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牙龈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方法,对国产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的牙龈界面,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分析。结果发现:透射电镜(TEM)下BGC与上皮细胞界面结合形式有三种,其中半桥粒结构被认为在上皮附着材料中起重要的结合作用;扫描电镜(SEM)及X线能谱分析(EDAX)发现上皮细胞在BGC上生长良好。结果表明:BGC能够与牙龈上皮形成良好界面。粘膜封闭的形成保证了种植体在口腔内的长期成功。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应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种植树科植入广西恒河猴新鲜拔牙牙槽窝,用光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观察生物陶瓷植入后45天至18个月的组织学变化。随着生物陶瓷植入时间的延长,生物陶瓷与牙槽骨之间的结合逐渐地由初期的纤维性变为骨性界面。机体局部组织呈现出对生物陶瓷溶解、取代反应。本法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防止牙槽骨萎缩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2例下颌骨缺损区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植入术后8、10年的临床疗效、植入BGC前后标本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及元素含量测定。方法:将2例患者的BGC手术标本用戊二醛固定后,冷冻断裂形成自然断面,真空干燥条件下喷金,以10年前留的BGC为对照,作断面的扫描电镜观察,同时X线探针测定植入前后元素含量变化。结果:BGC在尚有少量下颌骨支架残存或与  相似文献   

4.
类探讨增进牙龈上皮细胞在钛表面附着的因素,将基底膜提物Matrigel涂在光滑纯钛片表面,扫描电镜观察原代培养的人牙龈上皮细胞在涂Matrigel 钛表面和光滑钛表面的伸展情况。  相似文献   

5.
采用MC组份的玻璃作中间过渡层,通过严格控制涂层工艺,成功地制备了生物活性玻璃陶瓷--钛涂层复合材料,界面剪切强度达到22.7MPa。XRD图谱显示,涂层表面主要晶相为氧磷灰石。SEM观察结果,材料表面呈多孔状态,孔径为1~10um,气孔率为20~30%。EDX分析表明,涂层界面Ti,Ca,P等元素因热扩散而互相渗透,在界面区形成多种元素共存区,由此产生的化学键合力促进了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经测试,涂层复合材料各项生物学性能都达到ISO标准要求,初步临床应用显示了该复合材料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以纯钛作对照,将两种可切削生物活性玻璃陶瓷(MBGC)植入狗股骨内,采用X线摄片,组织学切片,扫描电镜等方法,观察种植体与骨的结合情况,结果发现MBGC与骨可产生化学性结合,但界面反应带中有部分软骨样组织,其中 CaO,P_2O_5含量高的 MBGC A_4与骨界面结合较早,钛 Ta_2与骨有直接连接的趋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孔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与体外培养扩增的兔骨膜源性成骨细胞(periosteal-derived osteoblasts,POBs)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载体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体外培养并扩增兔骨膜源性成骨细胞,运用MTT法和酶学测定法分别检测BGC提取液对细胞增殖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的影响.运用倒置相差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与BGC复合培养的细胞在材料内的生长情况。结果:BGC提取液对培养早期细胞的增殖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培养晚期细胞的增殖无明显影响;在细胞培养过程中能上调POBs分泌ALP的能力:细胞在BGC材料孔隙表面生长良好,并能增殖、分泌细胞外基质。结论:在体外多孔状BGC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为BGC作为骨组织工程的细胞载体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30只小家犬手术造成人工腭裂,植入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与不植BGC做对照,应用常规组织学方法、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BGC在腭部环境中以嵌贴方式植入后的愈合过程,组织相容性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GC在狗的腭部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能引导新骨生成,对周围正常组织无不良干扰,是作为骨的替代材料整块植入修复腭裂全部骨缺损的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9.
部份无牙患者随着缺牙时间的延长,牙槽嵴逐渐萎缩,给义齿固位带来困难,难以获得满意的修复效果。以往采用前庭沟加深术或自体肋骨、髂骨移植来改善义齿的圆位条件。前者对牙槽嵴严重萎者收效甚微,后者术后可产生植骨块吸收。近年来,由于人工种植材料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骨形成蛋白(BMP)与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复合材料在狗牙槽中种植后2周到6个月的组织学反应,发现BGC可作为BMP的载体,复合材料有良好的骨诱导性,复合物与诱导骨可形成完整的骨性结合。  相似文献   

11.
牙周病所引起的牙周骨组织吸收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主要原因之一。如何防止牙齿松动脱落和修复牙周骨缺损乃是多年来口腔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单纯行根管内钛钉植入虽可减少牙齿松动度,但不能解决骨缺损的修复问题。近年来国内外采用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材料(biological activated glass ceramic,BGC)修复骨缺损。但由于其修复骨缺损的时间较长,在修复期间内要靠外固定方法来解决牙松动问题。外固定方法并不十分理想,且  相似文献   

12.
13.
生物活性陶瓷如羟磷灰石,生物玻璃,玻璃陶瓷等由于生物相容性好,能与骨组织界面形成化学性结合,有较好的机械强度,作为一种新型骨移植材料,近几年来已受到国内学者的重视。国外对此类材料的研究已进行了多年,其中羟磷灰石已用于临床作齿槽嵴加高,牙周袋内植入,骨缺损充填及修复等,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生物玻璃和玻璃陶瓷实验研究的资料较多,尚未见到用于颌面外科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植入下颌骨缺损区的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ioactive glass ceramics,BGC)远期力学性能变化。方法:对两例因肿瘤行部分下颌骨切除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植入术后8-10年的BGC标本以植入前的BGC和人下颌面骨皮质作对照,用三点弯曲法测定样品的抗弯强度以及弹性模量。结果:BGC植入术后8-10年抗弯强度仍然明显低于骨皮质。弹性模量稍增加且高于皮质骨。结论:BGC复合自体骨植入有良好的骨替代效果,克服其脆性后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生物活性玻璃陶瓷(BGC)人工骨植入下颌缺损远期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方法:对2列因肿瘤行部分下骨切除生物活性玻璃陶瓷植入术后8-10年的BGC标本用电子显微镜进行超微结构观察,部分样本脱钙后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并与植入前的BGC作对照。结果:材料与其外侧的板状骨结合紧密,多数板状骨以钉突形式长入材料中,晶体孔隙间充满了骨样组织,脱钙后组织观察见大量纤维结缔组织长入材料中,材料中心亦有管状骨长入,结论:BGC复合自体骨入有良好的骨替代效果,克服其脆性后有较大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生物活性玻璃作为生物活性材料,具有高度生物相容性;低毒性;骨引导和骨生成性;能与骨和软组织有良好的结合性;且有良好的止血效果及抗菌潜力.因此,生物活性玻璃可应用于口腔种植领域,用作骨移植,骨填充材料,牙槽嵴的保持与重建材料及口腔种植体涂层材料.但其机械性能较弱,有易脆性和高度的可溶性,如何调配其组成成分的比例,发挥其优势,避免其不足,使其更好的应用,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对生物活性玻璃的作用机制、优点、不足及其在口腔种植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磷灰石-硅灰石生物活性玻璃陶瓷(AW-BGC)由于在保持良好生物活性的基础上,还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因而其作为人体硬组织替换材料在临床上已得到大量应用和发展.本文系统介绍了AW-BGC的性能、应用和制备方法,并对AW-BGC及其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较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19.
用龈上皮细胞在底物上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生长晕(outgrowth)扩展的程度,扫描电镜下观察细胞贴附情况。细胞在1~8d的培养中在硅酮底物上形成的生长晕明显小于在羟基磷灰石上的生长晕。电镜观察见上皮细胞直接附着HA,可见分裂相,上皮细胞不附着硅酮,少分裂相。硅酮作为生物隔膜材料(BMT)能阻止上皮细胞生长且对牙周病治疗防止龈上皮过长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新型口腔修复材料—LiKO玻璃陶瓷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今可用作口腔修复的材料种类很多,有金属、合金、陶瓷、高分子树脂及复合物等。80年代中期,美国率先将玻璃陶瓷材料用于口腔修复领域,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材料的商品名为“Dicor”。西北轻工业学院和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合作,于1989年开始研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