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单纯性血尿病因诊断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123例儿童单纯性血尿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结果表明,单纯性血尿在小儿泌尿系疾病中占有重要地位(占19.2%)。123例中单因肾性血尿46例(占37.4%),单因非肾性血尿67例(占545%),两种病因并存者10例。系膜增生性肾炎,薄基底膜病和轻微病变是肾性血尿的主要病因;特发性高钙尿症和“感冒通”所致的药物性血尿是非肾性血尿的主要病因。提示肾活检电镜检查在行性血尿病因诊断中及尿钙测定在单纯性血尿病因诊断中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5年来我科收住的51例儿童血尿的病因进行分析。方法2002年1月~2006年5月我科收住的51例血尿患儿,根据血尿鉴别程序首先鉴定血尿来源于肾小球或非肾小球,肾小球性血尿继续分为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疾病,非肾小球性血尿进一步查泌尿系感染,血管及代谢因素。结果51例血尿患儿中,肾小球性血尿39例,以肺炎支原体感染为主,有过敏性紫癜病史和药物性血尿比例较高。非肾小球性血尿12例,以胡桃夹现象为主。结论儿童血尿病因以感染性为主,肺炎支原体感染后肾炎呈增多趋势。对于单纯性血尿患儿,应尽早作肾活检以明确病因,且应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3.
小儿血尿与特发性高钙尿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c hypercalciuria,IH)在小儿单纯性血尿中较多见,尤其多见于非肾小球血尿的患儿,IH在小儿单纯性血尿中的发病率为28%~35%,若不予干预,2年~15年后72%的患儿有泌尿系结石形成。  相似文献   

4.
单纯性血尿诊治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凡尿中红细胞超过正常数量而无明显的全身性和泌尿系疾病及其症状(如水肿、高血压、蛋白尿、肾功能减退)者列为“单纯性血尿”,与“无症状血尿”、“孤立性血尿”含意类同。单纯性血尿是一常见的临床表现。在健康儿童尿筛查中,日本报告孤立性血  相似文献   

5.
血尿患儿尿和肾组织中巨细胞病毒抗原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血尿患儿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状况。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地氧化物酶连结法,检测55例血抗CMV-IgM阳性的血尿患儿尿中巨细胞病毒早期抗原(CMV-EA),并对其中6例行肾穿刺活检,进行肾组织中CMV-EA检测。结果 单纯性血尿组患儿尿CMV-EA阳性率为80%(32/40)。非单纯性血尿组患儿尿CMV-EA阳性率为20%(3/15)。对照组尿CMV-EA阳性率为19%(10/53)。单纯性血尿组尿MCV-EA阳性率明显高于非单纯性血尿组和对照组(P<0.005,P<0.05)。6例肾组织CMV-EA检测5例阳性(83%)。肾组织CMV感染细胞多为皮质区小管上皮细胞。结论 巨细胞病毒感染可能是单纯性血尿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6.
血尿是小儿肾小球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之一,单纯性血尿又称无症状性血尿,患儿常无明显症状和体征。本文对44例单纯性血尿患儿行肾活检,以探讨单纯性血尿的病理类型,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1-06—2006-12,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单纯性血尿患儿44例,男21例,女23例;年龄2~14岁;起病年龄最小1岁,其中1~5岁4例,~8岁9例,~14岁31例。肾穿刺前病程3个月至10年,其中3个月至1年21例,~3年17例,3年以上5例。临床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性镜下血尿17例,镜下血尿伴发作性肉眼血尿27例。所有患儿均符合单纯性血尿的诊断标准:(1)离心尿,…  相似文献   

7.
孤立性血尿诊治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孤立性血尿 (isolatedhematuria)指仅尿中红细胞数量超过正常 ,而无明确的全身性和 (或 )泌尿系疾病及其相关的检查异常 (如水肿、高血压、肾功能减退等 )而言。在1979年我国儿科肾脏病科研协作组拟定的肾脏病分类方案中称“无症状性血尿”(asymptomatichematuria) ,1981年修订为“单纯性血尿”[1] ,2 0 0 0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肾脏病学组于珠海会议上命名为“孤立性血尿” (isolatedhematuria) [2 ] 。本症发生情况各家、各地报告不一。日本福冈 16 0 0 0 0名健康儿童尿筛查诊断为孤立性血尿者占 0 2 5 %。我国1980年对 2 2 4 2 91名 2…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科临床血尿性疾病的诊断思路。方法总结分析1例IgA肾病合并多发性膀胱血管瘤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女性患儿,9岁,临床表现为多次呼吸道感染后诱发间断肉眼血尿、持续性镜下血尿,伴尿中血凝块6年余,尿常规蛋白+++,RBC满视野/HP;24 h尿蛋白定量0.54~1.02 g,肾早期损伤指标以微量白蛋白为主;腹部、泌尿系超声未见异常;泌尿系增强CT扫描未见异常;肾动脉造影未见动静脉畸形或瘘;肾活检病理诊断为局灶增生性IgA肾病;膀胱镜检查提示多发性血管瘤。结论儿童膀胱血管瘤临床较为罕见,对于表现为肉眼血尿伴血凝块,影像学检查无明确异常或其他疾病者,如IgA肾病诊断后治疗不满意,应行膀胱镜检查,以除外膀胱血管瘤的可能。  相似文献   

9.
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讲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儿童特发性高钙尿症(Idiopathie Hy-percaleiuria,IH)已引起广泛注意。美国Moore等1978年报道发病率为2.9~6.2%,Stapleton等1983年报道发病率为4.2%,国内魏珉等1991年报道北京儿童的发病率为1.7%。IH不仅是泌尿系钙性结石的主要原因,且是儿童常见泌尿系症状,如镜下血尿、发作性肉眼血尿、尿频尿急综合征、尿失禁、反复发作泌尿系感染和痉挛性腹痛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3086例学龄前儿童尿液筛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早期发现泌尿系疾病患儿并及时干预,防止和减少慢性肾衰竭的发生。方法对儿童保健门诊以及幼儿园体检的儿童,在健康体检同时留取尿液标本,通过尿液分析仪检测并作尿沉渣镜检,发现异常者,嘱清洗会阴留取晨尿再连续复查2次尿常规。结果尿常规检查3 086名儿童,初步筛查发现有异常者157例,阳性率5.09%;157例复查2次尿常规,36例仍有异常,占全部检查者的1.17%。15例白细胞尿患儿诊断为尿路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其中14例治愈,其余持续蛋白尿和(或)血尿儿童中通过进一步诊治发现膀胱反流综合征1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1例﹑IgA肾病1例。结论通过尿液筛查能够发现部分隐匿性泌尿系疾病,及早进行治疗干预,对一些无症状血尿和蛋白尿患儿进行长期随访,可防止和减少慢性肾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儿童血尿的确切诊断是困难的,因其症状常无特异性或缺失。对血尿的病因学及其评价,可按出血部位简单划分为肾小球(肾小球血尿)或泌尿系其他部位(非肾小球血尿)两类。最近,Shichiri 等描述了一种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得尿内红细胞体积分布曲线以鉴别成年患者血尿来源的新技术。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该方法对儿科血尿患者的价值。方法对象为1988年3~12月日本福井医科大学  相似文献   

12.
泌尿系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UTI)是儿科常见的感染性疾病,早期识别和治疗可有效预防肾脏瘢痕形成,对肾脏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该文总结近年来儿童泌尿系感染相关文献,分别从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和治疗等方面阐述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期为儿童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小儿草酸盐肾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小儿草酸盐肾病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因素所致草酸代谢异常,引起血尿,泌尿系结石、肾脏钙化、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代谢性肾脏疾病,占儿科代谢性因素所致再发性血尿的大部分,本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40例儿童单纯性血尿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儿童时期单纯性血尿常见,本文总结了我院一年多来40例单纯性血尿患儿临床和病理资料,现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1996年7月至1997年9月40例肾活检的单纯性血尿患儿,男23例,女17例;年龄4  相似文献   

15.
小儿草酸盐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草酸盐肾病是原发性或继发性因素所致草酸代谢异常,引起血尿、泌尿系结石、肾脏钙化,甚至发展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一种代谢性肾脏疾病,占儿科代谢性因素所致再发性血尿的大部分。本文对其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应用B超诊断胡桃夹现象的探讨:附28例报告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本文报告我院应用腹部B超诊断胡桃夹现象28例,其中单纯性血尿(非肾小球性血尿)19例,蛋白尿9例。本症可见于健康小儿及某些肾小球病变患儿,故强调诊断应结合临床及其它实验室检查,以评价B超检查结果,以及随访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原发性膀胱毛细血管扩张症的诊断思路。方法回顾1例原发性膀胱毛细血管扩张症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患儿,女,9岁。近3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肉眼血尿,以后多次呼吸道感染后诱发的间断肉眼血尿,血凝块,持续性镜下血尿,曾伴失血性休克1次。尿常规蛋白+~++,红细胞满视野;24 h尿蛋白定量0.96 g;腹部、泌尿系超声、泌尿系增强CT扫描未见异常;肾动脉造影未见动静脉畸形或瘘;膀胱镜检查提示毛细血管扩张症。患儿无相关家族史,无其他部位毛细血管扩张。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和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相关基因突变分析未见异常。结论儿童原发性膀胱毛细血管扩张症临床较为罕见,对于表现为早发、长期、间断肉眼血尿伴血凝块,特别有失血性休克者,应首先考虑血管因素病变可能,常规行泌尿系统各种影像学,包括血管造影检查,必要时膀胱镜检查。  相似文献   

18.
儿童泌尿系感染临床管理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陈彦  丁洁  黄建萍 《临床儿科杂志》2005,23(11):787-789
目的初步了解儿童泌尿系感染临床管理现状,为今后制订适于我国实际的临床指南提供参考。方法对自1994年至2003年间入院诊断泌尿系感染(泌感)的患儿病史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电话回访了解出院后的随诊情况。结果74例入院诊断泌感的患儿,最终仅有20例(27.0%)符合严格的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仅有11例(14.9%)完成多项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及膀胱输尿管反流筛查),膀胱输尿管反流阳性2例。回访成功41例,其中仅13例(31.7%)出院后在门诊定期随诊,8/13例仍有反复泌尿系感染。结论①按照严格的泌尿系感染诊断标准,许多入院时的泌感诊断不能成立,将被纠正;②寻找泌感潜在病因时影像学检查不够充分,这可能是膀胱输尿管反流诊断率相对低(2/20例,10.0%)的原因之一;③泌感患儿随诊率极低,有碍于控制泌感复发。今后确应重视小儿泌尿系感染的严格诊断程序、影像学检查及随诊管理。  相似文献   

19.
泌尿系感染是儿科的常见病与多发病,近年来关于其致病因素、诊断及治疗方面有不少新的进展,现将有关研究讨论如下。泌尿系感染的致病因素决定泌尿系感染发生的主要因素包括:(1)侵入泌尿道的细菌量;(2)感染菌株的毒力;(3)宿主的抵抗力或防御机制。一、感染菌株的毒力因素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以上行感染最多见,细菌多为来自肠道内部的兼性  相似文献   

20.
68例小儿单纯性血尿2—14年随访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于1989年2月以前对在本院就诊并长期随访的68例单纯性血尿患几作了随访观察,结果在22例经肾穿刺活组织检查中,随着病程的延长,有11例(50%)血尿症状有所好转,仅2例血尿消失;而未经肾穿刺检查的33例拟诊为小球性血尿中,有22例血尿好转,其中14例血尿消失,多在病程2年内消失。随访观察血尿患儿的肾功能,发现血尿症状无好转者,其内生肌酐清除率值较之血尿症状好转者为低,因此对单纯性血尿患儿应定期随访并注意其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