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正> 病人,男63岁。2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右眼视物不清,伴有左侧肢体无力,无胸闷、心慌、恶心、呕吐、昏迷、大小便失禁等不适,曾在我院门诊予以“灯盏花素、葛根素”输液治疗后,视物不清有所好转,仍头痛、左侧肢体无力。门诊行头颅CT示:左侧桥小脑角至右侧脑室后角后内侧缺血性脑梗死。既往身体健康,否认“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病史。查体:血压125/85 mmHg,意识清楚,扶入病房,查体合作。颈软,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  相似文献   

3.
曹朝阳  李明 《武警医学》2013,24(10):901-902
  相似文献   

4.
周华  尚敏  李彦伟 《航空航天医药》2009,20(12):137-137
脑梗死是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早期大面积脑梗死是指颈内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或皮层支阻塞、发病6 h以内的脑梗死,其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及病死率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在发病早期进行溶栓治疗,因此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诊断对于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谢星  弥金凤 《武警医学》2012,23(2):158-159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性,70岁,2010-10-27因突发倒地,意识模糊,左侧肢体运动障碍,急诊入院并行颅脑CT及左髋关节X线片(图1),CT提示脑白质脱髓鞘改变,髋关节X线片未见确切异常征象;24 h后复查颅脑CT提示右侧额颞顶叶大面积梗死.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面积与非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1年11月收治的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大面积脑梗死组与非大面积组(对照组)患者在危险因素、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hhstroke scale,NIHSS)评分及死亡例数等的差异。结果280例脑梗死患者中大面积脑梗死42例(15%);大面积梗死组女性比例、房颤(fibrillation atrial,AF)比例、出院NIHSS评分及病死率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大面积脑梗死病死率高、预后差,应及早诊治,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冯胜利  张芮  高玉松  刘正义 《人民军医》2005,48(10):578-579
2001年3月-2004年9月,我们共收治外伤性颅内血肿术后继发大面积脑梗死3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对2006年1月~2008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51例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老年伴有房颤的大面积脑梗死患者房颤主要由冠心病引起。高龄、意识障碍、病变面积大、并发症多是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非风湿性心脏病房颤引起的大面积脑梗死在老年人中较风湿性多见,抗凝治疗及控制血压、血糖等危险因素可减少大面积脑梗死的发生及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研究大面积脑梗死脑疝形成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3月接收的41例大面积脑梗死的病人,对41例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给予分析。结果在41例病人当中,32例采取内科保守治疗其中,好转30例(93.75%),死亡2例(6.25%),全部为脑疝严重的病人。9例由于颅脑内部压力增高转为外科开颅减压手术治疗,其中好转有8例(88.89%),死亡1例(11.1%)。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发病非常突然、病情发展迅速,致残率和致死率非常高,因此,要在急性期间应该将颅脑内部压力减轻,使脑水肿得到明显改善,以免发生脑疝,对病理变化脑组织功能恢复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的病人应该尽快采取外科手术治疗,使病人生存质量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降纤药物对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预后的影响。方法:将大面积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1例,用20%甘露醇或甘油氯化钠等常规治疗;观察组11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降纤酶5U行颈动脉注射治疗。结果:(1)观察组大脑中动脉的血流峰值治疗前后分别为23±7·4和48±3·7,差异非常显著(P<0·01);对照组治疗后峰值32±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2)3个月后随访,观察组神经功能评分由35·67±3·98下降为14·43±2·26,对照组由34·48±4·47下降为28·56±3·35,两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病人发病12h后,在监测凝血功能前提下,应用小剂量降纤药物可降低局部血循环阻力,促进侧支循环建立,有保护神经元、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1病例报告 患者女,61岁,1997年5月22日因双眼视力突然下降id就诊。患者于病前1d晚看电视时突然发现双眼视物不清、雾感,伴轻度头痛,恶心、呕吐及肢体活动不便。无高血压病史,有冠心病、心房纤颤病史。体检:体温 36.5℃,呼吸 20/min,脉搏 80/min,血压 18/11kPa。神志清,查体合作,肢体活动自如,四肢肌力V级,右侧腱反射未引出。双眼视力均4.8,眼球活动正常。双侧瞳孔直接、间接对光反应正常。双晶体及玻璃体透明,指出眼压正常。眼底双视盘边界清楚,色正常,视网膜动脉细,反光强,…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为常见病,多发病,多以半身不遂、意识及语言障碍为主要表现。而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表现的脑卒中较为少见。现将我院经CT及MRI确诊为脑卒中、主要表现为精神障碍者20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本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5~85岁。既往有高血压病史8例,脑血栓病史3例,冠心病2例,高脂血症4例,糖尿病2例,头痛1例。二、临床表现20例均以精神障碍为主要首发症状,其中躁动不安、乱喊乱叫、骂人、哭笑无常8例;表情淡漠、寡言不语、头昏、头痛、眩晕、记忆力差者11例;拒食、拒服药者正倒。20例中仅8例有局限体征:表现为偏育、…  相似文献   

13.
<正>病人,男,57岁,已婚。病人家属代述,病人于晨起后突然出现狂躁、思维混乱、胡言乱语,继而出现意识不清。家人施以掐人中等措施,数分钟后病人一度清醒,继而再次出现狂躁、思维混乱、胡言乱语,于发病后2 h送来我院就诊。既往有原发性高血压病史,血压最高时达160/100mm Hg(1 mm Hg=0.133 k Pa);有冠心病、心绞痛病史3年,平时坚持服药治疗,偶于劳累后出现胸闷、胸骨后疼痛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早期临床表现及影像表现,观察治疗效果以期总结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80例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的早期临床及影像表现作回顾分析。结果:大面积脑梗死病情重,合并症多,死亡率较同期脑梗死病人明显增多。本组病人死亡率32.5%。结论:依靠早期临床及影像表现及时发现并综合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危险因素.方法 分析收治的150例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资料.将其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间差异,将存在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50例患者中26例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为17.3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有房颤病史、有糖尿病史、有高脂血症病史、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NIHSS评分≥14分均为急性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发生颅内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糖尿病、高脂血症、抗栓治疗、NIHSS评分均与急性大面积脑梗死出血转化有关,提示我们在临床上针对急性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上,根据患者合并症综合考虑用药,谨慎使用溶栓、抗凝药物以减少出血转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头部低温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效果。方法  61例LCI病人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 3 1例 ,在脱水、抗凝、扩容、对症等治疗的同时将患者头部置于颅脑降温治疗仪 (HTI)头盔内密闭 ,进行头部低温治疗。对照组 3 0例 ,除不用HTI外 ,其它治疗方法同治疗组。以两组治疗 7d后梗死体积 ,病死率 ,生存者预后NDS ,ADL为观察指标。结果 两组比较 ,观察组治疗 7d后梗死体积较对照组明显缩小 (P <0 .0 1) ;对照组病死率较高 (P <0 .0 5 ) ;生存者预后NDS ,ADL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减少或降低 (P <0 .0 5 )。结论 头部低温可使LCI梗死体积缩小、提高生存者的预后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7.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2岁。因突发眩晕、周身乏力伴大汗10min就诊。既往有糖尿病10余年,近年常发生低血糖性晕厥。无高血压病、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病史。查体:脉搏60/min,血压100/60mmHg,神志清楚,皮肤湿冷,面色苍白,双肺呼吸音清,心率60/min,未闻及杂音,余未见异常。急查血糖5.4mmol/L。5min后发现心率降至45/min,并逐渐降为20/min,心电图无其他异常改变;  相似文献   

18.
<正>病人,女,30岁。因失眠,乏力,肝区疼痛,黄疸,经检查诊为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既往无肝炎及精神病史,也无家族史。住院期间给予抗乙肝核糖酸,能量合剂,门冬氨酸钾镁及重组人干扰素A-2b注射液,300万国际单位,每日肌内注射,而后转氨酶逐渐下降,黄疸渐退,但使用干  相似文献   

19.
张建明  李颖 《人民军医》2005,48(1):60-60
1 病例报告患者男 ,2 3岁。因体能训练时出现左中上腹痛 1h就诊。腹痛呈阵发性发作 ,无放散痛及恶心、呕吐 ,大小便正常。既往无胃病史及外伤史。查体 :体温 36 8℃ ,一般状况尚可 ,皮肤黏膜无黄染 ,浅表淋巴结不大 ,心肺物理检查均未见异常。腹平软 ,左中上腹部轻压痛 ,无固定压痛点 ,无反跳痛及肌紧张 ,肝脾肋下未及。化验血常规白细胞 9 8×10 9/L ,中性 72 %。诊断“胃痉挛” ,予以肌注山莨菪碱注射液10mg。次日复诊 ,见其左季肋部出现成群的红色丘疹 ,个别出现小水疱 ,周围有红晕、灼痛 ,皮疹间皮肤正常。诊为带状疱疹 ,收入院予以…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大面积脑梗死后癫痫发作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征。方法:对32例大面积脑梗死继发癫痫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其中大面积脑梗死后的癫痫发生率为32.7%,早期癫痫发作的有10例,百分比为32.2%;迟发性癫痫的有22例,百分比为67.8%。大面积脑梗死大部分都会累计脑叶皮质,因而比较容易引发癫痫发作,利用药物对其控制的效果比较好,一些迟发性癫痫患者大部分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结论:大面积脑梗死后容易引起癫痫发作,采用药物控制可以有效的降低死亡率,对神经的功能性障碍具有一定的减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