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彩色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VSD)、房间隔缺损(ASD)及肺动脉导管未闭(PDA)经导管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封堵适应证,应用TTE筛选113例VSD、106例ASD、37例PDA患者,并对Amplatzer封堵器类型及大小进行预测,经导管在X线引导及彩超监测下进行封堵.结果 术后VSD、ASD及PDA封堵器实际值与预测值相符率分别为91.2%、91.5%及86.5%.结论 彩超对先心病封堵术病例、封堵器类型及大小的选择具有非常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ic echocardiogram,TTE)在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介入封堵术前、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首先使用CDFI经胸超声心动图扫查选择适合做封堵术的VSD患者,然后监测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VSD的全过程,在监测过程中认真观察导管及封堵器的位置,配合封堵器的释放,观察封堵器是否已封堵好室间隔缺损处,周边有无残余分流.结果 CDFI经胸超声心动图扫查选择VSD 11例,均为膜部缺损.除1例因VSD上缘距主动脉瓣右冠瓣1.9~2.0mm,缺损口6.0 mm,并有胸骨畸形,封堵术改为经胸手术外,其余10例封堵成功,CDFI未见残余分流.结论 CDFI经胸超声心动图扫查对VSD封堵适应证的选择,封堵术中监测及封堵术后判断及追访均有着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经导管同期封堵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导管介入同期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合并房间隔缺损 (ASD)的可行性、方法及疗效。方法  4例患者 ,年龄为 12~ 2 6岁。术前超声检查提示VSD合并ASD。VSD均为膜周部缺损 ,缺损直径 3~ 6mm ,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 2~ 6mm。ASD均为继发孔型 ,缺损直径 5~ 8mm。4例患者均于术中先行左心室造影 ,确定VSD适合封堵后 ,先行VSD封堵 ,最后行ASD封堵。结果  4例患者均经导管一次封堵治疗成功。左心室造影显示VSD呈囊袋型 3例 ,囊袋直径分别为 4、5和 10mm ,封堵器的直径分别为 4、8和 12mm。 1例缺损为管状 ,直径 3.5mm ,用 4mm的封堵器治疗成功。4例患者ASD伸展径为 6~ 10mm ,封堵器直径为 6~ 12mm。所有患者术中及术后无并发症。结论 经导管介入同期封堵治疗膜周部VSD合并ASD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安全性和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应用价值.方法术前经TEE严格筛选并确认符合条件的ASD患者28例,观测房间隔缺损的位置、大小、形态、延伸状况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在TTE引导下,以声束测量房间隔缺损的最大伸展轴径,选择不同型号、规格的封堵装置,并在术中准确引导和监测封堵器的放置,评估手术疗效.结果本组28例,1例失败转外科治疗,1例因缺损小无需封堵,其余26例均封堵成功.结论经食道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的应用价值体现在术前病人的选择,术中封堵器放置的引导、监测以及术后疗效的评估上.超声引导下经导管器Amplatzer治疗继发孔型ASD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邓劲松  王洁 《武警医学》2005,16(7):507-509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监测经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TTE检查确诊ASD适合做封堵术的9例患者,术前多个切面综合测量ASD的直径,然后在术中监测经导管引导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的全过程,封堵术后即刻、1周内、1个月、3个月、6个月、1 a随访TTE,观察封堵效果、封堵器周边有无分流.结果9例ASD患者,除2例因缺损口过大(最大伸展径大于38 mm),选用最大的封堵器无效而放弃封堵外,其余7例均成功封堵,术后TTE未见残余分流.结论TTE对ASD封堵术前病例的选择,封堵术中监测及封堵术后疗效评价等均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位心合并单纯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患者行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收治6例确诊为右位心合并ASD或VS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介入封堵治疗,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6例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封堵治疗。封堵术后,经胸超声心动图示房间隔未见残余分流;重复左心室造影,均未见明显残余分流。心脏X线检查、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均未见明显异常。围术期及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恶性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封堵器脱落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右位心合并单纯性ASD或VSD,行介入封堵虽有其特殊性,但如果熟悉右位心解剖结构,仍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TTE筛选出26例房间隔缺损(ASD)、23例室间隔缺损(VSD)以及16例动脉导管未闭(PDA)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行经导管国产封堵器介入封堵治疗,并应用TTE在封堵术中监测及在术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共61例患者成功地进行了介入封堵治疗,术后即刻TTE及X线造影均未见残余分流,各瓣膜未见病理性反流.术后1个月及3个月TTE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残余分流.3例室缺患者术后第2天出现不同程度的传导阻滞,经治疗后好转.2例ASD、2例VSD及1例PDA未完成封堵.总成功率为93.8%(61/65).结论 TTE在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术的术前病例筛选、术中监测和术后疗效评价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海拔地区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在引导封堵伞封堵Ⅱ孔型房间隔缺损(ASD)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80例ASD患者,术前用TTE观察ASD位置,形态,大小及周缘情况,术中采用TTE进行封堵术中引导和监测CX,术后即刻观察封堵器的位置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有无残余分流。结果:880例ASD患者,873例均在TTE引导和监测下成功地完成ASD封堵,8例有(2~3)mm残余分流,术后3个月复查分流消失。21例多发孔ASD,其中16例2处缺损,5例3处缺损,16例置入一个封堵伞,2例术后少量残余分流;6例置入2个封堵伞,1例置入3个封堵伞。12例合并其他畸形,其中6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3例合并室间隔缺损,3例合并肺动脉瓣狭窄。分别先用封堵动脉导管、室间隔缺损和球囊扩张肺动脉狭窄,然后再封堵ASD成功。3例封堵伞脱落,2例开胸取出伞修补ASD,1例通过抓捕器取出伞,二次封堵成功。5例ASD患者封堵失败转入外科手术,TTE测量ASD直径(3~38)mm,选用封堵伞大小为(6~42)mm。结论:TTE在术前选择合适病例,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及术后判定疗效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操作简便的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9.
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在经心导管封堵小儿室间隔缺损(VSD)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超声心动图在胸骨旁多个切面测量10例VSD的最大直径,确定VSD部位及其周围关系,VSD封堵术中引导封堵器的放置及疗效评价.结果:10例VSD中主动脉瓣下VSD 3例,其中1例合并主动脉窦瘤形成;膜部VSD 5例中3例合并室间隔膜部瘤形成,其中2例为单孔型,1例为筛孔型;肌部VSD 2例.8例采用Amplatzer VSD封堵器、1例较小VSD用Coil弹簧圈封堵成功,另1例VSDФ>1.2cm Amplatzer封堵失败.结论:TTE可确定VSD封堵适应证,术中正确引导封堵器的放置,在小儿VSD经心导管封堵术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引导Amplatzer封堵器堵闭继发孔型房中隔缺损(ASD)、膜周部室中隔缺损(VSD)的应用价值。方法 术前经TEE筛选符合条件的28例继发孔型ASD,2例膜周部VSD患者,测量ASD的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的关系,VSD的大小位置,在TFE引导下,以球囊测量ASD的最大伸展径,DSA下以造影测量VSD的大小,选择适当型号的封堵器,经导管堵闭ASD和VSD.结果 术前TEE所测的ASD直径11mm~36mm,术中TTE测得ASD的最大伸展径14mm~38mm.前者均小于后者,选择的封堵器的直径为14mm~40mm,28例中,除1例术中转为外科手术治疗,1例未封堵外,余26例均封堵成功,术后即刻、24h、3个月、6个月TTE随访复查均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2例VSD术前TEE测量的直径分别为9mm,15mm,术中造影测得的大小为10mm,15mm,两者高度相关。结论 超声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VSD是一种安全、快捷、有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先天性心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的方法及疗效。方法:20例ASD患者,年龄4—39岁,术前行心脏超声检查确诊。选择封堵器直径为10~30mm,在透视下经导管植入Amplatzer封堵器封堵ASD。结果:20例ASD,封堵成功,术中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经导管植入Amplatzer封堵器介入治疗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经导管闭合房间隔缺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 评价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心房间隔缺损 (ASD)的疗效。方法  11例患者中男 3例 ,女 8例 ,年龄 4~ 46岁 (平均 2 5岁 )。术前经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缺损直径为 12~ 2 8mm ,平均 (18.5± 6 .1)mm。在透视及经超声心动图引导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闭合ASD。结果  11例ASD直径的球囊测量值为 (2 5 .2± 8.3)mm(15~ 36mm) ,选择的封堵器直径为 (2 5 .4± 7.7)mm(15~ 36mm)。 11例封堵器置入均获得成功 ,术中无并发症。 2例术后即刻超声检查显示微量残余分流。术后 1周复查均无分流。结论 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器治疗ASD是一种有效的非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非常规方法选择Amplatzer治疗房间隔缺损及动脉导管未闭的可行性。方法14例II孔型ASD和1例动脉导管未闭,经术中常规右心导管检查,测量右室与肺动脉压力,经导引钢丝导入球囊导管测AS最大伸展直径,用体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或经食管超声(TEE)测量房间隔直径及确定ASD的位置及大小,根据球囊最大伸展直径选择应用等于或大于其1~2mm型号的国产ASD和PDA封堵器。结果15例患者应用15个封堵器均获成功,成功率为100%,无并发症,亦无残余分流。结论国产封堵器具有操作简便、效果可靠、成功率高、安全等优点,应用封堵器封堵ASD和PDA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房室间隔缺损介入治疗失败后外科手术的原因及效果,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选择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接受经导管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ASD)和室间隔缺损(VSD)失败后,需行外科手术的13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外科手术指征为封堵器脱落7例、Ⅲ°房室传导阻滞(AVB)3例、瓣膜关闭不全2例(其中1例同时合并Ⅲ°AVB)、残余漏1例、封堵失败1例。手术均在体外循环下进行,取出封堵器,修复心内畸形,术后入ICU监护。结果ASD介入治疗患者中,手术探查ASD直径平均31mm,较术前诊断的平均26mm增大,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D部位为中央型3例,下腔型6例,与术前诊断符合率为41.7%,不符合率为58.3%(P〉0.05)。3例Ⅲ°AVB者术后均恢复窦性心律。心内畸形修复完善,无手术死亡。结论及时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介入封堵失败后并发症,效果良好,安全可靠,可避免治疗失败及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TTE)在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VSD)过程中的引导作用。方法:患者56例,男26例,女30例,年龄3~42岁,平均(15.11±8.5)岁。术前TTE严格筛选,术中跟踪观察封堵器位置、形态、有无室水平残余分流及主动脉瓣、房室瓣反流等,指导术者及时调整封堵器位置。术后准确判断封堵疗效,复查随访。结果:本组56例VSD,TTE明确诊断,准确率100%,55例封堵成功,1例因导管未能通过缺损处放弃手术,成功率98.2%。55例封堵成功的VSD超声定位准确,包括膜部27例,嵴下型25例,嵴内型3例,肌部1例。其中嵴下型VSD的缺损上缘距主动脉瓣瓣环下缘距离≥2.0mm,嵴内型VSD缺损最大径≤8.0mm,肌部VSD缺损最大径≤14.0mm。结论:TTE在介入治疗VSD中具有重要引导作用,其它任何检查方法不可替代。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国产房间隔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2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在经胸超声心动图的指引下,应用国产房间隔封堵器行介入治疗。通过临床症状观察及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评价疗效及安全性。结果:22例封堵治疗成功21例,成功率95.45%。术后近期及中远期随访症状缓解,封堵器位置稳定,房间隔水平无分流,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国产房间隔封堵器介入治疗房间隔缺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诊疗中的l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hilipa Sonoa 7500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系统获取32例先天性房间隔缺损息者的三维数据库,利用三维数据工作站对缺损大小进行测量分析。部分病例的三维测量值与二维经胸和(或)经食道超声测量值、球囊伸展径和(或)手术结果对照。对其中4例中央型房缺患者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监测下,经心导管行房缺封堵术。结果:实时三维成像能从多个视角、甚至模拟手术路径立体显示房间隔缺损的金貌,包括缺损的整体形态、部位、大小、残端,以及与周边组织的毗邻关系;同二维超声所测直径相比,三维超声测量结果与介入或手术结果具有更好的相关性(r=0.97va r=0.88),并能更准确引导房间隔介入手术。结论:与二维超声心动图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反映了房间隔缺损的立体空间结构,可对缺损大小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同时在引导介入手术中提供快速而准确的监测手段,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