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中耳炎首次乳突根治术后持续不干耳的原因及再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施行乳突腔填塞、外耳道后壁重建及鼓室成形术的远期疗效。方法收集外院曾行经典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患者14例(14耳),采用带血管蒂的耳后软组织瓣及颞肌瓣填塞乳突腔,取乳突骨皮质重建上鼓室及外耳道后壁,有适应证者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后随访1~5年,14耳均保持干耳,外耳道形态大致正常或略扩大。结论二次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在分析首次手术失败原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其优点为:①术后基本无乳突腔,外耳道形态近正常或略扩大,有利于保持干耳;②有适应证者均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利于改善听力。乳突腔填塞、外耳道后壁重建及鼓室成形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中耳乳突外科中的自体骨粉乳突填充与外耳道成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手术的处理方法及手术理念.方法总结分析1998年1月~2004年1月间经2年以上随访的548例(耳)乳突根治及乳突鼓室成形术同时以自体乳突皮质骨粉行乳突填充、重建外耳道后壁耳道成形的病例,基本术式包括切除外耳道后壁的乳突鼓室成形术、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术、乳突根治术.结果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术后外耳道形态良好,愈合时间显著缩短,术后复发率低,效果良好,符合外耳道生理及形态学要求.结论对于乳突开放或乳突根治的病例,在彻底清除病灶的基础上同时行乳突腔填充外耳道成形术,恢复外耳道解剖形态,应作为乳突手术的重要步骤之一;同时填充封闭上鼓室、鼓窦,以防回缩袋形成,减少胆脂瘤复发的潜在危险,乳突皮质骨粉为理想填充材料.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乳突根治术后长期流脓患者鼓室成形术的疗效.方法 对63例乳突根治术后长期不干耳患者再次施行乳突根治术,同时行乳突充填术及鼓室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经1~2月局部换药均获干耳,外道形态接近自然宽大的外耳道,气导听力较术前获得改善.结论 病灶清除不彻底,术腔难于清理是乳突根治手术失败的主要原因.乳突腔彻底开放,轮廓化,适度充填乳突腔,配合鼓室成形术,可以获得近似正常的外耳道,并且能有效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4.
改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在中耳乳突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改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在乳突根治术及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方法:采用改 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行乳突根治术或开放式鼓室成形术614例(改良组),采用传统的耳内切口施术205例 (对照组),并对两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干耳率、术腔上皮化率改良组均高于对照组,干耳时间、术腔肉芽、 再流脓发生率及复发再手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改良组因外耳道口或外耳道 狭窄致术后不干耳的只有15例,占2.44%。结论:采用改良耳内切口扩大外耳道口能使乳突根治术或开放式鼓 室成形术术后外耳道口的大小得到保证,提高术后干耳率,减少肉芽发生及胆脂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处理好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突腔的方法。方法:以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31耳,骨疡型3耳。并行外耳道后壁中Ⅰ期鼓室成形术,修补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结果:经5年随访观察,外耳道接正常形态,保留含气突腔,达社交听力者16耳,达实用听力者16耳。结论:乳突根治术后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鼓室成形订,对解决乳突根治后遗留乳突腔或大外耳道,改善听力,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骨性外耳道后壁和乳突遭不同程度破坏的III型外耳道胆脂瘤的治疗选择及疗效。方法 收集44例(共45耳)临床诊断为III型外耳道胆脂瘤患者,根据乳突破坏程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术式进行手术:27耳乳突破坏未达鼓窦患者(A组),采用单纯乳突修理+外耳道成形术+必要时行耳甲腔成形术治疗;18耳乳突破坏达鼓窦患者(B组),采用乳突切开+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耳甲腔成形术治疗。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年,均无胆脂瘤复发,无外耳道塌陷、狭窄或闭锁,听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A组患者术后干耳率为100%,平均干耳时间(12.1±2.3)d,具有光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100%;B组患者术后干耳率为94.4%,平均干耳时间(28.1±3.5)d,具有光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88.9%。结论 III型外耳道胆脂瘤可根据乳突破坏是否达鼓窦而采用不同的术式:破坏未达鼓窦患者,采用单纯乳突修理+外耳道成形术+必要时行耳甲腔成形术;破坏达鼓窦患者,采用乳突切开+乳突填充+外耳道成形+耳甲腔成形术,疗效均显著。  相似文献   

7.
耳后带蒂复合皮瓣移植填塞乳突术腔 并重建外耳道后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陈旧性根治性乳突术腔填塞及外耳道后壁缺损的修复方法。方法采用耳后带蒂复合皮瓣移植,对10例(11耳)行乳突根治术后1~6年的患者,行陈旧性乳突术腔填塞及外耳道后壁缺损重建术,并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3~30个月,全部患者乳突术腔消失,外耳道大小接近正常;术后干耳时间2~3周,“根治腔病”症状明显好转,平均听阈下降13.6dBHL。结论本方法缩短了术后干耳时间,对乳突根治术后的“根治腔病”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有利于鼓室成形术。  相似文献   

8.
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对骨性外耳道缺损重建及对听力、干耳、术后大术腔引起耳部不适症状的影响。方法 2006~2010年收治胆脂瘤型中耳炎72例,按手术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开放式,采用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观察组为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术中在彻底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保留或重建骨性外耳道。结果 与传统乳突根治术或改良乳突根治术相比,完整骨性外耳道鼓室成形术在听力提高、干耳及消除不适症状方面有更好疗效。结论 胆脂瘤型中耳炎术中保留或重建骨性耳道对术后提高听力、尽早干耳及消除“根治腔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巨大空乳突术腔综合征的方法.方法 用耳后岛状肌皮瓣为30例巨大空乳突术腔综合征患者行乳突术腔带蒂移植术.结果术后随访1~3年,患者巨大乳突术腔均消失,外耳道岛状肌皮瓣全部成活 ,皮肤光滑,色泽正常,洁净,外耳道形态接近自然状态.患者均获得干耳,不需定期清理痂皮.头痛、头晕症状消失.5耳同期行鼓室成形术,术后实用气导听力提高15~30dB .结论此法治疗巨大空乳突术腔综合征有明显疗效,也有利于鼓室成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并评价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术及软壁外耳道重建治疗胆脂瘤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7例(69耳)胆脂瘤中耳炎患者施行保留骨桥的乳突鼓室成形术(IBM)及软壁外耳道重建,手术开放鼓窦、乳突及上鼓室,切除骨性外耳道后壁,经面隐窝开放后鼓室,完全清理不可逆病变,为保持中耳腔容积,保留低位骨桥;同时应用带蒂耳后肌骨膜瓣-外耳道皮瓣复合瓣填充乳突术腔并重建了外耳道,并同期或分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 随访24个月以上,干耳时间16~35d(平均23.1±3.4d),语频区气骨导差平均缩小(25.3±6.7)dB HL,术后基本恢复了外耳道的解剖形态及正常生理功能.结论 IBM手术及软壁外耳道重建在根除病灶的基础上保存或提高了听力,并恢复了外耳道基本形态及功能,为治疗胆脂瘤中耳炎较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改良乳突根治术中耳甲腔成形术式的改良及其联合乳突封闭的疗效。方法将38例接受改良乳突根治术及鼓室成形术Ⅲ型的中耳胆脂瘤患者分为2组,改良组20例术中进行耳甲腔成形改良术式联合乳突封闭术,对照组18例术中采用经典耳甲腔成形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干耳时间、术后6个月听力水平、术后与术前外耳道直径比、乳突术腔与外耳道口直径比等指标。结果改良组干耳时间为8.5±2.93周,对照组干耳时间为14.9±6.46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与术前外耳道口直径比为1.22±0.21,对照组为1.8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后6个月听力提高14.1±5.67 dB,对照组为14.1±6.61 d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乳突术腔体积为2.22±0.32 ml,对照组为3.55±0.32 ml,后者大于前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乳突术腔与外耳道口直径比为2.26±0.35,对照组为2.36±0.16,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改良乳突根治术中采用改良耳甲腔成形术联合乳突封闭能有效缩小乳突术腔,缩短术后干耳时间,且能最大程度保留外耳道口直径接近正常值。  相似文献   

12.
保留或重建部分外耳道后骨壁的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保留或重建部分外耳道后骨壁对提高胆脂瘤型中耳炎术后患者的干耳率及听力水平的意义.方法保留部分外耳道后壁24例、25耳,重建外耳道部分后壁6例、6耳,均行I期鼓室成形术.结果 术后随访11个月~4年,术后干耳并提高听力达实用听力(25dB以上)23耳,治愈率 82.1%;复发4耳,复发率12.9%.结论在乳突根治鼓室成形术中保留或重建部分外耳道后骨壁有利于增加中耳含气腔,提高听力;且有利于术后观察乳突腔病变, 避免胆脂瘤复发,提高干耳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处理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的方法。方法:应用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鼓室成形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58例(58耳),清除病变的同时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随访1~3年,仅有1例胆脂瘤复发(复发率1.72%)。外耳道接近正常形态,保留含气乳突腔。纯音听阈提高30dBHL以上者(极效)5耳,提高20~29dBHL者(显效)11耳,提高10~19dBHL者(有效)30耳,总有效率为79.31%(46/58),〈10dBHL者(基本无效)8耳,无听力提高者(无效)4耳。术后平均气导听阈明显减少。结论:乳突根治术后以颞骨皮质骨行骨性外耳道后壁重建并Ⅰ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助于修复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外耳道后壁缺损及开放的乳突腔,改善听力,降低胆脂瘤复发率,是一种较为实用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4.
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乳突腔充填术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对恢复生理性外耳道功能的作用。方法 :对行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 85例 85耳胆脂瘤型中耳炎 ,以乳突皮质骨、同种异体软骨和 U形肌骨膜瓣同期行乳突腔充填。听骨链重建情况 :因骨导域值增高或行阶段性手术未作听骨链重建 10耳 ,鼓室成形术改良 型 40耳 ,改良 型35耳。结果 :总听觉改善率 76 % ,其中改良 型为 80 % ,改良 型为 71.4%。术后干耳率为 97.6 % ,平均干耳时间(19.86± 5 .31) d。术后随访半年以上 ,具有圆滑外耳道以及良好自净作用的占 89.4%。未见胆脂瘤复发病例。结论 :对没有条件行完壁式鼓室成形术的胆脂瘤型中耳炎 ,行乳突充填可以有效地克服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破坏生理外耳道结构的不足 ,保存外耳道皮肤的自净作用 ,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外耳道后壁和上鼓室外侧壁同期重建在鼓室成形术中的意义。方法30例(31耳)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骨性外耳道预先取骨备用。清除病灶后进行外耳道后壁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并行I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3个月~1年,31耳均获得干耳;外耳道形态接近正常,保留含气乳突腔。术后平均气导听阈提高〉20dB以上者22耳,提高10-20dB者8耳,提高〈10dB者1耳。结论同期行外耳道后壁和上鼓室外侧壁重建并I期行鼓室成形术,有助于修复乳突根治术后遗留的乳突空腔或大外耳道,有助于改善听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本研究设计的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的临床疗效和意义。方法2003年4月至2005年3月间胆脂瘤中耳乳突炎患者71例(71耳)施行在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基础上,应用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外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乳突术腔填塞术,同期行鼓室成形术。结果术后随访≥2年。手术后术腔完全上皮化时间为3周~1.5个月,平均29d。全部乳突术腔获干耳。结论扩大耳后带蒂肌骨膜瓣-耳道皮瓣复合瓣,结合骨粉行乳突术腔填塞术,应用于开放式改良乳突根治术,治疗胆脂瘤型中耳炎具有以下优点:乳突术腔愈合时间短,上皮修复覆盖好;可避免乳突术腔植皮;术后干耳率高,基本无需术后乳突术腔清理。  相似文献   

17.
不切穿耳甲腔软组织层的耳甲腔成形术679耳报道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当数量的文献研究证实,耳甲腔成形术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手术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中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术式。多年来,不少作者。研究出了一些不同的耳甲腔成形术式,但大多是小样本的报告。文献中有报道在耳甲腔成形术后虽然干耳,但存在外耳道口畸形,耳道乳突腔内易形成痂皮且难以清理并发真菌感染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耳后带蒂复合组织瓣乳突腔填塞应用于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的疗效及其操作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十堰市太和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完成的45例(45耳)开放式乳突切开+鼓室成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术中均选用耳后带蒂肌骨膜瓣和外耳道皮瓣复合瓣行乳突腔填塞,分析术后干耳时间、听力变化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及手术技巧等.结果...  相似文献   

19.
咽鼓管阻塞为鼓室成形术的绝对禁忌症。为恢复咽鼓管功能,手术进路有三:外进路,影响颞颌关节腔;经颅进路,不易处理咽鼓管峡部;经硬腭进路,手术野较远,不易精细操作。作者认为经乳突进路最好。咽鼓管成形术留置扩张管或硅膜,经过数月取出后仍可再次形成狭窄,作者认为只有放置圆柱形自体粘膜或内皮组织才能维持已经扩大的咽鼓管骨及软骨部腔径。操作方法:在耳后沟后方1cm处作耳后上切口,剥离耳郭,沿外耳道切开骨膜,暴露外耳道后上棘和乳突皮质。打开乳突,如乙状窦前移,应将其暴露并牵向后方,避免影响视野。由乳突腔打开鼓室及后鼓室,顺此把外耳道后壁之后下及前上方切断,取下外耳道骨片置于抗生素液体  相似文献   

20.
侵及鼓室、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侵及鼓室、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的临床表现、影像特点及其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1998~2003年收治的侵及鼓室、乳突的外耳道胆脂瘤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4例患者病变均不同程度破坏外耳道四壁并向后扩展至乳突腔.其中4例鼓膜松弛部穿孔,胆脂瘤侵入鼓室,听骨链受压、内移,或不同程度破坏.3例面神经垂直段骨质破坏.1例乳突广泛破坏,硬脑膜裸露.1例先天畸形外耳道狭窄.根据病变的范围,8例行改良乳突根治术,5例行开放式乳突根治术,1例行外耳道扩大成形术.10例听骨链未受累的,术后听力恢复正常,1例听骨链受压变形、移位,术后仍达到正常听力.3例听骨链中断,行听骨链重建术,语言频率气导平均听阈提高15 dB~20 dB.14例患者随访18个月至5年未见复发.结论外耳道胆脂瘤的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侵及鼓室乳突者临床表现不典型,诊断有一定难度,术前常规高分辨颞骨CT扫描,有助于原发部位的判断及确定病变范围,以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