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34例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并提出相应外科治疗的对策.结果 34例中,除3例行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PTCD/ERCP)外,余31例均剖腹探查,其中切除术12例,外科胆道旁路退黄术15例,胆道内置管引流术4例.剖腹的31例中,近期死亡3例,其中切除术2例.31例出院者中,有23例获随访,生存期最长6年,系根治性术后;而姑息性手术生存期最长为11个月.结论 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首选手术切除,次选退黄术,仅一些极晚期病例,方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经乳头胆管腔内超声联合胆管活检对肝外胆管狭窄的诊治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2月来自我院确诊的肝外胆管狭窄患者30例,30例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5例。研究组为进行IDUS联合胆管内活检的患者,对照组为进行IDUS的患者、经乳头胆管内活检患者。结果研究组操作成功率达100%,诊断准确率达93.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通过定位诊断比较显示,研究组诊断胰腺上段、胰腺内段的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研究组出现高淀粉酶血症、急性胰腺炎、胆管出血、急性胆管炎、穿孔等并发症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IDUS联合经乳头胆管内活检对肝外胆管狭窄的病因诊断具有较高价值,能够提高诊断率,同时通过规范胆管狭窄的诊治手段,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3.
李良科  段勇   《中国医学工程》2007,15(6):535-536,539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胆管狭窄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6月~2006年12月该院54例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54例,50例(92.6%)获得6个月~6年的随访,总优良率88.0%(44/50),胆道残石6例(11.1%),经1~5次胆道镜取净,术后切口感染3例(5.6%),膈下感染2例(3.7%),胆漏3例(5.6%),无手术死亡。结论合理选择肝叶(段)切除、肝门部狭窄胆管切开整形、肝胆管空肠Roux-en-Y吻合等手术方式,结合术中及术后纤维胆道镜取石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并肝门部胆管狭窄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医源性胆管损伤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晓辉  郑波  甘险峰  杨训  王俭 《四川医学》2009,30(9):1397-1399
目的探讨医源性胆管损伤的原因、类型、手术时机和方式。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02~2007年间对26例胆管损伤的诊治过程。其中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术中损伤18例,开腹胆囊切除术(OC)8例。所有胆管损伤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分别行胆管修补术,胆管对端吻合术,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肝门部空肠Roux-Y吻合。结果胆管修复失败的主要原因为:术式选择不当,支架放置的部位或时间不合理,延期修复的时间过长或过短。结论术中发现胆管损伤者(Ⅰ~Ⅱ型)尽可能地行胆管对端吻合术。凡是不适合于胆管对端吻合术者,首选胆管空肠Roux-Y吻合术。无胆瘘或胆汁型腹膜炎存在,术中未能及时发现者,可以行延迟性手术。吻合口〈10mm应放置支架(或支撑管,另戳孔引出体外),拔支架时间为9~12个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回顾性研究医源性胆道损伤及胆囊切除术后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 开腹或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道损伤或肝外胆管良性狭窄 2 5例 ,男 11例 ,女 14例 ,年龄 2 5~ 72岁 ,平均 (5 1.4± 13.4)岁。胆管狭窄据Bismuth标准诊断 ,其中Ⅰ型 5例、Ⅱ型 10例、Ⅲ型 8例、Ⅳ型 1例、Ⅴ型 1例。结果 有明确胆管损伤病史者 8例 ,其余 17例于胆囊切除术后数月出现胆管狭窄。 3例合并肝内胆管结石 ,1例合并胆总管结石 ,13例伴有胆管扩张。胆管狭窄长 5~ 30mm ,宽 2~ 5mm。 5例Ⅰ型者均合并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除有明确胆管损伤和Ⅰ型狭窄病例外 ,9例(75 % )有术后胆汁漏病史。本组直接修补加T管引流 2例 ,用肝圆韧带游离片修补胆道缺损 1例 ,胆肠Roux en Y胆道重建 2 0例。获取 11例狭窄处标本 ,病理检查均示局部瘢痕增生。 2 1例 (2 1/ 2 3)术后效果良好 ,2例出现吻合口狭窄 ,2例未手术者仍经常出现上腹部疼痛。结论 胆囊切除术中胆道损伤、术后胆汁漏是产生远期肝外胆管狭窄的主要原因。有术中出血史者多为BismuthⅢ、Ⅳ、Ⅴ型狭窄。胆囊术后胆汁漏可能出现BismuthⅡ型或Ⅲ型胆管狭窄 ,而有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者常常表现为BismuthⅠ型狭窄。用胆肠Roux en Y作胆道重建治疗此类狭窄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88例胆道探查手术病人术中使用胆道镜,其中25 例并术后使用胆道镜。结果 23例肝胆管结石术中术后胆镜检及取石,残石2例,残石率8.7%(2/23)。65例胆总管结石术中胆镜及取石无残石。结论 胆道探查术中及术后应用胆道镜有助于降低胆管残石率,术后经T管窦道施胆镜技术可有效清除胆管残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胆管癌组织中erb B1(EGFR)和erb B2(HER2)的表达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94例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患者的肝内胆管癌组织和50例癌旁肝组织样本,组织切片后进行EGFR和HER2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分析癌与癌旁组织的表达差异;对部分患者进行EGFR分子靶向治疗(埃罗替尼,Erlotinib,150 mg/d,1个疗程),并进行5年无瘤生存分析。结果:两组EGF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5%(55/94)和26.0%(13/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HER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3.0%(31/94)和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组中,EGFR和HER2阳性患者的肿瘤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和肝门淋巴结转移明显高于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胆管癌患者中EGFR或HER2阳性患者的5年无瘤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患者(P<0.05)。进一步分子靶向治疗发现,EGFR阳性患者埃罗替尼治疗后生存期延长,5年无瘤生存率较EGFR和HER2均阳性者高(81.3%vs.59.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GFR和HER2高表达在肝内胆管结石合并肝内胆管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且二者高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以及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并可能对临床分子靶向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的可行性及适应证.方法 回顾分析62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结果.结果62例成功行腹腔镜胆道探查一期缝合,平均手术时间130 min,平均住院时间5.4 d,平均出血量82 ml.1例术后胆漏,随访20~24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胆道狭窄、胆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腹...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1):58-60
目的 探讨在胆管癌治疗中采取开腹胆道旁路手术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胆管癌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病历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予以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开腹胆道旁路手术,对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长,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时长,住院时长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并对比,评估疗效、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治疗后TBIL值,术后肛门排气、下床时长及住院时长均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取开腹胆道旁路手术治疗胆管癌相比传统开腹胆管切除术,不仅术中出血较少、且术后并发症少、恢复较快,疗效更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256例肝门胆管良性狭窄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肝门胆管狭窄部位不同,将256例患者分为三种类型并肛用了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包括肝门部狭窄胆管整形,T管或U管引流,肝门胆管或左右肝管空肠吻合,部分病例变的肝叶,肝段切除或肝方叶切除,其中病变复杂,狭窄严重的病例,经胆管狭窄整形修复,肝肠吻合口置U管支架引流,术后3~6个月拔除,本组手术效果的好坏与术式选择有密切的关系,效果不满意的病例在随访的影像检查中,均发现肝内胆管有残余或复发结石以及胆狭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的优点、方法和适应证.[方法]22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结果]22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腹,其中T管引流17例,Ⅰ期缝合5例,手术时间90~180 min,平均125 min,术中出血20~50 mL,平均35 mL,3例术后胆漏,保守治愈,5例胆道残余结石,术后胆道镜取出.[结论]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有效,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是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胆管腺瘤(bile duct adenoma,BDA)癌变病例的分析,对其诊断和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进行了探讨.方法 搜集3例胆管腺瘤癌变病例,观察其胆管腺瘤区域和癌变区域的免疫组化抗体表达,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3例主诉均为腹胀、腹痛,均无肝炎病史,血清检查AFP、CEA、CA199等指标正常或稍高.镜下显示:肿瘤由大致正常的小胆管构成,胆管间质组织增生显著,并见淋巴细胞增生.肿瘤区域,腺上皮呈非典型增生,细胞异型性明显,核分裂像可见,并浸润至周边肝实质内.胆管腺瘤区域和癌变区域移行明显.其中1例肿瘤局部可见胆管囊性扩张及胆栓形成,形态与胆管错构瘤(bile duct hamartoma,BDH)相似.免疫组化染色,胆管腺瘤区域及癌变区域CK19均为阳性,而Her-2只在癌变区域表达.结论 胆管腺瘤可以发生癌变,说明其具有一定的恶性潜能.  相似文献   

13.
李伟  张庚  王亮 《广西医学》2016,(1):82-84
目的:探讨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A组224例及B组236例,两组患者均行胆道探查术治疗,术后A组行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B组行胆总管置T型管引流,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减压引流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A 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引流量少于 B 组,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短于 B 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组胆漏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末端放置细支撑管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可降低胆漏的发生率,减少胃肠减压引流量,有助于患者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比较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手术对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疗效。结果显示腹腔镜组住院费用与开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切口大小、术后通气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时间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表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安全可靠、手术创伤小、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一期经皮肝空刺硬质腥选镜(PTCS)与传统胆总管切开治疗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8月至2014年11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74例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对照组(传统胆总管切开,36例)和观察组(一期 PTCS,38例),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残留例数分别为(210±36)min 和(234±54)min、(5.2±1.8)d 和(6.7±3.2)d、(24.2±6.8)mL 和(28.9±8.6)mL、4例和11例,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胆总管切开手术相比较,一期 PTCS 治疗肝内胆管合并胆总管结石临床效果更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胆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对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该院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所收治的4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肝总管切开取石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并进行术后随访。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患者的69.7%。由此可见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胆总管切开并肝叶切除术对于肝内胆管结石的治疗具有良好效果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肝胆管结石的手术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6年来 ,采用皮下通道型空肠肝胆管盆成形术 ,治疗肝胆管结石并狭窄 17例临床资料。结果 :术后近期无严重并发症。 2例复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 ,其中1例经皮下通道取石治愈 ,另 1例经皮下通道引流治愈。 1例复发胆总管结石 ,经皮下通道取石成功。结论 :该术式有效防止了逆行胆道感染 ,经皮下通道引流 ,取石简便易行 ,取代了再次复杂的胆道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处理方法。结果6例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经早发现早处理痊愈出院。结论认识肝外胆管损伤的潜在因素,肝外胆管损伤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与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肝外胆管损伤的原因、诊断与处理方法。结果6例肝外胆管损伤患者经早发现早处理痊愈出院。结论认识肝外胆管损伤的潜在因素,肝外胆管损伤后及早发现及时处理是治疗成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19):50-53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康复和疗效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97例进行研究,其中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51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采用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4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治疗前、治疗4周后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水平变化,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减少,两组的血清GGT及ALP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5.22%,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94.12%,高于对照组的71.7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胆总管探查术比较,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胆囊切除术后胆总管结石患者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禁食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相对减少结石残留及结石复发,进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