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五仁醇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及体外溶出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五仁醇分散片,并对其溶出行为进行考察.方法:对五仁醇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研究,采用单因素实验法对处方进行优化,以五味子甲素为考察指标,HPLC法研究其体外溶出度.结果:采用优化条件:50 g五仁醇浸膏以125 g磷酸氢钙分散后物料为主药(A),MCC-CMS-Na(3:1)为辅料B,A:B 3:5制备的五仁醇分散片,在(20 ±1)℃水中于3 min内可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五仁醇分散片中五味子甲素的溶出量15 min达到80%以上.结论:所制分散片处方合理,崩解快、溶出快,能明显提高五仁醇总木脂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柴黄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以崩解时限和溶出度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 ,对微晶纤维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微粉硅胶不同配比进行处方筛选。结果分散片在120 s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度测定能通过2号筛网,体外溶出度优于普通片。结论本实验优化的柴黄分散片处方和工艺可行。  相似文献   

3.
许青云 《中医研究》2009,22(3):25-27
目的:建立夏枯草分散片的制剂工艺。方法:比较不同辅料、制剂工艺对分散片性状及崩解的影响,确定制剂工艺。结果:按优化处方制备的夏枯草分散片,可在3min内完全崩解。结论:优化处方工艺的夏枯草分散片其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  相似文献   

4.
严优芍  李卫民 《中药材》2007,30(5):605-607
目的:制备益母草分散片。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均匀设计实验,对益母草分散片处方及制剂工艺进行筛选、优化。结果:按优选处方和工艺制备的益母草分散片符合《中国药典》中有关分散片的要求。结论:与普通片比较,益母草分散片崩解迅速,体外溶出度高,大大提高了益母草制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制备复方鱼腥草分散片,以黄芩苷为指标考察体外溶出度。方法:以分散均匀性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设计试验对分散片的处方工艺进行筛选和优化。结果:优化处方的崩解剂组成为CMS-Na5%,MCC20%,L-HPC10%,制备的分散片分散均匀性符合中国药典规定,3min累积溶出百分数达95%以上。结论:试验研制的复方鱼腥草分散片处方工艺简单可行。  相似文献   

6.
《中药材》2010,(6)
目的:研究复方小叶枇杷分散片的制备,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以崩解时限为指标,采用正交试验,对复方小叶枇杷分散片处方进行优化。结果:处方组成为40%混合浸膏粉、15%微晶纤维素、18%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25%硫酸钙、2%硬脂酸镁,压片后崩解时限符合药典要求。结论:所选处方合理,崩解快,分散均匀性好。与普通片比较,小叶枇杷分散片体外溶出度高,提高了制剂的生物利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考察两面针分散片最佳处方,确定工艺流程。方法: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试验,以分散均匀性和溶出度为综合指标筛选和优化两面针分散片的最佳处方与工艺。结果:按优化后的处方工艺制备的两面针分散片的崩解时间为20s,分散均匀性好;分散片体外释药参数T50和Td明显小于市售普通片的溶出参数(P<0.01)。结论:所制备两面针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有效成分溶出速率快的特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脑康通泰分散片的处方工艺,并建立其溶出度测定方法。并与自制普通剂型进行溶出度比较。[方法]以休止角、硬度、崩解时限、颗粒流动性等为指标考察处方,优化后确定终处方。采用2010年版中国药典二部附录溶出度测定法,以900 mL水为溶出介质,转速为100 r/min,并于270 nm波长处测定吸收度。[结果]优选出最佳处方:24%磷酸氢钙和20%微晶纤维素为填充剂,10%交联聚维酮与2%二氧化硅为混合崩解剂,1%硬脂酸镁为润滑剂,分散片的崩解时限小于3 min。30 min内溶出度不低于75%。[结论]湿法制粒压片制备脑康通泰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简单,溶出度测定方法结果准确,质量可控,开发脑康通泰分散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药材》2017,(10)
目的:优化黄独素B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提高黄独素B的溶出速率。方法:建立黄独素B分散片体外溶出度测定方法;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以填充剂微晶纤维素(MCC)的用量、载药量、助流剂微粉硅胶用量及崩解剂交联羧甲基淀粉钠(c CMS-Na)用量作为考察因素,以体外溶出度和崩解时限为指标,对黄独素B分散片成型工艺进行优选。建立二次多项式模型描述考察指标和4个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绘制效应面图,确定较优处方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选的最佳处方比例为:黄独素B:3.13%,MCC:35%,纤维素乳糖:53.24%,c CMS-Na:7.5%,微粉硅胶:1.13%。结论: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的黄独素B分散片成型工艺简便、可行性高,且崩解时限短、体外溶出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制备麝香保心分散片 ,考察冰片和人参总皂苷的体外溶出度。方法 对麝香保心分散片的处方和制备工艺进行考察 ,应用均匀设计法对处方因素进行优化 ,以冰片和人参总皂苷为测定指标 ,考察其体外溶出度。结果 采用优化条件以10 %PVPP为崩解剂、35 %MCC为填充剂、19%CMC Ca为溶胀性辅料、1%HPMC水溶液为黏合剂制备的麝香保心分散片在 (2 0± 1)℃水中于 15s内可完全崩解且分散均匀 ,麝香保心分散片中冰片和人参总皂苷溶出的t50 值分别为 1.9和 0 .7min ,而麝香保心丸中冰片和人参总皂苷溶出的t50 值分别为 14 .8和 9.3min。结论 麝香保心分散片遇水迅速崩解 ,指标性成分冰片和人参总皂苷的溶出速率明显高于麝香保心丸  相似文献   

11.
灯盏花素分散片的处方及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制备灯盏花素分散片,确定工艺流程。方法以崩解时限和片剂硬度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考察和正交设计安排试验,通过综合加权评分对灯盏花素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优化。结果按优选处方制备的灯盏花素分散片可在3min内完全崩解并且全部通过2号筛,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分散片的要求,其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结论通过验证,所选处方及工艺可操作性强、重现性好,能适应工业大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目的:优选叶黄素微囊分散片的成型处方。方法:以外观、混悬性、崩解时间及溶出度为综合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填充剂及润滑剂种类和用量、崩解剂、润湿剂及溶胀性辅料的种类,通过正交试验优选叶黄素微囊分散片的成型工艺处方。结果:最佳处方为以25%羧甲基淀粉钠(CMS-Na)-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1∶1.5)为崩解剂,6%羟丙基纤维素(HPC)为溶胀性辅料,70%乙醇溶液为润湿剂,所制备的分散片在80 s内完全崩解,10 min溶出度>90%。结论:优选的处方辅料种类及比例适宜、片面光洁,崩解迅速、溶出度高,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3.
山楂叶总黄酮分散片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筛选山楂叶总黄酮分散片的制剂处方。方法:以崩解时间为考察指标,考察不同种类的辅料及其用量,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确定最佳处方。结果:分散片最优处方为16%山楂叶提取物,55%MCC,8%cCMC-Na,18%淀粉,1%硬脂酸镁,其崩解时间为(66±5)s。结论:研制的山楂叶总黄酮分散片处方合理,体外溶出度明显优于市售普通片剂,是值得开发的产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化葡萄内酯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及考察其体外溶出度. 方法: 以休止角、硬度、崩解时限为指标,考察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微晶纤维素(MCC)、预胶化淀粉(PRS)、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羧甲基淀粉钠(CMS-Na)等辅料对葡萄内酯分散片处方工艺的影响.采用HPLC测定分散片的体外溶出度,流动相甲醇-水(95:5),检测波长325 nm. 结果: 最佳处方为葡萄内酯10 g,MCC 40 g,L-HPC 20 g,PVPP 10 g,CSM-Na 20 g,PRS 30 g,淀粉20 g;崩解时间1 min,分散均匀性好,药物30 min内累积溶出率>85%. 结论: 制备的葡萄内酯分散片具有溶散快、分散均匀、溶出速率快的特性,适用于临床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15.
布洛芬分散片的处方筛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筛选布洛芬分散片的处方及辅料用量。方法将羧甲基淀粉钠、微晶纤微素按一定比例混合,作为片剂基本处方,以分散片的外观、崩解时限、体外溶出度及混悬性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结果所筛选处方压制片剂外观光洁,在40s内完全崩解,药物溶出快,并能通过710 μm筛网。结论该分散片的质量主要与混合崩解剂的用量有关;混悬性主要与药物粒径大小有关,粒径越小,混悬性越好。  相似文献   

16.
目的:优选金荞麦多酚分散片的处方并对其溶出度进行考察。方法:以崩解时间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法优选填充剂和崩解剂种类,采用正交设计优选各辅料的用量。以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为指标对金荞麦多酚分散片的溶出度进行考察。结果:处方组成为主药34.2%,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15.0%,微晶纤维素50.0%,硬脂酸镁0.8%,该处方压片后崩解时间小于3 min,表儿茶素和原花青素在3 min内溶出率均达85%以上,原花青素在5 min内、表儿茶素在10 min内溶出率达100%。结论:此处方工艺配比所制备的金荞麦多酚分散片溶散迅速,溶出特性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三七止血分散片的制备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制出三七止血分散片,并考察其人参皂苷类的体外溶出度。方法:以CMS-Na为崩解剂,采用内外加入法,以淀粉作出粘合剂,并通过正交试验法优选出三七止血片的最佳工艺处方。结果与结论:按照优选出的工艺处方制得的三七止血分散片能在3min内完全崩解,且均匀性实验能通过20目筛,同时溶出度也明显优于三七止血片。  相似文献   

18.
根黄分散片处方工艺及体外溶出度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优选根黄分散片的处方工艺,并对其溶出行为进行考察。方法:以崩解时限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筛选出最佳处方,RP-HPLC测定根黄分散片中有效成分的含量,绘制其体外溶出曲线。结果:优选出最佳处方:40%的微晶纤维素(MCC)为填充剂,15%的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PVPP)和7%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为联合崩解剂,分散片可在3 min内完全崩解并且全部通过2号筛,在10 min时累积溶出度可达到99%以上。结论:该工艺制备的分散片符合规定,可操作性强、重复性好、适合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许军  彭红  王路华  赵德芳 《时珍国医国药》2007,18(11):2671-2672
目的考察及筛选格列齐特分散片的制备工艺和处方。方法通过系列实验筛选崩解剂等辅料,确定处方及制备工艺,比较了分散片及普通片剂中主药的溶出度。结果确定了以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乙烯吡咯烷酮作为崩解剂的分散片处方;分散片溶出速率较普通片快。结论格列齐特分散片处方合理、工艺可行,符合分散片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葛根异黄酮分散片的研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葛根异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设计法,以崩解时限、体外溶出度及混悬性为指标,对葛根异黄酮分散片处方进行筛选。结果:分散片在60s内完全崩解,分散均匀性试验能通过2号筛网,达到《中国药典》(2000年版)关于分散片的要求,全外溶出度明显优于普通片。结论:葛根异黄酮分散片的制备工艺成熟,可靠;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