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瘙痒是部分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的严重问题,其原因未明。作者为评价长期利福平治疗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瘙痒和胆汁淤积病人的安全性而进行本研究。病人和方法对胆汁性肝硬化合并瘙痒的女性病人16例(平均年龄49.7±2.1岁)进行研究。在平均11.7±1.9(2~24)个月期间病人接受利福平10mg/kg/d,研究期间未用其他止  相似文献   

2.
<正>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成人中最常见的一类胆汁淤积性肝病,以往称为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后因发现并非所有患者都进展为肝硬化而更名[1]。本病多以女性易患(超过90%),中位发病年龄为50岁。临床表现为黄疸和瘙痒,大多数病例可通过升高的碱性磷酸酶(ALP)和血清抗线粒体抗体阳性诊断,而抗线粒体2型抗体阳性更有诊断价值。目前指南推荐所有PBC患者每日口服熊去氧胆酸(UDCA) 13~15 mg/kg[2],若出现耐受性问题,可每日一剂或分剂服用。UDCA可以改善PBC患者血清生化学指  相似文献   

3.
瘙痒是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其他各种慢性胆汁郁积患者难以忍受的症状。文献报道有用消胆胺、苯巴比妥、皮质激素等治疗,但效果不满意。瘙痒的原因仍不明,与胆汁酸潴留的关系也未确定。本文作者提出一种假设,即肝内高浓度胆汁酸损伤肝细胞膜后,导致肝脏释放一种尚未确定的致痒因子,因此引起瘙  相似文献   

4.
结核性脑膜炎患者服药有困难,故作者用利福平作注射给药观察共29例,其中成人(18~21岁)18例,儿童(1~12岁)11例。利福平剂量成人300~600mg/d,儿童15~30mg/kg/d,静注或滴注最长31天。并用异烟胼和/或链霉素。静脉滴注3h 后,脑脊液中利福平浓度为血浓度的13%左右。对27例作了疗效分析,其中20例明显好转。4/29例出现副反应:黄疸2例,皮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下称PBC)是以肝内小胆管破坏,伴进行性胆汁郁积,并最后导致肝硬化和肝细胞衰竭为特征。免疫反应似乎参与了胆管损伤的发病机理,80%病例显示对胆管抗原有细胞免疫反应,30~50%的病例在周围血中有针对肝细胞的细胞毒淋巴细胞。也有研究指出95%的患者存在高浓度的循环免疫复体。由此,期望免疫抑制药物可能对本病有些效益。于是,作者等设计在世界多个中心作以硫唑嘌呤和安慰剂治疗PBC的双盲随机试验。病例和方法:本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组织学改变均可诊断或符合PBC,血清碱性磷酸酶活力亦都大于正常上限两倍。各中心按性别随机给予硫唑嘌呤或乳糖(安慰剂),两者剂型外观完全一样。体重40kg以下者,每周服药300mg;体重每增加10kg,每周剂量增加100mg,最大剂量为每周700mg。开始2周,给服一半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进行性肝内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瘙痒可见于60%~70%的PBC患者,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PBC患者的瘙痒症状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重要意义。主要总结了PBC的发病机制、PBC相关瘙痒症的治疗进展。  相似文献   

7.
许多类型的胆汁郁积包括良性或恶性肝外胆管梗阻和肝内胆汁郁积均可导致瘙痒。瘙痒通常经一般处理即可解决,但也可严重至影响病人的日常活动,引起躯体与精神上很大的痛苦。 因几乎所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病人最终均有瘙痒且是大多数病人的标志性症状,故传统上将PBC作为研究模型。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与PBC均为慢性胆汁郁积  相似文献   

8.
报告自1985年11月25日至1987年3月17日在阿尔及利亚对250例年龄15岁以上,痰涂片抗酸染色阳性,未曾抗痨治疗的志愿受试的肺结核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异烟肼、利福平(全程),吡嗪酰胺(前8周)三种药物联用试验治疗中前2个月的结果.全部病例随机分为常规剂型和混合剂型两组,每组125例,常规剂型组服药量为异烟肼300mg/d;利福平450mg/d(体重<50kg)或600mg/d(体重>60kg);吡嗪酰胺1.5g/d(体重<50kg)或2.0g(体重>50kg)。混合剂型组每片药中含异烟肼50mg,利福平120mg,吡嗪酰胺300mg,服药量为4片/d(体重≤44kg)、5片/d(体重45~55kg)、6片/d(体重>56kg).两组患者均接受短期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9.
正胆汁淤积性肝病(cholestatic liver disease,CLD)是指由肝脏原因引起的胆汁形成、分泌和(或)排泄障碍,使胆汁流淤积于肝胆系统而不能正常地流向肠道的疾病,临床上种类较多,如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药物性胆汁淤积等。CLD常见的并发症有瘙痒、疲劳、骨质疏松、认知障碍和脂溶性维生素缺乏等。1瘙痒1.1瘙痒的定义及其发病机制瘙痒是包括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和PSC等胆汁淤积性肝病患者的常见症状~([1]),是指皮肤产生的一种刺激且不愉快的感觉,并容易激发搔抓  相似文献   

10.
《临床肝胆病杂志》2021,37(10):2269-2271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以胆汁淤积为主要表现的自身免疫性肝病,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大约50%的患者伴有乏力和瘙痒,20%的患者伴有抑郁或者情绪的改变。近年有研究证明,PBC患者非特异性症状如乏力、瘙痒以及认知改变等症状与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改变存在联系。通过大脑影像学改变及早期发现临床前期的PBC患者,可能成为该病早期诊断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肯尼亚的印度洋沿岸地区对恶性疟病例用体内和体外试验测试了中度免疫人群用标准剂量氯喹治疗后的抗性程度,比较了氨酚喹和氯喹杀恶性疟裂殖体的效果。在疟疾高度流行区共血检了423名6~17岁的学生,选择其中188例单纯恶性疟,前二周无服药史,用Dill-Glazko法测试尿内4-氨基喹啉类阴性的患者。给服氯喹25mg/kg(基质),连服3天或氨酚喹25mg/kg(基质)连服3天。服药后1~2天再用Dill-Glazko法测定药物吸收情况,第1~7天及第14天作厚血膜检查,14天内血检阳性者为原虫血症复燃。服药后的头2天,两个组的原虫  相似文献   

12.
<正>【据《Lancet》2017年2月报道】题:一项关于回肠胆汁酸转运体抑制剂GSK2330672对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瘙痒症状影响的Ⅱa期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交叉研究(作者Vinod SH等)高达70%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在病程中会出现瘙痒症状,而对其治疗又非常困难,熊去氧胆酸(UDCA)是治疗PBC的标准一线药物,但对瘙痒无效,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新的治疗方法。回肠胆汁酸转运体(IBAT)抑制剂可阻断胆汁酸肠肝循环,但目前尚无临床研究评估其对PBC瘙痒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药物主要包括加速胆汁排泄、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以及对症治疗等。熊去氧胆酸是目前唯一被批准治疗PBC的药物,对大多数患者有较好的疗效,但仍有部分患者不应答。另外,贝特类、6-乙基鹅去氧胆酸、布地奈德等用于PBC的治疗也显示有很好的前景,这些研究结果为PBC的治疗提供了新选择。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由于长期胆汁郁积可有瘙痒、黄疸、伴黄瘤的高胆固醇血症、黄瘤性神经病变、脂肪吸收障碍及骨质疏松等并发症,药物治疗常无效.本文报导用血浆交换法治疗5例PBC患者,并探讨该疗法的应用价值.对象和方法:患者4女1男,平均年龄44岁,平均病程10年.AKP值高于正常上限2倍,血清中有抗线粒体抗体,肝活检符合PBC表现,内窥镜逆行造影或术中胆管造影均证实肝外胆管正常.患者有顽固性瘙痒者5例,高胆固醇血症5例,其中伴黄瘤形成4例,有黄瘤性神经病变2例.其他体征及症状包括黄疸5例、肝肿大3例、乏力4例、噁心5例、Sj?gren综合征4例及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慢性肝内胆汁淤积性疾病.熊去氧胆酸(UDCA)是各种指南推荐且唯一经FDA批准的治疗PBC安全有效的药物.UDCA治疗对PBC患者的肝硬化进展、远期预后和生存率密切相关.对UDCA治疗无效患者应如何处理,目前尚无统一的方案.对乏力和瘙痒等症状的改善有助于提高PBC患者的生活质量.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能对自身免疫性肝病有效,肝移植仍是治疗终末期PBC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原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是器官特异性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自身免疫性肝病[1 ].PBC患者早期常有轻度乏力和间歇性瘙痒,半数患者有轻度肝肿大,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或)γ-谷氨酰转肽酶(GGT)增高常为唯一阳性发现,也可有抗线粒体抗体(AMA)、抗核抗体(ANA)阳性;肝脏活组织病理检查可...  相似文献   

17.
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熊去氧胆酸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疗效。方法18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口服UDCA 10~15mg.kg-1.d-1,服药时间均2年以上。于服药后1、3、6、12、18、24个月时分别复查肝功能。服药前及服药后12个月和24个月时行快速肝穿刺法取肝组织常规行病理检查。结果1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GGT及ALP的升高,AST、ALT均轻至中度升高。UDCA治疗PBC所有患者的生化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其中以ALT和AST下降迅速,在3个月后明显下降,6个月时基本恢复正常,而GGT和ALP则下降缓慢,ALP于12个月后恢复正常,24个月后仍有大部分病人GGT仍未恢复正常。12例肝活检患者12个月后共有5例肝组织学病理变化得到改善。结论UDCA能显著改善PBC患者的肝功能变化,长期应用UDCA治疗可延缓肝脏组织学进展。  相似文献   

18.
作者用苯巴比妥治疗胆汁淤滞型肝病15例,其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7例、硬化性胆管炎2例、肝内胆道发育不全3例、胆汁淤滞型肝炎3例。疗程1~5月。成人口服苯巴比妥剂量为120~250毫克/日,儿童为3~5毫克/公斤体重/天,血浆药物浓度均超过  相似文献   

19.
正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胆汁淤积性肝病,熊去氧胆酸(UDCA)是目前治疗PBC的主要药物~([1]),但有报道称UDCA并不能延长PBC患者的生存期,也不能改善其乏力、瘙痒等临床症状~([2])。为此,我们采用UDCA联合补气活血汤治疗PBC获得良好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51例患者为2014年6月至2015年7月我院  相似文献   

20.
作者进行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试验,旨在评价秋水仙碱和熊去氧胆酸(UDCA)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治疗效果。 材料和方法:90例经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和抗线粒体抗体阳性及肝活检确诊的PBC患者参加本次研究。剔除HBsAg和抗-HCV阳性、PBC晚期及近期曾应用对PBC有影响的药物的患者。按血清胆红素浓度(<或≥20μmol/L)将患者随机归于三组:安慰剂组31例,秋水仙碱组(1mg/d)29例,UDCA组(12~15mg/kg·d)30例,疗程2年。间隔2月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