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最有效的再灌注治疗方法,可迅速改善患临床症状,减少心脏不良事件发生,改善患预后。本回顾性分析山东省交通医院自2002年6月至2005年12月期间行急诊PCI治疗的AMI患108例,围术期死亡6例,死亡率5.6%。现就其死亡原因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急诊PCI治疗AMI的疗效。[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3.
4.
5.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对比剂肾病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对比剂对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探讨对比剂肾病(CIN)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入选118例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测定其术前和术后48、72h的血清肌酐,记录其治疗经过和住院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118例患者中发生CIN(CIN组)28例(23.7%)。CIN组基线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CIN组(均P<0.05),而肌酸激酶(CK)峰值高于非CIN组(P<0.05)。CIN组住院时间比非CIN组长(P<0.01),住院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更多。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LVEF3000U/L与CIN的发生有关。结论:CIN是急诊PCI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可能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临床工作中要积极预防CIN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时左旋卡尼汀(L-CN)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发病12小时内ST段抬高AMI接受PCI的患者42例,随机分为L-CN治疗组(22例)和非治疗组(20例),再选择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2例);于PCI术前和术后第1、2、3,7天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结果 PCI术前AMI患者的hsCRP和IL-6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术后hsCRP和IL-6水平进一步升高,明显高于术前(P均<0.01);L-CN治疗组PCI术后hsCRP、IL-6的各时间段总和以及峰值浓度明显低于非治疗组(P<0.01或<0.05);IL-6与hsCRP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 AMI患者行急诊PCI治疗可加重体内炎症反应,L-CN能降低PCI术后炎症因子的水平,提示L-CN可能减轻心肌再灌注治疗后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8.
经桡动脉冠脉介入(TR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对血管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2004年8月~2006年1月,本院行急诊TRI治疗AMI患者22例,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心律失常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CI)和支架植入可快速恢复心肌灌注,具有良好的血管开通率,对减少心肌再缺血、提高生存率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均有重要作用。在急诊PCI过程中,冠状动脉造影(CAG)、球囊扩张、支架释放后再灌注损伤可引起严重心律失常,需严密的心电监护。因此制定相关的急救护理方案和对策,才能医护默契配合,顺利完成PCI手术,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2岁,以“持续性中上腹胀痛伴阵发性加剧6h”入院。近期无暴饮暴食、饮酒史。既往有高脂血症、胆囊结石病史。否认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史。体检:T38.6℃.R32次/min。P118次/min,BP114/73mmHg(1mmHg-0.133kPa)。急性痛苦病容,被动蜷曲体位.皮肤巩膜轻度黄染.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罗音.律齐,各瓣膜听诊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微隆.全腹肌紧张,上腹中部及左侧后腰部、左下腹深压痛明显,轻微反跳痛.肠鸣音消失。 相似文献
12.
胺碘酮联合镁剂预防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再灌注心律失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胺碘酮联合镁剂(门冬酸钾镁)治疗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前预防急性心肌梗死(AMI)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接受急诊PCI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镁剂治疗组(即A组,86例)和常规治疗组(即B组,81例),观察两组患者成功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结果PCI后A组再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率较B组低(12.9%vs24.7%,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镁剂预防性应用能有效减少AMI患者PCI后再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14.
王建斌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05,4(1):61-61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病情凶险,并发症、溶栓禁忌证多,基层医院开展介入治疗可使梗死相关动脉迅速恢复再灌注,提高老年AMI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心功能,减少梗死后的心血管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CI)是使急性心肌梗死(AMI)相关血管再通的重要方法。2006年1月-2008年2月,我科对45例AMI患者行急诊PCI。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主要涉及药物和介入治疗两个方面。及时有效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能迅速开通阻塞的冠状动脉、挽救濒死心肌,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病死率和病残率。现就有关急性心肌梗死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血栓抽吸在血栓负荷过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应用效果、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符合急诊PCI治疗条件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56例,将PCI中应用ThrombusterⅡ血栓抽吸导管的31例作为试验组,未应用血栓抽吸导管的2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率、术后1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手术前后的心肌梗死TIMI血流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住院期间总MACE发生率(3.3%)低于对照组(12.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TIMI Ⅲ级与出院前LVEF值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LVEDD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结果提示,血栓抽吸结合经桡动脉直接PCI操作简单,有较好的安全性、可行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静脉溶栓和常规药物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疗效的对照分析。方法114例AMI患者,其中PCI组42例,溶栓组38例,药物组34例,分别收集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h、4h、8h、24h、72h静脉血,检测心肌酶谱和肌钙蛋白变化以及心电图ST段回降情况。结果①PCI组在手术后8h心肌酶和肌钙蛋白提前达到高峰,与其他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72h后PCI组绝大多数心肌酶和肌钙蛋白已恢复正常,而其他组心肌酶和肌钙蛋白仍维持较高水平;②PCI组在治疗后8hST段已有较大回落,其余组ST段回落不明显,3组比较有显著差异。72hPCI组ST段已恢复正常,而其余组仍然较高,3组比较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急诊PCI能使AMI患者心肌酶峰迅速提前,且短时间恢复正常,此外,使肌钙蛋白、心肌酶、心电图ST段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急诊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心肌梗死 (AMI)时 ,需及早开通梗死相关动脉 ,可缩小梗死心肌范围 ,防止心室重构 ,改善左室功能和预后。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 (PTCA)与静脉溶栓相比 ,其血管开通率高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以明显减少急性闭塞和再狭窄 ,已成为AMI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我科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4月共对 78例AMI患者行急诊PTCA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一、临床资料 :78例中 ,男 5 3例 ,女 2 5例 ,年龄 31岁~90岁 ,平均 5 9岁。均符合以下入选标准 :1 缺血性胸痛持续 30分钟 ;2 至少 2个相邻的胸导联或下壁导联ST段抬高 ;… 相似文献
2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以尽可能早的开通梗死相关动脉并达充分再流。再灌注治疗后的冠脉血流是AMI患者临床疗效的一个主要的决定因素。研究报道PCI过程中血小板或栓子的释放可能会导致冠脉造影时的无再流现象。该研究的目的是评价行PCI治疗的AMI患者手术过程中斑块体积的减小对术后冠脉血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