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心包膈静脉扩张致左心旁肿块:4例报告左心包隔静脉是左头臂静脉的一分支,有与膈下静脉吻合的横膈支,在腔静脉阻塞时可以起侧支旁路作用。作者报告了4例心包膈静脉扩张在胸片上表现为心旁肿块的病人,均经下腔静脉造影,CT和MR证实有下腔静脉之肝上部分的膜性阻塞...  相似文献   

2.
由闭塞和压迫所致的肾静脉慢性进行性阻塞,其静脉回流是通过扩大的侧支静脉。临床症状不明显,或表现为原发疾病的征象。有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偶而有高血压。如血流障碍范围短并位于下腔静脉的开口处,则所有的静脉侧支都将作为引流通路。由于左肾静脉主干的侧支和原有的吻合较丰富,则左侧侧支通路比右侧明显,在近肾门的梗阻,两侧血流主要通过穿通静脉流出,它们  相似文献   

3.
许淑花  张斌  赵德利  张金玲   《放射学实践》2011,26(8):828-831
目的:观察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胸部增强CT表现,总结并认识SVCS侧支循环形成的少见CT征象。方法:搜集经临床证实SVCS患者31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上腔静脉阻塞侧支循环形成的多层螺旋CT征象,将侧支循环在身体出现的位置分为前胸壁组、纵隔组、胸背组、膈下组,并找出少见的CT征像。结果:前胸壁组:胸外侧静脉19例,占61.3%,胸廓内静脉29例,占93.5%;纵隔组:心包膈静脉12例,占38.7%;后胸背组:椎静脉丛14例,占45.2%;膈下组:肝被膜静脉4例,占12.9%,肝局灶异常强化4例,占12.9%。结论:体-肺静脉瘘与肝脏局灶异常强化是SVCS少见征象,认识体-肺静脉瘘有助于进一步理解SVCS患者呼吸困难,并指导治疗;认识肝脏局灶异常强化能够帮助鉴别肝脏肿瘤类病变,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上腔静脉(SVC)梗阻是一种不常见的但产生严重症状的综合征,需紧急处理。常规静脉造影难于显示梗阻部位。作者采用IVDSA上腔静脉造影替代常规静脉造影。用18或21号蝶形针置于任一上肢外周静脉,以每秒5ml速度注入20ml60%泛影葡胺,同时于上臂加压150普西(psi),用9或12吋屏,包括上纵隔及肩部以1帧/秒摄片,造影剂充盈静脉后增加到3帧/秒。特别注意观察静脉梗阻的部位、侧支通路及梗阻以远的中央静脉。作者检查6例男性,4例女性,年龄23—63岁,临  相似文献   

5.
作者报告了用高分辨力超声观察到的7例不常见的自发性门脉系统侧支通路(胃冠状静脉曲张、脐静脉开放;脾静脉——后腹膜通路;脐静脉——髂静脉——下腔静脉通路;肠系膜上静脉——下腔静脉通路;脾静脉——肾静脉通路;脾静脉——门静脉通路和脾静脉——腹壁静脉通路)。病人都是肝硬化或门脉高压前期,没有胃肠道出血或腹水病  相似文献   

6.
Budd-chiari综合征是肝静脉或肝段下腔静脉部分或完全梗阻性肝静脉下腔静脉血液回流障碍.导致淤血性门静脉高压和下腔静脉高压两大综台征。下腔静脉阻塞后常有丰富的侧支循环形成.来自下肢和腹部盆腔的血液经深浅静脉的吻合通路回流到右心.但下腔静脉阻塞后下腔静脉内血流完全经由肝内巨大侧支回流至右心房罕见,现报道1例。  相似文献   

7.
常见血块;结石;输尿管束带(Ureteral Striations,先有扩张的输尿管);血管切迹:①正常血管(例如卵巢静脉,腹下动脉,髂动脉);②动脉侧支循环(肾动脉狭窄);③静脉侧支循环(肾静脉或下腔静脉梗阻);④没有梗阻的扩张的静脉(动静脉畸形,精索静脉曲张)。少见扩张的腹膜后淋巴管;粘膜下出血(如应用抗凝剂后,脉管炎);囊性输尿管炎;良性肿瘤(血管瘤,纤维性息肉,错构瘤,梭形细胞  相似文献   

8.
奇静脉是连接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的重要通道,沿途接收椎体静脉、食管静脉、肋间后静脉及心包静脉的血流。当上腔静脉或者下腔静脉发生阻塞时,此侧支循环可以作为正常循环的通道。CT扫描可以直观清晰地显示奇静脉的解剖学结构,用以了解奇静脉是否发生异常的改变,  相似文献   

9.
杜振刚  郑琼  侯斌 《放射学实践》2020,(9):1138-1142
【摘要】目的:探讨3.0 T MRI肝脏加速容积采集(LAVA)技术在评估布-加综合征(BCS)患者侧支循环中的价值。方法:搜集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40例BCS患者,回顾性分析其MRI LAVA 影像资料,计算LAVA对BCS分型的诊断符合率;分析LAVA对常见肝内外侧支循环的检出率及侧支循环与BCS分型的相关性;采用Kappa检验评估 LAVA与DSA对直径≥3.0mm副肝静脉的检出一致性。结果:LAVA诊断下腔静脉阻塞型18例,肝静脉阻塞型13例,混合型 9例;DSA证实下腔静脉阻塞型18例,肝静脉阻塞型15例,混合型7例;MRI LAVA对BCS分型的诊断符合率为95.0%(38/40)。LAVA显示奇/半奇静脉扩张33例(82.5%),副肝静脉扩张22例(55.0%),腹壁浅静脉扩张19例(47.5%),肝内交通支静脉扩张17例(42.5%),膈下静脉扩张9例(22.5%)。奇/半奇静脉侧支主要存在于下腔静脉梗阻型和混合型BCS(P<0.01,相关程度为0.595),而副肝静脉侧支主要存在于混合型BCS(P<0.01,相关程度为0.426)。LAVA检出副肝静脉31支,平均管径为(7.1±3.4)mm,LAVA与DSA对副肝静脉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67)。结论:MRI LAVA扫描技术在BCS分型诊断、侧支循环评估中具有重要价值,能为临床BCS的诊疗提供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10.
布加综合征下腔静脉阻塞肋间静脉巨大侧支循环形成一例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患者女 ,2 5岁 ,7年前发现右侧腹壁静脉曲张 ,进行性加重。 1个月前出现腹胀、腹水。 1周前腹胀、腹水加重。体检 :右侧胸壁、腹壁可见大量静脉曲张 ,血流方向从下向上 ,腹水征阳性。腹部螺旋CT示 :肝脏密度不均、各叶比例失调 ,呈花斑样强化 ,脾大、腹水 ,并可见腹壁强化血管影 ;彩超示 :下腔静脉肝后上段闭塞。下腔静脉造影示 :下腔静脉距离右心房入口约 1个椎体处呈穹隆状闭塞 ,下腔静脉血液经迂曲扩张的第 10肋间静脉 ,沿腹壁静脉至第 7肋间静脉入下腔静脉右房入口处 (图 2 ) ,腰升静脉、肾静脉、膈心包静脉未见扩张和侧支循环形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直接法下腔静脉CT成像在布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 BCS)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行直接法下腔静脉CT检查,对所有图像进行质量评价分析。结果 7例BCS患者中,下腔静脉型1例,肝静脉2例,混合型4例,其中1例混合型伴下腔静脉血栓形成。7例BCS患者中均出现奇/半奇静脉、膈下静脉、腰升静脉、腰静脉、肋间静脉扩张。结论直接法下腔静脉CT成像图像质量较高,能较准确地反映BCS阻塞的部位、范围、下肢静脉血回流异常的病理生理改变以及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2.
肝内侧支循环在柏—查氏综合征的建立和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柏-查氏综合征(BCS)的侧支循环通路常见有腰一奇静脉[1]、推一奇静脉[2]、腹壁静脉[3]、门静脉[4]等途径,肝内侧支循环报道较少[3]。复习我所239例经下腔静脉(IVC)造影的BCS,其中33例显示有肝内侧支循环。本文旨在探讨肝内侧支的建立、回流途径及意义。材料和方法33例患者,男13例,女20例。年龄儿~SO岁,平均3021岁。临床表现以上腹部胀痛、肝脏肿大、腹水及下肢浮肿为主。全部病例均采用Seldnger法经皮股静脉穿刺插管行下腔静脉造影术,少数行肘静脉插管经上腔静脉到下腔静脉遣影,必要时行选择性肝静脉造影。结果显示肝内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基于增强MRI的定量参数预测肾癌合并下腔静脉癌栓患者下腔静脉侧支循环建立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06年5月至2021年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接受肾癌并下腔静脉癌栓根治性切除术并行下腔静脉造影的患者67例。以下腔静脉造影结果为金标准分为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41例)和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26例)。于术前增强MRI图像上测量定量参数, 包括肿瘤最大径、双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与短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进行组间比较。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分析获得侧支循环建立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并建立模型。对MRI定量参数和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分析, 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结果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组与侧支循环建立不良组间右侧腰静脉最大径、左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癌栓短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肿瘤最大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 P=0.766)。右侧腰静脉最大径、左侧腰静脉最大径、癌栓长度、癌栓长径、癌栓短径预测侧支循环建立良好的AUC(95%CI)分别为0.917(0.824...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对布加氏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搜索经临床及其影像检查证实的布加氏综合征4例,回顾性分析其CT表现。结果:CT动态增强扫描及后处理重建显示肝水平上段下腔静脉狭窄3例;肝水平下腔静脉显示不清1例;肝下段下腔静脉扩张3例;脾大,脾静脉迂曲、扩张3例;奇静脉及半奇静脉扩张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1例。均显示局部肝静脉和下腔静脉狭窄及范围。结论:多层螺旋CT可明确血管阻塞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对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并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5.
下腔静脉病变的螺旋CT诊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下腔静脉病变的螺旋CT及下腔静脉CT血管造影(CTP)的影像特点。资料与方法 40例肿瘤侵犯下腔静脉及下腔静脉病变,采用螺旋CT平扫、增强扫描及下腔静脉CTP检查,分析不同扫描模式及后处理图像所示病变的部位、范围、密度变化特点及侧支循环形成。结果 19例肝癌沿肝静脉侵犯下腔静脉,癌栓位于下腔静脉肝段及肝上段;邻近下腔静脉肝段的肝癌直接侵犯下腔静脉;6例轻度强化,未见明显侧支循环形成。9例肾癌沿肾静脉侵犯下腔静脉,癌栓位于肾上段,无强化,见肾包膜静脉侧支形成及性腺静脉增粗。5例下腔静脉血栓管腔狭窄或闭塞,呈节段性,壁不光整,可见条状或斑点状钙化,CTP后延迟扫描,病变段无明显强化,见明显的侧支循环。3例下腔静脉内血管平滑肌瘤病,起自子宫,沿卵巢静脉及髂静脉上行,经下腔静脉侵入右心房,病变密度较均匀,无钙化及坏死囊变,强化较明显,病变段附近见大量侧支循环形成。发育异常所致布一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3例,表现为肝上段节段性狭窄,周围见大量的侧支循环形成。下腔静脉内平滑肌肉瘤1例,病变位于肝下段下腔静脉,呈节段性增粗,边缘不光整,密度不均,延迟CT扫描后不均匀强化,邻近见大量侧支循环形成。结论 下腔静脉病变的CT表现以充盈缺损、无或轻-中度强化、管腔狭窄及侧支血管形成为特征,下腔静脉CTP的三维重建能立体显示管腔狭窄和侧支血管,合理的CT扫描模式有利于病变的诊断和确定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16.
CT观察奇静脉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奇静脉的CT影像表现 ,评价奇静脉异常的临床意义。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 10 0名正常人胸部的CT扫描资料 ,行增强扫描者均由上肢浅静脉注入对比剂 ,观察测量奇静脉的正常大小和强化特点 ,选择不同的层面分别测量奇静脉弓、奇静脉干和半奇静脉的血管直径 ,同时对比增强后奇静脉系统与主动脉的强化程度。回顾对照 9例奇静脉异常的影像变化 ,其中门脉高压 4例 ,上腔静脉梗阻 4例 ,1例系左侧头臂干静脉梗阻。结果 正常人奇静脉CT测量血管直径为 6~ 10mm ,奇静脉弓部最粗可达 12mm。增强 4 5s后扫描见轻度或中度均匀强化 ,CT值略低于同层面主动脉。奇静脉直径 >10~ 12mm者可视为异常增粗 ,增强时CT值超过同层面主动脉者即为异常强化。结论 奇静脉增粗常见于奇静脉与门静脉或上下腔静脉之间形成侧支回流 ,而异常强化则因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受阻 ,由上肢注入的对比剂直接经侧支回流至奇静脉。观察奇静脉的变化有助于临床确诊血管性疾病的部位和程度 ,了解病变与门静脉、上下腔静脉之间的关系。同时提示临床早期发现部分无症状的隐性疾病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14例临床和/或放射学有纵隔或胸腔入口静脉梗阻证据的病人行MRI研究。使用0.3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机,自旋-回波(SE)技术。MRI的结果与CT和静脉造影资料对比。每一例MRI都提供了有关静脉梗阻的确切的大小与范围的详细资料。1例畸胎瘤和1例放射后纤维化中MRI发现提示了静脉梗阻的特异性原因。所有肿块的T_1和T_2弛豫时间相对长,以至不能藉MRI表现区别。横断面成象最清晰地描绘出未闭和梗阻的上腔静脉。4例扩张的静脉侧枝循环很明显。普通和  相似文献   

18.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OICOS)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上腔静脉阻塞或狭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以头面部、颈部、上肢和胸部静脉淤血、水肿、侧支循环形成为主要表现。采用经皮上腔静脉成形术进行治疗,其方法是先行右锁骨下静脉或肘静脉穿刺插管至阻塞上段作造影、测压,显示阻塞的部位、程度、侧支循环及有无血栓等情况,再经右侧股静脉穿刺入路置放上腔静脉支架,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将经皮上腔静脉成形术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价值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直接下肢静脉造影(MSCTA)的临床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搜集下肢静脉造影21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像学表现,利用评分法估计病变累积范围,同时结合超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中正常3例,下肢静脉栓塞18例,其中左侧下肢静脉栓塞11例,右侧下肢静脉栓塞5例,双侧同时出现栓塞2例。正常下肢静脉MSCT造影表现为大隐静脉及股深静脉均显影良好,充盈饱满,管腔内密度均匀,无充盈缺损及狭窄,无侧支循环属支显示,髂外静脉及髂总静脉显示清楚,髂内静脉显示率较低。下肢静脉栓塞MSCT造影表现为血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变细、变窄或中断,梗阻段以上静脉血管不能显示,深浅静脉交通支明显增多,侧支循环开放,盆腔内静脉丛迂曲扩张。梗阻部位:股静脉16例,髂外静脉1例,髂总静脉1例。梗阻程度评分结果:≤5分12例,5.10分4例,≥10分2例。11例下肢静脉超声检查证实血栓存在与MSCTV完全一致(100%)。结论经下肢静脉注射对比剂,能避免动脉伪影的干扰且可直接显像,多种重建技术可明确病灶的范围和程度,对侧支循环及交通支的精确显示是MSCTV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上腔静脉狭窄及阻塞的介入性开通治疗:附六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报告6例上腔静脉狭窄及阻塞的介入治疗结果,旨在探讨有关技术问题及评价临床疗效。6例中,男5例,女1例,年龄48 ̄74岁,均表现为上腔静脉综合征,5例为肺癌伴纵隔淋巴结转移所致,1例为纵隔淋巴瘤压迫上腔静脉。4例造影表现为重度狭窄,2例为完全性阻塞。介入治疗时,先用导丝通过梗阻段,继而用球囊导管扩张,最后导入金属内支架。结果:6例均开通成功,无重要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侧支静脉消失,梗阻远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