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186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186例 (189处 ) ,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及有限切开部位 ,术中单纯空心钉、松质骨螺钉或螺栓固定 5 1处 ,T型、L型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 89处 ,复合固定包括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加T板、L板或松质骨拉力螺钉固定 4 9处 ;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 10 1处。结果  178例获得随访 ,骨折均在 12周内愈合 ,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 ,结果优 96例 ,良 6 8例 ,可 11例 ,差 3例 ,优良率 92 %。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需依据骨折类型 ,遵循分期治疗原则 ,满意的疗效取决于 :①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连续性的恢复 ;②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支撑 ;③能满足早期功能锻炼的有效内固定 ;④妥善处理软组织包括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 ;⑤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2.
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26例,根据骨折类型、主要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术中采用“T”形、“L”形或曲棍球棒形支撑钢板固定,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同时分析术后外固定和屈膝功能锻炼时间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结果:本组26例随访6个月~4年,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优7例,良1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8.5%。术后2周内作屈膝功能锻炼者膝关节伸屈功能22例中20例恢复正常,外固定6周后再作膝功能锻炼4例中1例出现膝关节伸屈活动度减小。结论: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按骨折类型而定,其疗效取决于关节面平整、下肢力线和关节韧带骨组织连续性的恢复,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骨缺损必须植骨、有效固定、适时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3.
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手术治疗移位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经验。方法:依据骨折类型采取不同切口,暴露骨折端,分别采用:①两枚松质骨螺钉固定13例;②骨栓内固定3例;③L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固定3例;④T型钢板内固定23例;⑤T型钢板加直钢板固定6例。对压缩骨折复位后骨缺损区植骨34例。术中力求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术后早期进行股四头肌舒缩练习,被动及主动的关节活动。结果:本组48例。术后切口Ⅰ期愈合,无感染病例,获随防时间6~30个月,平均18个月。骨折均愈合。按邱广义的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7例,良14例,可4例,差1例。优良率达89.1%。结论:对移位胫骨平台骨折超过2~3mm,尤其是活动较多的青中年患者,为了防止创伤性关节炎,关节不稳定并发症的发生,应当选择关节面的手术重建,采用拉力螺钉或T型钢板支撑固定,可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俊生  毕大卫  费骏  郑琦 《中国骨伤》2006,19(12):757-759
胫骨平台骨折是负重关节的关节骨折,发病率较高,对康复的要求也很高。对于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治疗,应首先明确其手术适应证,选择合理的手术入路,掌握正确的内固定技术,做到骨折解剖复位,塌陷部位复位后植骨。使用支撑钢板和松质骨螺钉做坚强内固定,必要时需行双髁固定;术后早期CPM膝关节功能锻炼,这对于骨折愈合、功能恢复和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十分有益。笔者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就其手术适应证、手术目的、手术入路、切开复位及微创复位内固定技术的研究作了回顾、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5.
双侧支撑钢板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双侧支撑钢板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4例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予双侧支撑钢板固定,软骨面下方充填植骨,合并的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同时或二期处理,术后予CPM功能锻炼。结果随访9~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病例关节面得到恢复,力线恢复正常,仅1例后期出现轻度塌陷,采用Rasmussen评分法评价术后功能,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85.5%。结论双侧支撑钢板固定并植骨能够牢固固定骨折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能防止关节面塌陷和关节僵硬。是治疗Schatzker V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回顾性分析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的手术方法 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对骨质疏松性胫骨平台骨折33例,采用切开复位植骨双钢板固定14例,采用MIPPO技术结合LISS系统、LCP锁定钢板系统进行复位植骨内固定13例,经皮松质骨螺钉固定4例,经皮可注射人工骨或骨水泥复位固定2例.结果 本组随访4~24个月,平均11.6个...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腓骨内固定加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腓骨骨折,然后用松质骨拉力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固定下胫腓关节,对压缩的胫骨取髂骨植骨,修复骨缺损,不做胫骨内固定手术,术后小腿管型石膏外固定。结果46例Pilon骨折,优36例,良5例,中3例,差2例。其中2例感染,皮肤伤口半年愈合,总优良率89.1%。结论有限内固定结合术后管型石膏外固定治疗Pilon骨折具有损伤小、愈合快、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8.
有限切开间接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有限切开间接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有限切开间接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41例,采用Schatzker分型:Ⅰ型6例,Ⅱ型13例,Ⅲ型11例,Ⅳ型6例,Ⅴ型3例,Ⅵ型2例。Ⅰ型骨折用点状复位钳闭合复位,经皮拉力螺钉固定。Ⅱ、Ⅲ、Ⅳ型骨折恢复关节面平整后植骨,点状复位钳复位,经皮支撑钢板固定;Ⅴ、Ⅵ型用骨折牵开器及点状复位钳间接复位,经皮支撑钢板固定。结果36例获得随访,随访6~60个月,平均30.2个月。36例全部获得骨折愈合,膝关节功能按Rasmussen评分标准,优25例,良8例,可3例,优良率为91%。结论应用有限切开间接复位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创伤小,固定牢靠,可早期功能锻炼,关节功能恢复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应用双侧支撑钢板结合植骨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4 例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予双侧支撑钢板固定,软骨面下方充填植骨,合并的韧带和半月板损伤同时或二期处理,术后予CPM功能锻炼.结果 随访9~36个月,平均24个月,所有病例关节面得到恢复,力线恢复正常,仅1 例后期出现轻度塌陷,采用Rasmussen评分法评价术后功能,膝关节功能总优良率为85.5%.结论 双侧支撑钢板固定并植骨能够牢固固定骨折结合早期功能锻炼,能防止关节面塌陷和关节僵硬,是治疗Schatzker Ⅴ型胫骨平台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 方法 1999年4月~2002年6月,17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下通过撬拨复位植骨重建塌陷的胫骨平台,并经皮用松质骨螺钉固定. 结果 17例术后3个月都达到临床骨愈合.无感染和严重骨关节炎等并发症. 结论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复位直观、固定可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总结下肢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治疗和康复方法。方法〓手术治疗下肢关节内骨折55例,根据骨折类型并结合主骨折块与塌陷部位选择切口显露,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的骨缺损应用髂骨或人工骨植骨,术中通过C臂X线机透视及下肢力线测量辅助骨折复位评估,根据不同部位骨折选用相应内固定固定。术后根据韧带损伤修复情况决定关节屈伸锻炼进度,并循随访骨折愈合情况而逐步负重。 结果〓4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8个月,平均6个月。骨折均在16周内愈合,累及膝关节骨折者,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为优26例,良2例,可1例,差2例,优良率90.3%。累及踝关节骨折者,采用评分Mazur踝关节评价分级系统评估,结果为优13例,良3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88.9%。结论〓累及关节的下肢骨折手术治疗,骨折压缩部位复位后植骨支撑骨缺损,恢复关节面平整及正确的下肢力线,注意修复关节韧带,有效内固定而满足早期功能锻炼,术后适时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胫骨平台骨折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目的 比较胫骨平台骨折的几种治疗方法,选择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最佳方案。方法 本组总结胫骨平台骨折52例,按A0分型和塌陷程度分为B、C两种类型。B1、B2型骨折主要采用手法整复骨牵引或石膏外固定;B3、C1型骨折主要采用撬拨复位,植骨后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C2、C3型骨折主要采用坚强固定。结果 52例胫骨平台骨折获得随访47例,膝关节功能恢复按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膝关节轴线、关节稳定性及骨折复位综合评定,膝关节功能优良41例(87.24%),可及差6例(12.76%)。结论 胫骨平台骨折的治疗应以关节面损伤程度为中心,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案,早期膝关节功能练习能够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严重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胫骨平台骨折中按Sehatzke分类的(V型、Ⅵ型)骨折行双钢板固定:我科在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1)先用克氏针或尖端复位钳临时将平台的各骨块固定;(2)将塌陷的平台复位,用松质骨将平台骨缺损处填充紧密;(3)用克氏针或尖端复位钳再将平台与骨干固定;(4)用两板钢板行胫骨平台内外侧固定。(5)胫骨结节撕脱的平台骨折复位后应固定或修补胫骨结节及髌韧带。结果本组18例骨折术后即开始功能活动,3例用石膏托固定4周后开始活动,随访0.5年-6年,未发生骨不连,其中2例术后切口感染,优良率达90.5%。结论应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特殊类型的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固定可靠,且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活动,减轻了伤后关节功能受限的程度,同时早期功能活动能增加骨折面的应力,防止骨质疏松,促进骨愈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双切口双钢板法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效果。方法对20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实施双切口双钢板固定,骨缺损者给予植骨。术后尽早实施膝关节功能康复锻炼。结果本组患者均获3~2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4~8个月。依据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法:优良率90.00%(18/20)。结论实施双切口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关节面解剖复位复位好、固定确切。早期实施关节功能康复训练,可提高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术后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15.
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的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胫骨平台骨折为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其治疗原则为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早期功能锻炼,常采用的治疗方法为前外和(或)前内侧切口显露,钢板和(或)螺钉固定,必要时植骨。胫骨平台后侧髁骨折为一种相对少见的骨折类型,常用的Schatzker和AO/OTA等胫骨平台分类系统均没有系统地描述这一类型的骨折.  相似文献   

16.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11例胫骨平台骨折在关节镜下通过撬拨复位重建塌陷的胫骨平台,并经皮用松质骨螺钉固定。结果患者骨折均达到临床骨愈合,无感染和严重骨关节炎等并发症。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撬拨复位经皮内固定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安全、直视下复位固定确切、能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等优点,有利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7.
胫骨外侧平台外后侧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堃  李忠  庄岩  彭慧 《临床骨科杂志》2004,7(3):272-274
目的探讨胫骨平台外后侧骨折的诊断、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0例胫骨外侧平台外后侧骨折,常规行正侧位、左右斜位X线片、CT检查.采用膝外侧"S"形切口,开窗法显露骨折端,复位、植骨、钢板螺钉内固定,明确合并韧带、半月板损伤的程度,并做相应处理,早期被动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30例均手术随访,平均18个月,优26例,良2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3.3%.结论对胫骨外侧平台外后侧骨折可采用开窗法显露骨折端,钢板、螺钉联合固定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与体会。方法自2010-01—2013-06对28例胫骨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复位后经皮微创内固定。在关节镜下探查整个关节腔,用探钩或骨膜剥离器将骨折解剖复位,骨缺损处取自体髂骨植骨,经皮微创空心钉、拉力螺钉或锁定钢板固定骨折。如合并半月板或韧带损伤则在镜下作相应的处理。结果术后3~6个月骨折愈合,关节面平整,无膝关节内外翻畸形、膝关节僵硬、关节不稳等并发症。28例术后获得6~24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疗效根据Rasmussen评价标准评定:优25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96.4%。结论膝关节镜辅助下微创手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骨折复位精确、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从1987年1月~1992年11月收治30例膝关节部复杂骨折。手术治疗后经1~5年10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本组男26例,女4例。闭合骨折27例,开放骨折3例;粉碎性骨折18例,单纯内髁骨折8例,单纯外髁骨折4例。 二、治疗方法手术复位,自制蟹钳式骨折把持固定器暂时维持固定。粉碎性18例中8例因压缩骨缺损严重,应用L—梯形自动加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皮质骨螺钉同时植腓骨插入髓腔和大块髂骨组成三角桁架结构;10例无骨缺损和骨压缩,应用L—梯形自动加压钢板加松质骨螺钉、皮质骨螺钉固定,未植骨。单纯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护下经皮插入钢板微创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笔者自2004年1月~2006年6月对38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SchatzkerⅠ~Ⅵ型)行膝关节镜探查监护下复位,缺损处植骨,小切口经皮插入支撑钢板固定。结果本组骨折均愈合,获随访3~18个月。按Rasmussen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24例,良10例,可4例,优良率89.5%。结论关节镜下复位微创钢板固定技术具有手术创伤小,切口及软组织并发症少,可同时处理关节内合并伤,术后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等优点,是治疗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