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65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28例,无微血管病变患者37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40例健康体检患者作为参考组,对患者的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FBG、HbA1c均明显高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内,微血管病变患者FBG、HbA1c水平明显高于无微血管病变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准确诊断糖尿病患者微血管病变,判定病变进展,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分析。方法选取本院自2011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58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与58例糖尿病未出现微血管病变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对两组患者空腹血糖( F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c)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FBG、HbA1c水平相较参考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能够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情况进行观察,有助于对疾病进展提供参考依据,更好预防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微血管并发症的关系,及时控制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方法选取库车县人民医院40例糖尿病患者,对照组为40例健康体检者,分别测定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血糖浓度(FBG),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糖尿病组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平均血糖浓度(FBG),显着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糖尿病伴各种并发症者的HbA1c、FBG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者。讨论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呈正相关。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对预防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并发症68例(并发症亚组),未合并并发症52例(无并发症亚组)]作为糖尿病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并比较2组HbA1c和空腹血糖(FBG)水平。结果糖尿病组HbA1c、FBG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亚组HbA1c、FBG水平高于无并发症亚组(P〈0.05)。结论 HbA1c测定有助于监控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与糖尿病肾病病变程度的相关性及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 对109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0例健康者进行尿微量白蛋白、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血脂水平的检测,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并将糖尿病组根据糖化血红蛋白的测定值分为低值组(HbA1c〈7.0%)、中值组(HbA1c7.1%-10.0%)、高值组(HbA1c〉10.0%).结果 糖尿病组的HbA1c、FBG、mALB、TG、TC、LDL-C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HDL-C的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随着HbA1c水平的增高,mALB、FBG水平随之增高,二者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HbA1c和mALB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8例糖尿病患者据微血管病变情况分为病变组48例和无病变组40例,并选取同期42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3组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检测结果。结果病变组和无病变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变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高于无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定期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查对病情评估、监测有着极为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与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患者75例为观察组,无眼底病变的糖尿病患者7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空腹血糖、HbA1c、mALB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HbA1c、mALB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患者监测血糖的同时还应监测HbA1c、mALB,其对于预防早期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特别是肾脏早期微血管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李勇 《中国实用医药》2013,(28):109-1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治疗前后的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至2012年收治的50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为观察A组,选取50例无微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50例为观察B组,另选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及空腹血糖水平。结果观察A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与空腹血糖明显较观察B组及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微血管病变的观察B组与对照组比较两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能够判断糖尿病患者是否发生微血管病变,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的水平变化在糖尿病并发冠心病发生发展中的临床作用。方法 分别测定100例2型糖尿病(其中34例并发冠心病,66例无冠心病)患者的血HbA1c、hs-CRP与TC、LDL-C的水平,并与80例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组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和单纯糖尿病组的HbA1c、hs-CRP、TC、LDL-C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的HbA1c、hs-CRP、LDL-C水平较单纯糖尿病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的HbA1c、hs-CRP与TC、LDL-C水平有利于检测其病情发展过程,对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发生有早期提示和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程晓玲 《中国当代医药》2011,(30):71+73-71,7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在合并贫血的糖尿病(DM)患者病情观察和疗效监测中的意义。方法:选取本院2008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100例有贫血的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度贫血(Hb〉90g/L)40例,中度贫血(Hb为60~90g/L)36例,重度贫血(Hb〈60g/L)24例,选取本院同期收治的无贫血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为对照试验对象,采用迈瑞BS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实验对象的清晨空腹血糖(GLU)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进行比较,并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统计学分析,各种贫血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GLU)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空腹血糖(GLU)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贫血的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及重度贫血的糖尿病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明显低于无贫血的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及重度贫血的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不能真实反映糖尿病的病情,不能作为病情观察和疗效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11.
钮丽萍 《安徽医药》2014,(12):2279-2282
目的:探讨研究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肾功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方法120例诊断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正常白蛋白尿( NAU)组、微量白蛋白尿( MAU)组和临床蛋白尿( CAU)组,依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分为A、B、C三组,另外选3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NC)。检测各种生化指标:空腹血糖( FBG)、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TG)、血清素氮(BUN)、血清肌酐(Cr)、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尿微量白蛋白(mAlb)。结果 T2DM组和NC组相比,FBG、TG、TC、LDL-C、HbA1C水平高于NC组(P<0.01),HDL-C低于对照组(P<0.05);CAU组、MAU组的FBG、TG、TC、LDL-C、HbA1C指标要明显的高于NAU组(P<0.05);CAU的FBG、TG、TC、LDL-C、HbA1C明显大于MAU组(P<0.01),CAU 组的HDL要低于MAU 组和NUA组(P<0.05),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FPG、HbA1C、TCH、TG、UAE和NC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UN、Cr与NC组相对比,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各组之间FPG、HbA1C相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各组间的TCH、TG、BUN、Cr相互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尿微量白蛋白增高程度与糖化血红蛋白的增高有关,而尿微量白蛋白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联合检测 HbA1 C、mAlb以及各项血脂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联合阿卡波糖治疗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将65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33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单药瑞格列奈治疗,实验组联合应用瑞格列奈及阿卡波糖,治疗12周后评价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结果:实验组治疗后FBG由(7.88±0.65)mmol/L降至(6.19±0.61)mmol/L(t=10.90,P〈0.05),2hPG由(14.52±1.96)mmol/L降至(7.97±0.83)mmol/L(t=17.73,P〈0.05),HbA1c由(8.68±1.35)%降至(6.64±0.68)%(t=7.76,P〈0.05),实验组治疗后2hPG及HbA1c的下降幅度较对照组大(t=-4.67,P〈0.05;t=-4.20,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新确诊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应用瑞格列奈与阿卡波糖治疗能更有效地控制血糖,疗效可靠,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对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中山市244例超重或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通过问卷横断面调查,评估其血糖达标情况,调查了解患者是否有进行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比较有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与无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有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患者的BMI较无饮食、运动生活方式干预组低,体重有减轻,但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 0.05);FBG、PBG、HbA1c较无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组明显降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1).结论 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肥胖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改善病情;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干预是治疗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重要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和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我院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均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并且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mL,利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和相关配套的试剂,严格根据标准操作程序检测HbA1c,空腹血糖(FPG)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空腹血糖(FP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P<0.05)。结论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能准确的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微量白蛋白(U-mAlb)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肌酐、尿酸)正常与否,将其分为非临床DN组(A组)61例、临床DN组(B组)39例,选取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选取样本进行HbA1c、U-mAlb检测。结果 A、B组U-mAlb、HbA1c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U-mAlb、HbA1c指标与A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A1c和U-mAlb两者联合检测对DN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那格列奈联合卡托普利治疗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92例糖尿病肾病(Mogensen分期Ⅲ-Ⅳ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47例,那格列奈加卡托普利联合治疗;对照组45例,那格列奈治疗每日3次。疗程均为6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24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BUN)、肌酐(SCr)及血压的变化。结果对照组FBG、2hBG、HbA1c、24h尿蛋白定量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UN、SCr和血压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变化;实验组在FBG、2hBG、HbA1c、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和血压等方面均有下降,较治疗前有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实验组在24h尿蛋白定量、BUN、SCr和血压4个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那格列奈联合卡托普利治疗糖尿病肾病可有效控制血糖,改善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分为以往有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测定静脉空腹血糖、HbA1c。并另选88例为正常对照组。结果糖尿病组和无糖尿病组血糖水平明显升高,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二者之间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糖尿病组HbA1c,与无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无糖尿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高血糖、高HbA1c会增加急性脑梗死神经系统损伤。因此HbA1c测定是早期鉴别脑梗死应激性高血糖和糖尿病的可靠方法,可以对急性脑梗死合并糖尿病进行及时准确积极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王文智  杜红丽  李平  张晓娟 《医药世界》2010,(8):790-790,79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血浆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方法 89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糖化血红蛋(HbAlc)检测结果分为两组,即HbAlc≤6%的单纯糖尿病组46例和HbAlc〉6%的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组43例,对C反应蛋白、血浆D-二聚体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HbAlc〉6%组C反应蛋白、D-二聚体与HbAlc≤6%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和D-二聚体检测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及微血管病变的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陈虹  景素芬  潘华 《上海医药》2014,(10):46-48
目的:观察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12月社区内27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135例和对照组135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社区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管理,两组患者均干预1年,干预前后进行空腹血糖(FBG)、餐后2 h 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比较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同时,通过问卷形式调查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①观察组治疗后FBG、2 hPG、HbA1c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仅FBG、HbA1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2 hPG、HbA1c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②观察组干预后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和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家庭医生制综合干预能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有助于血糖水平的控制,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值得在社区内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