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声像图改变。方法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6例,47条腿,观察下肢静脉血管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 有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肢静脉管腔内径均有不同程度增宽,瓣膜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脉冲多普勒显示返流频谱返流时间大于0.5s。结论 该检查对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在检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中的价值。 方法 应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 2 4例 ,共 36条患肢静脉血管 ,并与正常下肢静脉对比。 结果 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肢静脉血管血流速度较正常组低 (P<0 .0 5 ) ;乏氏动作后 ,血流返流时间较正常组长 (P <0 .0 5 ) ;血管内径中仅大隐静脉内径较正常组明显增宽 (P<0 .0 5 )。患肢血管中深静脉内径与正常组对比无明显差别。 结论 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检出和鉴别  相似文献   

3.
李惠园  赵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5):1897-1898
目的:研究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于2011年2-10月来我室就诊的31例患者54条下肢设为研究组,将同期收取的30例正常患者的60条下肢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股浅静脉、腘静脉的内径、瓣膜的返流程度及持续时间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查。结果:研究组患者腘静脉内径及股浅静脉内径与对照组正常人的股浅静脉内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与股静脉平均血流速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P<0.001;研究组与对照组在静脉瓣返流部位分析对比P<0.001,具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瓣膜的返流程度及返流部位明确,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具有临床诊断价值,值得推广。而在外科手术方式的选择方面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手术后要严密观察患者临床特征变化。  相似文献   

4.
慢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彩色多普勒因其具有无创伤、可重复、可提供静脉的断面解剖信息及功能信息、可以观察深静脉瓣开放的情况以及反流的分布和程度等优点,目前逐渐成为诊断下肢静脉疾病的重要工具。本文对我院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38例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彩色多普勒诊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价值。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04年2月至2005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38例(40条下肢),男22例、女16例;年龄30~69…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液倒流性疾病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103例病例经过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或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中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47例共53条患肢,分别采用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胭静脉肌袢成型术进行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56例共71条患肢,分别采用曲张浅静脉剥脱或腔内激光治疗,病人随访时间为2个月~8年。结果: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疗效良好者38条,轻度肿胀2条,经彩色多普勒检查,1例有轻度返流;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曲张静脉消失,水肿消退,无坠胀感,无瘙痒,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腔内激光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安全,效果满意,但其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诊断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临床价值.方法应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49例,观察下肢静脉血管及瓣膜的解剖结构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结果有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患肢平均血流速度较健侧低(P<0.05),患侧大隐静脉内径较健肢增宽(P<0.05).结论二维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能清晰显示下肢静脉血管结构、血流状态、瓣膜有无返流等,对诊断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殷艳林  左军 《当代医学》2021,27(10):78-81
目的 探讨彩超检查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90例(患肢130条)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0名作为对照组,所有纳入对象均进行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检测,观察和测量患者管腔形态、管腔内径、管腔内血流充盈状况、管壁内径、管壁回声及瓣膜厚度,有无血栓形成,观察彩色血流及频谱多普勒显像情况.分析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患者股总静脉、股浅静脉内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大隐静脉、小隐静脉内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超检查发现130条患肢中深静脉完全正常79条(60.77%),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30例(23.08%),深静脉血栓后遗症4条(3.08%),合并深静脉与动脉瘘2例(1.54%);90例(患肢130条)均检测到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静脉反流,其中股浅静脉瓣反流速度相较于隐一股静脉瓣、胭浅静脉瓣、小腿交通静脉瓣的反流速度明显更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深静脉流速与大隐静脉内径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185,P<0.0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迅速、直观、准确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深静脉血流状况及瓣膜功能,下肢浅静脉曲张与深静脉病变具有相关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病变性质的检测、手术方案的选择、治疗效果的评估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王智江  杨志新 《浙江实用医学》2004,9(6):409-409,411
目的探讨股浅静脉瓣窦壁环包术治疗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效果.方法19例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病人均采用股浅静脉瓣窦壁环包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和临床症状及溃疡情况变化.结果本组25条患肢,术后两周临床症状均消失或明显改善.11例患肢溃疡中,9条患肢溃疡在2~4个月内愈合.1例明显缩小,另1例无明显变化.17例术前Ⅲ度返流肢体,术后有16例瓣膜功能恢复到Ⅱ度以下,12例恢复到Ⅰ度以下.7例术前Ⅳ度返流患肢,术后6例瓣膜功能恢复到Ⅱ度以下,4例恢复到Ⅰ度以下.结论股浅静脉瓣窦壁环包术能有效地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并对静脉性溃疡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血栓及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超声表现及彩色多普勒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浠水县人民医院近两年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下肢静脉造影证实的18例双下肢静脉病变,其中左腿11例(5例血栓,6例静脉瓣功能不全),右腿7例(3例血栓,4例静脉瓣功能不全)声像图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检查出的下肢静脉疾病18例,其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左腿5例、右腿2例;右腿浅静脉血栓1例。共9例深、浅静脉血栓,漏诊左腿股深静脉1例,确诊8例,超声确诊符合率88.9%(8/9)。检查出下肢深、浅静脉瓣功能不全11例,其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右腿1例、左腿2例。大隐静脉瓣功能不全右腿3例、左腿4例。左腿小隐静脉瓣功能不全1例,超声确诊符合率100%(11/11)。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肢静脉病变的准确性较高,无创伤及辐射,可作为首选的辅助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 :2 5 8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 ,共 30 8条患肢 ,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 ,深静脉顺行造影 ,对隐 -股静脉瓣膜及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测试。结果 :下肢静脉曲张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 90 .14 % ,仅有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 16 .11%。结论 :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仅是下肢静脉曲张的一种常见病理变化 ,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时重点要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但不能忽视隐 -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处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探测下肢静脉瓣功能不全的新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例正常对照组及40例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患者(共59条腿),应用CDFI技术在限定的条件下观察反流束的各项指标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结果单条彩色反流束宽度以及多条彩色反流束宽度占管腔宽度〈30%者可临床观察,〉50%有手术意义;彩色反流束长度占两瓣之间管腔长度的20%-40%可临床观察,〉40%有手术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是诊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的一种简便、可靠无创伤的方法,以往是通过测量反流频谱持续时间(VCT)来判断深静脉瓣功能的程度,本研究主要是在此基础上观察彩色反流束的宽度及长度占管腔的比率来判断下肢深静脉瓣功能,并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且本方法直观、方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及下肢深静脉瓣功能不全性疾病(DVI)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对265例单侧或双侧下肢水肿或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及胫前、胫后等深静脉进行全面检查,分析下肢髂静脉、股静脉、腘静脉、胫前、胫后静脉二维超声图像、频谱图像、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265例患者中发生深静脉血栓115例(43.3%),其中:深静脉瓣功能不全48例(18%),左下肢深静脉血栓86例(74.7%)。结论:彩色多普勒对DVI的诊断敏感性较高,方便快捷,无创伤痛苦,可重复检查,对血栓的定位、大小、栓塞的范围及病程的估计,对下肢深静脉瓣功能病变程度等方面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隐-股静脉瓣膜功能在下肢浅静脉曲张中的变化.方法 258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308条患肢,通过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查,深静脉顺行造影,对隐-股静脉瓣膜、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进行检测.结果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90.1%,单-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16.1%,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合并交通支静脉和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平均阳性率为74.0%.结论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的隐-股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发生率很高,强调纠正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同时不能忽视了浅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处理.  相似文献   

14.
仲跻凤 《当代医学》2009,15(34):85-8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术前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下肢静脉瓣功能、深静脉、大隐静脉结构及血流动力学状况进行评价。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98例(观察组)120条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深静脉、浅静脉管壁、瓣膜回声、管腔内彩色血流、频谱多普勒显像特点等进行观察。结果98例120条大隐静脉曲张中,单纯性大隐静脉而深静脉正常70条,占58%,伴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25条,占20%。深静脉完全性栓塞40条,占33%。深静脉不完全性栓塞60条,占50%,大隐静脉入口处完全性栓塞8条,占7%,不完全性栓塞12条,占10%。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术前检查,可有助于了解下肢深静脉瓣功能及血流情况,它是一种无创伤、实时而又敏感的诊断方法,对临床医师如何选择手术方式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超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不全时手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经临床确诊,采用PTFE人工血管补片环缩股静脉瓣膜治疗的36例42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反流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进行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42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处反流血流持续时间均〉0.5秒。结论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反流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特征,尤其反流持续时间大于0.5秒,可以作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自体静脉片环缩股静脉瓣膜手术治疗前的一项较为可靠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反流的差异。方法 选择下肢慢性静脉功能不全患者60例(共69侧患肢),选取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大隐静脉瓣膜和腘静脉瓣膜,分别在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检测和比较静脉瓣膜的反流情况。结果 直立位袖带加压法的反流时间比仰卧位Valsalva试验的反流时间平均少0.3~5.69s。仰卧位Valsalva试验和直立位袖带加压法都能够诱导下肢静脉瓣膜反流,但后者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前者增高。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下肢静脉瓣膜反流时,直立位袖带加压法诱导反流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优于仰卧位Valsalva试验。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浅深静脉、穿静脉全面检查,并作出病因诊断。方法应用彩超观察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浅深静脉、穿静脉的二维、彩色多普勒及频谱多普勒的特点,部分与健侧静脉对比分析。结果69例84条大隐静脉曲张中,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26条;局限性大隐静脉曲张伴原发性穿静脉瓣功能不全9条;原发性深静脉瓣功能不全11条;深静脉血栓及血栓后遗症35条;动静脉瘘3条。结论彩超对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因能作出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别采用股浅静脉内辫膜成形术,股浅静脉瓣膜包窄术,股浅静脉瓣膜外成形术,腘静脉肌袢成形术结合交通支结扎,曲张浅静脉剥脱或硬化剂注射综合治疗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比较其治疗效果。方法:自1996年6月~2002年10月,选择经过静脉造影或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为原发性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167例,178条患肢分别采用上述方法治疗。结果:158条患肢随访6~7年,疗效良好者144条,轻度肿胀9条。经彩色多普勒检查,3例有轻度返流。结论:对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的治疗应是深、浅静脉和交通静脉均需处理的综合治疗。深静脉瓣膜功能的修复应首选静脉外瓣膜成形术;交通支的处理以腔镜下结扎最好,曲张浅静脉以静脉交通支结扎基础上的硬化剂注射治疗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5月~2009年6月诊治的32例(38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患者的病例资料。全部行深静脉顺行造影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了解患肢股浅、股深和交通支静脉功能,根据复发原因确定治疗方式。结果:复发的原因有大隐静脉主干和部分属支残留(15条患肢),同时4条合并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交通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13条患肢)。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7条患肢),1条深静脉血栓后遗症和1条同侧Cocket综合征,以上病例经有效治疗均治愈或症状缓解。结论: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主要是手术方式不当、手术技术失误和术后处置不足,仔细术前检查、强调诊断准确、合理选择术式、优化技术方案、严谨手术操作、注意术后处置,可以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20.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下肢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对静脉血流返流程度定性诊断。方法对600例经二维(2D)、血管改善技术(Cvlaify VE)、彩色多普勒(CDFI)、脉冲多普勒(PW)检查下肢静脉的超声结果回顾分析,总结超声诊断下肢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指标及诊断价值。结果 600例中98例下肢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有108条,左下肢54例,右下肢44例;其中大隐静脉60条,股总静脉和股浅静脉20条,大隐静脉和股浅静脉20条,小腿交通静脉8条。Valsalva试验,交谈和站立结合CDFI血管腔内均出现双向血流;PW:VCT≥0.7s、Vmax〉7-10cm/s定为判断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阳性指标,根据VCT的大小分为Ⅰ、Ⅱ、Ⅲ、Ⅳ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对下肢静脉瓣膜关闭功能不全的返流程度,进行快速的定性定量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