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57例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和17例糖尿病无合并末梢神经炎患者血清11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并互相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合并末梢神经炎者血清硼、锰水平较无合并末梢神经炎者升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元素(Ba、Cr、Cu、Fe、Mg、Mo、Sr、Ti、Zn)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文对血清硼、锰水平升高与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关系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检测76例广州地区冠心病者血清10种微量元素(锌、锶、钼、锰、镁、铁、铜、铬、钡、硼)与健康人对照,结果显示冠心病者血清钼、镁、铜、铬、硼含量增高,其中铬、硼增高尤为显著。锌、锶、锰无显著差异。急性心肌梗塞组与其余冠心病组比较,10种微量元素血清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86例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铜值,并与50例健康人相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血清锌值下降,铜值增加,血清铜/锌比值明显增高,经统计学处理均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在糖尿病组选择并发白内障,视网膜病变、末梢神经炎、肾病患者分别与无此类并发症者作血清铜/锌比值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P>0.05)。本文对糖尿病患者血清锌、铜值变化与临床关系作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及其结合蛋白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 用免疫放射分析法测定28例合并DR、68例无DR的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156例正常对照者的空腹血清IGF-Ⅰ,Ⅱ,IGFBP-1,3水平.结果 ①与正常对照人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有否DR,血清IGF-Ⅰ(ng/ml)降低[256.1±163.99(对照组),184.73±110.97(DR组),163.12±11.97(NDR组),P<0.05],糖尿病合并与不合并DR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②与正常对照相比,糖尿病患者不伴DR者IGF-Ⅱ(ng/ml)水平较低(863.82±268.27 vs 703.31±295.12,P<0.05),正常对照组与糖尿病合并DR组之间,糖尿病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③糖尿病无论是否合并DR血IGFBP-1水平(ng/ml)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均P<0.05),糖尿病二组间差异无显著性(54.06±30.85,75.81±58.91,68.17±36.54);④IGFBP-3水平三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糖尿病患者血浆IGF-Ⅰ,Ⅱ,IGFBP-1,3水平与DR的关系不明确,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糖尿病肾损害时脂蛋白(a)[LP(a)]水平的变化。方法测定3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和40例未合并肾病患者血清LP(a)水平,与5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肾病组LP(a)水平明显增高,与未合并肾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均<0.05),糖尿病未合并肾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糖尿病并发肾功能损害时血清中LP(a)水平增高,可能与其致肾损伤机理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血清内脏脂肪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探讨visfatin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血脂康对其影响。方法:2型糖尿病无颈动脉斑块患者40例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80例随机分为血脂康治疗组40例,辛伐他汀治疗组40例。检测血脂康组和辛伐他汀组与对照组治疗84d前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血清visfatin等指标的改变,并进行临床疗效对比。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斑块患者的visfatin水平高于无颈动脉斑块对照组(P<0.05),但三组间血清TC、TG、LDL-C、HDL-C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84d后两治疗组血清TC、TG、LDL-C和visfatin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HDL-C也高于治疗前水平(P<0.05),但两治疗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①visfatin可作为检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指标;②在调节血脂水平的同时,血脂康具有与辛伐他汀相似的降低visfatin作用,血脂康可能通过减低visfa...  相似文献   

7.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与脑梗死患者血糖升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脑梗死诊断标准患者89例,分为既往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另选100例无糖尿病及其它主要器官病变者为正常对照组。采空腹静脉血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糖尿病组与无糖尿病组之间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空腹血糖水平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正常对照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与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无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与正常对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测定,是早期鉴别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可靠方法,可以对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进行早期干预,对选择治疗方案、判断预后等均有较大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英 《微创医学》2004,23(4):421-42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卒中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Hcy)的关系.方法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39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24例正常对照组进行血清Hcy的测定.结果合并脑卒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Hcy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及无脑卒中的糖尿病患者(均P<0.05),正常人与无脑卒中2型糖尿病患者的Hcy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Hcy血症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脑卒中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申晓波 《吉林医学》2022,(3):819-821
目的:分析血清C肽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联合检测在诊断糖尿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71例作为糖尿病组,并以1∶1配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71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均检测血清C肽、HbA1c水平,对比两组血清C肽、HbA1c水平和糖尿病组有无并发症患者血清C肽、HbA1c水平变化,分析血清C肽、HbA1c水平和糖尿病患者并发症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组血清C肽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HbA1c水平较健康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组有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水平较无并发症者高,HbA1c水平较无并发症者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C肽(r=-0.619)和糖尿病患者合并并发症呈负相关,HbA1c(r=0.709)和糖尿病患者合并并发症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C肽表达水平较低,HbA1c呈高表达,C肽和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呈负相关,HbA1c和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呈正相关,临床可及时监测血清C肽、HbA1c水平变化,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10例糖尿病并发阳萎患者(并发阳萎组),16例单纯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25例男性健康人(对照组),血清中锌(Zn)、锰(Mn)、镁(Mg)、铬(Cr)值的变化。结果表明:并发阳蒌组血清中Zn、Mn、Mg、Cr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和P<0.01)。糖尿病组仅血清中Mg、Cr低于对照组(P<0.01)。并发阳萎组血清Mg与其他两组比较最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和P<0.05)。本文讨论了糖尿病引起四种元素降低的原因,对男性性功能的影响及糖尿病患者并发阳萎的若干机制,提出纠正其不足将可能改善阳萎症状及其原发疾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清中同型半胱氨酸(Hcy)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及临床应用.方法测定172例糖尿病和84例健康对照血清中Hcy及CRP的含量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病、单纯性糖尿病及健康对照血清Hcy的含量分别为17.23±4.21μmol/L、14.56±3.82μmol/L、9.05±3.11μmol/L、8.74±2.08μmol/L;CRP的含量分别为9.21±5.32mg/L、5.45±2.17mg/L、5.03±2.46mg/L、4.84±2.06mg/L.Hcy的含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肾病两组结果明显高于单纯性糖尿病及健康对照组(p<0.05);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糖尿病肾病两组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单纯性糖尿病与健康对照组两组之间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CRP的含量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组明显高于其它组(p<0.05),其它各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检测血清Hcy及CRP对判断糖尿病是否并发冠心病与肾病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高频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50例正常人及52例糖尿病人血清11种微量元素的水平,并对糖尿病合并肾病病人与糖尿病无合并肾病病人之间的微量元素变化作比较。结果显示糖尿病人血清微量元素 Ba、Fe、Mg、Mo、Ti 及Zn 水平降低,Cu 水平升高,有显著性差异。糖尿病合并肾病组血镁下降程度较无合并肾病组为轻。(P<0、05)。本文对糖尿病合并肾病与无合并肾病两组血镁下降水平不同的原因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及其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了20例正常人2、0例冠心病患者和70例2型糖尿病(DM)患者的血清Lp(a)水平,综合考虑其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E)、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将7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2组:2型糖尿病无肾病组40例(BUN<7.30 mmol/L,CRE<105μmol/L,mAtb<11.7 mg/L),糖尿病肾病(DN)组30例(BUN>7.30 mmol/L,CRE>105μmol/L)。结果: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无DN组间血清Lp(a)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肾病组Lp(a)水平显著升高(P<0.05),这一点与冠心病患者相似。2型糖尿病患者中,血清Lp(a)水平与mAlb呈简单正相关关系(r=0.03,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mAlb未能进入多元回归方程。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无DN时,血清Lp(a)水平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2型糖尿病合并DN患者出现血清Lp(a)水平显著增高,且与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关系,提示Lp(a)水平升高可能继发于DN的肾脏损害,随肾脏损害进展而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糖尿病末梢神经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综合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评估两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正中神经传导速度、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7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的治疗副反应产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末梢神经炎的疗效明确,安全性高,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DM)和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探讨血脂在2型DM合并ACS发生中的作用。方法测定68例2型DM无合并ACS患者(无合并ACS组)、68组2型DM合并ACS患者(合并ACS组),68例健康对照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水平。结果①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C、TG、LDL—C、ApoB水平显著升高(P<0.05),HDL—C、ApoAI显著降低(P<0.05)。②2型糖尿病并发ACS组与无并发ACS组比较,血清TC、TG、LDL—C、ApoB水平显著升高(P<0.05),ApoAI显著降低(P<0.05),HDL—C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2型DM患者存在血脂代谢异常,且2型DM合并ACS者血脂代谢异常进一步加剧,血脂代谢异常是2型DM发生ACS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以及瘦素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对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155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对比,测定受试者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收缩压、舒张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水平、采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等指标,同时采用ELISA测定系统测定受试者的血清瘦素水平,进行t检验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两组间血清瘦素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中肥胖者的瘦素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肥胖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与BMI、臀围具有相关性(P<0.05),与血压无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瘦素水平与肥胖直接相关,提示瘦素参与肥胖过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原(AGT)对2型糖尿病肾病(DN)的影响。方法将46例DN患者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20例、临床糖尿病肾病组(CDN组)26例,另有32例为正常对照组(NC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和尿中的AGT水平。结果 1)EDN组、CDN组较NC组血清AGT水平明显升高,有显著性差异(F值:54.327,P<0.05),而EDN组、CDN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与EDN组比较,CDN组尿AGT水平高,NC组低,各组间有显著性差异(F值:207.113,P<0.05)。2)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清AGT水平与尿AGT水平无相关性。结论尿血管紧张素原可能是反映2型糖尿病肾病肾功能损害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与健康者血脂水平的差异。方法:以60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和100例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清晨空腹采集血清标本进行血脂检测,对两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与健康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高密度脂蛋(HDL)与健康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含量明显升高,以CHO、TG、LDL升高明显。提示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在控制血糖和血压的同时,应进行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格瑞洛对糖尿病合并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3月—2014年10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ACS且行PCI术患者124例为病例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氯吡格雷组61例和替格瑞洛组63例;另选取同时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年人56例为对照组。病例组均口服阿司匹林,在行PCI术前,氯吡格雷组口服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组口服替格瑞洛,两组均至少连续服用12个月。检测对照组和病例组治疗前后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水平,并记录病例组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和其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3组性别、平均年龄、BMI、存在吸烟史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合并症、血管病变数目及用药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3组血清hs-CRP、LP-PLA2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间存在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30 d,氯吡格雷组和替格瑞洛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格瑞洛能够降低糖尿病合并ACS患者的血清hs-CRP和LP-PLA2水平,对减轻PCI术后炎性反应、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有较好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甲亢与糖尿病(DM)的关系.方法 对60例甲亢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相关抗体、胰岛素分泌状态(释放曲线)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甲状腺激素水平在甲亢继发DM组高于甲亢合并DM组,但差异无显著性;而TgAB、TmAB在甲亢合并DM组明显高于甲亢继发DM组,且差异有显著性;胰岛素释放曲线在甲亢继发DM组呈正常高反应,在甲亢合并2型DM组呈低平曲线或峰值后延,在甲亢合并1型DM组呈低平曲线无峰值.甲抗继发MD组的甲状腺激素水平高于甲抗合并MD组,但行X2检验Ρ>0.05,提示无显著性差异,而二组TgAb、TmAb相比Ρ<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异常可直接影响糖代谢,但甲亢合并真性糖尿病者在临床上不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