通畅率和靶血管狭窄程度、桥血流相关。  相似文献   

8.
薛松  萧明第  刘沙 《上海医学》2002,25(10):657-658
本组 16例患者采用双侧乳内动脉到左心系统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 ,即右乳内动脉经过横窦与冠状动脉回旋支的主要分支吻合 ,左乳内动脉与冠状动脉前降支吻合的手术方法 ,现结合临床资料介绍手术的体会。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本组共 16例 ,男 12例 ,女 4例 ,年龄 5 2~ 74岁 ,平均为 (6 4 .1± 6 .2 )岁。冠状动脉 2支病变 4例 ,3支病变 9例 ,4支病变 3例 ,总计搭桥 4 7支 ,平均搭桥 2 .94支。采用乳内动脉 32支 ,静脉桥 13支 ,桡动脉桥 2支。二、手术方法患者常规平卧位 ,正中开胸 ,先取左侧乳内动脉 ,连同乳内静脉及周围组织一起取下 ,左…  相似文献   

9.
胸廓内动脉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为胸廓内动脉与冠状动脉旁路搭桥术提供解剖学资料。材料和方法 :对 32具成人尸体标本的胸廓内动脉和冠状动脉进行了观测。结果 :胸廓内动脉自起点至终端长度为 18 2 5cm ;胸廓内动脉外径在起始处、第 4肋软骨上缘和终端处分别为 3 2mm、2 2mm和 2 0mm ;冠状动脉前室间支、旋支、左缘支、对角支、右冠状动脉、后室间支外径分别为 3 8mm、3 1mm、2 0mm、2 1mm、3 9mm和 2 2mm。结论 :胸廓内动脉与冠状动脉的主要分支外径接近 ,用起点原位的胸廓内动脉移植 ,其长度适用于心前壁和侧壁的血管移植 ;用游离移值 ,其长度足以桥接升主动脉与任何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0.
唐茂华 《海南医学》2021,32(8):1048-1052
冠状动脉相关疾病已成人类心血管疾病死亡病因之首,对于内科介入治疗及药物的治疗无明显效果的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能达到缓解症状、延长患者生存率的目的.左侧乳内动脉桥移植到左前降支的策略被认为是冠脉重建的金标准,而实际临床工作中患者常为冠脉多支血管病变,往往需要多根血管桥,右侧乳内动脉和桡动脉是冠脉多支血管病变患者...  相似文献   

11.
Lai Y  Huang F  Yang J  Xu C  Wu Q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21):1454-1456
目的:探讨双侧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搭桥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自1998年1月到2001年3月,运用双侧乳内动脉连续为51例患者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所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6-65岁(平均49.9岁),48例患者为3支病变,3例为左主干病变,37例术前有心梗,4例合并室壁瘤。47例在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4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39例行左侧乳内动脉(LIMA)到钝缘支、右侧乳内动脉(RIMA)到前降支;9例行LIMA到前降支、RIMA到右冠状动脉手术;LIMA到前降支、RIMA到钝缘3例。运用胃网膜右动脉或桡动脉行其他病变血管搭桥手术。4例同时行室壁瘤切除。1例行冠状动脉内膜剥脱。人均搭桥3支。结果:手术早期死亡3例(手术早期死亡率5.9%)。死亡原因:1例术后围术期心梗导致低心排,1例顽固性心律失常,1例因脑栓塞在术后40d死亡。4例需主动脉球囊反搏支持。2例术后出现切口感染,再次清创处理。随访2-39月(平均15.5个月),患者均无心绞痛再次发作。B超检查显示双侧乳内动脉均通畅。结论:双侧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搭桥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近期效果比较满意,远期效果尚待进一步随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经胸超声多普勒频谱分析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内乳动脉血流特征的价值.方法62例择期CABG患者行左内乳动脉与左前降支吻合术.术前及术后2周于静息态和Azoulay手法下经左胸骨旁第一肋间行超声多普勒频谱内乳动脉血流评估.结果围术期内乳动脉内径无显著改变,多普勒显像由术前三相波形变为术后二相波形,收缩期峰值流速(PSV)显著降低[由(54.5±26.4)cm/s降为(26.6±12.2)cm/s,P=0.0061],舒张期峰值流速(PDV)显著升高[由(8.7±3.8)cm/s升为(18.9±12.4)cm/s,P=0.0037],搏动指数及阻力指数显著降低.使用Azoulay手法后,91.5%(54/59)舒张期、收缩期峰值流速比率(PDSVR)>1,提示内乳动脉血流通畅,余8.5%(5/59)比率<1,但>0.6,提示内乳动脉限制性血流特性.结论经胸多普勒显像评估内乳动脉血流特征是一项无创、易行的CABG后疗效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乳内动脉(IMA)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制备方法及吻合方式。方法:1998年7月-2001年4月本科共施32例CABG,27例采用左乳内动脉桥材与左前降支(LPDA)吻合。结果:随访1-28个月,3例发生急性IMA闭塞死于术中,1例术后2dIMA堵塞猝死,余28例临床效果。结论:规范化的IMA制备、吻合方法是保证IMA桥质及临床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The left internal mammary artery (LIMA) had become the conduit of choice for myocardial revascularization, since it has been rates of LIMA grafts are proved that 10 ears patency more than 90%. The arterial graft trunk dissection is a rare event, affecting the procedure effects and related to reoperation.3 According to Kim and coworker's study,4 the arterial graft trunk delayed dissection manifested by early post-operative angiography only occurred in 6 of 1111 of the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s. So up to now, the consequence of dissections without severe hemodynamic abnormality is beyond our knowledge.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骨骼化双侧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使用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日本顺天堂大学医院60例接受了骨骼化双侧乳内动脉血管桥进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冠心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结果 左右乳内动脉长度分别为(20.3±1.2)和(20.5±1.3)cm,远端吻合口平均(4.1±1.5)个.组合Y或I血管桥19例,序贯吻合34例,升主动脉不接触技术45例.术后并发严重心律失常2例,脑梗塞合并败血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合并多脏器功能衰竭各1例,肺部感染2例,手术死亡2例.术后随访(15.6±3.2)个月,远期无死亡或心脏性事件患者.结论 骨骼化双侧乳内动脉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中具有良好的早期效果.骨骼化法采取的乳内动脉长度更长,可以安全地利用双侧乳内动脉进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术(CCABG)中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程度与大隐静脉(SV)桥血流量的相关性。方法  将行CCABG治疗的89例患者按RCA狭窄程度 (<75%、75%~95%、>95%)分为3组,A组15例、B组53例、C组21例,常规用SV与RCA吻合,吻合完毕,得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用即时超声血流探测仪直接测量并记录SV桥血流波形、平均流量、搏动指数(PI)及平均动脉压,进行SV血流量的对比研究。结果  C组SV桥平均血流量(43.8±19.1)mL/min,显著高于A组(26.3±12.8) mL/min和B组(35.6±17.0)mL/min(P<0.01);B组SV桥平均血流量大于A组(P<0.01);C组PI值(1.72±0.81)小于其他两组(P<0.01),B组PI值小于A组[(2.9±0.98)vs(3.8±1.4),P<0.05];3组间平均动脉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CABG中,RCA狭窄程度越高,SV桥血流量越大,PI值越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80岁高龄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的治疗难点、围术期处理,以提高高龄冠心病患者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2001年4月—2006年12月62例≥80岁冠心病患者行CABG,男46例,女16例,年龄80~87岁,平均年龄为(82±2)岁。其中停跳CABG30例,不停跳CABG32例。结果全组行单纯CABG54例,CABG 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DVR)1例,CABG 二尖瓣置换(MVR)1例,CABG DVR 三尖瓣成形(TVP)1例,CABG 室壁瘤切除3例,CABG 激光心肌血运重建(TMLR)2例。共搭桥145支,胸廓内动脉桥41支,静脉桥104支。术后住院期间死亡6例,病死率为9.7%。术后心绞痛症状明显缓解。随访40例(71.4%),平均随访时间为(6.2±5.0)个月;6个月时,90.0%(36/40)的患者无心绞痛发作。结论≥80岁高龄冠心病患者行CABG是可行的,应重视围术期处理,及时处理并发症,不应因患者年龄大而放弃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介绍同时应用左内乳动脉和桡动脉移植物行冠状动脉搭桥的早期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同时应用左内乳动脉和桡动脉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21例。常规体外循环下搭桥18例,非体外下搭桥3例。平均每例搭桥(4.21±0.98)支,搭动脉桥2.6支。[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随诊未发现心绞痛复发,除1例心衰外,无其他心脏事件发生,无心电图缺血表现发生。无前臂缺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内乳动脉和桡动脉搭桥的近期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