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膀胱憩室的肿瘤发生率为2~10%。对于膀胱憩室并发肿瘤的病例存在特殊的诊断和治疗问题。而憩室切除是一种公认的治疗。本文报告了13例膀胱憩室并发的原发性肿瘤。材料和方法。自1961至1980年所见膀胱憩室96例均为男性,年龄58至78岁。其中13例憩室并发了原发  相似文献   

2.
膀胱憩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总结31例膀胱憩室的手术治疗结果,并介绍一种处理巨大膀胱憩室的简易手术。多数憩室继发于膀胱流出道梗阻。憩室内并发肿瘤7例,结石形成9例。膀胱憩室多由膀胱造影或B超诊断。憩室切除常采用膀胱内外联合入路。本组26例手术同时处理膀胱出口梗阻和膀胱憩室。获得随访的23例中,21例尿路症状消失。7例憩室肿瘤患者中,5例在两年半内死亡,余2例分别存活2年和6年。本组2例巨大膀胱憩室行经膀胱内憩室旷置术,无并发症,膀胱造影无异常。作者认为,膀胱憩室的治疗应依据每个患者的情况而选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对位于膀胱后下方,粘连广泛的巨大憩室,宜采用经膀胱内入路憩室旷置术。  相似文献   

3.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2岁,主因尿痛2个月于2018年5月16日入我院。泌尿系CT示:膀胱左后壁憩室肿瘤(图1a、1b),未见淋巴结转移,双侧上尿路无肿瘤及积水,常规检查未见远处转移;电子膀胱镜检示:膀胱左后壁见一似火山口样隆起的憩室口,内可见烂肉样肿瘤组织(图1c);诊断性电切病理示:高级别尿路上皮癌,浸润肌层。根据患者一般情况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期望于2018年6月7日行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Studer式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术后病理示:高级别浸润性尿路上皮癌,侵及外膜,前列腺、双侧精囊、输精管及输尿管断端未见癌,送检淋巴结未见转移癌。  相似文献   

4.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与治疗(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在1992年6月至2004年4月收治5例膀胱憩室癌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中术前B超诊断2例,CT诊断2例,其中膀胱镜诊断4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1例,移行细胞癌4例。5例均行膀胱部分切除术。随访5例,1例鳞癌死于术后1年;1例移行细胞癌死于术后3年,3例生存至今。结论膀胱憩室癌诊断首选膀胱镜检查,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术为主。因憩室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后需辅以BCG、IL-2膀胱灌注治疗。  相似文献   

5.
膀胱憩室癌临床分析(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和诊治方法。 方法 膀胱憩室癌 5例。男 4例 ,女 1例 ;平均年龄 73岁。术前膀胱镜下活检确诊 3例 ,术中冰冻切片确诊 2例。其中移行细胞癌2例 ,行膀胱部分切除术 ;鳞状细胞癌、腺癌和混合性癌 (鳞状细胞癌和移行细胞癌 )各 1例 ,均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术后辅以化疗 3例 ,化疗加放疗 1例。 结果  5例随访 6~ 72个月 ,平均 2 3个月。 2例移行细胞癌分别于术后 6、8个月局部复发 ,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加回肠膀胱术 ,术后 1例死于肿瘤转移 ,1例随访 6年无瘤存活。鳞癌者术后 14个月死于多器官转移。腺癌者术后 11个月死于心肌梗死。混合性癌者目前术后 6个月无瘤存活。 结论 膀胱憩室癌的诊断以膀胱镜和影像学检查为主 ,治疗应采取外科手术特别是根治性膀胱全切术 ,必要时辅以放、化疗。  相似文献   

6.
膀胱憩室癌国内报道不多,而巨大膀胱憩室癌伴多发结石更少见。我院近期收治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15年中有146例直径3 cm以上的膀胱憩室也者,同时269例膀胱癌病人中有9例并存1个以上的膀胱憩室,9例随访者可分为三组:(1)3例肿瘤发生在憩室内,2例切除憩室连其颈口的犬块膀胱壁,1例因盆腔淋巴结广泛转移,不能手术。3例均在术后3年内死于肿瘤转移。(2)3例肿瘤发生在憩室颈口附近,均作膀胱部份切除和憩室切除,其中1例1年后复发,肿瘤位膀胱后壁,经尿道电切。3例随访5年以上无复发。(3)3例肿瘤发生在远离憩室部位,  相似文献   

8.
膀胱移行细胞癌中巨噬细胞分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浸润至肿瘤部位的巨噬细胞习惯上称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TAMs) ,可促进肿瘤生长 ,与预后直接相关。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TAM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的分布 ,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 我院 1991至 1999年经病理证实为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存档蜡块 35例 ,患者平均年龄 6 6岁。患者均接受根治性膀胱全切加标准双侧淋巴结清扫术 ,术前未做放疗。非恶性对照标本 16例 ,其中正常膀胱组织 7例 ,腺性膀胱炎 6例 ,膀胱结核 1例 ,膀胱平滑肌瘤 1例 ,膀胱憩室 1例。标本均经再次病理检查验证诊断。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 ,巨噬细胞相关性抗体CD6…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膀胱憩室癌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膀胱憩室癌肉瘤的病例资料,年龄分别为61和68岁,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膀胱憩室肿瘤.1例行经尿道膀胱憩室肿物电切术,1例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为癌肉瘤.2例术后均未行放化疗.结果:2例分别于术后16个月和6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此病临床罕见,好发于老年男性.其诊断主要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手术是治疗膀胱憩室癌肉瘤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的临床特点及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的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前4例因膀胱憩室癌行腹腔镜膀胱憩室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1例,中位年龄62岁,术前均行膀胱镜成功活检,病理提示均为肌层浸润性膀胱憩室癌。B超、胸部CT、ECT等检查未发现远处脏器及骨转移,CT尿路成像提示双侧上尿路成像正常,无肾积水、囊肿及肿瘤。4例患者均行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其中3例行回肠代膀胱尿流改道术,1例行双侧输尿管皮肤造口术。结果: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开放手术。术后病理结果均为尿路上皮癌,分级分别为G1级1例,G2级2例,G3级1例。4例患者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39个月,其中1例于术后31个月死于远处肿瘤转移,余3例患者均无瘤生存。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憩室癌的重要方法。对于肌层浸润的膀胱憩室癌的治疗应采取根治性切除,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1病例资料患者男,65岁,因"进行性排尿困难2年"入院。B超检查:膀胱壁光滑,膀胱憩室,前列腺大小约52mm×50mm×48mm;膀胱造影:膀胱憩室、前列腺增生;给予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及膀胱憩室切除术;术中发现膀胱颈9点钟位置.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74岁。因无痛性血尿1个月余,以膀胱肿瘤复发入院。患者于16年前因无痛性血尿,经膀胱镜检查诊断为膀胱左侧壁肿瘤,并行膀胱部分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为膀胱移行细胞癌Ⅲ级,术后膀胱灌注噻替哌60mg/次,共6次,定期复查膀胱镜无肿瘤复发。1个月前再次出现血尿。体检:一般情况可,心肺腹无异常,B超膀胱右前壁1.0cm×1.5cm肿瘤,双肾无异常。X线片:双肺未见肿块阴影,膀胱镜检查:膀胱右前壁1.5cm×1.5cm×1.0cm菜花状肿物,基底部宽,周围膀胱黏膜正常,于2004年10月18日在硬脊膜外阻滞麻醉下行TURBT,术中见膀胱右前壁1.5cm×1.5cm×1.0cm菜花…  相似文献   

13.
<正>膀胱憩室是指尿路上皮穿透膀胱壁固有肌层向外突出形成的。其中获得性膀胱憩室的发生最常见于膀胱出口梗阻或神经源性膀胱尿道功能异常,良性或恶性的前列腺疾病引起的膀胱出口梗阻是成人获得性膀胱憩室最常见的相关因素。广东省梅州市人民医院泌尿外一科自2002年以来陆续开展前列腺汽化电切术及各种腹腔镜手术。于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进行了  相似文献   

14.
膀胱     
人膀胱癌组织中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和鉴定;腹腔镜经腹膜外腔膀胱憩室切除术(附2例报告);膀胱移行细胞癌Mta-1基因与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膀胱混合癌的临床特征;剩余分数在评价BPH所致膀胱出口梗阻中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20年12月7日收治1例确诊为“膀胱憩室”的患者,于2020年12月9日在局部麻醉下行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术,镜下示膀胱右侧壁见一憩室,膀胱内注入造影剂,X线片下见膀胱右侧壁憩室,大小约7cm。明确手术指征,完善术前准备,排除手术禁忌证后,于2020年12月11日在全身麻醉下行“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腹腔镜下膀胱修补术”。患者总手术时间为125min,机器人操作时间为35min,备机时间为15min,术中出血量为30ml。术中未发生任何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术后6d出院。结果表明,经膀胱途径机器人辅助单孔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的手术效率更高,操作简便、精细,安全性高,疗效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6.
报告膀胱憩室癌11例,并就其临床症状、诊断及治疗等进行讨论,认为如病人发生血尿合并下尿路梗阻、尿频、脓尿、二次排尿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本病;诊断首选膀胱镜检查,B超、CT对肿瘤分期具有重要意义;治疗以膀胱部分切除为主,因憩室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术后应辅以放疗或化疗。  相似文献   

17.
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附128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较为少见,报告1951年1月~1996年3月收治的膀胱非移行细胞恶性肿瘤128例,占同期1756例膀胱肿瘤的73%。所有病例均经病理学证实,其中鳞癌、腺癌及其与移行细胞混合癌占844%。分析发现,此类肿瘤的临床表现以血尿和膀胱刺激症为主,T3期以上者占704%,治疗上以膀胱全切及部分切除术为主,1、3及5年生存率为786%、473%及298%,预后与肿瘤分期关系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膀胱镜下注射吲哚箐绿(ICG)指引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3例BPH所致膀胱憩室患者行膀胱镜下注射ICG指引经腹膜外途径腹腔镜膀胱憩室切除术,憩室直径为85~135 mm.首先取截石位行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找到憩室及颈口位置,使用内镜注射针于憩室底部黏膜下注射吲哚菁绿指示定位,然...  相似文献   

19.
BTA在膀胱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求对膀胱肿瘤诊断及术后复发监测的理想手段,从1995年9月~1996年6月,采用BTA试剂检测方法对202例血尿患者及71例膀胱肿瘤术后的患者进行了诊断检测,诊断膀胱癌的敏感度为96%、特异度为83%、准确度为86%,26例膀胱肿瘤患者中仅6例(23%)尿脱落细胞阳性,正常对照均为阴性。认为BTA试剂是一种快速、有效、无创性诊断膀胱肿瘤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同时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肿瘤对膀胱肿瘤在膀胱颈部和(或)前列腺窝处复发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47例同时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和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分为膀胱肿瘤单发组26例和多发组21例,记录随访时间、肿瘤的复发时间、复发位置、复发数量以及肿瘤的进展,综合评价同时切除前列腺搜膀胱肿瘤和膀胱肿瘤复发的关系。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4年,平均随访2、9年;膀胱肿瘤的平均复发率为68.1%,单发组复发率为53.8%,多发组复发率为85.7%,两组复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肿瘤平均复发时间15.1个月,单发组复发时间17.5个月,多发组复发时间12.4个月;在膀胱颈和(或)前列腺窝肿瘤复发10例(21.3%):在前列腺窝膀胱肿瘤平均复发时间为21.3个月,在单发组为26.O个月,而在多发组为20.6个月。3例患者(6.3%)最后发展为浸润性膀胱癌而行膀胱全切术。结论:同时切除前列腺和膀胱肿瘤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手术策略,对膀胱肿瘤在膀胱颈和前列腺窝处的复发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