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角蛋白20(CK20)mRNA的表达情况,并探讨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子宫内膜癌微转移的可行性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FQ-PCR方法对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42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及20位健康女献血员外周血中的CK20 m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同法检测20例术中切除的肿瘤组织的CK20 mRNA。结果: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及健康女性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均<103copies/μL的检测下限;子宫内膜癌组织CK20 mRNA表达水平为(2.08±0.84)×106copies/μL,阳性率为100%。而6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外周血中CK20 mR-NA表达水平为(5.52±1.14)×104copies/μL,高表达率(阳性率)为40.6%(26/64)。CK20 mRNA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FQ-PCR可快速、灵敏地定量子宫内膜癌外周血CK20 mRNA的表达,对预测子宫内膜癌微转移以及判断患者预后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临床早期宫颈癌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RT-PCR法检测早期宫颈癌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RT-PCR法检测291例O~ⅡA期宫颈癌和162例妇科良性肿瘤术前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30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291例肿瘤患者CK19阳性率为19.93%(58/291),妇科良性肿瘤和健康人阳性率均为O。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与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受侵和深肌层浸润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O.05;而与年龄、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宫旁转移不相关.P>O.05。结论:CK19 mRNA可作为检测宫颈癌外周血微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
直肠癌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直肠癌外周血细胞角蛋白(CK)20-mRNA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42例直肠癌术前外周静脉血CK20-mRNA。结果42例直肠癌中外周静脉血CK20-mRNA阳性14例,阳性率33.3%。随着病理分期的进展,CK20-mRNA阳性率升高;DukesC D期高于DukesA B期(P<0.01)。随访发现,外周静脉血CK20-mRNA阳性者远处转移率较高(28.6%)。结论外周静脉血CK20-mRNA的检测可提高直肠癌临床分期的准确性;外周静脉血CK20-mRNA阳性者,远处转移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RT PCR法检测早期宫 颈癌外周血CK19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 意义。方法:应用RT PCR法检测291例0~Ⅱ A期宫颈癌和162例妇科良性肿瘤术前外周 血CK19mRNA的表达情况,另取30名健康 人作对照。结果:291例肿瘤患者CK19阳性 率为19.93%(58/291),妇科良性肿瘤和健康 人阳性率均为0。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宫 颈癌患者外周血CK19mRNA阳性与临床分 期、淋巴结转移、淋巴血管间隙受侵和深肌层 浸润间存在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年龄、 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和宫旁转移不相关,P> 0.05。结论:CK19mRNA可作为检测宫颈癌 外周血微转移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6.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角蛋白20 mRNA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角蛋白20 mRNA(CK20 mRNA)的表达水平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FQ-PCR法测定136例结直肠癌及其肝脏转移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表达水平,系统研究了FQ-PCR法测定CK20 mRNA的重复性、定量范围和扩增效率,分析比较其与传统RT-PCR、免疫组化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结果FQ- PCR法测定CK20 mRNA的批内CV为3.6%,批间CV为5.3%,定量范围为10~3~10~8 copies/ml,扩增效率为87.4%。与传统RT-PCR和免疫组化法相比较,Kappa值分别为0.87和0.83。结直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表达水平为(3.52×10~4±1.47×10~4)copies/ml,表达阳性率为48.5%;75例对照者均无CK20 mRNA表达。Dukes A、B、C、D期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阳性率分别为9.5%、25.0%、48.8%和87.5%,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脏转移者CK20 mRNA阳性率为87.5%,显著高于肝脏无转移者(32.3%,P<0.05)。35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1、3、5周内CK20 mRNA表达水平呈下降趋势,但术后1、3周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周显著低于术前(P<0.05)。结论FQ-PCR是较灵敏的快速定量检测CK20 mRNA的方法。大肠癌患者外周血癌细胞CK20 mRNA的表达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关,CK20 mRNA检测将有助于大肠癌血源性播散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荧光定量PCR检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CK19、CK20mRNA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外周血CK19、CK20mRNA对上皮性恶性肿瘤微转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41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外周血CK19、CK20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41例肿瘤患者中CK19mRNA阳性率26.82%,CK20mRNA阳性率21.95%,两者均阳性5例(12.19%).CK19、CK20mRNA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发生部位、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期相关,其差异有显著性.[结论]CK19、CK20mRNA可作为一个检测上皮性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微转移标志物,两者联合检测可提高外周血癌细胞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8.
定量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 CK19 mRNA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细胞角蛋白19(CK19)mRNA表达的状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70例经病理诊断的乳腺癌患者和30名健康对照者,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结果:70例乳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表达的阳性率为32.9%(23/70),30例对照者的阳性率为3.3%(1/30),经统计学分析,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2).在不同分期的乳腺癌患者中均存在不同程度CK19 mRNA的表达,Ⅰ、Ⅱ、Ⅲ期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率随分期增加而增高.结论:实时荧光定量RT-PCR方法可检测出各期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K19 mRNA的表达,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提示循环肿瘤细胞可能存在于乳腺癌发展的各个阶段. 相似文献
9.
hMAM mRNA的定量检测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建立SYBR Green I实时定量逆转录PCR(Real-Ti me QuntitativeRT-PCR,Q-RT-PCR)技术定量检测人乳腺珠蛋白(human mammaglobin,hMAM)mRNA的技术,并应用于检测外周血hMAM mRNA,探讨其诊断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微转移的可行性及意义。方法:应用自行建立的SYBR Green I Q-RT-PCR检测技术,检测61例乳腺癌、33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以及11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 mRNA的表达量,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ER、PR及HER-2表达的关系。结果:61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10例检出hMAM mRNA表达,其癌组织HER-2阳性者占8例,HER-2阴性组未见hMAM mRNA阳性表达。HER-2阳、阴性组间外周血hMAM mRNA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8;与其他临床、病理特征无相关性,P>0.05。HER-2阳性患者外周血中hMAM mRNA表达量范围1.98×102~6.21×103,中位数4.0×102,在临床、病理特征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良性肿瘤及健康志愿者外周血hMAM mRNA均阴性。结论:SYBR GreenI Q-RT-PCR技术可定量检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乳腺癌患者外周血hMAM mRNA表达与其乳腺癌组织HER-2表达相关。定量检测hMAM mRNA可作为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大肠癌外周血中上皮性骨架蛋白CK19 mRNA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及对术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其中35例同时测定肠系膜静脉血的CK19 mRNA表达。结果:71例大肠癌惠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检出率为59.1%(42/71),肿瘤回流血(肠系膜静脉血)为68.6%(24/3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例患者中Duke’s分期C+D期的惠者CK19 mRNA表达率(84.6%)明显高于Duke’s A+B期(44.4%)的患者,X^2=7.86,P=0.05。CK19 mRNA表达与其他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CK19 mRNA在大肠癌外周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随病期进展,阳性率增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Hela及HHUC细胞系中hTERT启动子的活性及其与hTERT 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将hTERT核心启动子基因转入Hela、HHUC细胞系、人正常皮肤表皮细胞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检测细胞系hTERT启动子的活性、hTERT mRNA表达水平及端粒酶活性。分别以HEK293细胞系作为阳性对照,HELF细胞系作为阴性对照。结果:细胞系Hela、HHUC、人正常皮肤表皮细胞及正常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的hTERT启动子活性分别为20.1%、14.9%、0.3%和0.5%;hTERT mRNA相对表达水平分别为0.63、0.51、0和0;端粒酶活性分别为0.393、0.387、0.144和0.152。结论:宫颈癌细胞系及子宫内膜癌细胞系中hTERT启动子活性、hTERT mRNA表达水平和端粒酶活性均特异性增高,而在正常角化细胞及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中则被抑制或不表达。hTERT启动子活性水平与hTERT mRNA表达水平和端粒酶活性之间有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荧光定量PCR对NO期结直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NO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行根治术的NO期大肠癌患者的453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以检出微转移.结果 45例NO期大肠癌病人的453枚淋巴结中,有20例(44.4%)共46枚(10.2%)淋巴结检出微转移.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X2=5.445,P<0.05).20例微转移患者与25例无微转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6和21.4月.20例微转移患者中7例发生复发转移,5例死亡;而无微转移25例中仅1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X2=7.305,P<0.05).有微转移组和无微转移组的生存率分别是75.0%(15/20)和96.0%(24/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240,P<0.05).结论 CK20 mRNA的FQPCR是检测NO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可对精确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外周血癌胚抗原(CEA)mRNA的表达及其与病理分期、区域淋巴结转移的关系,评价CEAmRNA对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的特异性。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检测53例有明确临床病理资料的乳腺癌患者和16例良性乳腺疾病患者外周血CEAmRNA的表达。结果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总阳性率为28.3%,阳性率随着分期的升高而升高(Ⅰ期12.5%,Ⅱ期22.2%,Ⅲ期44.4%,Ⅳ期44.4%),区域淋巴结转移者(23.1%)CEAmRNA阳性率高于无转移者(18.7%),但统计分析差异无显著性。良性乳腺疾病患者无一检测到CEAmRNA的表达。结论乳腺癌患者外周血CEAmRNA检测对外周血微转移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尚无明显证据支持可以指导乳腺癌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探讨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45例行根治术的N0期大肠癌患者的453枚淋巴结中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CK20)mRNA的表达以检出微转移。结果45例N0期大肠癌病人的453枚淋巴结中,有20例(44.4%)共46枚(10.2%)淋巴结检出微转移。微转移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分化程度等无关,但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χ2=5.445,P<0.05)。20例微转移患者与25例无微转移患者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19.6和21.4月。20例微转移患者中7例发生复发转移,5例死亡;而无微转移25例中仅1例因复发转移而死亡(χ2=7.305,P<0.05)。有微转移组和无微转移组的生存率分别是75.0%(15/20)和96.0%(24/25),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40,P<0.05)。结论CK20mRNA的FQ-PCR是检测N0期大肠癌淋巴结微转移灵敏而特异的方法,可对精确临床分期、判断患者预后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20(cytokeratin 20,CK20)表达和端粒酶的活性,初步探讨它们在检测大肠癌微转移中的意义。方法:用RT-PCR法,检测52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和术后不同时间外周血中的CK20的表达。用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方法检测相应患者外周血中的端粒酶的活性。结果:52例患者外周血中检出CK20表达及端粒酶活性检测阳性率按不同时间段分别为61.9%与57.7%(术前),69.1%与72.1%(术后24h),34.6%与30.9%(术后早期化疗结束后)。两者的阳性表达均与患者Duke’S分期存在显著性相关。结论:端粒酶和CK20均可作为标志物来检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中微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大肠癌外周血中上皮性骨架蛋白CK19 mRNA的表达,与不同临床病理指标间的关系及对术后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RT-PCR方法检测7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的表达,其中35例同时测定肠系膜静脉血的CK19 mRNA表达.结果71例大肠癌患者外周血CK19 mRNA阳性检出率为59.1%(42/71),肿瘤回流血(肠系膜静脉血)为68.6%(24/35),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1例患者中Duke's分期C+D期的患者CK19 mRNA表达率(84.6%)明显高于Duke's A+B期(44.4%)的患者,χ2=7.86,P=0.05.CK19 mRNA表达与其他病理指标间无相关性.结论CK19 mRNA在大肠癌外周血中有较高的检出率,随病期进展,阳性率增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