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中移植肠管的植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肠移植是治疗晚期肠功能衰竭综合征的有效方法[1 3 ] ,在移植肠的植入技术方法上存有争议[1,2 ] 。我院于1999年 5月 2 0日成功地进行了国内首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4 ] ,2 0 0 1年 1月 6日又施行了第 2例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临床资料例 1男 ,18岁 ,身高 185cm ,体重 48kg。因肠扭转坏死切除大部小肠 ,残余空肠 40cm。 1999年 5月 2 0日行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 ,供体为患者父亲 ,44岁。例 2男 ,15岁 ,身高16 7cm ,体重 34kg。因盲肠旁疝嵌顿肠坏死切除大部小肠及盲肠 ,残余空肠 10cm。 2 0 0 1年 1月 6日行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 ,供…  相似文献   

2.
活体小肠移植术供肠灌洗和保存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理想方法。目前仅有少数国家开展这项研究工作 ,而开展临床活体小肠移植的则更少 ,全世界至今仅报道 9例[1] 。我们于 1999年 5月 2 0日施行了国内首例临床活体小肠移植 ,现将供肠灌洗和保存过程中的初浅体会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供体男性 ,44岁 ,为受体之父。受体 ,男性 ,18岁 ,因肠扭转坏死行小肠大部切除 ,仅残余空肠 40cm ,每日腹泻 10余次 ,均为未消化食物 ,诊断为短肠综合征。2 .供肠的灌洗、修整及保存 :仔细分离好支配供肠的肠系膜上动脉及肠系膜上静脉分支后 ,经周围静脉注入 5 0 0 0…  相似文献   

3.
小肠移植的动物模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小肠移植 (SBT)是治疗终末期肠功能衰竭 ,如短肠综合征的唯一确切方法[1] 。虽然从 196 4年Detterling开始临床第 1例活体和第 2例尸体供肠移植[2 3] 起的小肠移植已有 35年历史 ,但由于技术和免疫排斥等原因 ,SBT一直没有成为标准的外科手术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建立可靠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极其重要。SBT实验动物模型常用的动物有大鼠 ,小鼠 ,猪和犬等。一、大鼠大鼠作为SBT模型较其他动物有显著的优点 ,如 :购买和饲养的花费低 ,免疫学的构成更可控和对感染相对较强的抵抗力等[4 ] 。因此 ,在SBT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4.
刘婧 《中国美容医学》2012,21(14):542-543
在全胃肠外营养(以下简称TPN)应用于临床以前,肠衰竭患者几乎难以生存,而长期的TPN支持,不仅费用昂贵,患者生活质量差,对肝脏损害也非常严重[1]。多年临床研究结果证明,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理想疗法[2]。然而目前活体小肠移植只在少数国家开展,因为在人体脏器中,小肠属于高免疫原性器官,小肠移植是大器官移植中甚为复杂且困难的手术之一[3]。我院在历  相似文献   

5.
小肠移植临床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小肠移植的现状80年代后期随着环孢素A(CsA)的问世 ,小肠移植才开始有了根本性的突破。 1 987年Starzl等[1 ] 为 1例肠衰竭患儿成功实施包括肝、胰、小肠和胃的首例腹腔多脏器移植 ,术后存活 6个月 ;1 989年Grant等[2 ] 又率先实施了首例肝 小肠移植 ,并获得成功。据国际小肠移植登记处统计[3] 资料显示 ,1 985年~ 1 997年 2月 ,全球共有 33家机构为 2 60人开展了 2 73例次的小肠移植 ,移植例数逐年递增 ,1 996年达 58例 ,2 / 3的受者为儿童和青少年。移植类型包括 :伴或不伴结肠的单独小肠移植 (41 % )、肝 小肠移植 (…  相似文献   

6.
小肠移植是肠衰竭患者最为理想的治疗方式.自1988年德国Deltz成功进行首例人体小肠移植以来,经过20年的发展,小肠移植的关键技术有了突破性的发展.小肠移植的患者和移植物的存活率大大提高,国际上已将小肠移植作为肠衰竭患者的常规治疗方式,而国内小肠移植仍处于临床起步阶段.我们在20世纪90年代初成功建立大动物小肠移植模型的基础上,1994年完成亚太地区第1例小肠移植,在小肠移植起步阶段的环孢霉素A时代取得了存活近1年的疗效,成为当年国家十大医药新闻之一[1],2003年我们又完成国内首例肝小肠联合移  相似文献   

7.
亲缘性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介绍我国首例亲缘性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的临床处理体会。方法 受体为男性,18岁,因短肠综合征而接受小肠移植。供体,男性,44岁,为受体之父。取供体回肠末段150cm,移植给患者,术后给予抗免疫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目前,患者已健康生存19个月,移植肠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亲缘性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有效手段,良好的术后管理是确保活体小肠移植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在活体大脏器移植中,首先是肾移植的成功,接着便是胰腺移植[1]。全球首例活体胰腺移植于1979年6月20日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完成,为肾移植后胰腺移植(PAK)[2];第一例单独活体胰腺移植(PTA)于1980年5月完成;而首例活体胰肾同期移植(SPK)至1993年3月才随着多脏器联合移植技术的发展而成功[3],但活体胰腺移植开展并不广泛。据国际胰腺移植登记处最新报告,截止2001年10月1日,全球仅进行142例活体胰腺移植,占所有胰腺移植的0.8%,其中120例由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完成,占该中心胰腺移植总数的8.5%[4]。在器官移植的早期,即还在以硫唑嘌呤(Aza)和刚开…  相似文献   

9.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一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 对临床活体部分小肠移植进行总结。方法 为1例患超短肠综合的18岁男必患者施行父亲供肠的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术,移植肠段为150cm长之回肠,以UW液灌洗。移植肠动、静脉分别与受者的腹主动脉及下腔静脉端侧吻合,移植肠近端与受者的空肠近端行端端吻合,远端与受者的空肠远端行侧端吻合,末端造口。术后给予抗排斥、抗感染、抗凝及营养支持等治疗。结果 术后曾出现贫血、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和 急性排斥反应,经积极处理行到控制目前患者已健康存活14月余。结论 活体部分小肠移植是治疗短肠综合征的一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临床小肠移植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肠移植早在1959年就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但其在临床上却较晚获得成功[1]。其中主要的障碍有:排斥反应、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感染等[2]。直到1988年11月Grant等[3]为1例41岁妇女进行的肝肠联合移植,才真正地实现了首例功能性小肠移植的成功,至报道日已存活1年多,口服饮食维持营养良好。美国匹滋堡大学从199O年5月开始将FK506应用于小肠移植,至1993年1月共行34例单独成肝肠联合移植术,除7例死亡外,在存活的27例患者中,25名已摆脱静脉营养(TPN)疗法5个月至3年,效果良好[4j。一、移植肠的获取与保存供体一般选择脑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