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谢丽梅  王晓燕 《河北医药》2013,35(15):2386-2387
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是秉承以家庭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产妇及其家庭成员的知情同意、选择、参与及个性化高质量护理的产科新型服务模式。有利于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与满意度,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促进融洽的医患关系的建设。我院选取2012年5至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及其新生儿120例采取母婴床旁护理,增强了产妇对新生儿护理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提高产妇及其家属对医院及医护人员的满意  相似文献   

2.
付民 《中国实用医药》2013,8(6):215-216
新生儿的出生使产妇分娩后,很快面临照顾新生儿的责任,现在的初产妇大部分为独生子女,他们初为人父母,对产后的卫生保健知识,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知识与技巧缺乏了解,容易产生一些心理问题,因此必要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传授有关的育婴知识和技能是对初产妇护理工作重要内容之一。母婴床旁护理是指产妇在住院期间母婴所享受的一切护理均由护理人员在产妇床旁进行,由产妇及家属亲自参与,其具体内容包括新生儿床旁沐浴,婴儿抚触,皮肤护理,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护理模式的转变,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要求,母婴床旁护理开始广泛应用于产科护理.在产妇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在病床旁边对产妇和新生儿进行全程的护理,并亲自示范,展开相关的健康知识讲解和教育,引导产妇及其家属积极参与新生儿的护理,这一过程就被称之为母婴床旁护理[1-2].母婴床旁护理包括新生儿抚触、沐浴、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和疫苗接种等,可以让产妇对护理人员的行为进行全程监督,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对我院采用床旁护理干预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干预在妇产科中应用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模式的效果。方法:开办以家庭为中心的孕妇学校,对孕妇孕期营养进行监测评估,家庭参与拉玛泽呼吸减痛法,实行人性化探视制度,家庭化分娩,母婴床旁护理等多种家庭化、连续化护理新模式。结果:纳入的1270例孕产妇中,阴道分娩692例(54.4%),剖宫产分娩578例(45.5%)。全部产妇均掌握产前注意事项、婴儿抚触技术和产后注意事项,其中,1263例(99.4%)掌握婴儿沐浴技术,1251例(98.5%)掌握了母乳喂养(19名产妇因自身疾病实行人工喂养)。1257例(99.0%)产后情绪良好,心理健康,有13例(1.02%)发生产后抑郁。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均达到95%以上,98.1%的产妇满意度达98%以上。结论:以家庭为中心的产科监护模式改善了产科服务,满足了孕产妇、婴儿和家庭的需要,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正当代随着人们对产妇及新生儿重视程度的提升,对产科护理工作的要求亦不断提高。常规的产科护理模式主要侧重于观察产妇的躯体性症状和新生儿健康状况,而忽视其产后的心理需求。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一种新型化产科护理模式,强调以母婴为本、以家庭为中心,已成为现代产科护理新模式的核心内容[1]。本研究旨在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病房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2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160对母婴,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其中观察组采取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接受常规的传统产科护理模式,通过对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情况及对我院护理满意程度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观察2组不同模式的母婴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在母婴护理技能及相关母婴知识的掌握、产妇及其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等方面都显著优于对照组产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帮助产妇及家属掌握产后康复、产后营养、新生儿喂养等知识及护理技能的相关内容,并能显著提高产妇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0月在医院产科住院的192对母婴为对照组,2017年1-10月住院的189对母婴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沐浴、抚触、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得分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分析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产妇64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32例产妇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的32例产妇接受母婴床旁护理,观察对比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与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乳喂养、抚触评分以及沐浴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32例产妇中有1例不满意,其余均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96.88%;对照组的组32例产妇中有6例不满意,其余均为满意,护理满意度为81.2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理想,能够提升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许荣华 《安徽医药》2016,37(2):209-211
目的 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9月在产科住院的192对母婴为对照组,2014年10月住院的189对母婴为干预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干预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干预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沐浴、抚触、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得分在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干预组产妇及家属对护理态度、护理技术和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护理态度、健康教育满意度两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母婴床旁护理能促进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技能,提高其对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本院中分娩的产妇124例,随机抽取62例作为对照组,给予产科传统护理,另62例作为观察组,给予母婴床旁护理,观察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及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率、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应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后,有助于提升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并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在产科护理中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9月至2012年2月收治460例初产妇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0例。观察组入住家庭化病房,实施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理念为指导的产科护理,包括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和产前护理,产时分娩支持,产后护理,出院指导及产后访视。对照组人住普通病房,实施常规的产科护理及健康教育指导。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母婴护理技能掌握率闷;乳喂养技能和新生儿护理技能)、母婴护理知识的掌握率,纯母乳喂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47、10.32、13.47,雅均〈0.05);观察组产妇和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母亲角色适应情况均优于对照组(χ2=13.56、12.53,P〈0.01);对两组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出现的情况比较,尿潴留、便秘及新生儿的红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产妇切口感染及新生儿的脐炎、呛奶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家庭为中心”护理理念为指导的产科护理能满足产妇及家属的需求,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促进母婴健康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陶小香 《江苏医药》2012,38(24):3053-3054
护理学科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护理模式不断转变,个性化的服务越来越被人们日益关注.母婴床旁护理提供以家庭为中心的临床护理服务,尊重产妇及家属的意愿,满足产妇、婴儿、家庭的需求,促进产后母婴亲情交流,使母亲顺利度过生理心理的波动,减少产后抑郁,推动了产科护理模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产科病房实施母婴床旁护理,使优质护理服务真正体现以患者为中心,为母婴提供科学、实用的专科护理服务,提高产儿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对母婴同室病房实行母婴床旁护理,新生儿的各项操作在产妇床旁完成,与以往护理工作效果评价相比较。结果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回馈,患者对母婴床旁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操作给予了高度赞扬。调查结果是产妇、丈夫及其家属对护士的满意度从原来的94.2%上升到98.9%。结论实行母婴床旁护理,使产妇家庭真正获得育儿知识与技能,提高患者满意度,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保障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4.
现代产科护理特别强调健康教育和自我护理的概念,即要求产科护士为孕产妇及其家庭提供促进健康、自我护理、预防疾病等方面的知识和具体措施,增强护理对象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母婴床旁护理作为产科的一种新型服务模式,可最大限度地实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在母婴同室内为围生期的产妇、婴儿及家庭提供个性化的临床支持和服务,充分体现了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5~12月期间产科收治的产妇200例,在产后区选择10间病房进行研究,其中1~5号病房收治10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产妇护理在床旁进行,但婴儿的一切护理均由主管护士定时集中在沐浴室及处置室进行。6~10号病房收治100例产妇,设为试验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除产妇护理在床旁以外,婴儿护理也移至床旁进行,即对产妇及婴儿实行一对一护理,同时对产妇及家属进行产后健康知识教育;采用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产妇住院前后心理状态评分;使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评价产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情况、护理满意度、产妇护理操作评分。结果住院前两组产妇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两组产妇采取不同护理模式后,两组产妇SAS评分住院前较住院后均有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后试验组产妇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住院后试验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84.67±6.58),护理满意度评分(97.00±1.55),护理操作评分(84.69±8.14);对照组产妇健康知识掌握评分(74.13±5.11),护理满意度评分(71.98±4.95);护理操作评分(74.13±6.87);住院后试验组产妇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操作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相比传统产科护理模式有良好的效果,能够提高产妇对护理满意度,同时增加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减轻产妇产后焦虑状态,为家庭支出减轻经济负担,可以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3年5月分娩新生儿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母婴同室护理组,每组90例,分别给予常规新生儿护理干预和母婴同室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新生儿日常护理知识掌握率。结果母婴同室护理组产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产妇及家属喂养、更换尿布及生理特点等日常护理知识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但两组产妇及家属沐浴护理知识掌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母婴同室护理模式应用于新生儿护理相较于传统护理模式可改善产妇及家属对于日常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新生儿抚触是抚触者对新生儿皮肤做有手法技巧的抚摩,通过对新生儿皮肤的温和刺激,促进新生儿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更能增进母婴感情。2008年10月以来,我院采用开放式抚触,即护士在为新生儿抚触时,允许产妇及家属(无呼吸道传染病)陪同并学习抚触的全过程,同时对产妇进行产后和新生儿护理知识的宣教,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在产科中的应用及切实疗效。方法选择我科于2010年1月~2012年1月,对40对母婴进行母婴床旁护理,并于同期的40对传统常规护理母婴进行比较。结果两组产妇在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抚触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沐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婴儿在体重、身长及头围的平均增加量方面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提高产妇照顾婴儿的能力和技能,也可以促进婴儿的生长发育,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究在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把在我院分娩的200对母婴随机分为两组,对照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母婴床旁护理,由专业的母婴护理人员在床旁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产妇对及其家属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和对母婴护理方法的掌握。结果观察组的产妇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和对母婴护理方法的掌握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母婴床旁护理可以有效提高产妇及其家属的护理满意程度,帮助产妇及其家属更好的掌握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的应用体会。方法将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入住我院产科分娩的342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模式,分析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母乳喂养率、新生儿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9%,母乳喂养率92.4%,新生几护理技能的掌握率94.15%,对照组分别为87.13%,84.2%,85.38%,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科护理中母婴床旁护理模式能够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进护理满意度,增强产妇对新生儿护理技能的应用,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