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手术时机及方式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40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患者,根据发病至手术时间分为超早期(出血7h)手术66例(A组),早期(出血8~24h)手术40例(B组)及延迟(出血24h)手术34例(C组);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而选择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或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等术式。术后平均随访2年,按ADL能力分级法评定患者生存状况。结果:按ADL能力分级法,A组及B组ADL达1~3级比率明显高于C组,死亡率明显低于C组(均P0.05);A组与B组比较,ADL达3、4级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组与C组比较,ADL达5级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选择是手术治疗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对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6年8月在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患者行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对照组行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日常生活能力分级等。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再出血率及病死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颅内感染、肺部感染及应激性溃疡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较,观察组患者生活能力等级为Ⅰ级所占比例显著升高,Ⅴ级所占比例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Ⅱ级、Ⅳ级患者所占比例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与小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超早期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情况相近,具体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窥镜控制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室出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神经内窥镜控制手术、小骨窗开颅手术,脑室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三种方法治疗特定的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并据此分组,比较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 神经内窥镜组分别与其他2组比较,术后并发症明显减少(x2=9.966,P<0.05).32例应用神经内窥镜控制手术清除血肿的患者中术后死亡2例,病死率6.25%;术后6个月ADL评分:Ⅰ级2例,Ⅱ级14例;Ⅲ级11例;Ⅳ级3例,Ⅴ级2例,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0.499,P<0.05).结论 应用脑内窥镜控制下手术治疗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具有脑组织再伤小,颅内血肿清除及时、彻底和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1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小时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板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15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患者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日常生活能力分级(ADL):Ⅰ级16例(占10.4%),Ⅱ级36例(占23.4%),Ⅲ级38例(占24.7%),Ⅳ级22例(占14.3%),Ⅴ级4例(占2.6%),死亡38例(占24.7%)。结论对条件适合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应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及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时机和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单纯侧脑室外引流术、小骨窗开颅基底节血肿清除加侧脑室外引流术和骨瓣开颅基底节血肿清除加脑室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89例,其中7 h以内手术者58例,7 h以上31例.结果:术后28 d时总病死率16.9%(15/89);发病7 h以内行手术者病死率10.4%(6/58),低于超过7 h手术者病死率29.0%(9/31)(P<0.05);65例患者经6个月随访,恢复优良率为56.92%,其中7 h以内行手术者优良率68.3%(28/41),优于超过7 h手术者37.5%(9/24)(P<0.05).结论:超早期手术可降低病死率及改善远期预后,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案需个体化,尽可能清除脑内血肿及脑室内积血,降低颅内压.  相似文献   

6.
超早期微创穿刺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警锐  程凯敏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1965-1966,1968
目的探讨对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在超早期进行微创外科治疗的可能性。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6月至2005年7月36例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影像学特点。对全部病例在发病6h内行微创脑内血肿清除术,其中11例在发病后48h内行第2次脑内血肿穿刺,6例在第1次手术后效果不佳而由家属选择改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另有8例因合并脑室内较多出血同时行脑室穿刺外引流术。结果随访6个月至1年,日常生活行为(ADL)Ⅱ级1例,ADLⅢ级9例,ADLⅣ级7例,ADLⅤ3例,死亡11例。另有5例手术后7~28d由家属放弃治疗,自动出院。结论根据急进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不同特点,选择适宜的外科治疗,可以提高这一部分患者的预后结果,为进一步的处理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和方式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清除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3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至手术时间将其分为A、B组。A组为出血后≤6 h给予手术治疗,B组为出血后6h给予手术治疗。根据出血具体部位、血肿量、出血量大小进行手术分类,将其分为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组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组。观察并比较不同时机及不同方式患者的各项评分及ADL分级情况。结果 A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患者的MMSE评分、CSS评分及NIHSS评分均显著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A组患者的GCS评分以及肺部感染发生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大骨瓣开颅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的感染发生率稍高于大骨瓣开颅组;A组患者的Ⅰ级、Ⅱ级、Ⅳ级发生率均显著优于B组(P0.05);小骨窗开颅组与大骨瓣开颅组的ADL分级情况基本相符。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各项参数,尽早地行合适的手术方式治疗,可以提高其临床效果,降低其死亡率,适合临床长期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超早期手术的治疗原则及方法选择。方法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的临床表现和CT影像采用三种术式: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血肿腔和脑室同时钻孔穿刺各置引流管持续引流术,开瓣开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颞肌皮层贴敷术,后颅窝开颅术。手术时机均在发病后6小时内。结果全组226例,ADL评分1级38例,2级55例,3级60例,4级20例,5级5例,术后死亡48例。结论超早期微创血肿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好的方法,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开颅手术与细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开颅手术组和细孔引流组,分别给予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和细孔引流术,比较2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及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等级。结果:细孔引流组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开颅手术组(P<0.05),残余血肿量、术后2周患侧各向异性分数(FA)值大于开颅手术组(P<0.05),血肿清除率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再出血率、颅内感染、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水电解质紊乱、癫痫发生率与开颅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月GOS评分等级与开颅手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HSS评分低于开颅手术组(P<0.05),ADL评分高于开颅手术组(P<0.05)。结论:开颅手术与细孔引流术均可有效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且细孔引流术在一定程度上优于开颅手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去大骨瓣开颅超早期显微手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根据头颅CT显示血肿部位和血量 ,35例均采用去大骨瓣开颅 ,经侧裂入路或经皮质入路显微手术方法 ,清除脑内血肿。结果 术后 2 4h~ 3d复查头颅CT ,示血肿清除及无脑挫裂伤 ;随访 30例 5~ 2 0个月 ,按ADL分级 ,Ⅰ级 6例 ,Ⅱ级 10例 ,Ⅲ级 12例 ,Ⅳ级 5例 ,Ⅴ级死亡 2例。恢复良好率 (达Ⅲ级以上 )占 80 %。结论 去大骨瓣开颅超早期显微手术是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行之有效的方法 ,对脑重要功能无附加损伤 ,能进一步提高病人的生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 86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行急诊微创手术 ,清除血肿。结果 :全部病例血肿清除彻底 ,无再出血 ,术后死亡 16例 ( 18.7%) ,6月后随访ADL分级Ⅰ~Ⅱ级 2 5例 ,Ⅲ~Ⅳ级 42级 ,Ⅴ级3例。结论 :急诊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降低病死率 ,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适应证及其利弊。方法:2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i32例,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76例,钻孔血肿抽吸引流术52例。结果:260例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法评定,术后恢复Ⅰ~Ⅲ级179例,Ⅳ~Ⅴ级50例,死亡31例,总病死率为11.9%。结论:根据病情、出血部位、出血量的不同,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法,能够降低手术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刘春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1):4953-4954
选取2010年9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69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依照手术时间随机分成A、B、C组各23例。A组为出血之后的7h之内(超早期)实施手术组,采用小骨窗血肿清除术;B组为出血之后的8~24h(早期)实施手术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合并去骨瓣减压术;C组为出血之后24h(延迟期)实施手术组,采用单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术。观察三组患者的手术之后恢复情况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在治疗效果上,A组显著优于B组和C组(P0.05),这就说明了治疗时机越早越好。要想提高重症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水平,手术时机的选择有着重要意义,及早确诊和手术可以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同时,要从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检查结果出发来选择手术方式,最终拿出最好的手术方案,以此实现清除血肿并对脑组织进行保持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不同时机气管切开的效果及护理。方法:将63例经手术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术后行气管切开术时间分为A、B两组,A组(29例)术后24 h内行气管切开术,B组(34例)术后24 h后行气管切开术,以两组病例的肺部感染率、病死率作为评价标准,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按脑出血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标准(ADL)评定,A组Ⅰ级5例、Ⅱ级5例、Ⅲ级12例、Ⅳ级2例、Ⅴ级(死亡)5例;肺部感染11例;B组Ⅰ级4例、Ⅱ级7例、Ⅲ级12例、Ⅳ级2例、Ⅴ级(死亡)9例;肺部感染23例。A组肺部感染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病死率低于B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早期气管切开能预防低氧血症发生和减少肺部感染,且有效的护理对气管切开效果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微创碎吸治疗自发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237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按手术时期分为超早期手术组(85例),早期手术组(118例),延迟手术组(34例),均行微创血肿碎吸术,同期非手术225例自发性脑出血患者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疗效及神经功能评分。结果:超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早期手术组、早期手术组疗效优于延迟手术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神经功能评分与延迟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再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手术适应证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应在10 h内行超早期颅内血肿碎吸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与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疗效,判断两种术式对脑出血致残程度的影响.方法 将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脑外科2008年6月至2010年9月收治的84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42例接受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微创手术组),另外42例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手术组),比较2组患者随访6个月后功能恢复、影像学变化.结果 微创手术组死亡5例(11.9%),开颅手术组死亡7例(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为0.287,P<0.05);存活72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分级评定,Ⅰ~Ⅱ级微创手术组多于开颅手术组(分别为23例,13例),Ⅳ、V级则相反(分别为4例,11例),微创手术组明显优于开颅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4.503,4.363,P均<0.05),Ⅲ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脑软化灶体积开颅组(19.6±10.3)cm3,微创手术组(10.4±6.6)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5.936,P<0.05).结论 基底节区脑出血立体定向微创穿刺置管引流术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微创手术辅以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 采用小骨窗开颅联合脑室穿刺外引流、微创丘脑血肿穿刺联合脑室穿刺外引流、单纯脑室穿刺外引流,以及术后辅以尿激酶溶解治疗89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结果 小骨窗开颅联合脑室穿刺外引流患者4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28例,死亡5例;微创血肿穿刺抽吸联合脑室穿刺外引流患者20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1例,死亡2例;单纯双侧脑室穿刺外引流29例,出现术后并发症16例,死亡3例.术后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14例;Ⅱ级27例;Ⅲ级25例;Ⅳ级8例;Ⅴ级5例;Ⅵ级10例.结论 采用微创手术辅以尿激酶溶解引流治疗高血压丘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安全有效的特点.可以降低病死率和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郭伟  王莉莉  向进  吕文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7):1019-102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取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38例高血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患者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存活33例(87%)。死亡5例(13%),随访存活患者,按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ADL评分),Ⅱ级10例(26%),Ⅲ级15例(39%),Ⅳ级5例(13%),V级3例(8%)。结论:对早期高血压脑出血量〉30mL并发脑疝患者应尽早行大骨瓣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对于出血量〈30mL或形状不规则破入脑室者应在严密观察下行保守治疗,〉24h后行小骨窗微创手术清除血肿,可降低致死致残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超早期小骨窗开颅直视下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可行性及优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脑出血后6~7 h内超早期小骨窗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2例患者的手术经验.结果 术后6个月按日常生活活动分级,Ⅰ级9例,Ⅱ级23例,Ⅲ级13例,Ⅳ级6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8例.结论 超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创伤小,时间...  相似文献   

20.
超早期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进一步提高微创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 63例超早期微创开颅手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63例中死亡 7例 ,存活 5 6例。术后随访 6~ 2 3个月 ,根据ADL分级法 ,Ⅰ级 10例 ,Ⅱ级 15例 ,Ⅲ级 19例 ,Ⅳ级 9例 ,Ⅴ级 3例。结论 超早期微创开颅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令人满意。本术式有以下优点 :①手术创伤小 ;②止血彻底 ;③手术入路解剖结构简单 ,易于为术者掌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