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 130例急性心肌梗死 (AMI)中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 2 5例 ,就其发生率、梗死发生部位、AVB的转归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男 98例 ,女 32例 ,平均年龄 5 8岁 ,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据心电图定位梗死部位及AVB程度进行分析。2 结果13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AVB发生率为 19.2 % ,Ⅱ度以上AVB占全部AVB的 84%。前壁心肌梗死 5例 ,单纯下壁3例 ,复合下壁 17例。 2 5例中 ,前壁死亡 2例 ,复合下壁死亡6例 ,AVB除下壁 前壁 1例转为慢性外 ,其余均于 2周内消失。AMI并发AVB 2 5例 ,死亡 32 % ,并…  相似文献   

2.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的一种常见类型,常合并房室传导阻滞(AVB)。我们对26例AMI合并Ⅲ°AVB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磷酸果糖(FDP)。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6例中,男18例,女8例,年龄45~74岁,均为住院病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Ⅲ°AVB15例,陈旧性下壁心肌梗死再发前壁心肌梗死合并Ⅲ°AVB11例,心电图均有典型的梗死波,心房率在75~100次min,心室率在30~40次min。12 用药方法26例入院后均给予极化液及复方丹参注射液(16~20ml+10%葡萄糖500ml)静脉点滴,治疗3天,Ⅲ°AVB未…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于临床常见,关于其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均有不少总结。本文就86例AIMI中并发AVB28例进行了分析。1;临床资料1996年12月一1998年12月急诊收治住院的诊断明确的AIMI86例,发病至人院时间为30min~12h。发生AVB的28例(作为人选对象,其中男性24例,女性4例,年龄42-70岁,平均62岁。统计学采用卡方检验。2结果2.1AVB的发生率86例AIMI,并发AVB28例,占32.5%,,其中ⅢAVB11例;占39.3%,Ⅱ…  相似文献   

4.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 ,常并发正后壁及右心室心肌梗死。为了减少漏诊率 ,除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可加作右胸导联(V3R~V5R)及V7~V9。本文旨在进一步评价急性下壁或下、后壁心肌梗死时V1~V3 导联ST段改变 ,尤其是V2 导联ST段抬高对诊断和并急性右心室心肌梗死的价值。1 资料和方法本文收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的首次发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72例 ,男性 6 2例 ,女性 10例 ,年龄 45~ 6 6(5 6± 10 )岁。临床症状、心电图表现、心肌酶谱均符合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以上病例在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除常规 12导联心电图外…  相似文献   

5.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累及心脏传导系统时 ,可出现各种类型的心脏房室传导阻滞(AVB) ,笔者对两家医院10年来收治的285例AMI患者中合并AVB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以探讨AMI合并AVB的临床意义及治疗对策。1.一般资料285例AMI患者的诊断均符合1979年WHO诊断标准 ,其中男性222例 ,女性63例。年龄33~92岁 ,平均(63.9±11.7)岁。梗死部位 :前壁109例 ,广泛前壁 高侧壁20例 ,前壁 下壁11例 ,后侧壁1例 ,下壁95例 ,下壁 右室或后壁20例 ,多部位梗死 (3个壁以上 )18例 ,…  相似文献   

6.
床旁紧急心脏起搏是抢救心脏停搏或严重缓慢型心律失常的一种重要治疗方法。我院自 1998年至今对 2 6例危重病人进行床旁紧急起搏治疗均获成功 ,做好临时起搏治疗的配套护理 ,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关键环节 ,现将体会介绍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组 2 6例 ,2 4例为CCU患者 ,2例为急诊科患者。其中男 17例 ,女 9例 ,12岁~ 76岁平均年龄 5 2 .5岁± 2 .2 7岁。原发病诊断 :心肌炎 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6例、陈旧性心肌梗死 2例、病窦综合征 5例、尖端扭转性室速 5例、原因不明 2例。其中Ⅱ°AVB 2例 ,Ⅲ°AVB 10例 ,窦停…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急性心肌梗死 (AMI)并发房室传导阻滞 (A -VB)2 33例 ,在心电监护下 ,观察其动态变化 ,旨在了解AMI时发生A -VB的变化规律 ,为临床治疗及估计预后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1993— 2 0 0 0年 2月住院患者 2 33例 ,男 16 7例 ,年龄 35~ 79岁 ,女 6 6例 ,年龄 4 9~ 81岁。梗死部位 :单纯下壁 14 3例 (6 6 .7% ) ,下壁加右室 37例 (13.3% ) ,单纯前壁 37例 (13.3% ) ,广泛前壁加高侧壁 2 6例 (6 .7% )。1.2 方法 持续心电监测AMI后出现A -VB及其动态变化。AMI的诊断 :①典型的AMI症…  相似文献   

8.
房室传导阻滞(AVB)是发生急性心肌梗死(AMI)时较常见的心律失常,本文对76例AMI患者AVB的发生、转归、梗死部位进行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993~1998年明确诊断的AMI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52例,女24例,平均年龄(62±4.1)岁。前壁梗死37例,下壁梗死25例,前壁+下壁梗死11例,右室梗死3例。2 结果76例并发AVB14例,发生率为18.4%,其中Ⅰ度3例,Ⅱ度6例(Ⅱ度Ⅰ型2例,Ⅱ度Ⅱ型4例),Ⅲ度5例(3例ORS<0.12s,2例QRS>0.12s),Ⅱ度以上占78.…  相似文献   

9.
为了比较系统的了解急性心肌梗死 (AMI)对房室传导阻滞 (AVB)及其对AMI病情和预后的影响 ,本文系统地分析统计了 52例AMI中AVB的情况。1 临床资料分析近 6年来住院的AMI52例 ,其中男 46例 ,女 6例 ,平均年龄 ( 62± 4.1 )岁。表 1  5 2例AMI发生部位的分布部位前壁下 (后 )壁前 +下壁右壁总计AMI数 2 617 63 5 2占有率 (% ) 5 0 3 2 .711.5 5 .810 0   52例AMI合并AVB1 0例 ,发生率为 1 9.2 %。其中Ⅰ度AVB4例 ,Ⅱ度AVB3例 ,Ⅲ度AVB3例 ,Ⅱ度以上AVB占全部AVB60 % ( 6/1 0 )。表 2 合并…  相似文献   

10.
严重复合性心律失常、重症心脏病患者分娩或大手术有心脏合并症等高危者 ,临床面临风险较多 ,给患者及施治者带来不安全顾虑 ,我们对9例患者行保护性心内膜临时起搏术 ,收到良好临床效果 ,现报道分析如下。资料和方法1.一般资料 :9例中男性7例 ,女性2例。年龄25~69岁 ,平均66岁。其中妊娠合并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A -VB)1例 ,前壁急性心肌梗死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 ,下壁急性心肌梗死并Ⅱ度A -VB1例 ,Ⅲ度A -VB并室性心动过速 (VT)2例 ,心肌炎后遗症并Ⅲ度A -VB2例 ,肺癌并心脏三分支阻滞1例 ,感染性心内膜…  相似文献   

11.
苏飞群 《华夏医学》2002,15(5):592-59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尽早进行心电监护 3~ 5d ,通过心电监护 ,观察患者的心电活动 ,并借助监护仪的报警设置 ,不仅能反映心肌梗死的演变过程 ,而且对心肌梗死早期恶性心律失常能得到及时发现和治疗 ,对降低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早期病死率 ,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两年来我科共收住 6 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均符合WHO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标准。其中男 4 8例 ,女 2 1例。最大年龄 86岁 ,最小年龄 4 6岁 ,平均年龄 71岁。1.2 心电监护资料6 9例患者心电监护示波结果 :窦性心动过缓 6例 ;窦性心动过速 7例 ;I°AVB…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人工心脏起搏的问世 ,临时心脏起搏已成为抢救严重心律失常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而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则更一步为抢救急取了时间 ,提高了抢救的成功率。我院从 1996年 1月至 1997年 12月共做床边紧急临时心脏起搏 2 2例 ,现把我们的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2 2例 ,男性 16例 ,女性 6例 ;年龄 57~ 85岁 ,平均年龄 6 8岁。其中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合并Ⅳ°AVB 8例 ,急性前壁心肌梗塞伴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 1例 ;心肌炎伴Ⅱ°Ⅱ型AVB 3例 ;药物所致窦性心动过缓或窦性停搏 2例 ,这些患者均有血流动力学改…  相似文献   

1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易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其发生率32.7%,较急性心肌梗死(AMI)高。1999~2002年,我们收治AIMI 5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旨在探讨AIMI并发AVB的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AIMI 58例,其中男37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5±16)岁。单纯下壁22例,下壁+后壁13例,下壁+右室8例,下壁+后壁+右室14例,下壁+前壁1例,均为首次心肌梗死入院,剔除既往有缓慢性心律失常,房室传导阻滞及异位节律者。1.2 诊断标准 AIMI诊断标准:Ⅱ、Ⅲ、aVF至少2个导联出现新的病理性Q波,心前区痛持续时间>30min及肌酸肌酶(CPK)及其同工酶CPK-MB升高超过正常值2倍。右室梗  相似文献   

14.
卧位性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Ⅰ度房室传导阻滞(Ⅰ°AVB)最常见的病因为急性心肌炎、洋地黄过量、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塞及先天性心脏病、高血钾等。少数病人可能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与卧位有关,本文报告1例卧位性Ⅰ°AVB。患者男性,19岁。于感冒后出现周身无力,心悸。查体:心律...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淑  石玉杰 《中国医刊》2000,35(5):22-2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右束支传导阻滞 (RBBB)的意义 ,在国外曾得到广泛研究[1] ,其发生率为 3 %~2 9% ,通常是大面积心肌梗死的表现 ,常伴发心力衰竭、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和死亡率增高。该方面国内研究较少[2 ] ,我们回顾了近 4年来AMI住院患者RBBB的发生率、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 AMI诊断符合WHO标准 ,且在症状出现后 2 4小时内入院者 72 0例 ,其中男 53 8例 ,女 1 82例 ,年龄 4 2~ 91 ( 58 5± 1 5 6)岁。梗死部位 :前间壁91例 ,前壁 2 96例 ,下壁及其他部位 2 83例 ,非Q波梗死…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 70例斜视患者中 ,A -V征 95例 ,其中男 4 9例 ,女4 6例 ,年龄 4岁~ 4 0岁 ,平均 2 8岁。内斜V征 4 2例 ,外斜V征 39例 ,内科A征 6例 ,外科A征 8例。1.2 检查与诊断用三棱镜遮盖法检查 ,注视目标距离 33 ,查原在位 ,上转 2 5°,下转 2 5°的水平斜视度 ,在屈光不正时 ,配戴矫正眼镜。诊断标准 :外斜V征 :向上注视时的斜度比向下注视时大 (≥ 15°,8°~ 9°) ;内斜V征 :向下注视时的斜度比向上注视时大 (≥ 15° ,8°~ 9°) ;外斜A征 :向下注视时的斜度比向上注视时大 (≥ 10° ,5°~ 6°) ;内斜A…  相似文献   

17.
急性心肌梗死时非梗死导联 (远隔导联 )ST段压低及T波倒置的机制尚有争议。现分析我科 5 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非梗死导联ST -T的变化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5 7例均为我科 1997~ 1999年间首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其中男 45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5 5 5±9 15 )岁。急性心肌梗死之诊断符合WHO标准 ,心功能分级采用Killip′s分级。1 2 心电图分组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时记录 12导联心电图 ,特殊情况加做V1 ~V9及V3R~V5R导联。其中F壁心肌梗死 (包括合并右心室及正后壁 ) 2 5例 ,前壁心肌…  相似文献   

18.
文献报告[1]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约25%并发房室传导阻滞(AVB),并常发展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AVB-Ⅲ),使AMI患者病死率升高至50%,病情极为凶险。1997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收治15例AMI并发AMI-Ⅲ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目的在于提高对AMI并发AVB-Ⅲ的认识,以便早期采取适当的预防性治疗措施,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12例,女3例,年龄34~78岁,其中50岁以下1例(34岁,男性),平均年龄65岁。活动状态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方法 对 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住院患者进行连续心电监测 ,动态观察房室传导阻滞的变化和临床表现。结果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占 3 5 %。多数患者由高度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正常传导。结论 重视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并发房室传导阻滞临床变化 ,积极治疗心肌梗死 ,同时慎重处理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相似文献   

20.
栓体舒 (rt-PA) ,即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为我国目前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常用药物中最为安全、有效的溶栓剂。我院采用小剂量rt-PA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 ,临床收到良好疗效 ,并通过冠状动脉造影得以证实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 我院 1998年 7月— 2 0 0 0年 10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rt -PA溶栓治疗 92例 ,其中溶栓后 1.5~ 2h内冠状动脉造影 49例 ,男 38例 ,女 11例 ,年龄 40~ 76岁 ,平均 6 2岁。梗死部位 :前壁 2 1例 ,下后壁 2 3例 (其中 4例并发右室梗死 ) ,前壁并发下后壁 5例。1.2 入选标准 参照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