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53例,同时与采用异烟肼胸腔注入治疗的54例进行对照。结果:采用利福平胸腔注入的观察组,在胸腔积液消失率、胸水平均消失时间及平均胸腔穿刺次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其胸膜肥厚粘连及胸腔感染、血气胸等并发症亦均少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利福平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显,并发症少,并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肺癌发病率的上升,恶性胸腔积液作为肺癌的常见并发症逐渐增多,且胸腔积液增长迅速,难以控制,全身化疗副作用大、疗效差。为提高对恶性性胸腔积液的治疗效果,我们从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闭式引流并顺铂胸腔内注入治疗肺癌致恶性胸腔积液,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曹祖清 《江西医药》2013,(11):1013-1014
目的比较胸腔闭式引流与传统胸腔穿刺用于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124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和对照组(行传统胸腔穿刺抽液治疗),对两组患者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8.39%)明显高于对照组(85.48%)(P〈0.05);实验组患者胸穿次数、积液控制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治疗胸腔积液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缩短住院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为胸腔积液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6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传统反复胸腔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给予胸腔闭式引流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总引流量、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增厚度、住院时间等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总引流量无显著差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积液吸收时间、胸膜增厚度、住院时间等指标显著优越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5.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17%,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2.92%,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胸腔闭式引流术治疗胸腔积液不影响积液排出总量,且能加快积液的排出速度,对患者伤害小,使患者恢复快,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临床疗效优越,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袁富华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9):1101-1102
胸腔恶性积液占整个胸腔积液25%,为晚期肺癌和其他恶性肿瘤胸膜内转移的常见表现。笔者通过胸腔闭式引流后注入乌体林斯治疗该病33例,取得满意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改良胸腔穿刺术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胸腔积液的患者46例作为治疗组,采用改良胸腔穿刺术,另外46例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术进行抽液,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治疗组全部穿刺成功,无出现并发症;对照组穿刺成功率98.7%,并发症发生率6.7%。结论改良胸腔穿刺术成功率高,损伤小,并发症少,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沙培林对胸腔恶性肿瘤术后胸腔积液的疗效,了解其毒副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择1998-2001年胸腔恶性肿瘤术后胸腔积液28例,术后第二天开始平均胸引量大于300ml的病例,自胸管内注入沙培林5KE闭管,8小时后开放,观察24小时并记录引流量,若引流量大于100ml,再注入3KE后拔管,治疗前后摄胸片对照,治疗前胸引量按每日胸引量及3天胸水量之和评估,治疗后以胸片或B超定位胸穿抽液为准。结果:28例中完全缓解21例(75%),部分缓解6例(21.4%),总有效率96.4%。结论:沙培林胸腔内注射治疗胸腔恶性肿瘤术后胸腔积液疗效肯定,不良反应主要是发热,胸痛,无肝肾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
探讨微创闭式引流术在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中的应用价值。将9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胸腔穿刺术进行胸腔抽液、注药等;治疗组采用微创胸腔闭式引流术,留置深静脉导管于胸腔进行抽液、引流、注药等。比较两组治疗结束时胸腔积液深度、胸腔积液吸收所需时间、完成单次操作的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治疗组治疗结束时胸腔积液深度、胸腔积液吸收所需时间、完成单次操作的时间及胸膜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微创闭式引流术对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安全性均优于胸腔穿刺抽液术,且操作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临床应用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我院肺癌合并胸腔积液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纽,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组(52例)行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治疗,间断胸腔穿刺抽液组(48例)行胸腔穿刺治疗,随访3个月,对2组患者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次数、生存率等进行比较。结果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组在胸穿次数、胸水B型超声定住次数、并发症发生、平均住院日等较间断胸腔穿刺抽液组明显减少(P〈0.05),在胸水缓解率、自发性胸膜固定率、生存率等方面较间断抽液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隧道式胸腔细管引流是一种能够减轻恶性胸腔积液患者临床症状的有效方法,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胸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9例。治疗组予胸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对照组予胸腔灌注顺铂(DDP)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灌注铜绿假单胞菌制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明显,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丝裂霉素与地塞米松注入胸腔治疗恶性胸腔积液长治医学院(046000)刘晓凡长治医学院和平医院荣书玲恶性胸腔积液是指恶性肿瘤转移或原发于胸膜本身的恶性肿瘤所致的胸腔积液。我们应用丝裂霉素及地塞米松注入胸腔治疗26例恶性胸腔积液,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胸腔积液疗效。方法 100例胸腔积液(600~5 000ml)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胸腔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对照组常规多次胸腔穿刺。对照分析两种疗效及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抽放胸水量多(P<0.01)、胸水消失时间短(P<0.01)、胸膜肥厚发生率低(P<0.05)、住院时间短医疗费用低(P<0.01)。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留置治疗胸腔积液疗效优于传统胸腔穿刺。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注射液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 临床选择41 例经CT 引导下肿块穿刺或支气管镜病理学活检及胸水脱落细胞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胸腔积液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进行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注射液胸腔注射治疗+ 全身化疗,对照组仅进行全身化疗,观察其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 41 例患者治疗结束后4 周进行疗效评估,治疗组及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2.38%、3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无严重不良反应,无Ⅱ度及以上血液学毒性反应。未发生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 重组改构人肿瘤坏死因子注射液胸腔注射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患者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64例肺癌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分析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抽胸水后胸腔灌注化疗的疗效。结果胸腔闭式引流待胸水消失或基本消失后灌注顺铂及氟尿嘧啶与常规行胸腔穿刺抽胸水后灌注及氟尿嘧啶相比,胸腔闭式引流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行胸腔穿刺抽胸水。结论胸腔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并胸腔积液,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张秀丽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420-421
目的探讨向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0例,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20例胸穿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对照组20例只做胸穿,尽可能抽液,未注入尿激酶。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症状缓解率明显升高,胸水消失天数明显缩短,胸膜粘连发生率低。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李银娇 《江西医药》2009,44(8):780-781
目的探讨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中等量以上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人6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均联合足量抗结核药物治疗。治疗组行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并每天经引流管注入尿激酶10万u,连续3d,对照组行胸腔穿刺抽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显著缩短,胸液排出量明显增加,胸膜增厚及胸膜粘连发生率均显著降低;但气胸发生率两组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胸腔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方法安全,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胸腔注入重组人白介素-2及卡铂治疗恶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病,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采用胸腔内联合注入卡铂和重组人白介素-2治疗恶性胸腔积液3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和方法。方法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72例,随机分为注药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治疗,VI服强的松30mg/d,每周减量5mg,总疗程4~6周。注药组也采取标准的抗结核治疗,B超定位包裹性胸腔积液最大腔,胸腔穿刺抽液后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U。比较两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及胸膜增厚程度。结果注药组胸腔积液引流量平均为(1421±208)ml,显著多于对照组的(756±214)ml,胸膜增厚钙化明显降低,P〈0.01。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为尿激酶激活纤维蛋白酶,降解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量胸腔积液的最佳疗法。方法回顾性比较、分析同期60例大量胸腔积液患者不同治疗方法(其中30例进行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30例进行多次胸腔穿刺抽液治疗)的疗效、住院时间、并发症。结果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闭式引流与多次胸穿抽液治疗大量胸水比较,疗效显著,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痛苦少,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治疗大量胸水是安全、疗效佳、损伤小、患者易于接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胸腔积液是晚期肺癌的常见并发症,以往多选用顺铂、阿霉素等药物腔内注入治疗,取得较好疗效。我们于1998年4月至2001年2月采用多康佳与顺铂联合胸腔内注入治疗肺癌癌性胸腔积液41例(综合治疗组),同随机分组的41例单药顺铂胸腔注入(单纯化疗组)进行对比,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