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杭州市社区居民肥胖发生情况及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值(WHR)与糖尿病、糖耐量低减患病率的关系.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市区2个社区,郊县2个乡镇的15岁及以上居住5年以上的常住居民,共计4 682人.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测定空腹血糖和空腹口服75 g葡萄糖后2 h血糖.结果杭州市社区人群超重和肥胖(BMI≥24)发生率达34.39%,其中腹型肥胖占53.95%;糖尿病(DM)与糖耐量低减(IGT)患病率分别为4.59%和7.07%;超重和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组和低体重组,相对危险度(OR)分别为2.02和2.82,95%CI分别为1.50~2.72和1.87~4.28;腹型肥胖组DM和IGT患病率分别达8.02%和10.29%,明显高于正常体型组,OR值为2.83,95%CI为2.15~3.73.结论肥胖是糖尿病和糖耐量低减的重要危险因素,建议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对肥胖人群进行行为干预,控制膳食,适当运动,减轻体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肥胖测量指标BMI(体质指数)、WC(腰围)、WHR(腰臀比)、WHtR(腰身比)与糖尿病患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6个乡镇/街道≥35岁的居民11599名进行问卷调查并体检,分析BMI、WC、WHR、WHtR和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常熟市≥35岁成人糖尿病患病率12.18%,空腹血糖平均水平为(5.66±1.32)mmol/L.不同BMI、WC、WHR、WHtR组间空腹血糖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MI、WC、WHR、WHtR与空腹血糖水平呈正相关关系;BMI、WC、WHR、WHtR最高分位组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是最低分位组的4.40、2.50、2.26、2.13倍(P值均<0.05).BMI、WC、WHR、WHtR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增加40.0%、50.4%、52.3%、46.2%.结论 肥胖测量指标BMI、WC、WHR、WHtR与糖尿病关系密切,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肥胖程度的增加而升高,中心性肥胖指标对糖尿病的筛查价值优于BMI.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了解农村中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对相关测量指标的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青岛市某农村1661名中老年人(男612人,女1049人)进行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血糖、血红蛋白等指标。结果 1661名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63.4%,高血糖检出率为23.8%,贫血患病率为35.3%。中老年女性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围/身高比值(WHtR)均高于男性(P〈0.05),男性腰围/臀围比(WHR)高于女性(P〈0.05)。65岁之前BMI、WC均较高(BMI〉25kg/m^2,WC〉85cm),65岁以后随年龄升高BMI、WC有逐渐降低的趋势(P〈0.05)。BMI、WC、WHR、WHtR4者与收缩压、舒张压、血糖的正相关系数均为WHtR最大(P〈0.01)。结论农村中老年人高血压、高血糖、贫血患病率均较高,中老年女性超重和肥胖率高于男性,比男性更易发生高血糖,同时45~65岁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也较高;WHtR与BMI、WC、WHR、收缩压、舒张压和血糖的相关性均较强,可以作为有效的腹型肥胖指标和预测高血糖与高血压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超重和肥胖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深圳地区超重、肥胖人群血清脂联素水平。方法调查深圳地区21~75岁人群共29799例,测量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围比(WHR)及血糖(FPG,OGTT2hPG)测定,按BMI将其分成3个组:正常组(男10267人,女14268人)、超重组(男2952人,女1800人)和肥胖组(男245人,女267人),调查各组人群糖尿病(DM)的患病率,分析BMI、WC、WHR与DM的关系,并用ELISA法测定3组人群的血清脂联系水平。结果DM患病率正常组男性为3.91%,女性为3.53%;超重组男性为12.58%,女性为10.62%;肥胖组男性为22.31%,女性为19.17%。WC≤87cm者,DM患病率为4.01%,WC>98cm,DM患病率达20.76%。脂联素浓度:正常组男性(7.15±5.53)mg/L,女性(7.92±5.83)mg/L;超重组男性(5.95±2.67)mg/L,女性(6.21±2.35)mg/L;肥胖组男性(5.86±2.64)mg/L,女性(5.97±2.16)mg/L。结果显示,肥胖及超重组脂联素水平低于正常组(P<0.01)。脂联素水平与BMI、WC、WHR呈负相关。结论脂联素水平变化可能与肥胖及DM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农村人群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水平的分布及其与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的关系.方法 于2011年对安庆周边(东至县)农村地区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收集相关资料,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WHR、BMI与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之间的关系.结果 共2 890例研究对象纳入分析,平均FBG为(5.81±1.53) mmol/L,DM粗患病率为9.9%,年龄标化患病率为3.2%;随着BMI的增加,FBG水平和DM患病率也呈增加趋势;BMI、WHR达肥胖标准(全身性肥胖或腹型肥胖)人群的FBG水平及DM患病率均比各自正常人群高.将BMI和WHR同时纳入模型,并在调整了年龄、性别、胆固醇、三酰甘油、舒张压、收缩压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WHR与DM患病相关联(OR=5.76,95% CI:2.67~12.43),而BMI与DM患病的关联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型肥胖与DM患病有关,提示腹型肥胖者易发生DM.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估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腹内型肥胖的最佳临界点、敏感度及特异度.[方法]应用CT对91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在腰椎4-5间隙水平进行腹腔内脏器脂肪含量(VA)的测量,同时测量其体重(BW)、身高(H)、腰围(WC)、臀围(HC)、并计算体重指数(BMI)和腰臀比(WHR).以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简易体脂参数对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腹内型肥胖的诊断价值.[结果]②经CT诊断,超重及肥胖者中89.80%、正常体重者中47.62%呈腹内型肥胖(VA≥100 cm2);③BMI、WC、WHR与腹内脂肪面积呈正相关关系,尤以BMI、WC的相关性为好;③简易体脂参数估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腹内脂肪积聚的最佳切割点为BMI:25 kg/m2,WC:90 cm,WHR:0.93;④当BMI≥28 kg/m2,100%的患者为腹内型肥胖,当WC≥95cm时,91.90%的患者为腹内型肥胖.[结论]BMI、WC及WHR都可估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腹内型肥胖,但以BMI、WC的准确率为高.  相似文献   

7.
不同体质指标在不同MS诊断标准中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比较它们在2004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会分会(CDS)、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2005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第3次报告修订版(NCEP-ATPⅢ)的MS诊断标准中的应用.方法 对研究资料分别采用CDS(2004)、IDF(2005)、ATPⅢ(2005)的诊断标准计算MS以及肥胖的患病率,比较不同MS标准下的BMI、WC和WHR以及它们的相关性.结果 COS(2004),IDF(2005)、ATPⅢ(2005)的诊断标准下的MS患病率分别为15.2%,15.8%和22.6%;肥胖率分别为42%,30.5%和30.5%.3个诊断标准中MS的BMI平均值分别为27.8,28.0和27.1;男/女WC的平均值分别为93.7/87.4,96.8/89.4和93.7/851;男/女WHR的平均值分别为0.92/0.86,0.94/0.88和0.93/0.86.BMI、WC和WHR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BMI/WC)=0.785,r2(BMI/WHR)=0.580和r3(WC/WHR)=0.878;3个诊断标准的BMI/WC相关系数分别为0.128,0.566和0.682,BMI和WC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BMI,WC和WHR与MS关系密切,并存在高度相关性:BMI和WC均可用于肥胖的判断以及作为MS诊断标准的组分;对中国人而言,肥胖在MS中的地位与其他组分地位应相同.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腰围(WC)、体质指数(BMI)综合评价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成年人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风险。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南海区2个街道6个镇共17124户中18岁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采用入户面对面访谈的方法,并进行相关人体测量。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各BMI组别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的OR值。结果体质指数偏瘦、正常、超重和肥胖组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4.6%、23.8%、34.1%和42.7%;女性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20.3%,24.2%,33.8%和43.5%;除男性体型偏瘦组外,中心性肥胖者高血压患病率均明显高于同组内的正常腰围人群(P0.01);调整混杂因素(年龄、吸烟、饮酒和体育锻炼等)后,与正常腰围人群比较,BMI正常、超重及肥胖组别中男性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患病的OR值分别为1.485(1.319~1.672)、1.827(1.536~2.191)、2.849(1.659~4.893);中心性肥胖女性BMI偏瘦、正常、超重及肥胖组高血压患病OR值分别为1.642(1.112~2.425)、1.530(1.363~1.717)、1.644(1.299~2.080)、3.529(2.001~6.225)。结论 BMI与WC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高血压风险预测价值;应将腹型肥胖尤其是全身性肥胖合并腹型肥胖的人群作为社区高血压防治的重点干预人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上海市延吉社区中老年人群糖调节受损(IGR)的临床特征及其与代谢综合征(MS)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市杨浦区延吉社区2228例45~74岁的居民行空腹血糖(FPG)试验,以筛检出的393例IGR者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FPG、糖负荷后2小时血糖测定(2hPG)和血脂检测。结果 IGR人群的平均年龄、体重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和甘油三酯(TG)高于血糖正常(NGT)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GR人群中,全身性肥胖的检出率为17.98%、中心性肥胖检出率为62.36%、血脂异常者为55.62%、符合MS诊断者为53.93%,均高于NGT人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IGR人群的MS患病率高于NGT人群,并伴有肥胖、高血压和高甘油三酯的临床特征。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社区40岁~居民代谢综合征现患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上海市部分社区中老年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危险因子的现患情况。方法于2007-2008年随机抽取社区40岁~常住居民619人进行调查,以中华医学会糖尿学分会的建议为诊断标准,对社区中老年居民的MS患病率进行分析。结果人群中超重/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及MS的患病率分别为57.7%,43.5%,16.6%,53.3%及12.0%;其中老年组的患病率高于中年组和高龄组,而中年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老年组;体质指数(MB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空腹血糖(FBG)水平随代谢异常组合数目的增加而升高;BMI值与SBP、DBP、TG及HDL-C水平呈明显相关性。结论BMI异常人群是MS高危人群,应加强对体重及肥胖的控制及心脑血管疾病防治。  相似文献   

11.
超重和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的关系   总被引:20,自引:5,他引:20  
目的 探索城市居民体重指数 (BMI)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关系。方法  2 0 0 0年在广西南宁市区 ,随机抽取 1个城区中的 1个社区 ,在所抽取的社区 ,整群随机抽取的年龄在 35~ 74岁居民 810人 (男女分别为 4 0 3人和4 0 7人 )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居民中BMI<2 4 0组中 ,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18 1% ;BMI≥ 2 4 0但 <2 8 0组中 ,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35 1% ;BMI≥ 2 8 0组中 ,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31 4 %。城市居民高血压标化现患率为 2 3 8%。男性、女性高血压组中 ,腰围 (WC)值与正常血压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女性高血压组TG、血清总胆固醇 (cho)与正常血压组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 (P值均 <0 0 1) ,男性高血压组HDL -c、TG与正常血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男性被调查者中 ,超重和肥胖率达 38 5 % ;女性被调查者中 ,超重和肥胖率达 34 4 %。随着BMI、WC水平的上升 ,患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危险度升高。结论 BMI升高和WC升高是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控制BMI和WC对于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安徽省某县农村中老年人群的腹部肥胖患病率及其相关因素,为农村社区肥胖相关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入户调查的方法,对某县农村社区35岁及其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进行调查.[结果]在共调查的9978的居民中,男性腹型肥胖的患病率为35.14%(标化率为34.42%),女性患病率为49.37%(标化率为48.63%),男性要多于女性.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睡眠时间,蛋类、蔬菜、杂粮和甜食摄入为腹型肥胖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农村社区居民腹型肥胖患病率较高,积极开展膳食营养教育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3.
中老年男性肥胖流行特征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了解上海市中老年男性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其与慢性病的关系.方法 利用上海市男性健康队列研究的基线调查资料.研究对象为上海市某区8个街道40~74岁的中老年男性,2002-2006年期间共调查61 500人.采用体重指数(BMI)和腰围臀围比(WHR)作为肥胖的测量指标.利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肥胖和各种慢性病之间的关系.结果 被访者超重、肥胖和向心性肥胖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36.8%、7.7%和49.7%.在所有被访者中,66.7%患有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高血压标化患病率(26.5%)居首位.分别调整WHR和BMI,高血压、冠心病、胆结石、泌尿道结石、中风的患病率随BMI和WHR的增高而上升.与正常BMI组相比,肥胖组患5种疾病的OR值为1.16~3.13;WHR最大组与最小组相比,5种疾病的OR值为1.20~1.69.趋势检验P值均<0.05.糖尿病与WHR呈正相关,WHR最大组的患病率是最小组2.40倍(95%CI:2.14~2.70),而糖尿病与BMI无关.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病率随BMI增高而下降,肥胖组与正常BMI组相比,OR=0.87(95%CI:0.77~0.98);而WHR结果 则相反,WHR最大组的OR值为最小组的1.26倍(95%CI:1.14~1.40).结论 高血压、胆结石、泌尿道结石、心脑血管疾病在肥胖男性中患病率较高.糖尿病患病率与向心性肥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保定市区中老年人2型糖尿病(T2DM)和糖尿病前期(IGR)的患病情况,并分析其糖代谢异常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保定市所有社区中随机抽取3个社区,对社区内所有40岁以上的常住居民(321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检和实验室检查,其中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既往病史、生活方式及精神状况、膳食情况等;体格检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实验室检测包括空腹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餐后2小时血糖。采用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法分析其糖代谢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 T2DM、单纯空腹血糖受损(1-IFG)、单纯糖耐量受损(1-IGT)和空腹血糖受损合并糖耐量受损(IFG/IGT)的标化患病率分别为19.03%、1.42%、5.92%和1.34%,27.72%的人受到糖代谢异常的威胁。多因素累积Logistic回归显示性别、年龄、职业、水果摄入量、脾气性格、体质指数(BMI)、腰围(WC)、腰臀比(WHR)、收缩压(SBP)、甘油三酯(TG)、糖尿病家族史及女性有巨大儿生育史与中老年人患糖代谢异常有关,其中女性和经常摄入水果为保护因素。结论保定市区中老年人群中T2DM的患病率较高,其发病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成人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和血脂的相关关系,为超重、肥胖干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分析山东省2010年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资料。按照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山东省13个县(市、区)共计7 80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测量身高、体重、腰围(WC)、血压、空腹血糖、血脂等指标,分析不同体重指数、腰围与血压、血糖、血脂的水平及患病率间的关系。结果调查7 800名居民,相同体重指数分组内中心性肥胖者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体重指数(BMI)、高血压患病率、糖尿病患病率均显著高于WC正常者(P0.05)。WC正常者高血压患病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患病率、甘油三酯升高患病率、血脂异常患病率均呈现随BMI增加而上升的趋势(P0.05)。调整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以同BMI分组的WC正常者为对照,体重正常、超重、肥胖组中心性肥胖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49(1.23~1.81)、1.50(1.25~1.80)、1.82(0.99~3.32),患糖尿病的OR值分别为1.53(1.01~2.20)、1.62(1.14~2.29)、3.55(0.85~14.83),患血脂异常的OR值分别为1.35(1.12~1.62)、1.60(1.35~1.90)、1.50(0.82~2.58),而与体重正常且WC正常组比较,超重和肥胖者中WC正常者患高血压OR值分别为1.58(1.32~1.90),2.71(1.48~4.9);患糖尿病OR值分别为1.33(0.92~1.92)、0.96(0.23~4.04),患血脂异常OR值分别为1.38(1.16~1.63)、2.29(1.30~4.02)。结论 BMI与WC均为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二者之间存在协同作用,肥胖的预防和干预要同时考虑BMI与WC。  相似文献   

16.
山东省部分成年人肥胖与高血压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成年人群体重指数 (BMI)和腰臀比 (WHR)与高血压的关系。 [方法 ] 2 0 0 0年 7~ 9月采用分层多级整群随机抽样原则 ,在山东省 3个市选择 840 0名 2 0~ 69岁人群 ,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和臀围 ,比较不同BMI、WHR者的高血压患病率 ,并对高血压的某些易患因素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BMI、WHR与收缩压、舒张压均呈中度正相关 ,高血压患病率随着BMI、WHR的增高而升高 (P <0 0 1) ;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吸烟、年龄大、BMI大、WHR大的成年人容易患高血压。 [结论 ]肥胖 ,尤其是腹型肥胖 (中心型肥胖 )是山东省成年人群高血压患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成人高血压、糖尿病与肥胖的关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参照1995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操作指南,随机抽取城市社区的20~92岁居民进行面对面调查。结果 2010年8—10月对北戴河区3 572人进行调查,其中有效资料为3 569份,有效率99.92%。高血压患病率为15.19%(男21.26%,女9.16%%)。超重、全身性肥胖和腹型肥胖总患病率分别为19.73%、30.38%和16.63%;不同体重指数(BMI)的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8.61,P0.01)。随着BMI的增大,高血压患病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按照BMI标准,超重、肥胖和腹型肥胖人群血糖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19.50%、25.74%和16.01%,不同BMI糖尿病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98,P0.01),均显著高于体重正常人群。结论肥胖与高血压、糖尿病往往共存,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控制体重对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防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臀比(WHR)和体质指数(BMI)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进行健康体检的上海保税区企业人群668例作为调查对象,根据BMI和WHR分为A组正常体重正常体型、B组正常体重异常体型、C组异常体重正常体型、D组异常体重异常体型,进行MS流行病学调查,并分析WHR和BMI与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异常的患病关系。结果调查对象BMI异常检出率为49.1%(标化率40.30%),WHR异常检出率为53.0%(标化率54.75%),随年龄的增长肥胖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与A组相比,B组、D组的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及MS患病率以及合并2项以上代谢异常情况均明显增高(P0.05),而C组人群仅高血压及MS的患病率明显增高(P0.05),B组、C组、D组人群MS的患病风险均高于A组,OR值分别为11.581(95%CI:1.277~105.044)、16.600(95%CI:1.822~151.224)、83.000(95%CI:11.419~603.289)。结论 WHR、BMI异常可增加MS的患病风险,WHR对代谢异常的影响比BMI更高,两者结合可明显提高MS风险预测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应将WHR、BMI作为MS早期防治的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农村人群超重、肥胖与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多阶段随机抽样确定样本,集中和人户结合方式问卷调查和体格测量.统计体重指数(BMI)、腰围、腰臀比(WHR)等指标和高血压的相关关系.结果婺城区农村居民超重、肥胖现患率为23.8%、6.9%.肥胖(BMI≥28)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1.7%,超重(24≤BMI≤27.9)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0.0%.腰围高于正常值(男≥95,女≥90)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58.6%,OR=1.71.WHR高于正常值(男>0.90,女>0.80)的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1.9%,0R=1.71.结论 BMI、腰围、WHR与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预防超重、肥胖是预防高血压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顺德容桂地区老年人糖尿病现况。方法对顺德区容桂街道整群随机抽样,随机抽取2个村。对村中60岁以上的常住人口全部进行调查。总人数1503人,资料完整的1400人(60—93岁,68.15±6.66岁)其中男性578人,女性822人;60~69岁865人(占61.8%),70~79岁430人(占30.7%),80岁~105(占7.5%)。调查的项目有年龄、性别、空腹血糖(F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身高、体重、腰围(WC)、臀围(HC)、血压、既往史,并计算出体重指数(BMI)、腰臀围比(WHR)和腰围身高比(WHtR)。结果①1400例社区老人糖尿病总现患率12.4%;男性现患率12.8%,女性现患率12.2%。60—69岁组现患率12.8%,70~79岁组现患率12.3%,80岁以上组现患率9.5%。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与非糖尿病者相比,糖尿病者BMI、SBP、DBP、WC、WHR、WHtR、TG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与TC差别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糖尿病与BMI、WC、WHR、WHtR、SBP、DBP、TG明显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TC不相关。结论①1400例顺德容桂社区老人糖尿病现患率12.4%;②糖尿病患者与BMI、WC、WHR、WHtR、SBP、DBP、TG升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