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焱  崔轶  邓光辉  张黎明 《人民军医》2011,(10):842-844
目的:调查了解边防团官兵疲劳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维疲劳量表(MFI-20)中文版、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等对边防某团304例官兵进行测评。结果:体力疲劳51例,占18.1%;脑力疲劳67例,占23.8%;动力下降35例,占12.5%;活动减少87例,占30.9%。海拔2000~3000 m组官兵疲劳总分分值显著高于〈1000 m组官兵(P〈0.05)。步兵营官兵疲劳总分、体力疲劳和脑力疲劳分值非常显著高于边防营官兵(P〈0.01)。兵龄≤2年组脑力疲劳、疲劳总分分值显著高于3~5年组和≥6年组(P〈0.05)。士兵组和军官组体力疲劳分值显著高于士官组(P〈0.05);士兵组脑力疲劳分值显著高于军官组(P〈0.05)和士官组(P〈0.01),军官组脑力疲劳分值显著高于士官组(P〈0.05);士兵组和军官组疲劳总分分值显著高于士官组(P〈0.05)。消极应对与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分值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应对与体力疲劳、脑力疲劳、活动下降和疲劳总分分值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但消极应对对疲劳的影响大于积极应对。一般自我效能感分值与体力疲劳、脑力疲劳、活动下降和疲劳总分分值呈非常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任务性质、兵龄、职务、应对方式等均是边防官兵疲劳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明  张霞  俞洋  漆宜华  赵国喜 《人民军医》2020,63(8):730-732
目的:观察短期高温训练及高温习服对青年官兵心血管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6-8月在某高温地区执行3个月军事训练任务的青年官兵210例,其中以常驻亚热带高温区官兵120例为高温习服组,常驻温带非高温区官兵90例为非高温习服组。比较两组官兵在短期高温训练前后,以及组间心率、血压和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两组高温训练前后静息心率、血压均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组间静息心率、血压亦差异不显著(P>0.05)。心电图定性分析显示,3个月高温训练后,两组官兵高温训练前存在的异常情况依然存在,两组组间及两组高温训练前后心电图新发异常率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定量分析显示,两组训练前后及组间P-R间期、QTc间期比较,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无论前期是否取得高温习服,3个月的高温训练对青年官兵心血管功能无显著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
杨春  高志勤  余海鹰  赵汉清  张理义 《人民军医》2012,(12):1172-1173,1179
目的:调查了解某部驻岛官兵睡眠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阿森斯失眠量表(AJS)、疲劳量表-14(FS-14)和自制调查问卷对某部驻岛官兵339例的睡眠状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AIS总分〉6分93例,占27.4%,4~6分89例,占26.3%;〈4分157例,占46.3%。有睡眠障碍驻岛官兵AIS总分、FS-14总分及各因子分值均非常显著高于无睡眠障碍驻岛官兵(P≤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AJS总分、各因子与FS-14总分、各因子间均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1)。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进入睡眠障碍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结论:驻岛官兵存在一定程度的睡眠障碍,睡眠障碍与有影响自我睡眠因素存在、认为与战友关系差及躯体疲劳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维疲劳量表(MFI-20)在高原汽车军人慢性疲劳综合征(CFS)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新疆军区某部高原汽车军人共268名,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1994修订的CFS诊断标准中规定的症状,通过CFS自评表进行调查,筛选出CFS患者62例,将其中50例分为五组,每组10例,其中一组为空白对照,其余四组CFS患者分别接受抗疲劳治疗(补充乳清蛋白治疗、铁剂治疗、心理治疗及综合治疗),其中,综合治疗为补充乳清蛋白、铁剂及心理治疗干预。分别用原版和中文版MFI-20评定干预前、干预后1周及干预后2周评分。结果原版和中文版MFI-20评分的各干预组内,乳清蛋白治疗组和综合治疗组干预后MFI-20总分相对于干预前下降13.4%和15.2%;体力评分相对于干预前下降18.7%和20.1%与16.1%和20.6%;两者脑力评分相对于干预前均下降14.5%和16.7%;在动力下降评分方面,蛋白治疗组和心理治疗组评分呈下降趋势,相对于干预前分别下降13.7%和23.3%与12.5%和25.6%;在各干预组内,活动减少评分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文版MFI-20可以反映原版量表的主要内容,可在高原汽车军人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理干预对受阅训练官兵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部受阅训练官兵618例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测评。结果:心理干预前,受阅训练官兵除敌对、强迫症状因子分值外,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均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而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心理干预后,受阅训练官兵敌对、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和精神病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P<0.01),而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因子分值虽有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敌对、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偏执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P<0.05,P<0.01)。初中组敌对、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偏执因子分值显著高于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P<0.05);高中组和大专及以上组SCL-90各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显著提高受阅训练官兵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温高湿环境下守岛官兵训练前后脑血流和脑电生理的变化,为临床防治热致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从守岛官兵中随机抽取在常温常湿环境下温度(27.40±1.37)℃,湿度(50.25±6.76)%]新兵100名为常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温度≥35℃,湿度≥80%)新兵100名为高温新兵组;高温高湿环境下服役2~3 年的官兵100名为高温老兵组.受试者负重15 kg,分次在3000 m/15 min,5000 m/30 min和10 000 m/45 min内完成跑步训练.10 000 m训练后,根据受试者脑血流高低又分为脑血流增高组(24名)、脑血流降低组(46名)和脑血流正常组(230名).训练前后行经颅多普勒血流诊断仪和脑电图仪检测.结果 (1)3000 m训练后3组受试官兵脑平均血流速度(Vm)较训练前均显著增高(P<0.01),但5000 m和10 000 m训练后,常温新兵组降低6%和16%,高温老兵组降低5%和15%,高温新兵组降低14%和31%,比常温新兵组和高温老兵组低(P<0.01);(2)10 000 m训练前后3组脑电图均在正常范围,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10 000 m训练后脑血流增高组和降低组脑电图比正常血流组活跃(P<0.01).结论 高温高湿环境下10 000 m训练对官兵的脑血流有较大的影响,但对脑电生理无影响,老兵在此环境下则表现出较好的热耐受力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某部士兵高温高强度军事训练对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某部参加10 km长跑训练士兵52例,于训练前后进行生化指标检测,比较训练前后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训练后电解质Ca+、Na+较训练前升高[(2.6±0.07)mmol/L vs. (2.5±0.06)mmol/L,(145.2±1.6)mmol/L vs. (141.9±5.5)mmol/L,P<0.01],Mg+、K+较训练前降低[(0.9±0.06)mmol/L vs. (1.0±0.07)mmol/L,(4.4±0.4)mmol/L vs. (5.0±0.4)mmol/L,P<0.01];(2)训练后AST较训练前升高[(20.7±6.6)μmol/L vs. (18.7±4.2)μmol/L,P<0.01],ALT、GGT、ALP、TBIL、DBIL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训练后Cr、UA、LAC较训练前升高[(74.1±11.2)μmol/L vs. (67.4±14.6)μmol/L,(426.4±77.3)μmol/L vs. (411.2±78.3)μmol/L,(7.4±0.6)μmol/L vs. (4.4±0.7)μmol/L,P<0.01],Urea、β2-MG训练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训练后LDH、CK较训练前升高[(229.9±24.1)U/L vs. (188.3±31.2)U/L,(188.3±57.2)U/L vs. (149.6±58.8)U/L,P<0.01],CHE、CK-MB训练前后的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温高强度训练可对机体造成影响,但未发生器官损伤,在训练后及时补充电解质,是尽快恢复体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补充NO前体L-Arg对耐力训练大鼠疲劳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17  
目的 :(1)观察耐力运动和补充外源性NO前体L -Arg(左旋精氨酸 )对机体各组织NO生成能力的影响 ;(2 )观察补充外源性NO前体L -Arg对机体运动疲劳状况的影响。方法 :将 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安静组、运动对照组和运动用药组 ,运动组大鼠进行 4周跑台耐力训练和一次力竭运动 ,其中运动用药组每天给予 4 0mg每kg体重L -Arg灌胃 ,测定了力竭运动后即刻大鼠组织NO生成能力以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 :(1)所有运动组大鼠血清、肌肉、心肌、肝脏NOS活性均有升高趋势 ,尤其以血清、心肌和肝脏的升高具有显著性意义 ;(2 )运动用药组大鼠血清血尿素 (BUrea)、谷丙转氨酶 (ALT)、乳酸脱氢酶 (LDH)均较运动对照组有升高趋势。结论 :(1)补充外源性L -Arg对机体整体生成NO的能力 ,尤其是心脏等器官生成NO的能力可能有促进作用 ;(2 )补充外源性NO前体L -Arg会增加耐力运动中体内自由基损伤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心理保健操对边防部队官兵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的干预效果.方法:随机整群抽取驻边防某部官兵432例,回收有效问卷398份;由心理医师对398份问卷中的疑似CFS者逐一回访,明确诊断CFS 137例(检出率34.4%),从中随机抽取13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干预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5例.分别在干预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地域对官兵作业疲劳状态的影响。方法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不同海拔(海拔1000米、3000米、4000米、5000米)、不同地域(新疆、西藏、青海、陕西)、不同部别(作战部队,边防部队,驻训部队,后勤部队)的1345名部队人员,使用疲劳量表(FS-14))、作业疲劳症状自评量表(2002年版)进行测评和综合分析。结果随着海拔升高,高原官兵疲劳评分逐渐升高。新疆官兵疲劳评分明显高于不同地域中其它地区(P<0.001),主要表现在不快感和怠倦感方面。边防部队官兵疲劳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后勤部队人员(P<0.05),与不同部别的工作性质和任务分工有关。结论不同海拔地域对官兵作业疲劳状态产生不同的影响。制定科学的训练管理制度,合理安排官兵的作业与训练时间,对提高官兵的军事作业能力与恢复战斗力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分析南战区6 580名官兵疲劳状况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疲劳量表-14(FS-14)对南战区6 580名官兵的疲劳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南战区陆军和海军官兵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空军官兵,陆军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海军;干部和士官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义务兵;大专以上学历官兵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高中学历官兵,大专学历官兵体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初中学历官兵;已婚官兵体力疲劳、脑力疲劳和疲劳总分明显高于未婚官兵,以上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或P<0.01)。结论南战区官兵疲劳状况需重点关注以下人群:陆军官兵、干部和士官、高学历官兵和已婚官兵。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足三里穴对高强度军训士兵抗疲劳作用的影响.方法 将78名士兵随机分为对照组(38名)和刺激组(40名).在训练前2周对刺激组士兵足三里穴进行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干预(电疗参数为连续波,频率2Hz,强度20 mA,时间30 min,1次/d),连续2周.分别于干预前,训练后第1d、7d、14d的当日训练任务结束后即刻监测心率(HR)及检测乳酸(LD)值,再填写主观体力感觉表(RPE)和多维疲劳量表(MFI).结果 两组军训士兵的HR、LD、RPE及MFI在训练后进行比较,除刺激组的训练第1d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时间点刺激组HR、LD、RPE及MFI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军训前期予低频脉冲电流经皮刺激足三里穴能降低士兵军事训练疲劳程度.  相似文献   

13.
郑静晨  雷志勇 《武警医学》1999,10(12):693-695
目的 研究部队在体能极限训练时足部汗疱疹的特点 ,为武警部队卫勤保障取得经验。方法 观察 94 6例参加国庆阅兵训练的武警官兵在持续高温、连续大运动量训练条件下足部汗疱疹的发病规律 ,并开展治疗及预防 ,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阅兵部队足部汗疱疹发病率为 1 1 .9%,显著高于当地驻军部队 ;给予药物预防治疗后 ,发病率降为 5 .4 %,显著降低了发病率 ;阅兵部队经药物预防治疗后 ,其发病率与患病率较驻军部队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高温多汗、长时间步行为足部汗疱疹的主要发病原因 ;局部外用药可起到一定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原地形复杂、气候恶劣,低气压、低氧、寒冷、风沙、紫外线辐射等多种环境因素对人体生理功能、生化代谢以及劳动能力均产生十分显著的影响[1].高原地区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大批救援人员从平原急进高原,将面临高原反应甚至重症高原病的威胁,而且由于救灾任务紧迫、工作繁重,救援人员大多处于极度疲劳状态,严重影响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延缓救援及灾区重建进度.  相似文献   

15.
应重视军事训练中下肢疲劳性损伤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疲劳性损伤也称过度使用性损伤(overuse in-jury),是反复进行某一项运动或长期从事某一项工作而发生的积累性损伤。在军事训练中,由于短期内集中训练,尤其是反复进行某一项目的高强度训练,容易出现骨、关节和软组织的疲劳性损伤,而且多发生在下肢。平时军事训练中,发生疲劳性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集训前心理健康因素和睡眠质量因素对新兵集训成绩的影响。方法以500名集训新兵为研究对象,于参训第1周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90,SCL-90)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分别评估受试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于参训第3周选择6项军事训练项目进行考核,分析考核成绩合格、不合格两组间SCL-90和PSQI值的差异。结果引体向上、俯卧撑成绩合格组SCL-90总分和部分因子分比不合格组高(P<0.05或P<0.01),防护、战术动作、投弹和3000m跑4项考核成绩组间SCL-90总分和全部因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考核项目成绩组间PSQI和7项成分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训前心理健康状况对新兵集训成绩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海军水面舰艇部队官兵疲劳状况及其与社交苦恼与回避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疲劳评定量表(FAI)和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AD),对海军水面舰艇部队1 624名官兵进行测量,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海军水面舰艇官兵疲劳严重程度上明显高于健康组,但明显低于慢性疲劳综合征(CFS)病人组;独生子女官兵疲劳严重程度显著低于非独生子女军官;未婚官兵疲劳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已婚官兵;高学历官兵的疲劳状况更具有情境性且更容易恢复;水面舰艇官兵的疲劳严重程度要高于潜艇官兵且更难于恢复;水面舰艇官兵的疲劳严重程度、情境特异性及可能导致的心理后果均与社交苦恼与回避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而与疲劳中恢复的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社交苦恼与回避是导致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结论管理者应对海军舰艇官兵的疲劳现状,有针对性、有特点地开展综合卫生保健活动,更加有效地缓解疲劳。  相似文献   

18.
任建政  冯晨  田野  丁守良  徐杰 《武警医学》2005,16(3):229-230
流行病学调查认为 ,下肢疲劳性骨折的主要致病原因为长跑和障碍训练[1 ] 。针对其致病原因 ,选择我院 1 998年~2 0 0 1年下肢疲劳性骨折 1 2 6例 ,对其X线与CT表现、发病机制及诱因进行了分析 ,并对 2 0 0 1年武警某支队在新兵训练中以控制 5km跑作为干预条件 ,与同期同城市训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氨基酸维生素对高原官兵军事作业疲劳的预防和快速恢复作用.方法 将150名经改良疲劳评定量表(MFIS)评分>21分的高原官兵随机均分为胶囊组(n=48)、安慰剂组(n=48)和冲剂组(n=49),分别给予复方氨基酸胶囊、安慰剂胶囊和氨基酸果糖粉固体饮料,连续服用14d.分别在第1天和第14天时测定3000m跑成绩,并观察疲劳负荷(3000m跑)前后右手最大握力、每分钟握成次数、三步助跑摸高高度,以及疲劳负荷后的血乳酸、尿素氮水平.结果 与第1天比较,胶囊组和冲剂组官兵第14天跑步成绩明显提高(P<0.05),而安慰剂组则无统计学差异(P>0.05).胶囊组和冲剂组第14天握力力量差值、每分钟握成次数差值及摸高差值均明显小于第1天(P<0.05),而安慰剂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胶囊组和冲剂组第14天血乳酸和尿素氮水平较第1天均显著降低(P<0.05),而安慰剂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氨基酸维生素制剂能明显提升高原官兵军事作业能力,有效对抗疲劳引起的弹跳力和握力下降,从而发挥预防和快速恢复疲劳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了解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中国军人适应不良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及精神疾病预测量表等对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进行测评,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总分、情绪适应因子分值显著或非常显著高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P〈0.01),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进入回归方程。结论:抗震救灾官兵适应状况低于中国军队男性适应常模,文化程度、军龄和心理防御不良是影响其适应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